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贵州在明代建省后,明政府对贵州行使统治权主要靠军事力量来维持的,这种状况使军队成为汉人在贵州活动的主要力量.由于自身的贫瘠、落后,贵州驻军的军粮又主要是从外部调进的,因此,军粮问题实际上是明政府在对贵州实行统治的过程中所面临的首要问题.为较准确地把握明政府对贵州统治的情况,考察其在贵州驻军的数量,及各个时期所需军粮数额,以及军粮的贮存和运输,便成为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笔者对这几个问题进行初步考察,以求教于方家.一、明代贵州卫所数及其所需军粮明代在贵州设置卫所的数量,一般认为是18卫2所(指崇份以前…  相似文献   

2.
田赋征实政策是国民政府在抗战期间,为解决军粮民食问题而实行的战时政策。在当时全民抗战的情形下,为坚持持久作战,保证军粮的供应无缺,实行田赋征实政策,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在实行征实的过程中,由于制度与人员管理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与影响,其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弊端百出,贪污现象层出不穷。  相似文献   

3.
明初以来,明廷对女真族实行招抚政策。永东末年(1422—1423),辽东开原三万等卫女真官兵,在千户杨木答兀的率领下叛明,攻掠开原等地,而后逃至图们江一带。明廷对杨木答兀叛逃官兵进行了长期招抚,这在明代东北民族关系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贵州舒铁、金茶花、银杏……在贵阳鹿冲关的山谷之中,有一个百花盛开的地方,在这里,除了许多贵州特有的稀有植物,还有无数的奇花异草——这里就是贵州省植物园。贵州省植物园始建于1963年1月,原隶属贵州省科委,1979年划转隶属于贵州科学院,2007年增挂"贵州省园林科学研究所"牌子,2014年增挂"贵州省植物研究所"牌子,实行三块牌子一套人马。占地88公顷,位于贵阳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平衡增长与非平衡增长理论的比较来分析贵州崛起实行非平衡增长的必要性,以及在非平衡发展中如何落实"非平衡增长"实现贵州崛起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中国外交学院和法国南巴黎大学联合举办的“全面伙伴关系的回顾与展望———中法及中欧关系国际研讨会”%%月"日)'日在外交学院举行。外交部副部长张业遂、法国驻华大使蓝峰、欧盟驻华大使安高胜以及外交学院院长、前驻法大使吴建民出席会议并致辞。来自南巴黎大学和外交学院以及外交部等政府部门和在京研究机构的学者、专家、官员"$余人参加了研讨。这次研讨会是在中法及中欧关系处于历史最好时期,特别是即将迎来中法建交'$周年、中法两国合办“中法文化年”的背景下召开的,旨在通过学术研讨和交流,增加共识和加深相互了解,推动中法及中欧…  相似文献   

7.
正3月8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苗药大品种开喉剑喷雾剂、金骨莲胶囊关键技术提升与应用示范"启动会在贵阳顺利召开。据悉,"苗药大品种开喉剑喷雾剂、金骨莲胶囊关键技术提升与应用示范"项目于2018年立项,由贵州中医药大学药学院院长周英教授主持。该项目以开喉剑喷雾剂(儿童型)和金骨莲胶囊为研究对象,依托国家苗药工程技术中心,  相似文献   

8.
据英<新科学家>1998年10月10报道,美国得克萨斯州魁北克的研究人员发现,蜘蛛丝甚至具有比"开夫拉"纤维和高强度钢还要高的强度.  相似文献   

9.
秦王朝统一岭南百越是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一件大事,史学界对之累有论撰,但关于这场战争的开始之年,以及在战争中秦军为解决军粮运输而开凿灵渠的年代,则尚未取得一致的看法。笔者不揣浅陋,拟就秦统一岭南之始年及灵渠开凿之年代,作一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北宋时期,河东路是西北边防线上的重要路份之一,然而此地农业生产条件不利,军粮问题日益凸显出来。其采购军粮所需资金主要来自中央拨款,辅以本路军队回易及他路支援等。军粮的筹措方式有本路赋税、和籴、入中、引军就粮、屯田营田等。所筹军粮主要由递铺兵和民夫输送到指定地点,战时军士的护送也必不可少。河东路军粮问题的处置,对北宋的边防形势和政治形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明代云南土军分为三类:一为少数民族土司控制的本族军队,二是由当地各族民众组成的由地方政府控制的军队,三是编入卫所中的在编军队,各卫里面的中左所军队即属此类。云南的土兵,按照广义的内容范围,包括卫所土军、地方土兵和土司军队三部分。按照狭义的定义,则专指卫所中的土军。卫所土军在云南诸卫所中,一般而言,除正规的五所外,另外增加的千户所,多是由土军及归附的地方土兵编成。地方土兵则是由地方政府控制的乡勇土兵。而土司军队则是由云南土著民族士兵群体构成的军队。是真正意义上的土军。  相似文献   

12.
论明代贵州民族教育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建省以后,明朝统治通过兴办各类学校,发展书院化,推进科举取士等政策,推动了贵州民族教育的发展,改善了贵州社会人口质量,贵州各族人民化水平的提高,为贵州民族地区的大规模开发提供了良好的人力资源。  相似文献   

13.
明代中叶后漕军的积债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漕军是漕运任务的主要承担者。明中后期由于漕军的收入有限而负担却异常沉重,又遭受种种剥削勒索,陷入了非借债不能维生的地步。借债不但没有能解决问题,反而成为漕军的另外一项重负,致使漕军逮亡与侵盗漕粮不断。明代政府采取了一些补救的措施,但收效甚微。明代漕军的积债问题反映了明代漕政的废弛与明代吏治的腐败。  相似文献   

14.
《大明律》中规定的“盗”罪包括有盗窃、抢夺、抢劫、敲诈勒索、诈骗等,这些规定既继承了《唐律》的有关规定,也有细微的变化。通过分析这些规定,一方面可以了解我国古代法典中对这些犯罪的立法规定,同时也可以将其与今天的刑法做一些比较,得出有关刑法的立法技术及模式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5.
清代前期,清廷在胶东地区进行海防建设,最终形成海防陆地绿营兵与绿营水师共同负责海防事宜,以军港、海湾、岛屿等塞为依托的水陆相维的海防体系,这一海防体系在抵御海上入侵、维护海疆安全方面发挥了重作用。  相似文献   

16.
明代广西人口数量考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官方统计的广西布政使司所辖的民籍人口数进行了细致的考证 ,和对未纳入统计范围的军籍人口数和大量少数民族人口数的尽可能推测 ,估算出明代万历 6年今广西境内的人口至少已达到了 4 0 0万人。  相似文献   

17.
郑芝龙本是明末闽粤沿海海商海盗集团的首领 ,受抚后 ,担任福建总兵之职。他借助明廷的名号和力量 ,垄断了东南沿海的贸易。明亡后 ,明的残余势力先后在南京和福州建立福王、唐王政权。郑芝龙遂翊赞唐王 (隆武帝 ) ,统管当时全闽兵马 ,以至权倾朝野。但他拥立唐王的目的并非为了抗清复明 ,而是为了保住自己海上贸易的特权 ,故当清军大兵压境时 ,他不作任何抵抗就投降清廷。历来史家都把唐王政权的灭亡归咎于郑芝龙 ,其实是不够客观的。本文分析了唐王政权灭亡的原因 ,论述了郑芝龙辅助隆武帝抗清所起的积极作用 ,力图给郑芝龙以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18.
明朝统治者设立贵州行省以后 ,为了加强思想统治 ,一面发展儒学教育 ,一面推进科举制度 ,大力培养和选拔封建统治人才。而明朝科举制度在贵州逐步推进和发展 ,客观上促进了儒学文化在民族地区的广泛传播 ,给明代贵州的社会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桃花扇》中的几个时间都是经过精心设定的,表明孔尚任既有对历史的沉思,又有对现实的关怀。清初官方断明亡于崇祯朝,是亡于闯贼、亡于权奸、亡于门户,承认明朝及崇祯的正统地位,并祭祀明陵、礼葬崇祯、褒奖殉难诸臣,不承认弘光朝,而《桃花扇》的观点与官方一致,所以剧中祭崇祯及殉难诸臣并不意味着反清。“入道”即避乱,是暂时的,最后的结局是老赞礼下山颂圣。因此,应认为《桃花扇》是一部忠清之作。  相似文献   

20.
于谦(1398~1457年)浙江钱塘人,我国明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著名的民族英雄.他一生清正廉明,政绩卓著,有"于青天"之誉.正统十四年(1449年),瓦刺南犯,土木一役,英宗被俘,举朝震惊.于谦临危受命,亲自指挥数十万军民进行了垂范青史的北京保卫战,使明朝避免重蹈北宋覆辙,并促使英宗朱祁镇顺利南归,从而取得了军事上和民族关系上的重大胜利,书写了中国历史上辉煌壮丽的一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