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斯大林十分重视干部队伍的建设,在他看来,干部是国家最为宝贵的财富,政治路线确立以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斯大林重视干部的选拔和任用,论证了挑选干部的政策和标准,还特别强调注意从年轻人和知识分子中培养干部。为了加速干部队伍的知识化和专业化,斯大林推动建立了党和苏维埃的教育网。对党和苏维埃的大批干部进行培训,以提高他们的思想水平和科技水平。斯大林时期干部制度也存在许多问题。这些经验和教训,对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
陈云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和第二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也是党在革命和建设时期能正确认识和处理知识分子问题的代表。他对知识分子问题的一系列正确论述,为我们党知识分子理论的丰富和完善作出了重大贡献,也为我们党在新时期制定和完善知识分子政策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时期,干部队伍出现阶段性的不适应、不成熟现象。集中体现在领导干部的滥政与懒政行为的蔓延,严重影响了党的各项政策的推进和实施,直接损害了党的干部队伍形象,成为当前干部队伍建设的突出问题。认清滥政与懒政的实质,揭示其消极影响和严重危害,剖析两种行为产生的社会历史根源和思想认识根源,清除它们滋生的土壤和环境,找到铲除它们的方式和方法是当前我们必须要严肃面对、认真解决好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尤其是加强领导干部修养,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江泽民同志在纪念建党75周年讲话中强调:“要保证我国改革和建设事业顺利发展,保证跨世纪宏伟目标的顺利实现,保证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严重的问题在于教育干部,大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广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素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开放,引起了社会体制、法律、政策、管理和经济结构的巨大变化,也使人们的精神面貌、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纷然杂陈。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期  相似文献   

5.
1975年初,随着中共中央1号文件的发出和四届人大的召开,邓小平被推上政治舞台的中心。面对“文革”中的诸多问题,邓小平把干部队伍的建设贯穿于他的全面整顿工作之中。邓小平历来重视干部的选拔、任用、培养等工作,在1975年至1978年的全面整顿过程中,他多次强调干部队伍的整顿和建设,并视之为解决各种具体问题的关键,“我们解决地方问题,包括企业单位的问题,就是首先解决领导班子。”(《邓小平文选》第二卷,23页,以下简称《文选》)这一时期邓小平关于干部队伍建设的诸多论述和具体措施,不仅继承了我党过去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6.
在1942年延安整风和1957年整风反右斗争中,党和毛泽东在知识分子问题上都犯了反右斗争扩大化错误。究其思想方面的原因有二:第一,我们党对右倾问题比对“左”倾问题更重视,斗争更坚决;第二,无产阶级思想与小资产阶级思想的斗争是党内最本质的矛盾,而知识分子往往被作为小资产阶级思想的代表,在整风运动中首当其冲遭受沉重打击,也给中国革命和建设带来巨大损失。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全面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明确提出了新时期党的建设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我们要按照江泽民讲话精神,遵循“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切实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加强党的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同志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论述鲜明地体现着他求真实际的务实风格,讲求实效的务实态度,不尚空谈、多干实事的务实精神。他在知识分子问题上的务实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充分肯定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政治上充分加以信任。二是切实帮助知识分子解决具体问题,生活上关心照顾。三是充分发挥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创造性,工作上施心使用,这三个相互联系的方面,奠定了新时期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形成的基础,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在1942年延安整风和1957年整风反右斗争中,党和毛泽东在知识分子问题上都犯了反右斗争扩大化错误。究其思想方面的原因有二:第一,我们党对右倾问题比对“左”倾问题更重视,斗争更坚决;第二,无产阶级思想与小资产阶级思想的斗争是党内最本质的矛盾,而知识分子往往被作为小资产阶级思想的代表,在整风运动中首当其冲遭受沉重打击,也给中国革命和建设带来巨大损失。  相似文献   

10.
《人才使用效益》这个专题,是配合《中国杜会主义建设基本问题》课程第十一章,即中国社会主义时期的干部队伍建设和知识分子问题而写的。它分别阐述了注重人才使用效益是当务之急;“人尽其才”的核心是人才效益观念;“知人善任”是提高人才使用效益的前提和关键,以及用定量化评价人才效益等等。  相似文献   

11.
“认识问题解决了,实践就有了原动力”。面对信息革命这一严峻挑战和历史机遇,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主席提出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中国共产党适应跨世纪发展的新形势、新情况,解决好诸多复杂矛盾和困难;经受住新的考验和锻炼,不断提高其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指明了方向。因此,贯彻和实践这一重要思想,党就必须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制订正确的方针、措施和对策;必须面对实现四化的历史任务和错综复杂的困难、问题,树立“坚韧不拔、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必须面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党的干部队伍中出现的种种新问题,下大力认真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惟此,才能真正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使之结出丰硕果实。  相似文献   

13.
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在《一九五七年夏季的形势》中指出:“为了建成社会主义,工人阶级必须有自己的技术干部的队伍,必须有自已的教授、教员、科学家、新闻记者、文学家、艺术家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队伍。这是一个宏大的队伍,人少了是不成的。”认真学习毛主席这篇著作,对于全面理解和贯彻执行毛主席为我们党制定的知识分子政策,深入批判“四人帮”歪曲、篡改和破坏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罪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一支宏大的无产阶级知识分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同志指出;“毛泽东同志历来重视知识分子的作用,同时也非常注意知识分子要好好地改造世界观。……我们要准确地完整地理解毛泽东同志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思想和政策”,①,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时期,准确地完整地理解毛泽东同志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思想和政策.对于提高我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自觉性,把科学技术搞上去,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15.
于阳 《潍坊学院学报》2004,4(5):158-158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强调,在我国要把全体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必须按照“四化”方针,建设一支能够担当重任,经得起风浪考验的高素质的干部队伍。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干部队伍的素质呢?笔者认为,要提高干部队伍的素质,就必须加强干部的以下几个方面的修养。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同志关于发展科技事业,改革科技体制,解放和发展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等一系列论述所形成的科学技术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他关于“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论述,对我们科技工作者感触最深。他关心人才,爱护人才,把人才问题看成事业发展的根本。1984年邓小平同志在国庆讲话中向全国人民发出号召:“全党和全社会都要真正尊重知识,真正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这样,我们就一定会逐步实现现代化。”《邓选)第三卷第70页)在谈到党的知识分子政策时,他又指出:“概括地说就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相似文献   

17.
王子华 《科技信息》2009,(33):I0393-I0393
创新是基层党组织建设活力的源泉,只有创新才能使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必须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以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重点加强组织建设”。  相似文献   

18.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此后,党的工作重心便开始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随着工作重心的转移,知识分子问题又一次成为党中央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因为它是我党能否顺利实现这一战略转移的重要保证,也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能否成功的关键。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从战略高度出发,认识到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反复强调要落实好党的知识  相似文献   

19.
50—60年代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经历了正确、失误、调整、再失误的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对阶级属性的判断失误,是政策出现反复的主要原因,同时与当时中国的政治的某种变化息息相关。通过对党的这段时期的知识分子政策的历史回顾,我们可以得出这么一个道理:只要党的政策正确,中国革命的社会主义建设就取得胜利和巨大成就,否则我们就会走弯路,甚至导致失败,总结其经验、教训有助于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面建设。  相似文献   

20.
司凯  张琪 《科技信息》2012,(36):30-30
党的十八大针对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提出,保护生态环境,既是发展问题,也是民生问题。而发展新能源产业对于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思。本文在分析了新能源产业与“两型社会”建设的关系的基础上,剖析了在“两型社会”建设中发展新能源产业的必然性和重要性,并提出了发展新能源产业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