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一些科幻小说中,小说家设想外星球中由于缺乏大气,这些外星的表面难以出现生命。然而,如果有外星生命,它们可以存在于外星的土壤中。现在,这样的科学幻想即将实现,美国科学家声称,未来人们可以利用外星土壤自如地呼吸,因为他们已经从火山灰中分解出氧气。凭着现在的科技水平,人们上月球并非难事。然而,要在月球上长期居住,进行科学考察或者矿产开发就很难了,因为月球缺乏人们生存所需要的资源,其中的难题之一是人需要氧气,而月球上没有氧气。为此,美国宇航局专门设立了一笔奖金,寻找在月球上制造氧气的方案。最近,美国化学家已经开发出了…  相似文献   

2.
美国宇航局最近启用了哈勃太空望远镜独有的能力,将对月球的探索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台阶。据了解,美国科学家利用哈勃拍摄的关于月球的紫外线地图,可以用来研究月球的矿藏含量。月球上钛铁矿中二氧化钛含量丰富,探明储量后,如果将二氧化钛中的氧分离出来,就会成为可供呼吸的氧气甚至火箭燃料。  相似文献   

3.
如果人类要生存下去,那么基本的需求是空气、水和食物.其中,空气是排在第一位的,因为人类缺氧几分钟就会死亡.因此,人类移民外星的第一要务是解决氧气短缺的问题.科学家认为,人们可以利用外星土壤来制造氧气.近年来,美国和欧洲的研究人员在这方面的研究有所突破,他们已经发明出独特的造氧机,可以利用类似月壤的火山灰制造氧气.  相似文献   

4.
如果人类要生存下去,基本的需求是空气、水和食物.其中空气是排在第一位的,因为人类缺氧几分钟就会死亡.因此,人类移民外星的第一要务是解决氧气短缺的问题.科学家认为,人们可以用外星土壤来制造氧气.近年来,美国和欧洲研究人员在这方面的研究有所突破,他们已经发明出独特的造氧机,可以利用类似月壤的火山灰制造氧气.  相似文献   

5.
人类要想在月球上建立基地,氧是必不可少的物质。宇航员为了维持生命需要氧,将人类送回地球的火箭发射时也需要氧。在月球上获得氧的方法有两种,其一是人类把氧从地球上送到月球,其二就是在月球上制造氧。美国在执行“阿波罗”登月计划时,从宇航员所需的空  相似文献   

6.
冯锋 《科学之友》2008,(1):18-18
月球上存在富含氧气的矿石.这一重大发现,可以让宇航员在未来的登月探索中,实现氧气供应上的自给自足,这就使在月球设立基地成为可能.此外,月球表层尘土中,还储藏着大量的氦-3,它被科学家视为人类未来的首选能源.  相似文献   

7.
<正>月球、金星、火星、银河系外的行星、陨石中的玻璃……全球各大科学网站,几乎每天都有天文学新研究成果发布。就让我们来看一看最近一些引起关注的天文学新发现。嫦娥5号带回月球样本揭示月球岩石年龄由中国发射的嫦娥5号月球探测器,最近把一些新的月球岩石和土壤样本带回了地球。这是过去40年来探测器首次把月球样本带回地球。根据这些新样本,一个国际研究团队已经确定这些月球岩石的年龄接近19.7亿年。科学家认为,嫦娥5号带回的样本填补了10亿年的空白。此话怎讲?  相似文献   

8.
正科学家最近对月球岩石中化学成分进行的分析表明,月球内部的水量有很大的地区性差异,月球水的氢同位素组分的地区性差异也比地球的大得多。月球水并非液态水,而是被俘获在火山气体中或化学结合在月球岩石内部颗粒中的水。科学家目前普遍认为,月球是一颗火星大小的星子撞击原始地球的结果。碰  相似文献   

9.
正英美科学家提出的月球起源新模型认为,月球起源于一团大质量的、甜甜圈状的岩石蒸气"索内斯蒂亚(Synestia)"。这是首个与月球组成模式相匹配的模型,解释了目前模型很难回答的月球特征问题。新模型讲述的故事仍以一次巨大的碰撞开始,但这一碰撞不是创造了一块岩石圆盘,而是创造了"索内斯蒂亚"。碰撞中产生了大量能量,导致10%的岩石被气化,其余的则是液体。月球从一个"种  相似文献   

10.
说氧     
氧不仅是地球上分布最广、含量最多的元素,同时又是地球上所有生命赖以生存的物质。数10亿年来,正是氧与二氧化碳互为补充的神奇循环,造就了万物繁荣的地球。氧气(O_2)主要分布在地球表面附近大气中,并随着海拔高度增高而递减。据科学家研究得知,早期地球大气中并没有氧气,直到25亿年前,一种原始的海洋生物绿藻大量繁殖起来后才有了变化。绿藻能利用水进行光合作用,把水分解成为电子、质子和氧气。现在地球大气中的氧气含量,很稳定地维持在  相似文献   

11.
<正>月球土壤中蕴藏着大量有关地球起源以及未来太空家园的线索。科学家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让双手沾上这些物质了。2023年8月11日,一枚俄罗斯火箭离开地球,奔赴月球南极区域。火箭上搭载着月球-25号探测器,后者的任务是更好地了解月亮这颗岩石卫星的表面。遗憾的是,因为发动机未能及时关闭,探测器于8月19日坠毁在月球表面。美国宇航局也有一个类似的任务,计划于2023年11月发射。印度的最新月球探测器、2023年7月发射的月船3号如果一切顺利,也很可能会在月球的尘土中东挖挖、西挖挖。  相似文献   

12.
《世界科学》2009,(10):F0003-F0003
2006年12月,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对外公布了“重返月球”计划,其核心目标是2024年在月球上建立永久性基地,月球南极有望成为选址地点。建成后的月球基地上将有探测车和生活区,能够实现电力供应,保证宇航员在月球上长驻180天。以下是英国《新科学家》杂志不久前公布的未来美国月球基地的部分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3.
视野NEWS     
《大自然探索》2014,(10):4-7
月球形成之谜没那么简单科学家最近对月球岩石中化学成分进行的分析表明,月球内部的水量有很大的地区性差异,月球水的氢同位素组分的地区性差异也比地球的大得多。月球水并非液态水,而是被俘获在火山气体中或化学结合在月球岩石内部颗粒中的水。科学家目前普遍认为,月球是一颗火星大小的星子撞击原始地球的结果。碰撞后,环绕地球的炽热物质盘(部分为硅酸盐气体,部分为熔岩)中的作用机制形成了微量的月球水。月球水的来源对于确定地球水的来源意义重大。有两种可能性:月球水来源于地球;或者,月球水是由小行星或彗星带去的;再或者,这两个都是月球水的来源,也都可能是地球水的来源。  相似文献   

14.
人类首次远航抵达月球充满尘土及火山口的平原20年后,太空机构及其他探险者、幻想家正在研究新一回合的月球探险。现在,美国国家太空总署正在考虑常年返回月球的计划,由宇航员定期来回月球与地球之间。有的计划打算在月球远端设立太空观测站。另一项建议则是派宇航员试着在月球上生活,包括以土壤中的氧气呼吸,并建立前哨站。最有野心的计划是以月球为基地,将宇航员  相似文献   

15.
<正>1960~1970年代美国实施的"阿波罗"登月计划,带回了约380公斤的月岩石和土壤样本,为研究月球提供了宝贵材料。然而,月球究竟是如何形成的,科学界仍然存在争议。有研究显示,月球的钛同位素比值比预期的更接近地球,这一结果对现行月球起源主流学说提出了挑战。主流学说认为:月球是由一颗火星般大小的天体在大约45亿年前撞上婴儿期的地球时形成的。  相似文献   

16.
宇宙动态     
月球混凝土美国宇航局戈达德航天中心的科学家们将碳、胶以及月壤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后,制造出一种月球混凝土。它是一种"胶粘而发出臭味"的物质,并且像混凝土一样坚硬和牢固。科学家们认为,与地球上的混凝土一样,月球混凝土也能有效地应用于建筑房屋、月球基地等。  相似文献   

17.
新一轮采样分析表明,实际上水不可能存在于月球表面之下.这些样品是执行阿波罗航天计划的宇航员带回来的. 几十年来,关于月球上是否存在大量的水,科学家们一直争论不休.从理论上讲,月球上应该存在水,因为它是地球的一部分,它是40多亿年前一颗火星大小的天体与地球之间发生毁灭性的撞击之后而产生的.然而,20世纪80年代对阿波罗航天行动带回的岩石进行了初步的化学分析,实际上当时并没有发现月球水的迹象.后来,研究人员利用改良设备检测了岩石的分子组成,发现了少量的氢,标志着水的存在.  相似文献   

18.
《大自然探索》2012,(8):30-30
科学家曾经以为,地壳因地幔中的半熔融岩石搅动,至今仍在移动,但月球在很久以前就已冷却,不可能有任何的这类构造活动。例如,月面已知最约为10亿年,它们是随着月球内部冷却、收缩,月面起皱而产生的月面高地上的小型悬崖。但是,科学家在2012年2月宣布,与以往的认识不同,月球的外层——月壳直到最近都很活跃。  相似文献   

19.
木子 《科学之友》2006,(6):18-19
据英国《苏格兰人报》、《每日镜报》、英国广播公司报道,作为欧洲宇航局建立月球基地计划的一部分,英国科学家正在研究一种全新的太空旅行方法:科学家计划用超长缆线在地球轨道上建造一个“超级弹弓”,利用地心引力和太阳能电力的共同作用,通过这个“超级弹弓”将装载货物的太  相似文献   

20.
人类将建立“月球城市”月球是地球惟一的天然卫星,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对月球的观察研究贯穿了人类整个文明史。20世纪50代,美国和前苏联在月球探测方面取得了划时代的成就。1969年7月,人类实现了登月梦想。1972年,有6艘“阿波罗”号宇宙飞船载人登月,对月球进行了大量科学试验和测量,并取回了约380k斤的月球样品。随着对月球研究的深入,科学家们认识到,月球空间和表面具有可供人类开发利用的独特资源,月球的土壤和岩石里蕴藏着极其丰富的能源与矿产资源,月球是人类向外层空间发展的良好基地和前哨站。于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