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的注释总的来说是比较准确的,但其中也还存在着一些可以商榷的地方,比如该书中篇第一册对“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属国过居延”、“独与老翁别”、“二十三年弃置身”等诗句所作的注释就是这样。  相似文献   

2.
《山海经·海外北经》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它被分别收入袁珂编的《神话选译百题》《古神话选释》和朱东润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题曰《夸父逐日》。  相似文献   

3.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的注释总的来说是比较准确的,但其中也还存在着一些可以商榷的地方,比如该书下篇第一册对"也只为东海曾经孝妇冤"、"坐糜廪粟而不知耻"、"待圣人之出而投環于道"等句所作的注释就是这样。  相似文献   

4.
晋中师专中文系开设的中国古典文学课程,所采用的教材是游国恩等五人主编的《中国文学史》和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在上列《文学史》的“第四编隋唐五代文学(公元581——978年)”之“第三章盛唐边塞诗人”中,专辟了“第二节岑参”.在上列《作品选》的“中编第一册隋唐五代部分”之“一、诗歌”中,选录了“岑参诗(四首)”,即;《逢入京使》、《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参照清代彭定求、杨中纳等十人所编《全唐诗》,计收唐五代诗作者二千二百余人,作品四万八千九百余首的情况来看,足见上列《史》和《选》的编者,对于岑参及其作品的重视.而在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  相似文献   

5.
一《钗头凤》词,赖有宋人周密《齐东野语》(卷一《放翁钟情前室》)、陈鹄《西塘集》(《耆旧续闻》卷十)、刘克庄《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百七十八《诗话续集》)所载有关笔记,因而大体可解,不必兴“只恨无人作郑笺”之叹。然而三书(以下简称《野语》、《续闻》、《续集》)所记,有同有异,故《钗头凤》一词仍未得尽解,各家注释,也未尽合。兹以朱东润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和他选注的《陆游选集》对此词的解释为讨论基础,作进一步的探求。  相似文献   

6.
疑义相与析     
便利《孔雀东南飞》中有“视历复开书,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的诗句。对于其中“便利”的解释,值得研究商榷。朱东润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把这里的“便利”作“就适宜于”讲。现行高中语文课本对  相似文献   

7.
唐代是文学、宗教、艺术的鼎盛时期。晚唐时期,张彦远以其绘画理论著作《历代名画记》而成为中国古绘画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对《历代名画记》史学价值和文化含蕴的再认识具有独特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木兰诗》中的“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句文字浅显,容易认读。也许是由于这缘故,朱东润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和历来的中学教材对这两句话都不作注释。一般的评点译释书如华中工学院出版社出版的由肖毅等编著的《中学古体诗词评点译释》把句中的“行”注释为“生活”,全句译为“在一起生活十多年,竟不知木兰是姑娘”。笔者认为这样的注释翻译是欠妥的。“行”是个多音多义词。一读“xíng”是“走”的  相似文献   

9.
英文版《中国文学》是中国文学杂志社出版发行的专门对外译介中国文学的刊物。从分析该英文杂志从创刊初期至2001年各年代作品选译的情况看,作为政府主办的对外宣传的刊物,该英文杂志在翻译选材上服从主流意识形态,配合国家外交需要,同时也体现我国文艺发展、变化的轨迹。杂志译介的作品虽然带有时代痕迹,但在一定程度上为增强我国文学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孙玉生教授     
正孙玉生,山东郓城人,文学硕士,牡丹江师范学院文学院硕士生导师,三级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讲《大学语文》《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讲》《中国现代小说赏析》《中国现代戏剧发展史》《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史》等六门本科课程,讲授《中国现代小说史》《西方文艺思潮与中国现代文学》两门研究生课程,是《中国现代文学史》和《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两门省级精品课的主讲人。  相似文献   

11.
钟嵘的《诗品》是中国文学理论史上的奠基之作,大凡历代研究诗学者必览之,《诗品》内容虽不多,但提供的信息却十分丰富。其中有一个重要方面,即钟嵘的文学观也可分成士族文学观和庶族文学观,从西方接受理论上来说,钟嵘对庶族诗人的评论,便可看出他对庶族文人的接受。  相似文献   

12.
对元人睢景臣的套曲《高祖还乡》,历来评价很高,赞誉甚多。在游国恩主编的《中国文学史》、刘大杰的《中国文学发展史》、朱东润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王力的《古代汉语》、《辞海》肖善因的《元散曲一百首》等著作中,都认为套曲作者是站在人民的立场,揭露、嘲讽了汉高祖发迹前的丑恶行径和无赖嘴脸。从而撕下了他“神圣尊严的外衣”。认为是元曲中最优秀的作品。 我认为以上评价忽视了一个极重要的问题,因而带有很大的偏颇和片面性。下面谈谈我的一点浅见,并就教于各大家。 以上诸家认为,《高祖还乡》的深刻意义,在于它把批判矛头直接指向了封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因而具有很高的思想性,是站在人民的立场的。我认为:不能笼统地认为只要骂皇帝就是思想性很强,就是站在人民的立场,而要从具体分析作品出发,看它怎样骂,骂些什么,才能决定它是站在人民的立场,或是站在其它立场——如封建统治阶级内部因为矛盾斗争也可能狗咬狗而大骂皇帝,要是他并没有代表人民的利益去骂,当然不能认为他是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因此,评价作品的思想性、人民性应以作者的立场为依据。下面让我们试析一下作品的内容以探索作者的立场。  相似文献   

13.
岳阳楼是我国江南古代三大楼阁之一。自唐宋以来,素负盛名。明代魏允贞高歌“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的赞美诗,概括点明岳阳楼的基本特征及其在中国名胜古迹中的突出地位。然而,长时期以来,关于岳阳楼的始建时间,却众说纷纭:朱自清、叶圣陶、吕叔湘合编的《文言读本》,说是“唐张说创建”。新编的《辞海》也笼统地说“始建于唐”。《中华活叶文选》(76)、郑孟彤主编的《中国古代作品选读》、四川师院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组的《中国历代文选》(下)和北京教育学院教材教研部的《语文复习参考  相似文献   

14.
隐渊明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一位颇带传奇色彩的人物,《归去来兮辞》是一篇在历代文人中有广泛影响的奇文,北宋的一代文宗欧阳修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而已。”这个说法虽然有些偏激,但也说明后人对这篇文章的推崇和它在文人心目中的地位。这篇文章所以受到后人的推崇和  相似文献   

15.
被称之为“八代文学的选粹”的《文选》,实在是一部各类应用文与文学文的总集,仅以“文学”称之,确有“名不正,言不顺”之嫌。而“文章”作为古代一切创作文学的共名而为历代所公认,只有“文章总集”这个名称才能从内涵到外延都恰如其分地涵盖全部《文选》。  相似文献   

16.
对于《木兰诗》中“送儿还故乡”的“儿”字,有三种注解:一为“木兰自称”(见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一为“女子自称之词”(见余冠英《乐府诗选》);一为“青年男女自称”(见《辞源》七四年版)。我们阅读时应照哪一种理解呢?我以为照第三种说法较妥。如果理解为“木兰自称”,很容易使人按常用义理解而产生疑问,因为木兰是以臣子身  相似文献   

17.
《山歌》对研究中国民歌的发展以及明代社会生活均有重要参考价值。江南地区的山歌自古至今保留了曲调旋律的延续性。从《山歌》中可以看出明代南北民歌既分流又融合,既保持独立又互相渗透的发展轨迹和过程,突破了历代民歌的地域限制,形成民歌小调风行全国的局面。《山歌》把文学和音乐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18.
《文学概论》教材建设的回顾与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文学概论》教材建设五十多年来的实践及其成果,大致可以分为始创期、调整期和改革期三个阶段,到今天已走上开拓、创新、发展的广阔道路。分析研究它们的优点及其问题,从而进一步提出建构21世纪文学概论教材体系的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击壤歌》与《麦秀歌》的考辨,概要论述上古中国文学从巫文化向史文化转捩的过程中角色的变易,由此发生的文学观念的变化对后世中国文学的根本性影响。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文学史上,长期来有一误传,那就是关于《西游补》的作者问题。《西游补》是一部具有现实意义的神话小说,产生于明朝末年。关于它的作者,从清咸丰三年(1853)、亦即癸丑孟冬天目山樵作序起,至民国间蒋瑞藻《小说考证》卷二所见;从孙楷第《中国通俗小说书目》著录,至最近几年新出或重版的文学工具书解释,以及诸家文学史教材或专论所述,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