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7 毫秒
1.
采用肖计划、许秀峰编制的应对方式调查问卷与周宗奎等编制的《大学新生学校适应量表》为研究工具,调查分析了兰州市229名大一新生的应对方式与学校适应的关系。结果发现:生活适应与解决问题和求助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学习适应与求助、幻想、退避和合理化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交往适应与幻想、退避和合理化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情绪状况与解决问题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与幻想、自责、退避和合理化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应对方式对大一新生的学校适应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2.
作者根据学院近两年来对大一新生的问卷调查和心理访谈,结合多年辅导员工作对新生学习生活的观察与谈心活动,经过调查研究,总结出大学新生主要存在着学习、自我认识偏差、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心理适应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教育建议。  相似文献   

3.
郑素玲 《科技信息》2009,(18):367-367
大学生是祖国的栋梁,他们肩负着祖国的未来。然而,近些年来,少数高校大学生却因为不能很好的适应大学生活而误入歧途,本文主要通过对大一新生存在的一些心理状况的分析,提出一些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4.
大一新生在校园里是引人注目的一个群体,外部环境的变化使大一新生的心理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如何适应大学生活,如何健康的实现大学生的角色转变,高校新生的心理调适问题成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为了了解高职院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本文采用UPI对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2007级大一新生进行心理测量。结果显示:大一新生中心理可能存在问题的学生占到全体新生的一半以上,学生心理问题主要集中在强迫、人际、意志力、自信、神经衰弱等方面。基于以上情况,结合大学新生心理特点,建议从心理适应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和构建心理危机"三级"预警机制等方面来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6.
选取485名大一新生,采用《闲暇满意度量表简易版》和《大学新生学校适应自评量表》进行测量,探讨其闲暇满意度与学校适应的关系。结果发现:(1)大学新生闲暇满意度在性别、专业类别和生源地上存在显著差异。男生的整体闲暇满意度和心理、教育、放松层面的闲暇满意度均高于女生,城市大学新生的心理层面闲暇满意度高于非城市学生,文史类大学新生的放松层面闲暇满意度显著高于理工类和艺体类学生。(2)大学新生学校适应在性别、专业类别和生源地上存在显著差异。男生的整体学校适应和学习适应、交往适应、情绪状态方面均好于女生,城市生源大学新生在学习适应上显著强于非城市生源的大学生,文史类大学新生在生活环境适应和交往适应方面都显著强于理工类大学新生。(3)大学新生闲暇满意度及其各维度与学校适应及其各维度都存在非常显著的正相关。回归分析表明,大学新生闲暇满意度对其学校适应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7.
杜彬  袁远  杨玲  曾维咏 《中国西部科技》2011,10(3):76-77,81
大学新生因其自身特点及心理文化特征,因而成为高校中一个特殊的群体。所以及时了解新生中存在的问题是学生教育管理的关键,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新生的生活学习的适应状况和对学校开展的新生教育反馈进行了调查,发现在大一新生入学后存在许多值得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对新生的教育提出了一些新的应策与建议,旨在为大学新生教育工作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根据我们近两年来对5121名大一新生的问卷调查和对110多名学生的访谈,总结出大学新生主要存在着学习、自我认识偏差、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心理适应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教育建议。  相似文献   

9.
刚入大学校门的新生,大一是他们由高中过渡到大学的阶段,如何缩短这个过渡阶段,顺利适应大学生活是班主任的首要工作。因此,本文从大学生学习特点、人际交往以及专业课等三个方面介绍了大一新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涯中需要注意的内容,使其尽快建立属于自己的大学生活规划。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江南大学莱姆顿学院中外合作办学的实践经验入手,研究大一新生进入大学后在心理、学习、生活等方面出现的适应性障碍,针对这三个方面提出了教育对策,帮助新生入学后尽快适应大学生活,能够尽快自立、自强。  相似文献   

11.
从中学升入大学,可以说是一个人一生中的重大转折之一。对每一个新入校的大学生而言,大学一年级既是大学学习生活的起点,也是掌握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十分重要的一年,新生入校后能否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能否在第一学年打好坚实的思想基础和学习基础,对他们今后整个大学的学习生活甚至毕业以后的顺利成长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然而,就我们的调查和了解,新生入校后不久,许多人都不同程度地表现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大学新生入学后的适应性教育问题日益凸显。一些刚进入普通高校的新生不适应大学生活,以至影响了正常的校园学习、工作和生活。分析了大学新生的适应性问题,提出了高校新生适应性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从角色转换的角度看军校大学新生适应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军校大学新生面临着从“地方高中生”向“军校大学生”的角色转换任务,一些新学员心态转变较慢,迟迟不能进入“军校大学生”的角色,这正是他们容易出现适应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可以从帑助新学员正确认识新角色、树立角色意识、明确角色规范、养成角色性格、提高角色技能入手,促使新学员尽快进入“军校大学生”的角色,以促进适应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4.
新生入学教育是大学教育的奠基工程,对学生正确认识大学、尽快调试心理、适应大学生活和学习等都将起到重要的作用。在入学教育过程中,重视非认知能力的培养,调动大学生的情感,锻造大学生的意志品质,使他们学会学习,将大学生对教育的认知转化为平时的行动,进而提高大学生的素质,将大大提高入学教育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15.
高校新生不适应大学英语学习,主要表现在听说方面,听说能力薄弱影响了学生英语水平的总体提高。通过对比中学和大学英语听说要求,调查新生英语听说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在分析其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建设网络教学平台、进行课内外训练等对策,以期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分析了大学非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现状的基础上,从重视翻译法在大学课堂上的作用,强调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重视师生间的协作,讲授翻译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多种翻译技巧及方法,加强文化背景知识教育等方面探讨了在非英语专业精读课上进行翻译教学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生入学教育是学生迈进大学的第一堂课。能否搞好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关系到学生能否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和未来的发展,关系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否取得实效。该文结合其学校的实际,对如何进一步做好新生入学教育工作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8.
地域母体文化差异与认知方式差异存在一定的联系。高等院校汇聚了来自全国各个不同地域的优秀学子,他们具备各自不同的稳定的地域性格特征,而这种地域性格特征又对其学习风格、认知方式产生了影响。高校英语教师必须了解不同地域大学生的个体学习风格,对自己的教学风格做出适当的调整,帮助大学生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相似文献   

19.
人生观教育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90后"大学新生人生观教育有利于实现角色调适、充实大学生活、明确人生理想、理性思考人生。创新"90后"大学新生人生观教育的途径,包括身体力行,进行榜样教育;专题讲座,进行理论教育;职业规划,进行选择教育;军训实践,进行体验教育等。  相似文献   

20.
温情教育是大学新生教育中很重要的一种教育方式。通过对大学新生难以适应新环境的原因进行深入的分析,提出了新生温情教育的基本原则,并探索实施新生温情教育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