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句法机如何成为语义机是人工智能面临的难题,也是当代意向性理论研究的重点。程序语义学是试图解释这一问题的重要致思取向。它认为传统的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等是以模态理论语义分析为基础的,其研究尚停留在符号的层面,而未涉及到真值、指称,即没有涉及到语言与世界的关联。在揭示语言与世界关联如何实现的问题上,程序语义学强调语义不是由对指称的计算所给予的,也不是由谓词逻辑的标准语义学所给予的,而是由程序给予的。程序语义学不但能够融合如福吉勒特等意义理论的局限,而且所提出的过程性分析和知识对于人工智能的研究、发展亦有启示性。  相似文献   

2.
蒙太格语法是由美国逻辑学家理查德·蒙太格创立的一种形式语言理论,是在一阶逻辑的基础上,通过对语句的结构和赋值增加了某些强有力的形式工具而形成的.形式语言包括(i)一阶谓词逻辑,(ii)模态算子,(iii)时态算子,(iv)兰姆达抽象,(v)形成谓词内涵和外延的算子.蒙太格提供了一个类型论的结构,这种结构允许对每种表达式加以量化.蒙太格的形式语言又可称之为内涵语言.他依据个体,真值,可能世界和时间座标以及所有这些的函项概念给出了内涵语言的的一个模型.内涵语言使我们能给出对自然语言语句的间接解释.其方法是,首先将语句映射为内涵逻辑中的翻译语言,然后给出这种语言的解释.本文主要阐述蒙太格语法产生的历史背景,阐述奠定了蒙太格语法基础的逻辑和哲学中的语义学早期传统,并将这种传统与语言学中的语义学传统相对照,后者表现出了与蒙太格理论的重大的和富有争议的不同.  相似文献   

3.
基于认知的可能性和形而上学可能性的区别,查尔默斯提出新的二维语义内涵:认知内涵和反事实内涵。目的是期望通过考虑不同的可能性空间重新阐释克里普克的后验必然命题和先验偶然命题,修复被克里普克理论割断的"金三角"联系,从而与传统的语义学理论兼容。在扼要介绍二维语义学的基础上揭示了它的两个严重缺陷:其一,继承了克里普克关于"严格指称"之必然性的错误;其二,把形而上学必然性与逻辑必然性进而与认识必然性混为一谈,导致"二维语义学"向一维语义学的蜕化。  相似文献   

4.
传统词汇语义学从真值角度出发,在偏离语境因素的条件下对词语进行原型语义的静态阐释,而忽略了词汇使用的语用条件.词汇语用学是对语义进行社交语用和认知语用角度的多维、立体、动态研究,从而弥补了语义学研究的理论缺陷.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形式语义学关于"语法"、"句法和语义",以及"语词和语句"等概念。传统语言学所谓语法讲究对语言符号串线形排列的成分分析,现代生成语言学的Chomsky学派认为语法就是有关语言层次结构的由小到大的生成规则,类型逻辑语法等形式语义学理论所谓的语法是指基于逻辑推演的关于自然语言的运行规律;形式语义学强调句法和语义的对应,这是形式语义学的灵魂;形式语义学在语句领域取得了较大成功,而语词领域是语言学侧重的研究方向。从形式语义学比较语言学的不足可以看到其未来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以蒙太格语义论(MS)为代表的真值条件语义论的不足之处在于:(1)无法解释跨句照应的语言现象;(2)无法把握话语和上下文相互影响的动态特征。作为超越了其不足的两大理论有Kamp和reyle提出的“话语表现理论”(DRT)和由Asher和Lascarides提出的“分段式话语表现理论”(SDRT)。SDRT是对DRT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在梳理了这两种理论的基本理论框架来凸显真值条件语义论不足的同时,对话语表现理论的前景给予了关注。在深刻把握语言和心理的联系的基础上,需要构建一种包容性更强的理论来推动自然语言语义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宋瑶  郭兰英 《科技信息》2008,(36):245-246
在语言学的研究中,预设是一个常常被提及的概念。一般说来,预设可以被分为语义预设和语用预设。语义预设是句子之间的语义关系,研究语句的真值情况。本文概述了预设这一概念的提出和语义预设的概念,并分析了其特征及分类。  相似文献   

8.
语言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社会现象,而木是人们根据科学的规律创造出来。因此语句和语义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往往不同的词句可以表达同一的思想,而同一的词句也可以表达木同的意思。后者便是语言中的歧义现象。歧义现象属于语义学(Semantics)研究的范畴。所谓歧义指的是有好几种可能的语言选入(Semanticrenng)(赵世开)。或歧义就是一个单词,一个短语或一个句子包含两个或更多的不同意义(Traugott&Tatt)。引起歧义的因素很多,造成词汇歧义的原因在于词语的同音同形异义词(nomonymx)和一词多义(polysemy),而结构歧义一般起因…  相似文献   

9.
在计算机科学中,形式语义学以数学为工具,精确地定义和解释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的含义或语义.其中操作语义学和指称语义学是形式语义学的两大类别.本文使用简单的命令式语言IMP的语法,首先给出了repeat—until循环语句的操作语义,然后详细推导出了其指称语义,并在此基础上详细证明了它们二者之间的语义等价性.  相似文献   

10.
郜娜娜 《科技信息》2010,(33):106-106,138
语义学的研究对象是语言的意义。在语言三个层面(音、行、义)中,意义是最重要的一个层面。因为无论是语言的声音还是形体,如果没有意义,就无法用来交流,那么一切将无从谈起。对于意义可有不同的理解,狭义的理解是:意义是概念结构。诸如:语义分析是指狭义的意义。广义的理解是:“意义就是语言传递的一切”。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在交际过程中所表达出的思想、信息、感情、心绪、意图等等都可以概括为意义。根据(Geoffrey·Leech)的看法,广义的意义可以区分为7种:概念意义;内涵意义;社会意义;情感意义;反映意义;搭配意义和主题意义。本文主要针对G·Leech的七种意义中的内涵意义进行深入学习,着重对歌词中内涵词的体现这一主题进行简单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真"是逻辑学和语言哲学的重要范畴.对于什么是合适的真值承担者,学界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句子本身具有真假;另一种则认为句子并无真假可言,而语句的内容即"命题"或"思想"是真值承担者.如果把句子区分为类型句和殊型句,那么句子殊型才是真正的真值承担者,而命题或思想只能是派生意义上的真值承担者.  相似文献   

12.
情景语义学用情景类之间的制约关系来表示自然语言语句的意义,为合理解释条件句的意义提供一个新思路。情景语义学认为条件句的意义就是其前件和后件所涉及的情景类之间的制约关系。情景语义学对条件句的语义刻画适用于不同种类的条件句,对自然语言语义学和逻辑学领域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存现句(NP1+VP+NP2)表示“某个处所存在(出现、消失)了某个事物”。句首的“某个处所”(NP1)在句法结构形式上常常是一些袁示时间、空间的词或短语,有的甚至省略。不管结构形式上如何变化,NP1始终表示一个存在处所的语义内涵,在逻辑形式上用存在量词(口)表示,句首表示存在处所的意义在Pro.10g语言的环境中形式化为:λP[口X[NP1(x)∧P(x)]]。  相似文献   

14.
结构主义语义学是语义学发展的第三阶段,是现代语义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结构主义阶段的词汇语义学强调词的语义成分分析和意义的结构关系。英语词汇教学影响着学习者英语能力的提高,而在英语词汇教学中运用语义成分分析和意义的结构关系,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词汇间含蓄语义关系的理解,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从而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和英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5.
多Agent模糊概率信念逻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经典信念形式化研究中,信念在某一可能世界中的真值取值范围是{0,1)。基于新模糊集合论给出信念真值的模糊真值计算方法,将信念的真值取值范围推广到[0,1]。在这样模糊逻辑框架下,将广义概率Aumann语义推广到广义模糊概率Aumann语义,从而建立多Agent模糊概率信念逻辑。在该逻辑中,给出多Agent模糊概率信念逻辑的语法和语义,并且证明了该逻辑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模糊语义学是一门主要运用模糊集理论与现代语义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模糊语义(模糊词义和模糊句义)为对象、具有交叉性和综合性的边缘科学。它既是语义学的分支学科,也是模糊语言学的分支学科。  相似文献   

17.
英、法、汉语构词途径的哲学思辨与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哲学视角和语义学出发对英、法、汉构词途径及其约定俗成的规则进行思辨性、交叉式的析比,辨明其间的异同之处,探寻英、法、汉语基本词的命名(构词)理据及其基本语义特征和语义拓展延伸路径,揭示不同语种语言发展的哲学奥秘,探索中西语言文化的普遍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8.
情境语义学为外在世界与内在心理状态提出一个情境认知框架,并依此发展了一个意义理论,自然语言语义在这个意义理论中得到合理解释。从其理论源头、理论视角及其应用等角度来看,情境语义学与当代认知科学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对认知科学研究有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情境语义学所确立的信息认知框架、相关认知词的情境语义解释与情境逻辑分析以及自然语言中隐喻表达的情境语义刻画等4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塔尔斯基在阐述关于"真"的语义学定义时,提出了著名的(T)型等值式:X是真的,当且仅当P。其中,P为任意语句,X则为该语句的名称。典型的例子如,"雪是白的"是真的,当且仅当雪是白的。(T)型等值式的提出,偏离了真之符合论的初衷,给真之紧缩论提供了重要的资源。然而,需要指出的是,(T)型等值式把指向事实的语句泛化为一般的语句形式,通过对(T)型等值式两边严格的语义分析,(T)型等值式并非等值。  相似文献   

20.
内涵意义是人们在概念意义的基础上通过联想而获得的一种隐含意义。这种意义常因人因事而异,具有附属性,体验性,不明确性三大特点。是一种重要的语用意义,在言语交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已有的内涵意义研究基本上都是从语义学角度谈的,基于此,本结合具体实例,着眼于语言在实际应用中不断变化的意义,分析内涵意义在言语交际中的表达功能和作用方式,以展现内涵意义的交际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