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天翼的寓言是他整个文学生活和光辉著作的一个部分。他的寓言计有二十八篇,都是1948年10月到1949年初他在香港养病时,发表在香港的进步刊物《小说月刊》、《大众文艺》和《文艺生活》上的。因此,国内很少有人看到过。直到1980年以后,《小溪流》和《寓言》杂志重新发表了他的部分寓言,还有我编的三本中国现代寓言选集也选入了他的几篇  相似文献   

2.
王统照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其主要原因之一是他自幼熟读中国古典文学作品,打下了深厚的基础。王统照对中国传统文学的继承与发扬,首先表现在文学史上的进步诗人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高风亮节对他的人格的影响上,其次表现在王统照始终以中国古典诗词的谋篇立意来审视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道路,还表现在王统照的文学作品从中国古典文学汲取了某些艺术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3.
王统照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其主要原因之一是他自幼熟读中国古典文学作品,打下了深厚的基础。王统照对中国传统文学的继承与发扬,首先表现在文学史上的进步诗人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高风亮节对他的人格的影响上,其次表现在王统照始终以中国古典诗词的谋篇立意来审视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道路,还表现在王统照的文学作品从中国古典文学汲取了某些艺术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4.
苏联文学出版所最近出版一书,叫做三年来的苏联文学,系马来也甫所编,内容是一九三一到一九三三年间的苏联文学作品的索引及批评。按索引部分所说,这三年中所出版的俄文文学书计散文的一千四百八十九种;(一九三一年以前所出的书,而在这三年中重版的不算在内,)文学总集二百二十七种;诗集  相似文献   

5.
在第一部分,本文作者对文学作品的精神性和流动性进行了探讨;在第二部分,本文作者对文学作品的酝酿过程、物化过程、传播过程进行了分析;在第三部分,本文作者对文学作品的解读过程进行了分析,然后探讨了文学作品被解读后的影响类型;最后本文得出文学作品的写作动机和意图具有不可完全认知性以及文学作品的使用价值具有多元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列锦”是一种独具魅力的修辞手法,在中国文学,尤其是在诗词中得到广泛的运用。本文探讨了以下三个问题:一是“列锦”的定义以及它跟其他辞格的区别;二是分别从诗词、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中举例分析了“列锦”在中国文学中的运用;三是从文学描写和语言艺术的层面探讨了“列锦”的艺术功用和审美效果。  相似文献   

7.
以汉语为载体的马华文学在马来西亚处于微妙的文化混杂语境乃至边缘化处境。在中国-东盟文学关联域,马华文学代表作家黄锦树具有特殊意义。他的"中国后裔之子"和"南洋之子"双重身份,使他能够游刃于华人文化与马来西亚文化之间。一方面,黄锦树关注中国性的书写;另一方面,又在不断拆解历史传统,进行马华文学的本土重写。黄锦树的文学作品昭示了双重身份与文化混杂的"第三空间"特征,在当代海外华人文学创作与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2013年11月16~18日,"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协同创新研讨会在广西民族大学召开。来自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吉林大学等全国六十多家高校学报的主编、编辑及中国知网负责人等八十多人参加研讨会,中宣部出版局、教育部社科司有关领导出席了会议。会上,中宣部出版局报刊处处长杨震林发表讲话,他认为高校学报发挥着三大重要功能:一是立文,即刊发高质量学术论文;二是立人,即培养学人、学者;三是立世,即规范学术研究,为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同时,他认为学术期刊要做到"三服务":一是服务学术研究;二是服务社会进步;三是服务作者、读者。教育部社科司出版处调研员田敬诚说,期刊的数  相似文献   

9.
一作家赵树理的身上,有着明显的面对实际、务求实干、讲究实效的农民气质。他执着地追求的是如何让文艺为尽可能多的农民群众所接受、所享用;他梦寐以求的是希望他创作的文艺能达到速效和长远效益相结合的功利目的。文学作品大致有三种:速朽的、不朽的和介于二者之间的。赵树理对于文学创作的一些  相似文献   

10.
文学作品命名是一种文化修辞现象。自古以来,中西存在着有差异的文学作品命名现象。一般地说,中国文学作品命名重抒情性、写意性;西方文学作品命名重写实性、传记性,还可以加上宗教性。这种差异的产生,既有中西不同学术文化背景的影响作用,也有文学作品自身不同内容的影响作用。在现当代,中西文学作品命名也出现了一些变化。  相似文献   

11.
保罗·瓦扬·古久里(1892—1937)是法国著名作家、社会活动家、记者,法国共产党员,曾任法共中央委员、法共中央机关报《人道报》主笔。一九三三年八、九月,他曾来上海出席世界反对帝国主义战争委员会召开的远东会议。在这期间,古久里曾与鲁迅晤面。对这一史实,复旦大学等三校编写组所编《鲁迅年谱》未记载;鲍昌、邱文治所编《鲁迅年谱》根据《鲁迅日记》等资料作了记载,所记尚简明;鲁迅博物馆所编《鲁迅年谱》(四卷  相似文献   

12.
关于正交变换的判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于欧氏空间的变换是正交变换的判定 ,杨子胥给出了一个充要条件 ;吴有为给出了三个充要条件 ;本文又给出了一个充要条件 ,推广了吴有为的定理并简化了他的证明 ,同时削弱了张禾瑞编高等代数 (第三版 )§ 8.4习题 1中一个定理的条件  相似文献   

13.
家是文学作品中千古不变的母题之一,几乎每一部文学作品中,都离不开家庭,家庭不仅是小说主人公生活的场所,心灵的港湾,也蕴含着作者对家的理解与阐释。譬如文学大师巴金先生,他对"家"的描述与透析,是他作品的灵魂与精髓,成就了他在文学领域中不可磨灭的地位,当之不愧为中国文坛中"释家"的先行者。同样,铁凝对于"家"也有自己的一番...  相似文献   

14.
本文着重论述了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体现出来的忠君思想。文章首先论述君权思想的确立 ,这体现在最初的文学作品中 ;再论民心思安意识的文学体现 ;第三论述统治者对忠君思想的利用和推广 ;第四论述文人知识分子对皇上的殷切厚望以及在文学作品中体现出来的忠君之情 ,在以上基础上 ,分析忠君思想的益弊及对后人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新书月报     
总类国书馆学通论俞爽迷著·四五正中宋元学案人名索引邓元鼎等编·五○商务徵信工商行名录中国徵信所编上海之部三·○○全国之部八·○○中国徵信所廿十四年份中国外交年鉴薛代强等编平一·五○○、精二·○○正中交通年鉴交通部总务司四·○○交通部知识的应用艾思奇作·三○读书生活社读书指导鲍祖宣编·五○女子读书常识庶谦编特·○四读书生活社读报常识文博编特·○四读书生活社  相似文献   

16.
屈原为什么选择溆浦作为流放的栖身之地?屈原在溆浦生活了多长时间?一直是个谜.从他作品所透露的轨迹、思想,以及溆浦的历史和方言等等可以看出,屈原于公元前296年来到溆浦,公元前280年离开溆浦,在溆浦整整生活了16年,并创作了大量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讯在日前落幕的200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北京在国家奖自然科学、技术发明、科学技术进步三大奖项全面丰收,首次实现一等奖满堂红:“《中国植物志》的编研”、“空地协同的民航空域监视新技术及装备”、“电力系统全数字实时仿真关键技术研究、装置研制和应用”三个项目分别获得国家奖三类奖项一等奖,充分体现了北京作为创新中心的实力与地位。  相似文献   

18.
当今世界,科技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技术进步能力则是现代企业竞争力和生命力的综合反映。按照系统论的观点,工业技术进步能力是衡量一定时期企业技术进步投入和产出的综合评价指标,其内涵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一是人员素质;二是组织、资金、设备条件;三是成果技术水平;四是技术成果商品化程度。前两项反映了技术进步的投入能力,后两项反映了技术进步的产出能力。本文以1993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的统计数  相似文献   

19.
<正>刘!起!东!这个名字反复吟咏在嘴边,回想到采访他时的场景,小编不知不觉对生活有了更多的憧憬。他是同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的博士,毕业已经两年多,但身上依然流露出浓浓的学术气息。随着访谈的深入,小编越来越觉得与其单纯地说他是生物学博士,不如说他更像一位优雅的音乐家。因为他天生是节奏与韵律  相似文献   

20.
鲁迅先生写人,特别强调“画眼睛”,因为省俭。但他的文学作品中还有大量的有关头发的描写,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表现了他的创作理论与创作实践的演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