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约在5000万年前发生过改变地球模样的重大事件 巨石体是海洋板块由海沟向下插入地幔的部分,在深度大约为660千米附近所形成的巨大岩石块。当巨石体迅速向更深处陷落发生坍塌时,其影响足以导致地幔的融合和改变地幔的流动速度及行进路线,从而形成海沟和火山岛链等地形。截至去年的研究表明,这种看法已经不是假说,而真的有可能是在过去曾经发生过的事件。巨石体坍塌是怎么回事,发生这种事件的机制是什么?它们对地球的环境又产生过什么影响?本文结合这些问题来介绍有关巨石体研究的最新成果。[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科学世界》2012,(5):13-13
月球是如何形成的?目前占主流的是大碰撞说。根据这个假说,在大约45亿年前,地球刚形成不久的时候,一颗火星大小的小行星忒伊亚(Theia,希惜神话中的月亮女神之母)撞上了地球。撞击将地球的一部分,主要是地幔,抛射入太空;同时部分忒伊亚的碎片也被抛入太空。在其后的数百万年中,这些环地球轨道上的物质碰撞合并形成了月球。  相似文献   

3.
太平洋板块边界和内部均发育大量火山,是研究地球火山的天然实验场。综述了太平洋火山特征与深部成因机制,表明研究人员对地球不同环境下的火山(包括大洋中脊、俯冲带岛弧、板内地幔柱等)进行了系统性研究,分别构建了减压熔融、俯冲板片脱水与富水地幔楔熔融、地幔柱高温熔融的经典模式。但目前学界对于板内非地幔柱型火山的深部岩浆起源以及浅部喷发通道等重要科学问题仍缺乏清晰的认识。未来需要采用创新观测手段,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以取得突破。  相似文献   

4.
《科技导报(北京)》2008,26(3):14-14
地幔含水量远少于预期日本冈山大学地球物质科学研究中心芳野极等研究人员在实验模拟地球内部高温、高压状态时,发现地幔中所含水分远少于先前的设  相似文献   

5.
大家都知道,全球变暖的情况正在加剧,一些科幻片如《后天》。《未来水世界》,均向人们展示了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世界变为汪洋一片.人们只能在水中生活的情景。美国研究人员甚至断言,到2100年,地球表面的温度将上升5~8℃,融化的冰川将导致海平面比今天高出约6来,世界上绝太多数的岛屿都将淹没在茫茫的大海中。为此,科学孝正不断研究解决地球变暖的办法。  相似文献   

6.
在地球动力学领域,地幔对流作为框架式的基本假说存在,许多的地质现象和动力学活动都由其解释和展开。从地幔对流理论的提出背景出发,分别从地幔对流的发展历程及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等多个方面进行详细回顾和论述。主要针对地幔对流对岩石圈的作用,从宏观板块运动和岩石圈应力场两个方面展开了客观的分析。目前,地幔对流的研究还处于基础研究阶段,还需结合多种研究手段更加深入探究其机理和影响。最后提出当前地幔流动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展望地幔对流未来研究的目标方向。  相似文献   

7.
《青年科学》2011,(11):32-33
“气候变暖冰川融化。人类就不缺水了。”——这是天方夜谭,地球淡水资源正在迅速枯竭。大自然对人类是眷顾的,雨水是上天赐予的甘露,而雨水回收也一直是低碳节能的大项目,但雨水收集装置往往只是笨重的大塑料桶而一直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其实,低碳、科技与美是完全可以结合的,本刊特盘点12款最富创意的雨水回收设计,希望从这个秋天开始。全球的每滴雨水都能被完美地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8.
根据峨眉山玄武岩系岩石的稀土元素、不相容元素特征,估计了产生其母岩浆的地幔源成分,在讨论了地幔平衡部分熔融和岩浆分离结晶过程中强不相容元素与一般不相容元素的比值变化后,提出用双对数图解来判别地幔成分、元素总分配系数及母岩浆形成时地幔熔融度的原理。根据La,Ce和Sc,Yb在地幔-岩浆过程中地球化学特征,运用上述原理,讨论了峨眉山玄武岩系母岩浆的地幔成分及其变化,计算了地幔矿物相组成和部分熔融度。  相似文献   

9.
<正>"好像一块融化了的巧克力……"这是笔者初次见到这张火星北极冰盖透视图的第一感受。不知道正在看这篇文章的你是否也有同感呢?随着地球生态环境的恶化与人口激增,地球不堪重负。人类不懈地探究宇宙奥秘,希望能够找到地球之外,另一适合人类生存的行星。火星作为太阳系内类地行星,在天文学家眼中一直把地球和火星称为兄弟行星,其自转轴倾角与自转周期均与地球相近。因此,对于火星的探索一点点展开。  相似文献   

10.
王斌  赵树行  李晓伟  裴付龙 《科技信息》2011,(31):I0027-I0028
随着板块构造的发展和成熟,人们对地球表层的认识已经逐渐清晰起来,地球深层的动力机制还在进一步的认识中,地幔柱是个很值得研究的理论,从热点学说到地幔柱再到超级地幔柱和地幔柱构造,尽管地幔柱在解释地球现象的时候还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更需要我们积极的去怀疑或者证实。峨眉山玄武岩被认为是地幔柱头的结果,它的喷发持续时间,物质来源,和古地磁的关系,和生物灭绝的关系以及潘基亚大陆的演化还在进一步的研究中。  相似文献   

11.
如果海洋温度上升几摄氏度,那么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冰块之一,西南极冰盖将在未来的几千年中融化,并且使海平面上升达5米之多.这是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结果.尽管地球温度在近期内产生这种戏剧性变化的可能性不大,但这一基于古气候数据和新的计算机模型的预测结果却是可能存在的,至少在过去,这一大冰盖便曾崩塌过许多次.  相似文献   

12.
地球核心流体部分正在快速变化丹麦国家太空中心、丹麦技术大学Nils Olsen和德国亥姆霍兹联合会下属波茨坦地学研究中心Mioara Mandea的一项研究表明,地球核心流体部分的运动正在惊人地发生快速变化,从而影响地球磁场。他们使用Oersted卫星9年精确  相似文献   

13.
从白银厂矿田早中寒武世酸性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研究入手,对其成因和源区特征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认为本区酸性火山岩的源岩应是玄武岩和含水辉长质岩石的部分熔融形成的安山岩,源岩安山岩部分熔融形成该区流纹岩,而英安岩主要由流纹岩浆或与玄武岩浆混合或发生不明显的分离结晶形成.早-中寒武世,该区酸性火山岩的成岩环境为火山弧环境,当洋壳俯冲进入深处时,由于俯冲板片的脱水导致上地幔楔部分熔融形成源岩玄武岩,同时富水的流体萃取洋壳中的大离子亲石元素、轻稀土元素向上进入楔形地幔,使地幔橄榄岩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地幔中流体的增加导致下地壳中辉长质岩石的部分熔融形成了该区流纹岩的源岩--安山岩.熔融地幔底辟上升,由于高热流而引起下地壳局部熔融和混染,使该区酸性火山岩又具有陆壳混染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讨论了峨眉山玄武岩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和锶、钕同位素特征,并与不同构造环境火成岩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峨眉山玄武岩显示了次大陆地幔富集的特征和地幔部分熔融、分异结晶的成因特点,喷发在大陆边缘裂谷构造环境。这一结论与其他地质研究成果的一致性,说明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可以提供基性岩浆喷发构造环境的重要信息。本文还提出了玄武岩浆喷发、裂谷作用可能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15.
谢尔塔拉墓地重现原蒙古人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蒙古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蒙古族起源于何时?原蒙古人的生活状况如何?诸多谜题一直吸引着考古人员探究的目光。1998年秋季开始的对谢尔塔拉墓地的正式发掘,正在逐步揭开这些谜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美国国家标准和技术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正在开发一种能使牙齿自行修复细小裂缝和窟窿的材料。 这种正在实验中的复合材料其关键是一种叫做无定形钙磷酸盐的物质,即ACP。ACP含有的钙和磷酸盐两种耐酸成分,能够中和导致龋齿的酸,而且ACP和酸之间的化学反应使得钙和磷酸盐形成羟磷灰石,(一种存在于牙齿和骨胳中的矿物质)它能粘合患有龋齿的牙并帮助其修复。 但研究人员说,这种聚合ACP材料还处于实验阶段,仅在奶牛的牙齿上尝试过,而且只能蛎头针那么大的洞,不如自然牙釉和目前用于补牙的材料那么耐用。令人欣喜的是,这种A…  相似文献   

17.
《青年科学》2013,(10):18-18
美国的科学家表示,长期以来,人类一直致力于通过对岩石的研究来探索地球的生命奥秘。在此之前的多年间,人类从未在地球表现发现年龄超过40亿年的岩石。因此,许多地质学家都认为,在地球形成的最初5.5亿年间,整个世界完全处于一种混沌炙热状态。如此恶劣的外界条件,固态岩石根本不可能存在。地质学界的这种共识一直延续到25年前,人类才有了新的发现。在澳大利亚西部的一个偏远地区,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些远古时代的锆石鱼叉。而锆石这种矿物质状态极其稳定,对化学侵蚀有极强的抵抗力。新的发现表明,这些锆石鱼叉至少已经存在了40亿年。  相似文献   

18.
DNA双螺旋链在复制和转录的过程中要在酶的催化下解旋,这是一个高度复杂的过程,目前还无法用物理学的方法来描述。然而DNA的热变性(thermal denaturation)或称为融化(melting)的过程实现DNA在复制和转录中过程中的解旋,可以方便的用物理学的方法进行研究,这种研究可以看成是了解DNA复制和转录过程的第一步。采用PB模型,利用Monte Carlo方法模拟DNA的融化曲线,可得到的融化曲线的一些重要特征与实验结果符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19.
《广西科学》2004,11(4):342-342
在地球上有保护作用的氧气在大气层中积累了足够多之前,DNA必须对紫外线引起的结构性破坏有极强的抵抗力,才能在强烈的太阳辐射下的古老地球上存活。但是,研究人员在研究这种坚韧性上一直面临一些困难,因为DNA的结构是如此之复杂。  相似文献   

20.
《太原科技》2011,(3):112-112
美国一项最新研究称,随着气温的上升,到2200年地球的永久冻土层估计有多达2/3将融化消失,从中释放出的大量碳反过来又会加速全球变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