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科学体制化过程中的认知问题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科学活动体制化的涵义现代科学作为一种社会体制(institution)在西方的形成,从历史的顺序来说,先是有了从其它社会活动领域脱离出来专门从事探索自然知识的科学家角色;继而是社会对科学家和他们所从事的活动给予肯定性的评价,从而使科学活动成为社会活动的一种形式;然后是科学组织的建立。科学组织在整个社会结构中发挥其功能的合法性,是通过科学体制来保证的,科学体制是由科学体制化(institutionlization)过程而形成的一种社会结构。构成社会体制的科学体制  相似文献   

2.
书刊介绍     
本书由日本科学家会议编辑,1982年日本大月书店出版,全书共250页。这是一部与官方立场不同的反映科学技术政策史的详细年表。本书最初是作为1980年末纪念日本科学家会议建立15周年而编辑的,一直推延到现在才出版。本书所记录的是从1945年到1978年这段时间日本的科学技术政策的历史。内容主要包括:科学技术政策,科学家的活动,科学·技术·产业,社会  相似文献   

3.
高科技时代社会对科学家的社会角色期望在不断提升,科学家的社会责任感面临着新的挑战:科学自主性受到的威胁、学术自由的失范、科学精神的丧失都严重影响着科学家的社会责任感。因此,必须重构科学家的社会责任感,增强对科学家的科学人文主义教育、提倡科学家积极参与社会政治生活、发挥国际科学家组织的积极作用、道德约束与法律监督的相互整合是重建科学家社会责任感的有效途径。这些途径会引导科学家明确自己的社会角色规范,更好地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4.
"科学家的社会责任"问题的由来与发展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科学家的社会责任”问题是在科学的社会影响加大,科学与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互动增强情况下,由活跃在科研第一线的科学家提出来的。在科学自身和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科学家的社会责任问题有着不同的内涵,反映了科学共同体对科学的社会功能的认识的不断提高和加深。  相似文献   

5.
科学技术伦理学的若干概念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由四部分组成。在第一部分我从科学家自1945年以来所经历的良心危机开始,论证科学家的这些直觉反驳了认为科学是价值中立、与其社会文化环境无关的追求真理的活动这一传统的科学模型。在第二、三、四部分,我论证义务、美德和资源的公正分配应该是科学技术伦理学的必要组成部分。在第五部分,我论证科学技术伦理学作为一种专业伦理学,是通过科学共同体对其成员活动进行自我调节来解决专业自主性与社会控制之间可能冲突的唯一出路。在本文中,“技术”(technology)是指应用科学,“科学”主要指自然科学,但也不排斥人文和社会科学。  相似文献   

6.
20 0 0— 2 0 0 1学年第一学期和 2 0 0 1— 2 0 0 2学年第一学期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为新入学的硕士研究生开设了一门公共选修课———《哲人科学家讲座》。开设本课程的目的在于 ,使学生了解历史上一些最著名的科学家———尤其是集伟大的科学家与伟大的思想家于一身的哲人科学家———的生平、成才之路、科学贡献、科学思想、哲学思想 (科学哲学、社会哲学和人生哲学 ) ;掌握哲人科学家独特的科学方法和思维方法 ,以及他们从事科学发明的与境和心理机制 ,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 ,洞察创造进路 ;展示哲人科学家的百科全书式的出众才华和在各个学术领域的杰出贡献 ,肯定他们在科学史和思想史中的独特地位 ,使学生认识到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和在日后科学实践中的突出作用 ,自觉地沟通文理 ,重视人文素质的培养 ;阐释哲人科学家的社会哲学和人生哲学 ,揭示他们的道德情操和精神气质 ,使学生注意树立高尚的人生观 ,增强这些未来科学家的社会责任感和健康的价值观 ;剖析科学的文化内涵 ,促进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使学生为建构 2 1世纪的中华新文化和人类的精神文明作好知识储备和思想准备。本课程以2 0世纪科学革命和哲学革命的先驱、哲人科学家马赫 (E .Mach)、彭加勒 (H .Poincar啨)、  相似文献   

7.
20 0 0— 2 0 0 1学年第一学期和 2 0 0 1— 2 0 0 2学年第一学期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为新入学的硕士研究生开设了一门公共选修课———《哲人科学家讲座》。开设本课程的目的在于 ,使学生了解历史上一些最著名的科学家———尤其是集伟大的科学家与伟大的思想家于一身的哲人科学家———的生平、成才之路、科学贡献、科学思想、哲学思想 (科学哲学、社会哲学和人生哲学 ) ;掌握哲人科学家独特的科学方法和思维方法 ,以及他们从事科学发明的与境和心理机制 ,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 ,洞察创造进路 ;展示哲人科学家的百科全书式的出众才华和在各个学术领域的杰出贡献 ,肯定他们在科学史和思想史中的独特地位 ,使学生认识到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和在日后科学实践中的突出作用 ,自觉地沟通文理 ,重视人文素质的培养 ;阐释哲人科学家的社会哲学和人生哲学 ,揭示他们的道德情操和精神气质 ,使学生注意树立高尚的人生观 ,增强这些未来科学家的社会责任感和健康的价值观 ;剖析科学的文化内涵 ,促进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使学生为建构 2 1世纪的中华新文化和人类的精神文明作好知识储备和思想准备。本课程以2 0世纪科学革命和哲学革命的先驱、哲人科学家马赫 (E .Mach)、彭加勒 (H .Poincar啨)、  相似文献   

8.
"科学论战"是由"科学"引发并主战一方的学术论战乃至社会论战。梳理与中国密切相关的两场"科学论战"——"人类起源之争"和"转基因食品大战",及其中中西方学界,科学与人文领域学者,科学家与大众等群体间的差异和对话,发现论战背后的"利益共同体""民族主义""对话机制"等问题及"德先生与赛先生"的曲折发展引人深思。  相似文献   

9.
信息技术和社会化媒介的发展,对面向公众的科学传播产生巨大影响,国外的学者在公众理解科学和参与科学传播领域做了大量实证研究,这些研究从科学家新媒介素养、公众社会特质和个体特质以及科学信息的媒介框架等多个方面探讨了影响公众参与和理解科学的影响因素,这些探讨和研究成果可以清晰地建构出科学主体、媒介主体和公众主体三位一体的科学传播理论研究框架和范式,该框架范式和现有研究的不足也为未来的研究指出了方向。  相似文献   

10.
《中国基础科学》2010,12(2):30-30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孙鸿烈研究员因在中国生态系统网络建设和青藏高原研究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荣获2009年度艾托里·马约拉纳.伊利斯科学和平奖。艾托里·马约拉纳-伊利斯科学和平奖是由意大利西西里议会于1990年设立,旨在纪念诞生于西西里岛的意大利物理学家艾托里·马约拉纳,获奖人由世界科学家联合会选举产生。  相似文献   

11.
帕格沃什运动是20世纪著名科学家开始以共同体的方式表达他们对科学的社会问题诉求的重要标志。麦克斯.玻恩是这一科学家发声方式的最早提议者,他把科学家关注社会问题的意识从英国带回了德国,引发了德国著名的迈瑙宣言与哥廷根宣言的诞生。清晰认识玻恩这些努力的内在思想根源,对于我们全面认识玻恩以及对于破解如何重塑科学家的社会责任感问题,都将十分有意义。  相似文献   

12.
北京大学哲学系暨科学与社会研究中心副教授周程博士所著《科技创新典型案例分析》一书近日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剖析了7个中、日、美、德科技创新的典型案例,试图引导人们思考:科学突破和技术创新是怎样取  相似文献   

13.
科学家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四新文化运动是知识界发动的以民主与科学为主题的启蒙运动。本文试图分析知识界中科学家群对这场运动的影响与贡献。从儒士到科学家从社会学的角度看,科学家是社会中的特殊群体。一个人若成为科学家,他就必须遵循科学共同体的规范去从事研究工作,以他的科学活动得到科学共同体的认同,社会也由此承认他的科学家角色。当我们把亚里士多德、盖伦、张衡、葛洪都当作科学家时,实际上是只着眼于在今天看来是有科学贡献的一个方面,同时却忽略了科学共同体和虚拟了社会承认,结果给哲学家、医生、太史令、道士都加冕为“科学家”,这是用回溯法研究科学史所不可避免的。但毕竟应该把史学意义上的科学家与社会学意义上的科学家加以区别,后者是现代社会的产物,也是推动现代社会飞速发展的关键力量。  相似文献   

14.
本会复杂性与系统科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所长吴彤教授所著《复归科学实践——一种科学哲学的新反思》一书最近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是一部以20世纪80年代在西方兴起的科学实践哲学的研究为主题的科学哲学反思性著作,是清华大学科学哲学团队多年来悉心研究的成果,体现了一种与传统科学哲学非常不同的路向。  相似文献   

15.
本会复杂性与系统科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所长吴彤教授所著《复归科学实践--一种科学哲学的新反思》一书最近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是一部以20世纪80年代在西方兴起的科学实践哲学的研究为主题的科学哲学反思性著作,是清华大学科学哲学团队多年来悉心研究的成果,体现了一种与传统科学哲学非常不同的路向。  相似文献   

16.
本会复杂性与系统科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所长吴彤教授所著《复归科学实践--一种科学哲学的新反思》一书最近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是一部以20世纪80年代在西方兴起的科学实践哲学的研究为主题的科学哲学反思性著作,是清华大学科学哲学团队多年来悉心研究的成果,体现了一种与传统科学哲学非常不同的路向。  相似文献   

17.
"科学家”职业的演变过程及其社会责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科学家从一种有闲人的“业余爱好”变成一种专门的社会职业,是一种历史的过程。科学家的职业化伴随科学的体制化演进,科学家在社会中担当了重要的社会责任。本文从科学社会学的角度,论述了“科学家”一词的来历、含义,科学家社会职业的历史演变,科学家在英、法、德、美等国发展的不同特点,以及当代科学家肩负的社会责任,特别是新的科技革命对科学家提出的道德责任要求。  相似文献   

18.
《科学大观园》2024,(7):24-27
<正>这是农业领域众多科学家从“十二五”到“十四五”努力推动,终于实现构想的激动人心的时刻,神农设施终于浮出水面,即将由蓝图变为现实。2月27日,在武汉东湖科学城核心区光谷科学岛的红泥地里,国家作物表型组学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即“神农设施”)项目启动建设。“这是农业领域众多科学家从‘十二五’到‘十四五’努力推动,终于实现构想的激动人心的时刻,神农设施终于浮出水面,即将由蓝图变为现实。”该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杨维才说。  相似文献   

19.
李醒民教授所著《科学论:科学的三维世界》(上卷、下卷),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科学是由其三大内涵——作为知识体系的科学、作为研究活动的科学、作为社会建制的科学——形成的三维世界。  相似文献   

20.
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人文学院JosephAgassi著的《科学与社会:科学社会学研究》(Science and Society: Studies inthe Sociology of Science)1981年由荷兰D. Reidel出版公司出版,全书511页。这本书提供了当今社会的科学界的总的状况、科学研究实践的描述和对那些实践活动的评论,以及对改革那些民主主义科学团体的实事求是的建议。历史的概述包括对科学过去的看法,这些看法既有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