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4 毫秒
1.
该文根据笔者对郑州市中原路道路改建工程设计实践,简要介绍了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建时,如何最大限度的降低旧水泥路面纵、横缝对改建后沥青面层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
对旧路进行加宽改扩建是提高道路通行能力、改善车辆运行条件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首先介绍了如何对旧路进行监测与分析评定,接着探讨高速公路加宽设计的原则,最后探究高速公路加宽改建路基路面设计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为提高高速公路加宽改建设计质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作者长期参与水泥砼路面的新建和改建,对各种破坏的产生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并对预防水泥砼路面破坏提出了一些肤浅看法。  相似文献   

4.
采用水准仪测量对通车后的高速道路路面标高检测不仅相当困难且影响交通,还存在着危险性.为此提出利用装载GPS的车辆,沿车道行驶来检测路面标高,进行路面沉降分析或竣工质量评定.介绍了车载GPS动态检测路面标高的应用实验,并进行了线路数据的计算与分析,探讨了该方法的应用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针对路面养护改建项目优先级的确定问题,提出了一种多属性决策的分析方法,在不需要主观赋权的情况下,该方法能对反映道路状态的多属性指标进行客观自动赋权。最后,使用该法对沥青路面养护改建项目进行了优先级排序分析。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科技工作者对沥青混凝土和改性沥青混合料性能和指标的研究,特别是道路用重交通石油沥青性能的提高,沥青以及改性沥青路面的运用越来越广泛.2002年至2004年期间,青藏公路进行了第四期的整治改建施工,在路面施工中广泛使用了SBRⅡ-A橡胶类改性沥青.本文通过对SBR改性沥青在高原、高寒地区路面施工中的一些经验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7.
G104邹城北段砼路改造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对影响面层平整度的因素进行了认真分析,并在改建过程中严格控制,在山东省路面试验检测中心进行交工验收时,路面平整度指标达到了0.5,得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蔡先山 《工程与建设》2010,24(3):406-408
老路使用多年后,路基病害多,路面老化,通行能力差,对老路进行改建是改善道路交通条件一个重要措施,文章结合近几年来公路改建项目的经验和公路行业新材料、新技术的发展趋势对老路改建中路基路面的改建方法进行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9.
反射裂缝产生机理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修林 《工程与建设》2009,23(4):554-556
伴随着我国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机动车数量的迅速增长,早期建设的道路都已经出现不同程度的病害,影响了车辆的正常通行.市政老路的路面改造已成为当下市政道路改建过程中的重点,反射裂缝作为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的一种常见病害,对其产生机理及防治方法进行科学研究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0.
详细介绍了国内外各种公路路面检测与破损特征识别技术,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11.
为了系统识别并综合评估区域道路系统的环境影响,建立道路交通系统对区域产业布局的间接影响评估模型。该模型归纳道路直接环境影响识别、预测和评估方法;以工业区位论为基础,采用多智能体系统与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研究方法。对大连地区的案例研究结果表明:直接影响预测方法能够方便快速地估算道路系统直接的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间接影响评估方法能够预测道路网络形成后,区域所有可能的工业布局情况,并大致估算每种布局的排污格局和环境影响。  相似文献   

12.
科学分析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时空特征有助于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更全面地探索建设用地的发展规律以及建设用地扩张与道路发展相关性的分布特点,以福州市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数据和开源地图(open street map, OSM)路网数据为基础,利用多环缓冲区、等角扇形、经纬网络划分研究单元,计算建设用地整体和局部的分形纬数、紧凑度、密度、扩张强度、扩张速度等扩张指数以及道路线密度、道路加权核密度,利用相关分析和双变量空间自相关分析,探讨2000—2020年福州市建设用地扩张的时空规律及其与道路网络分布的空间相关性。结果表明:福州市建设用地面积的增长速度呈现先升高后回落的趋势,扩张的主要区域为距市中心3~17 km区域且具有向外扩张的趋势;东南方向扩张强度最大,东北和西南部扩张速度较快,西部、北部扩张强度与扩张速度均较低;2015、2020年建设用地与道路网络的分布呈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全局莫兰指数(Moran’I)分别为0.829和0.835,高-高聚类集中在城市中心,低-低聚类集中在城市西部以及边缘地区,市中心以及东南沿海地区为建设用地与道路网络发展的主要地区,且二者发展较为协调。  相似文献   

13.
基于视觉道路检测是无人车视觉导航和高级驾驶员辅助系统的关键技术,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道路形状先验和在线鉴别性分析的道路检测方法. 该方法利用已标记道路图像样本,训练得到道路形状字典,进而使用稀疏表示方法识别道路形状类型;通过道路形状的识别,获得准确的道路形状先验信息,从而得到非路区域和道路区域在颜色空间上的分布;基于这两类分布,进一步引入鉴别性在线选择方法寻找最大鉴别颜色通道图像,该通道图像能易于分割出道路区域,从而实现了一种基于鉴别性分析的道路检测方法. 在标准库和自建库上的实验表明本文方法能有效提高道路检测的准确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14.
为了进一步促进边坡生态恢复,引导设计和解决人工植被恢复技术难题,分析边坡植被恢复的特点与难点,论述了边坡植被恢复限制因子选择的原则,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边坡植被恢复立地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进行综合评价,对限制性因子进行了赋权和排序.结果表明:土壤是边坡植被恢复的主要限制因子.立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能够为确定边坡植被恢复的难易程度以及优先顺序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低等级公路改扩建前后道路特征和事故特征的分析,得到改扩建低等级公路交通事故的主要致因;对比不同评价方法的适用性,选择安全审查与设计一致性相结合的危险指数评价法对改扩建低等级公路进行安全评价,基于云南省改扩建低等级公路交通事故主要致因,选择接入口、路侧、路面、交通设施等作为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6.
兰州新区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工程界对于黄土湿陷性的研究和应用日趋完善,不仅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且对其进行二元结构本构模型分析和采动厚湿陷性黄土破坏数值模拟研究。主要探讨了湿陷性黄土的工程处理措施。根据黄土湿陷性的特点,依托兰州新区市政道路的工程地质情况,分析判定了黄土的湿陷等级和处理深度,总结归纳了本地区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的各种方案,即在一般黄土地区路段,预防为主,防止路基俩侧积水,对积水洼地和地表裂缝进行填平、夯实,道路两侧排水沟渠进行防渗加固。在重要路段,采取以下几种处理方案加以处理:换填灰土垫层法、重锤夯实法、冲击碾压法、强夯法以及孔内深层强夯法,详细介绍了这几种方法的加固机理、适用的情况、检测方法以及优缺点进行了讲述,并对灰土换填法灰土衰减机理的分析引申到工程的检测评定指标以及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方案的有机合理叠加。根据拟建工程的实际情况,新区市政道路工程对各级湿陷性黄土采用了路床灰土换填及灰土底面以下翻挖重新压实或冲击碾压的有机结合的地基处理方案,达到了资源整合经济合理有效利用的目的,收到了预期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并对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地基处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三峡库区库岸公路路基安全风险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风险分析角度,展开对三峡库区库岸公路路基安全风险的研究.构建了基于粗糙集理论的库岸公路路基安全风险单因素估计模型,通过该模型可以针对特定路段的具体情况得出适合于本路段的各风险因素权重;进而通过对库岸公路路基各安全风险因素的分析,构建了安全风险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且以渝巴路云阳境内白水滩至南溪段库岸公路为背景,根据该段公路的实际工程情况,对库岸安全风险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运用已建立的数学模型对渝巴公路白南段路基进行了安全风险评价.  相似文献   

18.
Aiming at the information evaluation of traffic infrastructure in-service roadside slope risk assessment, the method of risk assessment for highway slope engineering is proposed by using the combination of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methods, and a new risk assessment method is proposed and improved. The system, in order to prevent the risks in slope engineering, serves the scientific decision-making of the maintenance,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of the in-service road slope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special geological conditions, complex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and construction schemes of existing highway slopes in China, this paper establishes an in-service slope evaluation model for in-service roads, and designs the scheme diagram of the in-service road slope evaluation system based on the networked Internet platform. Moreover, a set of in-service roadside slope risk assessment system software, the system component block diagram and the main design interface are given. This system can meet the needs of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multi-factors in service road slopes.  相似文献   

19.
为寻求与城市发展相适应的路网形式和城市地上、地下道路合理布局结构,以此来解决城市交通的拥挤问题,通过对国内外地下道路实例分析,结合城市道路的特点,提出了地下道路网整合的模式,并分析地下道路通行能力折减系数、地下道路网交叉口通达性系数、地下道路网可靠性系数3个评价指标,利用模糊综合评价的数学方法,得出了地下道路网整合的最...  相似文献   

20.
基于不同轮辙路面不平度功率谱阵的LU分解得到了左右轮辙不平度特性的双独立白噪声滤波传递关系,并分别对传递函数中涉及的相干函数进行Pade展开,对涉及相干函数的复杂超越函数进行Chebyshev-Pade展开,获得了高精度的有理近似显式表达;在双白噪声滤波传递关系有理近似的基础上,按白噪声滤波法构造了一种考虑轮辙相干性的空间域二维不平度路面模拟模型.不同轮辙路面模拟结果表明,自功率谱密度几乎重合,左右轮的相干函数也吻合较好,且该模型能高效率、高精度地泛化应用于二维不平度路面模拟,可为车辆路面运输的平顺性分析提供空间域路面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