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技术预见与区域创新的关系经典的技术预见所倡导的理念是通过对科学、技术、经济、环境和社会的未来进行整体化预测的基础上,系统化选择那些具有战略意义的研究领域、关键技术和通用技术,利用市场的最优化配置最终实现技术发展的经济、环境与社会效益最大化。随着时代的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程度加深、知识经济时代来临、可持续发展思想普及的社会经济背景下,创新已成为各国的战略重点,可以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技术创新水平高低将直接决  相似文献   

2.
宋春燕 《河南科技》2012,(12):36-37
<正>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成为推动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科学技术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科技创新能力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因此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要认真思考和亟待解决的一个核心问题。实施自主创新是我国新世纪发展的战略选择,也是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建立基于技术预见的自主创新模式,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发展  相似文献   

3.
葛雯 《河南科技》2012,(12):24-25
<正>2011年9月出台的《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提出了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一系列重大思路和举措,为河南省进一步发挥自身优势,巩固提升农业基础地位、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加快新型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积极探索走出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发展路子,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指明了方向。《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支持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工程,加强技术创新","构筑区域性自主创新体系",对河南省加快  相似文献   

4.
<正>在经济出现信息化、知识化、全球化和区域化的时代背景中,区域创新能力已成为区域经济获取国际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然而,对于任何一个经济体来说,资源总是稀缺的,只有在充分发挥特定地域性资源、产业、文化等优势的基础上,将有限的公共科研资金投入到关键技术领域,才能建立起成功的区域创新体系。而对于重点领域与关键技术的选择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才能确保科技投入的效益最大化。技术预见恰恰提供了这样一种策略和工具。  相似文献   

5.
祝洁 《河南科技》2012,(12):6-7
<正>科学技术已成为衡量各国各地区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尤其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核心竞争力水平越来越取决于科技创新能力、科技经济一体化程度。为更好、更有效地发挥科技的社会作用,将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发达国家或地区在科技发展战略方面的共同趋势是加强科技决策与管理研究,注重技术预见和超前规划,强化政府对科技经济社会的引导与调控能力。技术预见所倡导的基本理念是在通过对科学、技术、经济、环境和社会的远景进行整体化预测的基础上,系统化选择某些  相似文献   

6.
<正>由于创新活动大多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进行,缺少与外界的竞争和对比,创新行为很少,很难接受到外界信息的渗透和前沿科技活动扩散效应的影响,使创新活动受到了极大制约。同样处于封闭环境下,缺乏需求导向的情报服务由于目标单一,极易忽视对创新活动需求的关注,也难以与之形成信息反馈体系来取得有价值的信息,导致情报视角锁定在相对静态时空区域,使支撑创新的情报服务处于落伍的状态中。在国际化环境下,国内企业的外界环境在改变,封闭的边界被打开,自主创新不断深化、不断前行。因此,情报服务也需要作  相似文献   

7.
陈兵 《河南科技》2012,(12):70-71
<正>"技术预见"(Technology Foresight)是指对未来较长时期内的科学、技术、经济和社会发展进行系统研究,其目标是要确定具有战略性的研究领域,以及选择将出现的对经济和社会利益具有最大贡献的通用技术。作为将各种资源进行有效组合与优化配置的一个战略管理和规划工具,技术预见已经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得以运用。实际上"技术预见"也可以理解成一种服务于决策的组织交流模式,它为政府、产业界、学术单位、研究机构乃至社会公众,加强对技术需求与发展趋势的认识判断和分析预测,提供了一个能够深入交流探讨的平台。传统模式下,这个平台的  相似文献   

8.
<正>知识经济条件下,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依赖于高新技术企业的持续快速成长,企业处于核心地位。高新技术企业是技术创新企业,其生存和发展主要依靠技术研发,但技术研发却充满了风险,这些主要源于其技术创新过程中技术方面的不确定性。实践表明,高新技术企业首先遇到的是技术研发风险。这主要是由高新技术企业在创业、成长过程中必然涉及的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产品试制、生产技术的探索性所引起的。高新  相似文献   

9.
王磐音 《河南科技》2012,(12):20-22
<正>科学发展是目前许多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和战略,战略研究与技术预见工作作为战略管理工具和重要分析工具,在社会、经济、技术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一直重视科技宏观战略研究,近年来各个地方为了确保当地经济科技发展战略规划的科学性、预见性和可执行性,迫切需要,自然而然借重前瞻性的战略管理工具和技术预见工具,2000年后兴起的系统性的技术预见工作,被广泛应用于地方和区域科技、  相似文献   

10.
视点     
《河南科技》2011,(5):5+7
<正>万钢:客观看待我国科技实力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要全面认识当前科技发展国际环境的新变化,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创新的新需  相似文献   

11.
<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创新是科学技术最首要的推动力,没有科技创新的新优势,就没有区域发展的新优势。  相似文献   

12.
我国建筑施工技术发展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随着科技的发展,建筑施工技术也得到了不断发展,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目前,我国建筑施工技术虽然取得了诸多成绩,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应引起业内人士的重视。一、基础工程施工技术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13.
针对河南省技术合同登记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对今后技术合同登记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主要有加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强化职业道德教育严把质量关,加强业务培育提高服务能力,建议自主开发技术合同登记管理系统,细分行业领域等。  相似文献   

14.
李威 《河南科技》2011,(21):30-31
<正>2011年7月,国家科技部发布的《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要把握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规律,把科研攻关与市场开发紧密结合,推动技术与资本等要素的结合,引导资本市场和社会投资更加重视投向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我国虽然一直致力于促进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发展,但与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科学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对国民经济发展所发挥的作用还相差很远。  相似文献   

15.
董广萍  陈英 《河南科技》2012,(12):58-59
<正>随着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科技创新已成为科技经济发展中的首要内容。正如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强调:"科技创新是动力,科技创新是活力,科技创新是民生,科技创新是未来"。卢展工书记从全局和战略高度,阐明了科技创新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重大意义和地位作用。《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加快信息网络设施建设。加强区域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和完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深化信息技  相似文献   

16.
陈英 《河南科技》2012,(5):22-23
<正>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试行)指出:"创新是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有效支撑。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充分利用创新资源、区位条件和产业基础,丰富主体,完善平台,营造环境,加强合作,构建要素完备、配置高效、支撑有力的区域自主创  相似文献   

17.
彭玉利 《河南科技》2012,(19):67-68
<正>能源是社会和经济发展以及科技创新的重要物质保障,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是解决能源危机的主要途径,太阳能光伏发电是一种最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最理想的特殊性能优越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产业,是人类社会发展与科技创新的重大项目工程,是世界发展速度最快的产业之一。为实现能源和环境可持续发展,世界各国均将太阳能光伏发电作为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点,我国也将太阳能光伏发电列入新能源发展计划之中。本文,笔者介绍了太阳能光伏发电的优点和我国的发展现状,对太阳能光伏发电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并对  相似文献   

18.
科技创新体系是在创新、科技创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它是指从政策、体制、机制和组织等层面上将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政府部门等"融为一体",主要包括知识创新系统、技术创新系统以及有关的知识传播系统和科技管理系统,四个系统各有重点,相互交叉,相互支持,形成一个开放的有机整体.  相似文献   

19.
<正>在我国,随着麦草浆采用连续蒸煮、先进的黑液提取和浆料全封闭筛选、碱回收等技术和设备的日趋成熟,麦草制浆过程产生的废水和污染物已得到大幅度削减,但由于麦草本身的特性和结构所致,与木浆比较,其制浆过程中废水产生量及其污染物  相似文献   

20.
一、专利作用及国内企业专利状况 1.专利的作用.专利是一种所有权证书,它授予具有工业应用前景的发明成果以一定时期的独占权力.专利可以为从事研究开发活动的企业提供一定的利益保障,增加科学技术知识的供给,减少技术创新过程中技术选择方面与所获收益方面的不确定性.从这个意义来讲,专利制度无疑是有利于技术创新活动的,是较为有效的技术创新政策工具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