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长寿区木耳村土地整理项目为例,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理论,计算项目在实施前后研究区的气体 调节、气候调节、水文调节的生态服务价值,量化评价土地整理项目的生态效益,研究发现: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 功能价值在实施土地整理后增加,生态效益评价结果良好;同时,测算土地整理项目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可为 生态效益评价提供理论依据,对土地整理项目的科学规划和实施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土地整理项目后效益评价是土地整理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为完善土地整理项目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促进土地整理的可持续发展,运用能值分析方法,以安徽省全椒县武岗镇土地整理项目为例,对土地整理前后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系统能值输入与输出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项目实施土地整理后,土地利用结构发生变化,总能值投入产出比提高,取得较为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生态效益改善不显著,土地环境负荷率加大,土地可持续利用指数降低。  相似文献   

3.
应用能值分析方法,选取固碳制氧、土壤肥力保持、表土生成、涵养水源、生物多样性的保护5项因子,以山东省淄博市窑峪流域与花林流域土地整理项目为例,对土地开发整理前后自然环境系统输出的无偿能值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土地开发整理的生态效益.结果表明,两个项目区土地开发整理的生态效益为正值,但由于大面积开发未利用土地,导致植物种类面积的减少,造成O2的释放、CO2的吸收及生物多样性的能值减少.分析认为,土地开发整理必须将土地生态经济系统与与周围生态环境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考虑,减少开发,增加整理,注意维护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4.
文章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引入到环境评价中来,使其作为评价方法对同心县2006年—2020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了战略环境评价,其目的是评价该规划的合理性。结果表明,同心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在规划期内增加了30.47×10~7元,规划起到了增加生态效益的效果。然而由于人口增长速度快,规划期间内生态系统人均服务价值则呈下降趋势,生态环境的保护建设力度滞后于人口增长的速度。为缓解生态系统人均服务价值下降的趋势需要对规划进行一定的修改和补充,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的力度。  相似文献   

5.
在利用趋势预测法、灰色线性法和线性规划法预测2020年吉林省土地利用结构的基础上,采用能值理论及方法对吉林省不同土地利用结构下的能值投入产出、能值密度、人均能值使用量、能值投入/GDP、土地环境负载指数和可持续发展指数等指标进行测算并进行比较分析,建立综合评价模型对不同土地利用结构方案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020年吉林省土地利用生态经济综合效益最优方案为线性规划法.  相似文献   

6.
在探讨市地整理潜力的基本理论问题的基础上,从宏观层面对延吉市城区土地进行潜力评价,对延吉市城区土地利用现状进行了分析,通过确定评价技术路线、建立指标体系、确立评价方法、构建潜力等级体系、计算可整理潜力值5个步骤对延吉市市地整理潜力进行综合评价,并给出相应的整理建议.  相似文献   

7.
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建成区为研究区,以道里区、道外区、南岗区、香坊区、平房区、松北区、呼兰区、阿城区八大主城区为评价单元,从整理潜力、整理能力、整理迫切度3个方面研究构建了城市土地整理分区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最优组合赋权法确定了指标权重,采用综合评价法获取了哈尔滨市各城区城市土地整理分区的综合值.结果表明:松北区、呼兰区、阿城区的城市土地整理分区综合值处于[0.60,1.00]之间,属于评价标准中的优先整理区;道里区、道外区、香坊区、平房区的城市土地整理分区综合值处于[0.40,0.60]之间,属于适度整理区;南岗区城市土地整理分区综合值处于[0,0.40]之间,属于专项整理区.在城市土地整理过程中,整理潜力大、整理能力较强、整理迫切度高的优先整理区应采用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的整理模式;整理潜力较大、整理能力强、整理迫切度较低的适度整理区应采用旧城改造、盘活土地的整理模式;整理潜力小、整理能力弱、整理迫切度低的专项整理区应采用退二进三和多维空间开发的整理模式.  相似文献   

8.
土地利用效益评价是测度土地是否可持续利用的一种比较重要的方法。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三个方面构建了土地利用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和综合评价法对2012年浙江省土地利用效益进行综合评价及空间差异分析。研究表明:浙北地区各地市的土地利用社会、经济及综合效益普遍高于浙南地区,并且区域差异较大,大致呈现由西南向东北递增的趋势;浙江省区域间土地利用经济效益与综合效益差异较大,生态效益差异较小,社会效益差异居中;浙江省各地市土地利用社会、经济效益与综合效益走势较为一致,生态效益与综合效益走势几近相反。  相似文献   

9.
富顺县怀德镇土地整理项目中的效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整理效益研究是土地整理理论及实践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根据研究区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土地利用状况,对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进行了社会效益分析、生态效益和环境影响分析及经济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10.
化学除氧-胶束增稳室温嶙光法测定维生素K4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Na2SO3化学除氧的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胶束体系中,以TlAc为重原子微扰剂,进行了维生素K4的室温光法(RTP)测定.研究发现样品温度对RTP发射强度有影响,重原子Tl/SDS有一个临界比率值为40%,到此临界比率值后能获得高的RTP值.介质pH、Na2SO3、SDS及TlAc浓度不仅影响RTP强度,而且影响体系的除氧速度,最佳pH值范围在7.0~7.8之间,分析校正曲线在1×10-6mol/L~8×10-6mol/L和1×10-5mol/L~4×10-5mol/L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DL)为2.1×10-6mol/L,相对标准偏差(RSD)为4.4%  相似文献   

11.
长春南湖水生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I)—浮游植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6年南湖浮游植物现存量(B)全年平均为3.549×107个/ L,高峰出现在8月(6.074×107个/L)和5月份(4.7917×107个/ L).浮游植物日毛产量(Pg)、日净产量(P)与日呼吸强度(R)全年平均分别为5.43g/(m2·d),2.83 g/(m2·d)和2.60 g/(m2·d),高峰都出现在夏季.浮游植物P/ R值和P/B值全年分别在0.93~2.04之间和0.38~1.10之间变动.浮游植物叶绿素a含量平均为43.0 μg/L,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特点表明南湖属于典型的温带城市富营养型湖泊.  相似文献   

12.
土地复垦对矿区生态改善和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针对矿区因矿产资源开采造成的受损土地,基于神东矿区近10年土地复垦监测数据,整理了土地复垦影响因素等级标准,构建了矿区土地复垦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采用专家打分法和传统的评价模型,评价了神东矿区榆家梁煤矿土地复垦综合效益。结果表明,实施土地复垦使矿区土地类型大幅改善,塌陷地、堆积占地等受损土地面积减少,耕地、建设用地等可利用土地面积增加,矿区土地复垦面积增加了63%;同时,榆家梁煤矿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均有不同幅度提高,生态效益增加最为显著,增长率为56%,且根据评价等级标准,土地复垦后矿区效益分值均达到良好状态。该方法能对神东矿区土地复垦后取得的各项效益进行较准确的评价,有助于矿区生态、经济、民生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喀斯特地区不同类型不同区域土地整治所引起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规律进行研究。方法:采用谢高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法测算典型案例在实施土地整治前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其变化,分析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土地整治类型和区域的响应规律。结果:(1)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4类土地整治项目的响应差异较为显著,农村建设用地整理较高,其次为农用地整理与土地复垦,宜耕后备土地资源开发最低。(2)各类土地整治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影响存在地区差异。(3)单位建设规模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投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系数2个指标在地区和类型间存在差异,农用地整理和土地复垦的2个指标地区差异不显著,而宜耕后备土地资源开发和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的2个指标地区差异显著。结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法在土地整治生态效益评价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土地整理项目绩效评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剖析土地整理绩效评价内涵的基础上,利用特尔菲法、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土地整理绩效评价体系,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土地整理绩效评价可以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建立的绩效综合评价体系可量化土地整理的效益水平。案例分析表明,土地整理项目的实施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而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对较弱。建议从完善土地整理管理体系、制定绩效评价规程等方面入手,建立土地整理项目绩效评价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5.
利用L andsat TM遥感影像获取土地利用变化数据的基础上,参考Costanza等人对全球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测算方法,估算了洞庭湖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变化.结果表明,水域、建设用地面积增加,湿地、林地、耕地面积减少,草地面积变化不大;1980年洞庭湖区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为83.159×108美元,2000年的总价值为82.371×108美元,由于土地利用面积变化,导致了1980~2000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减少了7 880×104美元,而这主要是由湿地大面积减少引起的.  相似文献   

16.
土地整理的效益在土地整理的理论与实践中占有着关键的地位。在经济发展,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方面有重要作用,人们不断进行土地整理的研究。本文分别从经济效益、生态影响、社会效益等方面讨论了土地整理的作用与意义。  相似文献   

17.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苯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流动注射技术,研究了高锰酸钾-苯酚体系的化学发光行为,对影响化学发光强度的诸因素进行了实验和探讨,建立了化学发光法测定苯酚的新方法.方法的检出限为3×10-7g/mL线性范围为1.0×10-6~1.0×10-4g/mL.对4.0×10-6g/mL的苯酚进行11次平行测定,得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5%.方法用于废水中苯酚含量的测定,结果与分光光度法测得值一致.  相似文献   

18.
陈坤全  张绪美 《科技信息》2013,(23):449-449,467
农村土地整治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解决土地利用问题的必然选择,农村土地整治生态效益评价对指导土地整治的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综合前人对农村土地整治生态效益进行的定量评价的基础上,总结了基于生态服务功能的农村土地整治生态效益经济评价方法的应用原则、指标体系和具体测算过程,以期为定量化刻画农村土地整治生态效益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用电沉积的方式制备了纳米金修饰微玻碳电极 ,该修饰电极能分开多巴胺和抗坏血酸的氧化峰 .研究了溶液pH值、磷酸缓冲溶液浓度对多巴胺电化学行为的影响 .多巴胺氧化峰电流值与其浓度在 5× 10 - 6~ 1× 10 - 4mol/L范围内成线性关系 .  相似文献   

20.
高锰酸钾-硫代硫酸钠-延胡索乙素化学发光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流动注射技术研究了酸性条件下 ,延胡索乙素与高锰酸钾和硫代硫酸钠的化学发光行为 ,对影响化学发光强度的诸因素进行了实验和探讨 ,建立了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延胡索乙素的新方法 .方法的检出限为 3× 10 - 8g/mL ,线性范围为 1.0× 10 - 7~ 8.0× 10 - 5g/mL ,对 4 .0×10 - 6g/mL延胡索乙素进行 11次平行测定 ,相对标准偏差为 1.6 % .方法用于药剂中延胡索乙素的测定 ,结果与药典标准方法测得值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