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研究了电厂稻壳灰部分替代水泥后对水泥胶砂强度和混凝土坍落度及混凝土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电厂稻壳灰替代量的增多,水泥胶砂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均逐渐降低,混凝土坍落度及混凝土强度也呈下降趋势。当稻壳灰替代率不超过5%时,对胶砂试件和混凝土强度影响不明显,稻壳灰替代率为8%时,胶砂强度与混凝土强度降低幅度较大,因此将电厂稻壳灰以低于5%的替代率应用于水泥混凝土中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采用非接触式电涡流位移传感器设计了自密实混凝土自收缩试验方法,进行自密实混凝土自收缩试验,考察粉煤灰单掺、粉煤灰与矿渣复掺、胶结料用量、水胶比对自密实混凝土自收缩的影响规律,并在试验的基础上提出自密实混凝土的自收缩计算模型.研究表明,该模型能够准确地对自密实混凝土的自收缩进行有效预测,可供相关研究人员进行参考.  相似文献   

3.
石灰石粉用作混凝土掺合料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它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提高混凝土的可泵性,同时可降低混凝土的单方成本,但是不同细度的石灰石粉对混凝土性能是影响有较大的区别。本文对不同细度的石灰石在混凝土中的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4.
姜蕾 《皖西学院学报》2009,25(2):116-118
对四组水泥熟料细度和掺量相同,而Ⅲ级粉煤灰和超细粉煤灰的掺加比例不同的粉煤灰调粒水泥浆进行自收缩试验的数据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Ⅲ级粉煤灰比超细粉煤灰更有利于减小水泥浆的自收缩。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机制砂石粉的利用率,在分析花岗岩机制砂石粉(以下简称石粉)掺量和细度对砂浆强度影响规律的基础上,采用灰关联熵分析法研究石粉细度对砂浆强度影响的显著性,并采用SEM分析方法研究石粉对砂浆微观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石粉掺量的增加,砂浆强度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规律.随着石粉的粉磨时间增加,石粉比表面积增大,表现为粒径小于10μm颗粒含量的增加和大于40μm颗粒含量的减小.灰熵结果分析表明,石粉的颗粒参数及分布对砂浆强度均有一定的影响,其中比表面积对砂浆强度的影响最为显著,是影响石粉活性的显著因子.10~40μm的石粉颗粒对砂浆强度的提高是最为有益的.微观分析结果表明,合适掺量及细度的石粉通过改善胶凝体系内部水化产物数量及形貌进而影响砂浆宏观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6.
粉煤灰对自密实混凝土早期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重光 《河南科学》2006,24(3):400-402
通过掺加粉煤灰的自密实混凝土及其未掺粉煤灰对比组的试验,研究了粉煤灰对自密实混凝土早期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的影响,讨论了粉煤灰的影响机理.试验结果表明,粉煤灰对自密实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影响较大,且随着粉煤灰掺量的提高,对强度的降低效果更加明显.为了保证自密实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应严格控制粉煤灰掺量.  相似文献   

7.
稻壳灰与高岭土掺料对再生细骨料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改善和提高再生细骨料混凝土的性能,加大再生细骨料混凝土的应用,通过配置不同比例的强化液对再生细骨料(取代率为20%)混凝土的强化效果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配置的5种化学浆液,即稻壳灰与高岭土的混合质量比分别为1∶0、3∶1、1∶1、1∶3、0∶1,对再生细骨料混凝土强化效果均有提高;当稻壳灰与高岭土的混合比值为3∶1时,强化效果最佳;抗压强度为32.4 MPa,较未强化前增加了1.5 MPa,增幅4.9%;抗折强度为4.54 MPa,较未强化前增加了0.18 MPa,增幅4.1%;磨损量最小为0.452 g·cm~(-2),耐磨性最好。该成果对再生细骨料混凝土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8.
9.
通过试验研究自密实混凝土自生收缩、干燥收缩的发展变化规律,所考察的配合比参数包括粉煤灰掺量、粉煤灰和矿渣复掺、水胶比、胶结料用量等.基于试验结果对已有的模型进行修订,给出适合自密实混凝土的收缩模型.结果表明:随着矿渣复掺比例的增大、水胶比的下降,自密实混凝土各龄期的自生收缩显著增大,而干燥收缩则有明显减小的趋势;两种收缩都有随胶结料总量的增大而增大的趋势.配合比因素对两种收缩的影响规律并不相同,有必要进行分别研究.本文给出的模型能较好地考虑自密实混凝土的特点,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0.
采用自制的悬挂波纹管自收缩测定装置,研究钢纤维陶粒混凝土1 d龄期内的自收缩性能.研究表明,在陶粒混凝土中掺入钢纤维以后,钢纤维会阻碍陶粒混凝土水泥石的收缩变形,进而可以有效减少陶粒混凝土的早期自收缩;但随着钢纤维掺量的增加,其对早期自收缩减少的程度却减小了.  相似文献   

11.
研究高性能混凝土的自生收缩和干燥收缩对于推广高性能混凝土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理 论和现实意义.通过实验研究了不同掺量的粉煤灰对高性能混凝土的自生收缩和干燥收缩的影响.实验结 果表明,由于粉煤灰的滞后效应,用粉煤灰替代部分的水泥可以减少高性能混凝土的自生收缩和干燥收缩.  相似文献   

12.
简要介绍了混凝土自收缩的定义和发展,综合论述了国内外各种关于混凝土的自收缩计算模型,最 后提出今后对混凝土自收缩变形研究工作的侧重点.  相似文献   

13.
采用U型管微压测定装置测定不同预湿程度陶粒在陶粒混凝土中的吸水返水过程,用氮气吸附法测试陶粒混凝土中水泥石孔径分布情况,用测湿仪器监测陶粒混凝土内部湿度,用架立千分表的方法测试陶粒混凝土的自收缩.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陶粒预湿程度的提高,陶粒在陶粒混凝土中的吸水能力下降,返水能力提高,陶粒混凝土内部湿度下降幅度减小,陶粒混...  相似文献   

14.
开展粉煤灰(FA)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自由收缩、基本力学性能和圆环约束试验,探讨其抗压强度与自收缩相关性,测试时间为0~90d. 结果表明:UHPC收缩呈早期增长快,28d基本稳定;以自收缩为主,90d时约占总收缩的86.6%~95.7%. FA对早期自收缩影响明显,随龄期增大影响减弱,1~7d降低51.0%~40.5%,28~90d降低28.2%~22.0%;略降低抗压强度与弹性模量,28d最大降幅分别为9.3%、5.0%,提高劈裂强度,28d提高近19.2%. UHPC自收缩与抗压强度相关性显著,可根据抗压强度发展预测自收缩;圆环约束下,密闭条件的UHPC开裂风险大于环向干燥;掺入FA能降低UHPC开裂风险.  相似文献   

15.
矿物掺合料对低水胶比混凝土干缩和自收缩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粉煤灰(0%、10%、30%、50%)、矿粉(0%、10%、30%、50%)以及硅灰(0%、10%、20%)对水胶比为0.24的低水胶比混凝土干缩和自收缩性能的影响规律,并采用双曲线函数的收缩表达式对试验结果进行拟合,定量化地揭示了矿物掺合料对收缩随时间发展趋势的影响,分析了干缩与自收缩的关系.结果表明:粉煤灰有利于减少低水胶比混凝土的干缩,矿粉次之,硅灰略增大混凝土的干缩;粉煤灰有利于减少低水胶比混凝土的自收缩值,矿粉增大了自收缩,硅灰非常明显地增大混凝土自收缩;低水胶比混凝土的自收缩在所测试的干缩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而且随着粉煤灰、矿粉和硅灰掺量的增加所占的比重均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16.
在研究了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高性能混凝土自收缩的定义、形成机理和测试方法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在定义上,明确了高性能混凝土自收缩产生的时间、与其他体积变形的区别与联系;在形成机理上,自收缩应是混凝土水化收缩和内部自身相对湿度下降的共同结果;在测试技术上,提出了准确测试自收缩的方法及今后测试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混凝土自收缩与干燥收缩的统一内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考察混凝土内部相对湿度与自收缩和干燥收缩的关系,实验测量了在表面密封(试件Ⅰ)和表面先密封后暴露于环境中(试件Ⅱ)2种干燥条件下早龄期混凝土试件的自由变形和内部温湿度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在3 d龄期前,同处于密封状态的两试件的自由变形和内部温湿度变化相同;从3 d龄期开始,试件Ⅱ在水分散失作用下内部湿度下降明显大于试件Ⅰ,相应地,由于叠加了干燥收缩,其变形也明显大于试件Ⅰ的自收缩变形。这说明混凝土试件在近似相同的温度历程下,内部相对湿度与其湿度变形,可作为混凝土自收缩与干燥收缩的统一内因进行统一描述。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混凝土自收缩状态下钢筋保护层合理厚度值,建立了50组钢筋混凝土构件的ANSYS有限元数值模型,通过施加温度荷载使混凝土产生收缩,进行混凝土开裂状况的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钢筋直径对保护层厚度的影响较大,当钢筋直径由1cm到5cm按1cm增幅增加时,对应的薄弱面保护层厚度和开裂保护层厚度则分别有较大的增加。混凝土强度对保护层厚度的影响较小,在C20、C40和C60三种强度的混凝土中,C20混凝土要求的保护层厚度相对较大,C60次之,C40要求的最小。根据分析结果可知,当钢筋直径大于3cm时,保护层合理厚度应不小于钢筋公称直径加1cm和国内相关规范规定的最小保护层厚度。同时,在满足工程需要的前提下,建议尽量少使用直径大于3cm的钢筋以及标号过高或过低的混凝土。  相似文献   

19.
采用混凝土多相复合材料模型,编制了基于水化度的混凝土温度场、湿度场和应力场仿真计算程序以及全自动的混凝土随机骨料建模程序,从细观角度研究了温度历程和混凝土自干燥效应引起的自身相对湿度对混凝土自收缩特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骨料和砂浆在湿度场和应力场中表现出不同的分布特性,两者之间的粘结带很有可能是内部自收缩裂缝的启裂位置;温度历程对自收缩特性的影响是较为明显的;随机骨料的具体投放对细观分析至关重要;建立适合细观分析结果的整体评价模型,有助于更好地诊断开裂风险和防止裂缝的发展.考虑了多相材料特性差异及温、湿度影响的细观模型和计算方法能够更真实地揭示混凝土自收缩变形的内在机理及其致裂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