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土地整理是区域景观变化的主要驱动力之一,其生态影响可以通过景观格局的变化表现出来.结合国家投资基本农田整理项目的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选取景观单元特征指数、景观多样性指数、景观破碎化指数等三大类指数与9小类指标,在AutoCAD与MapGIS平台上提取与处理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并计算出各指标量整理前后的变化.结果表明:土地整理后斑块密度指数减少,景观多样性指数降低,破碎度指数减小,水田的优势度增高且更具有连通性,景观异质程度下降,景观类型有向单一化和非均衡化方向发展的趋势。景观中各类型斑块在空间上的分布也出现非均衡化.  相似文献   

2.
付光辉  陈慧 《科技信息》2011,(29):I0039-I0040
暴露和危害分析是生态风险评价分析中的是一个难点和重点部分,本文分析了土地整理对微地貌、土壤性状、水环境和生物、生境与景观4个方面暴露-危害分析,为开展土地整理生态风险评价,构建环境友好型土地整理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信阳市平桥区景观生态的空间格局与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平桥区具有较为复杂的景观异质性,特殊的自然环境与人类长期的强烈干扰是其形成的根源;2.土地资源开发程度越高的区域,景观异质性越强,破碎程度越大,优势度和分离度越小;3.研究区的西部和中部耕地已成为主要景观类型,东部除耕地之外,林地也是其主要的景观类型之一.但该区荒地在景观中还占有重要地位,这预示着人类对该区土地利用的不合理性和对生态环境破坏的加剧.  相似文献   

4.
东北平原自然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之一,探究其典型城市的景观生态风险演变趋势对维护东北平原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参考意义。以沈阳市2000、2010及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利用转移矩阵分析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特征,从景观生态学角度选取评价指标构建风险评价体系,基于移动窗口法进行近20年沈阳市景观生态风险评价,结合重心迁移模型探究风险区域时空演变规律,并采用岭回归模型分析各驱动因子对沈阳市景观生态风险演变的相对贡献率。结果表明:2000-2020年沈阳市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和建设用地为主,耕地面积减少191.48 km2,建设用地面积增加354.44 km2;近20年沈阳市景观生态风险整体呈下降趋势,空间分布以中风险和较高风险区域为主,中风险区域面积逐年扩张,区域重心先向东北后向西南方向移动,较高风险区域面积不断减少,区域重心持续向东迁移;人口密度、GDP、温度、降水量及NDVI与沈阳市景观生态风险呈负相关性,高程呈正相关性,并且社会因素的影响高于自然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以杭州市西北部生态带为研究对象,对城市生态带的景观空间格局进行研究.应用景观生态规划的方法,结合GIS和RS等空间分析技术,运用Fragstates3.3计算16个景观生态学指标(7个斑块类型层次指标,9个景观层次指标),通过对各该生态带景观格局特征指数的计算,分析杭州城市生态带的景观生态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6.
杨文婷 《科技信息》2012,(36):I0162-I0162,I0164
当前城市中出现的包括环境在内的各种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不合理的景观生态格局所造成的。运用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城市的景观空间格局进行研究,可以有效地揭示城市生态状况及空间变异特征,把握景观空间格局的演变过程与驱动力,从而为景观生态安全评价和景观生态规划提供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7.
摘 要 为揭示沿海地区景观生态风险的时空变化规律,通过GIS技术和半变异函数的分析方法,利用景观干扰度指数和景观脆弱度指数,从三生空间角度构建防城港市土地利用生态风险模型,深入研究了2000—2019年防城港市景观生态风险的时空分异特性。结果表明:2000—2019年,防城港市景观格局变化显著,草地生态空间面积减少最多,为34 557.59 hm2,主要流向林地生态空间;林地生态空间作为其他地类的重要转入源,共减少32 962.59 hm2;19 a间,低生态风险区面积持续减少,且后10 a减少尤为显著;较低生态风险区面积前9 a增加,后10 a减少,总体呈增加之势;中、较高和高生态风险区面积不断增加,且后10 a增加的面积远多于前9 a;2000—2019年,防城港市各区域整体生态风险程度加深、环境质量有所退化,且后10 a表现明显。可见,研究防城港市景观生态风险变化对促进其生态环境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以及完善海湾城市景观生态风险的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为了控制城市热岛的增长趋势并提出科学的政策方案,以天津市为研究对象,利用2001年—2009年的5景Landsat TM/ETM+遥感影像数据对地表亮温进行反演,并利用景观格局指数分析城市热岛在天津城市化进程中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随着天津城市化进程的发展,热岛景观在数量特征上体现为斑块个数减少,高等级热岛景观类型面积和单体面积均增大,热岛景观逐渐变得更加聚集化;在形态特征上,热岛景观形状指数增大,斑块形状越来越复杂;在结构特征上,热岛景观的聚合度、邻近指数和蔓延度逐渐增大,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降低,热岛景观分布向不均匀、组团式发展;在空间分布上,研究区的高温组团大致分布在市区、塘沽区中东部、汉沽区西北部和大港西南部,其中以市区和塘沽区中东部2个组团为典型.利用景观指数分析城市热岛环境,可为制定有效防止热岛发展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针对景观生态风险的研究多着眼于城市或河流流域,而高原高海拔地区景观生态较为脆弱,道路网络的发展容易导致区域景观破碎化和景观生态格局变化,从而影响区域内生态环境质量的问题,以拉萨市为例,在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采用加权核密度估算(WKDE)、生态足迹模型、景观指数分析法、空间分析方法研究路网扩张对沿线景观格局的影响及其生态风险变化。基于景观格局构建拉萨市景观生态风险模型,对该地区2012年和2020年路网格局和景观生态风险的时空变化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加权核密度分析可以更加真实地反映高原高海拔地区道路网络实际状况及其生态影响,路网扩张导致建设用地面积快速增加以及耕地面积减少,对其他景观类型的影响很小;拉萨市路网扩张对生态环境压力起促进作用,且引起的景观生态风险变化的差异与地形密切相关,主要表现为低海拔的城市中心风险等级下降;随着生态风险等级的升高,研究区域内各等级道路的长度占比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这说明景观生态风险和道路等级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研究成果对高原高海拔地区的路网规划和生态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可为相关地区道路沿线生态修复工作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也为未来在高原高海拔...  相似文献   

10.
临汾市地处汾河流域的中南部,其间景观格局的变化对市域内的生态环境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1987年和2009年两年的Landsat TM影像为基础数据,在景观生态学原理指导下,利用遥感解译与地理信息系统的技术,结合野外调查GPS核查信息,对研究区的两期遥感影像进行图像处理,并对用地动态和景观要素信息进行提取.随后利用景观格局软件FRAGSTATS,对两个水平年的各类景观要素进行斑块组成结构、面积特征、形状指数、破碎化指数、异质性和空间分布等指标分析.最后,通过对两期景观要素的对比分析,得出临汾市土地利用景观多样性趋于多样化,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朝着均匀化方向发展,区域内的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更加趋于合理化.  相似文献   

11.
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建成区为研究区,以道里区、道外区、南岗区、香坊区、平房区、松北区、呼兰区、阿城区八大主城区为评价单元,从整理潜力、整理能力、整理迫切度3个方面研究构建了城市土地整理分区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最优组合赋权法确定了指标权重,采用综合评价法获取了哈尔滨市各城区城市土地整理分区的综合值.结果表明:松北区、呼兰区、阿城区的城市土地整理分区综合值处于[0.60,1.00]之间,属于评价标准中的优先整理区;道里区、道外区、香坊区、平房区的城市土地整理分区综合值处于[0.40,0.60]之间,属于适度整理区;南岗区城市土地整理分区综合值处于[0,0.40]之间,属于专项整理区.在城市土地整理过程中,整理潜力大、整理能力较强、整理迫切度高的优先整理区应采用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的整理模式;整理潜力较大、整理能力强、整理迫切度较低的适度整理区应采用旧城改造、盘活土地的整理模式;整理潜力小、整理能力弱、整理迫切度低的专项整理区应采用退二进三和多维空间开发的整理模式.  相似文献   

12.
0IntroductionWhether the regional ecosystems are securityis determined from two aspects which arethe ecological healthandthe ecological risk.Ecologi-cal riskreferstothe sufferedinterferences and disas-ters of ecosystems,and the damaged possibilities ofecosystems structures andits function.The relation-ship betweenecological riskandecological securityisinverse function.Therefore,the analysis of regionalecological riskis ani mportant aspect of studying onecological health,which can provide plann…  相似文献   

13.
基于景观生态理论和水土流失生态风险分析对福州市水土保持建设进行研究,探讨了在治理好水土流失的同时,如何从景观生态的角度进行水土保持规划与设计,在水土流失生态风险分析的支持下,提出了福州市水土保持景观生态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14.
通过校园普查得出:吉林大学前卫南校区共有园林树木7879株;校园木本植物的总叶面积为427136.8m2;草坪的面积为200000m2。根据以上数据对吉林大学前卫南校区园林植物生态效益评估的结果为:校园园林植物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碳1982t,放出氧气1444.5t,吸滞灰尘253.3t,吸收二氧化硫22.2t。  相似文献   

15.
在景观生态学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定量的方法建立了荒地生态建设中的数学模型.针对三种尺度分析了荒地生态建设中的稳定性,重点研究了镶块体稳定性的高抗性稳定,并对局部稳定性中的阻止干扰的传播进行了深入研究.阐述了不稳定镶块体和景观异质性对景观整体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毕节地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特征的分析,为治理石灰岩地区石漠化发育提供科学依据。利用Edars和ARCGIS,参考1:50000地形图提取土地利用信息,利用景观格局指数方法中的景观特征指数和景观异质性指数对土地利用景观演化特征比较分析,1992—2008年间,石灰岩地区林地仍占主导地位,除水域和建筑用地增加外,其...  相似文献   

17.
基于生态足迹的常德市土地生态安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运用生态足迹模型分析了常德市2002~2006年的生态足迹的动态变化,初步探讨了常德市土地生态系统安全情况.结果显示:常德市人均生态足迹从2002年的1.917 94 hm2增加到2006年的2.509 93 hm2,而同期的人均生态承载力则由0.527 85 hm2下降到0.516 23 hm2,人均生态赤字由1.390 09 hm2增大为1.993 70 hm2,生态压力指数由3.26上升为4.22;万元GDP生态足迹从2.588 59 hm2逐渐下降为2.107 49 hm2.研究表明:虽然常德市对资源的利用效率在不断提高,但常德市的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土地生态系统始终处于超负荷状态,土地生态系统处于危险状态.  相似文献   

18.
外来生物福寿螺入侵的生态风险及其评价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福寿螺生态风险较全面的分析,认为福寿螺不仅会对水稻产生直接的危害,而且会对水生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和水体环境造成直接和潜在的危害。同时,福寿螺在特定空间和时间内具有种群暴发的风险以及向我国长江以北地区继续迁移与扩散的风险。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有关福寿螺入侵的生态风险评估的概念框架。该研究结果可为控制与预防福寿螺的危害发生提供相关科学依据与参考。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景观生态环境的调查和分析 ,找出开发区景观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 ,运用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 ,提出建立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景观生态规划的基本思路 :即在大尺度上将开发区整体上规划为光谷商贸中心组团、关东光电子信息产业园组团、关南生物医药园组团等七个组团 ;中小尺度上重点规划了自然山地种群源、南湖风景区及沿岸林带种群源、园林场种群源、汤逊湖种群源四个种群源 ,和三个等级的自然廊道。通过规划 ,达到对开发区的景观要素重新进行优化组合 ,形成多功能、多层次的绿化体系和完善的生态景观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