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魏劲英  由庆华 《科技资讯》2010,(23):221-222
利用烧杯混凝试验对聚丙烯酰胺助凝效果进行了研究,阐述了其对于强化混凝的作用,确定了药剂投加量、投加点以及水力条件,为生产应用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粘性流体紊流边界层的结构分析,得到混凝反应中关键性的控制因素,速度梯度和紊流切应力.讨论了这两个主要因素的变化规律,据此设计了更加理想的反应器结构,希望在混凝过程中能够对微粒的碰撞与聚合成长起到更好的作用.从根源上解释了紊流流场中速度梯度和旋涡的产生,试图把最近发展的涡旋混凝理论与传统的混凝理论进行统一.  相似文献   

3.
养猪场废水的化学混凝后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养猪场废水经曝气-解-两段接触好氧处理后,氨氮、悬浮物、色度、PH值都达到了排放标准,但是CODcr未达排放标准,采用混凝剂聚合硫酸铁、聚合氯化铝对废水进行混凝试验比较,结果表明采用聚铝的最适PH选择PH6.5为宜,最佳投药量为200mg/L;对于混凝剂聚铁采用PH4.5-5.7范围较好,其最佳投加量为250mg/L。以聚铁作混凝剂的出水的PH值偏酸性,需在出水中加少量碱液中和,同时由于用聚铁作混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采用臭氧强化混凝处理工艺对某城市污水处理厂二级生化出水进行深度处理,考察了投加臭氧对混凝处理效果的影响。经试验可知在臭氧投加量为1.5mg/L,混凝剂PAC投加量为4mg/L,混凝搅拌15min的条件下,CODCr、TP、色度、UV254去除率分别为27.3%、23%、41.1%、11.2%,出水CODCr、TP、色度、UV254值分别为16mg/L、0.378mg/L、9.67度、0.12mg/L。该工艺提高了出水水质,在相同出水水质要求下大大降低了混凝剂投加量。  相似文献   

5.
混凝气浮是净化水的一种手段,利用聚合氯化铝作为除油污时的混凝剂,通过动态模拟试验,确定了最佳的药剂投量,最大溶气量及最佳气油比,为实际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提高混凝效果的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混凝过程、总结混凝试验结果、分析混凝新技术,提出:混凝剂与胶体颗粒(或溶解物)的接触碰撞、初始絮体在速度梯度作用下的自旋、絮体在涡旋中的回转均可提高混凝效果.  相似文献   

7.
超滤膜-混凝用于小城镇给水生产工艺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就混凝和超滤膜分离联用技术生产优质饮用水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工艺自动化程度高,运行稳定,出水水质满足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PDVF超滤膜及其工艺系统不仅能有效去除浊度,对有机物也有较好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8.
针对攀钢矿业公司动力厂水处理工艺采用人工手动投药的情况,本文提出了一种水处理混凝投药自动控制系统,该系统控制工艺稳定可靠,灵敏度高,反应迅速,具有自我诊断,自我抽加混凝药剂的功能,混凝药剂的投加量稳定可靠,节约药耗达20-30%,降低了水处理成本,水质保证率明显提高,为该水厂“降成本,增效益”以及实现“分散控制,集中控制”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9.
含油率对涡旋压缩机压缩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考虑到润滑油影响的压缩腔和背压腔工作过程数学模型,并对压缩过程进行了计算模拟。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一定运行条件下的实验研究。得到了流入压缩腔内的润滑油量与涡旋压缩机容积效率,压缩功率损失,背压和排气的关系的曲线。  相似文献   

10.
涡旋混凝低脉动沉淀技术处理低温低浊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低温低浊水的特性,对处理该种水质过程中的传质扩散及絮凝过程中的动力特性进行了分析.依据惯性效应理论,介绍了涡旋混凝低脉动沉淀技术在处理低温低浊水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建立了能够反映柔性纤维物理与力学特征的二维模型,结合任意拉格朗日-欧拉法,求解纤维在喷气涡流纺喷嘴中与气流相互作用的流固耦合问题及纤维与喷嘴壁面的接触问题,数值模拟纤维在喷气涡流纺喷嘴高速气流中的运动与变形.研究表明,在喷嘴内气流的作用下纤维随时间呈现波浪形的螺旋运动,并向下游运动,在此过程中与锭子内壁多次发生接触;纤维尾端在完全进入锭子之前以较大的幅度在喷嘴壁面间进行螺旋回转,从纤维束中分离出来并做包缠运动,使纤维束加上捻度;纤维加捻的强度可以用纤维尾端周期性转动的幅度与频率表示.  相似文献   

12.
恒定电场     
根据电动力学我们知道空间中静电场的分布情况是可以通过边界条件以及泊松方程求解出来的,且解是唯一的.原则上,只要知道边界条件,我们就可以通过求解泊松方程来解决一切静电场问题.实际上这种方法还可以推广到涡旋电场中.该论文讨论了如何将研究静电场的数学方法应用到研究涡旋电场中.我们从最简单的通电螺线管激发的电场出发,求解通电螺线管内、外的涡旋电场分布函数,其次分析这些函数描述的电场是否为保守场,最后通过定义假想电流、涡旋电场矢势、涡旋电场标势将恒定电场通过泊松方程以及边界条件表达出来.  相似文献   

13.
2008年6月10~14日我国南方出现了一次区域性的强降水过程,给江河、水库的防汛工作带来了极大压力。该文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诊断分析了此次强降水过程发生的大尺度环流形势以及西南低涡在此次暴雨过程中的作用。其结果表明:(1)此次强降水发生期间,中高纬度经向环流明显,主要表现为“两槽一脊”型,有利于冷空气不断南下;(2)在中低层流场图上分析出了“鞍”型场的环流配置,西南地区上空低层不断聚集由西南气流输送的大量暖湿空气,而在高层有干冷空气侵入,从而导致西南低涡强烈发展、东移以及强降水的发生;(3)本次西南低涡初期具有暖性结构,暖平流使中低层增温增湿,加大了大气层结的不稳定性,从而引起上升运动和凝结潜热释放,促使低涡强烈发展;(4)影响此次强降水的水汽来源有三支:一支来自孟加拉湾的水汽输送,另一支来自中印半岛和南海的水汽输送,第三支是西风带的水汽输送。  相似文献   

14.
龙卷风风场的试验模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试验研究龙卷风气流特性及其作用于结构上的风荷载,建立了新型龙卷风模拟器(TVS).该模拟器主要由顶部悬吊的控制风机、环状管道以及导流板组成;并设置水平轨道,使其可以0.4m·s-1的最大速度在水平方向移动.基于该龙卷风模拟器,试验中采用眼镜蛇探头测试了涡流比从0.11到0.54(导流板角度20°~60°)情况下的龙卷风风场,并与1998年5月30日发生在南达科他州Spencer的龙卷风,1999年5月3日发生在俄克拉荷马州Mulhall的龙卷风以及2003年6月24日发生在南达科他州Manchester的龙卷风多普勒雷达观测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切向速度和静压均符合真实龙卷风分布.由此说明该模拟器可产生稳定的龙卷风涡旋,可用于龙卷风风场的模拟.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综述了利用非线性动力学方法研究有涡流动的进展,并讨论了它们在流体混合机理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螺旋桨升力面的涡系模型的理论分析,引用模式函数及变密度自由涡 索的概念建立了模式自由涡密度的计算模型,并导出了与其相应的全部模式涡系的分 布密度及诱导速度公式。这样,就完满地解决了由于采用 Birnbaum级数而带来的 奇点积分问题,并大大地简化了计算.  相似文献   

17.
侧风影响下的飞机尾流强度消散与涡核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有利的侧风条件适度缩减尾流间隔以提升空域容量已成为国际空管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在建立了A320机翼尾涡流场上,基于RANS方法采用RKE涡粘模型对雷诺应力项进行二方程封闭,提出利用UDF(用户自定义函数)编程技术分别施加静风、1 m/s、4 m/s、7 m/s 4个不同侧风风场,在"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上开展数值模拟实验。基于试验数据,分析了不同侧风影响下的尾涡下沉运动、涡量衰减、尾涡横向运动、涡心速度等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受到侧风扰动后,尾涡涡量快速上升,其滚转力矩在短时间内迅速增加,尾涡涡心间距快速减小后又迅速反弹分离。在垂直方向上,尾涡反复上下跳跃,呈现出不稳定性,强侧风时的诱导湍流形成的剪切梯度会造成涡核脱落,涡体迸裂进而快速消散。在水平方向上,尾涡会被强侧风快速吹离主航路,有利于缩减所需的尾流间隔、提高机场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18.
系统讨论坐标系的旋转对流体涡旋运动的影响 ,分析这种影响在地球物理流体力学相对涡度、速度环量及位势涡度方程的各种形式中的表现 ,以及与流体力学对应的 Helmholtz方程的变形形式 ,通过分析 ,更清晰地揭示科氏力产生 (或制造 )涡度及其影响涡度变化的机理。  相似文献   

19.
以压缩空气为介质,对两种四流道喷嘴涡流管内的温度分布及能量分离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到涡流管内的温度分布曲线;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冷气流分量的增加,冷气流的温度逐渐升高,制热效应增加,制冷效应和冷热分离效应降低,喷嘴形式对涡流管制冷效应影响很大,实验测得的温度分布趋势与理论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