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8 毫秒
1.
利用二次曲线切线的定义及直线与二次曲线相切的两种情形,讨论了各种条件下二次曲线的切线问题.  相似文献   

2.
论述分别利用二次曲线极点与极线的理论和马斯卡定理的特殊情形,求作二次曲线上已知点的切线问题,得到两种精确的切线作图法。  相似文献   

3.
二次曲线的切线是研究二次曲线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对于研究二次曲线的性质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现行中学教材里,对于二次曲线的切线作了简单的讨论,给了学生一定的知识。为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二次曲线的切线的有关知识,如果能从下列有关二次曲线切线的几个问题进行讨论,归纳整理,可能是有益的。为简便计,我们在这里仅就二次曲线的标准方程进行讨论(因为如果不是标准方程,我们总可以通过坐标变换将它化为标准方程,但那是另外的事)并且假定二次曲线都是非退化的。  相似文献   

4.
从非退化二阶曲线切线方程的基本理论出发,应用二次曲线的仿射性质和极线理论,推导出已知特殊点下切线方程的其他表示方法,简化了切线方程的求解过程,并揭示出切线关于二次曲线分类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二次曲线的切线与弦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二次曲线是解析几何研究的重要对象之一,而它的切线与弦的长度是二次曲线的两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本对这两个问题给出相应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6.
对退化二次曲线Г过不在Г上的一点Mo的切线的各种情况进行了讨论.证明了Г有奇点时,过Mo的切线一般总要经过Г的奇点。  相似文献   

7.
非退化二次曲线过其内点和外点的切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统一给出了过平面上任一给定点Mo所引的给定二次曲线Γ的切线的方程,进而定义了以一般方程的形式给出的非退化二次曲线Γ的内部和外部,并证明了过不在Γ上的点Mo可作Γ的两条实切线的充要条件是Mo在Γ外部,过Mo存在Γ的两条共轭的虚切线的充要条件是Mo在Γ的内部.其中以I3F(xo,yo)的符号给出了判定Mo是Γ的内部和外部的条件.  相似文献   

8.
本文探讨了用射影坐标证明平面上的三点共线、三线共点问题以及求二次曲线方程、二次曲线的切线方程、解决圆锥曲线的有关性质问题。  相似文献   

9.
对退化二次曲线Γ过不在Γ上的一点M0的切线的各种情况进行了讨论,证明了Γ有奇点时,过M0的切线一般总要经过Γ的奇点.  相似文献   

10.
二次曲线切线的一种新求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点与点的对应和点与线的对应介绍二次曲线切线的一种新求法.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桁架极限承载力事件追踪分析法的基本概念和分析过程,分析过程中考虑到受压构件的负刚度效应对系统极限承载力的影响。并用具体算例阐述了该方法的实际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2.
通过室内外的详细工作确定了徐淮弧南段推覆体中的最大受力点.此受力点位于“弓箭”法则的中轴线上,从而为推覆构造中“弓箭”法则,即推覆体的中轴线一般是最大位移距离线作出了动力学论证.  相似文献   

13.
在相贯线的作图中,求作相贯线上的特殊点是至关重要的。本文研究了锥柱正交相贯时,相贯线上某些特殊点的作法,并对一些特殊情况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线特征提取是计算机视觉及图像处理中的低级处理过程,应用广泛。有关的研究大多数关注于线的位置而忽略了线宽。定义了高斯模板作为局部图像区域,考察区域内灰度值的相似性,通过灰度比较函数获得线响应进行线检测,模板半径与检测到的线宽有着密切的联系。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地提取了线位置及线宽。  相似文献   

15.
针对用定心辅助球面法求轴线斜交的圆柱,圆锥病回转体的相贯线时遇到的问题,对如何确定其特殊点的作图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近些年我国的输电线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输电线路维护还存在着许多问题,维护水平亟待提高。简单介绍了输电线路维护中常出现的一些问题及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决运行中线路避雷器的维护问题,有效缩短输电线路停电的时间,尽早发现避雷器缺陷并避免事故发生,积极探索了线路避雷器不拆除的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18.
利用两铰拱在P=1作用下的轨迹线规律,求做抛物线两铰拱的推力和某截面的弯矩影响线。  相似文献   

19.
平面曲线的割线与渐近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平面曲线的割线与渐近线的关系 ,这个问题是李晓萍 [1 ]提出的 .所得主要结果是 :1 )割线的极限位置 (如果存在 )是渐近线 ;2 )凸函数的渐近线 (如果存在 )是割线的极限位置  相似文献   

20.
详细介绍了城市铁路试验线直流供电系统的组成,并针对系统逻辑控制及保护进行分析与论证,从而解决了四个变电站同时或分别向三条大型试验线提供不同种类电压的技术难题,最大限度满足了城市铁路机车车辆调试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