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基于小波与倒频谱技术的烟气轮机轴承故障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烟气轮机是石油炼厂催化裂化装置能量回收系统的关键设备,并且长期在高速、高温环境下运行,机组振动较大。轴承是烟气轮机中应用非常广的一种通用机械部件,轴承的运行情况直接影响到整个机组的安全运行,因此,对其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意义重大。分析了轴承的振动特点和故障类型,分别介绍了小波降噪技术和倒频谱分析技术的原理、特点以及在轴承诊断中的优点,并将二者结合起来对烟气轮机的轴承振动进行故障诊断,最后验证了此种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褐煤烟气预干燥发电系统的变工况特性建立了全厂机炉耦合仿真模型,在设计工况下校核了模型的精度。对比发现:烟气预干燥可使600 MW机组的发电效率绝对值提高1.56%,发电标准煤耗率降低9.58g·(kW·h)-1。在不同的发电功率和褐煤预干燥程度下仿真了系统的变工况特性,分析了锅炉主要运行参数和机组发电标准煤耗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发电标准煤耗率随发电功率的下降而上升;在不同的发电功率下,预干燥程度对锅炉运行参数和发电标准煤耗率影响显著,随着预干燥程度的减小,理论燃烧温度下降,高温炉烟抽取率下降,锅炉排烟温度上升,锅炉效率下降,发电标准煤耗率上升。  相似文献   

3.
以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确定的李家峡水电站机组的不利工况区为依据,以近几年来该水电站的实际运行经验为参考,在综合考虑机组初始运行状态、机组振动特性、机组出力、下泄流量、水库蓄水量和电网负荷平衡等因素的基础上对李家峡水电站的厂内经济运行进行了研究.兼顾机组的运行效率和状态,建立了数学模型,并用改进自适应遗传算法对其进行了求解.运用上述方法,分别以3条特征日负荷曲线为依据对李家峡水电站的厂内运行进行了优化,并得到其负荷分配方案.优化结果使电站的效率和机组的运行状态都得到了显著改善,同时结果可作为李家峡水电站运行人员的操作依据.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测量初相位的一种方法。结合振动幅值的变化速率及测得的相位信息,对E232烟气轮面组的运行状态进行综合分析,诊断出由于催化剂冲蚀造成烟气轮机损伤。从而得出结论:决定机组能否安全运行不能仅看它是否已越越现行规定的振幅停机值。而且要仔细观察它的振幅改变速度和相位的相对变化。  相似文献   

5.
李德胜 《应用科技》2006,33(8):68-70
针对中国石油哈尔滨石化公司0.8Mt/a催化裂化装置烟机组发生的一些典型事故分类进行分析,并从操作、设计、维修、监测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实践证明烟机组长周期安全运行的可靠性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6.
文章阐述了为使大型机组安、稳、长、满、优运行,在对机组的工作一开始,就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从机组的安装、试车到投运全过程中,高标准,严要求,把好步步关;机组投运后,对烟机组进行特护管理,精心及优化操作,达到了长周期运行,提高了烟机运行效率,并提出了事故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7.
烟气轮机的振动信号具有很强的非线性特征.提出了将迭代奇异值分解(ISVD)降噪与关联维数分析相结合应用于烟气轮机故障诊断.采用低通数字滤波与ISVD降噪两种方法对实测数据进行降噪处理,对其效果进行对比,并计算烟气轮机在不同故障状态下振动信号降噪前、后的关联维数.结果表明:对于烟气轮机信号,低通数字滤波的降噪效果并不理想,而ISVD降噪则能有效地去除噪声;降噪后,烟气轮机振动信号的伪相图特征清晰,关联积分曲线的标度区明显变宽;不同故障状态下计算得到的关联维数明显不同,可以将关联维数作为故障诊断的定量特征进行提取,从而为烟气轮机故障诊断提供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杨俊  韦正宗  张云杰 《甘肃科技》2011,27(10):11-13
介绍了烟气轮机气封原理结构,分析了主轴出现磨损现象的原因,提出了防止转子轴破坏的措施。通过改进,在运行过程中,有效地保护了转子轴,延长路转子主轴的工作寿命,降低了维修成本,提高了维修效率。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别从功率平衡和电机的四象限运行两个角度分析了电力拖动系统中升降机构负效率的物理本质.  相似文献   

10.
模糊控制在变速恒频风电无功功率优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机组的特性及运行原理.提出了在定子有功参考功率捕获最大风能的同时,确定定子无功参考功率,以提高机组运行效率、优化机组运行为目的的控制策略.在该策略中运用模糊逻辑来获得定子无功参考功率的确定值,仿真验证了该策略的有效性,其能实时调节系统的无功功率,使发电机在获得定子最大有功功率的同时,显著减少了发电机本身的损耗,提高了其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11.
提高燃气锅炉烟气冷凝余热回收效率和降低烟气氮氧化物排放浓度研究工作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提出了一种喷淋式助燃空气加湿型烟气冷凝余热回收方式。实验研究了助燃空气含湿量变化对燃气锅炉的烟气露点温度、系统热回收效率、氮氧化物排放浓度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当助燃空气的含湿量从3 g/kg增加到60 g/kg时,对应的烟气露点温度可提高8. 0℃;在维持喷淋水温度45℃、喷淋水质量流量0. 075 kg/s的工况下,烟气余热回收效率可达到8. 4%;排放烟气中的氮氧化物平均浓度可从101. 6 mg/m~3降低到53. 3 mg/m~3。当助燃空气含湿量处于40 g/kg时,燃气锅炉运行比较稳定,排放烟气中的氮氧化物平均浓度为70. 1 mg/m~3。  相似文献   

12.
采用SW型烟气净化器模型,在不加脱硫剂的情况下,探讨了影响净化器纯水水浴脱硫效率的主要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在影响脱硫效率的诸因素中,烟气喷管在水中的插入深度为最显著因子,烟气中的二氧化硫浓度为次显著因子,喷管风速则为较显著因子。  相似文献   

13.
转炉炼钢是钢铁生产的关键环节,其产生的烟气含有大量余热和化学余能,但也具有烟气产生不连续、含尘量高、易燃易爆的特性,如何高效清洁地回收和利用转炉烟气余能是钢铁行业的热点问题。对转炉烟气余能回收利用的现状进行了介绍,重点总结了转炉烟气余能回收和利用过程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对一些新式转炉烟气余能回收技术进行了介绍和评价,展望了未来转炉烟气余能回收利用技术的发展方向。目前广泛应用的氧气转炉煤气回收法(oxygen converter gas recovery, OG)、由Lurgi公司和Thyssen公司联合开发的LT法(Lurgi-Thyssen)等转炉烟气余能回收利用技术在防爆和除尘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但也存在中低温烟气余热未回收、高温烟气余热利用■损失大、转炉煤气回收水平低、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以转炉烟气热化学储能技术为代表的新式技术为以上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思路。结合旧技术的缺陷和新技术的研究进展得出,未来转炉烟气处理工艺提高节能减排水平的关键是实现中低温烟气余热深度回收、高参数蒸汽发电、烟气余能梯级回收利用、能源资源环境一体化。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125MW机组的概况,提出在125MW机组热力系统中增设烟气加热器的改造方案,运用等效焓降法对机组热经济性进行分析、计算,并对结果进行比较,说明该改造方案可提高电厂循环效率,还可显著降低锅炉排烟温度,有利于除尘器的运行和减少烟尘排放量。为火力发电厂技术改造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火电厂SCR脱硝催化剂在线活化试验装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SCR催化剂在线活化试验装置及其工艺流程,并对该装置的设计方法、活性测试方法及其操作步骤进行了详细说明.该装置同时具有催化剂活性测试和失活催化剂活化功能,是其他现有催化剂检测装置和活化装置功能的组合,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烟气脱硝催化剂活化工艺,同时也为实际工程催化剂的活性检测、活化液的配制提供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在余热回收装置中,低温烟气腐蚀金属壁面的原因,讨论了普通省煤器及热管式省煤器的腐蚀特性,论述了相变热水器抗低温烟气腐蚀的机理,指出相变热水器在低温烟气余热回收中具有相当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FeSO4溶液催化氧化脱除烟气中SO2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一种烟气脱硫新工艺.实验在无其他催化剂条件下进行,FeSO4为脱硫吸收液.脱硫过程中加入铁屑以实现高脱硫率和回收硫的目的.对比实验发现加入铁屑可显著提高SO2脱除效率.连续运行实验结果表明,脱硫率与吸收液pH的变化同步.吸收液中总铁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问的变化及初始FeSO4物质的量浓度对脱硫率和吸收液pH的影响显示,在保持较高脱硫率的同时,制取高浓度FeSO4溶液是可行的.并调查了吸收温度、液气比、空塔气速和SO2入口质量浓度对脱硫率和吸收液pH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FTIR多组分定量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研究了红外光谱法在气体多组分同时定量分析中的应用;运用气体混合物同时定量分析的方法,得到了N2O、NO、NO2、SO2和CO25种气体在100℃下的校正曲线;将此分析方法应用于燃煤烟气中NO的选择性催化氧化实验,对催化剂的活性进行了线分析和考评。实验证明此方法可精确测量反应中各物种的变化情况,对于具有红外吸收的气体,是一种普适性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9.
基于神经网络内模控制的近红外光谱定量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近红外光谱法为基础测定方法,结合内模控制,论述了采用自适应神经网络建立校正模型测定石油化工产品组成的可行性.基于dSPACE硬件平台,实验以直馏柴油、加氢精制柴油和催化裂化柴油为校正模型的训练样本,对自适应神经网络校正模型进行了检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响应快、误差小、鲁棒性强,在近红外长波区内,校正样品和验证样品的均方误差小于10-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