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乐艺 《河南科技》2006,(7):47-48
目前,我省公路建设进入了史无前例的高速发展时期,尤其是高速公路的建设速度更是令人吃惊.然而,随着公路建设步伐的进一步加快,公路建设中存在的质量问题不断呈现.因此,提高公路的施工质量,已成为我省高等级公路建设的当务之急.下面,就我省的公路工程质量做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2.
为了避免城市与经济腹地的分割,尽快发展豫东、豫南边际区域的中心城市,本文论述了加快周边地区城镇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提出了建设和发展我省周边小城镇的对策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3.
乐艺 《河南科技》2006,(4):47-48
目前,我省公路建设进入了史无前例的高速发展时期,尤其是高速公路的建设速度更是令人吃惊,然而,随着公路建设步伐的进一步加快,公路建设中存在的质量问题不断呈现。因此,提高公路的施工质量,已成为我省高等级公路建设的当务之急,下面,就我省的公路工程质量做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4.
梁博 《松辽学刊》1999,(1):69-72
本文针对吉林省粮食生产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进一步发挥吉林省作为粮食大省优势的途径:即加强农业产业化建设、加强农业科技、发展农田水利建设.通过这些途径不仅可以把我省粮食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而且还为我省粮食生产的发展指明一条新路,进而为吉林省的经济腾飞做出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5.
为全面落实《河南南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1—2020年)》精神,促进我省新农村建设,提高我省农民的科技水平和科学素养,河南省科技厅举办的河南省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工程农村科技培训第二期已于2008年12月圆满结束。  相似文献   

6.
科圃 《河南科技》2004,(23):6-7
民以食为天,农业对整个社会的重要性自是无须用言语说明.河南省是农业大省,农业对我省的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直以来我省就非常注重农业的发展,这从省农科院的建设规模就可窥见一般.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在改革与发展的大好形势下,我省认真贯彻落实《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坚持高等教育规模、质量、结构和效益协调发展的方针,坚持走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坚持把为湖北经济建设服务作为根本出发点,坚持高等学校以教学工作为中心,更新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不断推进管理体制改革和教学改革,特别是从教学改革入手,通过增强教学意识和质量意识,加强教学基本建设,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素质教育,以及严格管理等有效措施,极大地促进了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进步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最近几年,我省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是建国以来最…  相似文献   

8.
<正> 谷物收获机械化是农业机械化的组成部分。怎样发展谷物收获机械化,是我省的一个重要问题。现就我省谷物收获机械的发展,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9.
薛金房 《河南科技》2005,(13):10-11
促进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无论是对于我省贯彻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全面提高企业的科技发展水平和参与市场竞争的活力和动力,还是对于我省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力实现中原崛起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我省高产区建立和发展高效农业耕作制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刘春堂,张鸿程目前我省高产农田近一千万亩,全年亩产量稳定在750公斤左右,这是长期以来我省农田建设中的精华。该地区一般人多地少,土壤肥沃,农田基本建设条件比较好,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也比较高,是小麦、...  相似文献   

11.
从河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人力资源的要求出发,分析了河南省人力资源的现状,并据此从转变观念、改善人才发展环境、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和建好人才引进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河南省人力资源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2.
基于河南省17个地市2015年的数据,运用I-TOPSIS法从经济规模、经济结构、开放程度、城市建设、人民生活质量5个方面,构建市域经济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得出河南省各地级市经济综合实力排序,通过分析指出河南省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区域经济发展是实现地区经济快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以河南为主体,涵盖周边省市的中原地区,是一个文化相连、经济相关、客观存在的经济区域.建设中原经济区,既是事关全国发展大局的战略举措,更是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迫切要求.本文通过分析河南省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现状及问题,提出了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四点建议:一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是促进“三化”协调发展;三是加快中原城市群的发展;四是重视人才,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经济基础、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愚公移山精神和体制机制优势等方面深入分析,得出济源具备了争当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先行区的条件,提出了打造中原经济区“四区三基地”的发展思路和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推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强化工业经济的主导地位和支撑作用;大力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夯实“三化”协调发展的基础;大力推进“十大幸福工程”,促进民生改善、社会和谐;大力推进改革创新,进一步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的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15.
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理论渊源可以追溯到古典经济学的重农学派。人类在经历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知识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也一直在发展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分配制度。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实践证明按生产要素分配适应了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按生产要素贡献参与分配也是我国经济体制变革对分配制度的必然要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寻求合理的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实现形式,必须在借鉴别国经验基础上,不断探索并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6.
张晓芬  肖利  孟祥东 《松辽学刊》2003,24(4):93-94,97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要求,教师的社会角色会不断地赋予更新更多的内容.本文阐述现代大学教师面对21世纪的知识经济、信息技术时代,如何进行必要的社会角色调试,适应时代的发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担负起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职责。  相似文献   

17.
全球化背景下,现代物流迅速发展,被誉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加速器”、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和基础产生,现代物流在城市的迅速发展,对城市各社会、经济、环境要素等产生作用和影响,将引起城市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功能组织等产生变化,引起城市空间结构和空间形态变化。  相似文献   

18.
由于河南区域发展存在如下基本特征:各经济区域产业结构不够健全、区域经济的互动性较差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进一步扩大,因此从制度因素、产业结构因素、劳动力因素、资本因素和自然与区位因素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从区域优势发掘、选择区域发展的主导产业和确定区域经济的增长模式和发展方式等方面给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周瑶 《松辽学刊》2002,(2):80-82
进入新世纪,体育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作为体育基础的学校体育,在发挥培养体育人才,发展科技的同时,要充分发掘体育服务社会的功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学校体育进行商业开发,这样既满足社会的需求,又可为学校开辟财源,促使学校体育不断步入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20.
忧患意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党和民族不懈奋斗的精神动力。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不断深入的今天,树立科学的忧患意识就应该辩证分析发展现实,彻底转变发展观念,努力破解发展难题,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