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在潘岳、陆机比较批评历史上,王夫之的批评颇具特色。他许以潘岳为“俗”:从创作内容、创作目的、主体诗气、艺术表现形式等俱是如此。他还认为陆机的诗歌创作以与弟陆云“俱入洛”为界分为前、后期,前期创作符合王夫之标举的雅的规范,且体现了“晋宋风味”这种诗美,而后期创作与潘岳一样,体现着俗。由此可知王夫之的潘、陆比较批评乃是早期陆机与潘岳的比较,批评的结果乃是雅、俗之别。如此鸿沟批评在潘、陆比较批评史上为第一次。如此批评也体现着王夫之诗学思想的某些独特性。  相似文献   

2.
“知行关系”问题是我国一个古老的哲学认识论问题。《古文尚书·说命中》首先提出“知之非浪,行之维艰”的命题,以后从孔子到孙中山的许多人都对“知行关系”问题作过各式各样的论述,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观点。主要有“知先行后”说,“行先知后”说,“知行合一”说等等。有的观点虽有某些可贵之处,但它们都毫无例外没有全面科学的解决“知行关系”问题。作为哲学范畴的“知”,是指知识、认识;“行”是指行动,实践。毛泽东的《实践论》在1951年发表时的副标题是“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和行的关系”,可见知和行与认识和实践二者的哲…  相似文献   

3.
在浩如烟海的哲学史著作中,黑格尔的《哲学史讲演录》可以说是最为杰出的巨著之一。对此,马克思曾说黑格尔是一个“最了解全部哲学史的人”(《马恩全集》第29卷第529页)。恩格斯赞誉其为“最天才的著作之一”(《马恩全集》第28卷第203页)。列宁则专门仔细地研究了这部著作,并作了详实的摘要和评注,说“黑格尔在哲学史中着重地探索辩证的东西”  相似文献   

4.
1 作为中国古典美学和古典艺术重要范畴的“意境”,其研究在我国至少已经有一千年的历史了,其间经历了一个孕育、产生、发展和成熟的过程,在这个漫长的研究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果,诸如唐代皎然的“取境”说,司空图的“思与境偕”说,宋代严羽的“兴趣”说,清代王夫之的“情景”说以及王士祯的“神韵”说等等。到了清末民初,王国维先生集前人研究之大成,并借鉴康德、叔本华的有关美学思想,在其《人间词话》中提出了“境界”之说,对意境的內涵,意境的分类以及意境的创造等问题作了深入的探讨,从而使,意境乃至中国诗学与美学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5.
最近,日本首相池田勇人的“姿势”又成为日本报刊谈论的话题。据说“低姿势”是池田内阁的一个特色,靠着它,池田和总理大臣交椅上摇搖摆摆地坐了将近两年还没有滚下来。前些时候,有些日本评论家说池田内阁好象把“低姿势”改称为“正姿势”;也有人批评他,说他实在“无姿势”。到了5月下旬,池田在自由民主党全国选举对策会议上讲话中开始暗示将在参议院选举后转而采取“高姿势”。这个表示又引起日本资产阶级舆论界议论纷纷。  相似文献   

6.
南宋陆九渊人称“象山先生”,是因为其讲学之“精舍”座落在贵溪象山而得名。象山原名“应天山”,几乎所有的《中国哲学史》都这么讲。(范寿康的《中国哲学史通论》认为象山原名“云台山”,任继愈的《中国哲学史》则对此未论及。) 说象山原名“应天山”的依据大概如下: 淳熙十四年丁未,先生四十九岁。登贵溪应天山讲学。淳熙十五年戊申,先生五十岁,在山间精舍。易应天山名为象山,学徒结庐。 (《象山先生全集》卷三十六《年谱》)笔者认为,《年谱》系陆九渊之后人、门生所编,是他们的语言;《年谱》谓象山原名“应天山”,似有误矣。  相似文献   

7.
“情”是备受中国学批评关注的一个范畴,明代诗话中两种代表性的“情”说,以其不同的审美趣味丰富了明代诗学批评的殿堂,同时为清代“情”说集大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古代文艺理论批评史上,“味”这个概念曾被诗论家们普遍地用来评价诗歌,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了一个极富民族特色的诗学理论观点——“诗味”说。“诗味”说的形成和发展,反映了我们古人对诗歌审美本质和特征的认识的逐步深化。认真研究“诗味”说发展演变的历史,对于我们准确认识和把握诗歌的本质与特征,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老子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使用“道”的范畴,通过抽象思辩的方法来形成其一元论哲学体系的哲学家。这使他在中国哲学史上享有特殊的地位。但是,老子《道德经》一书对“道”的范畴论述得比较隐晦和深奥,使得其哲学体系的理论性质并不那么显而易见,需要我们作一番剥茧抽丝的分析功夫。在这里,想就此问题谈谈个人的学习体会。一、从“道”的规定性看老子哲学的客观唯心主义性质。根据恩格斯提出的哲学基本问题,判别一个哲学体系的理论性质,应看其如何回答  相似文献   

10.
<正> 我们认为,在回顾数学史上的成就和前辈时不可一味地采取歌颂的“原则”,虽然歌颂总是少冒风险的。批评是块拭布,它可以使历史这面镜子更加光辉照人——当然,这是指善意的批评。 W. Haken说过:“我们可以认真地提出以下问题:数学家本人是否认识到了数学的庐山真面目?即使是大致的也好。”我们十分赞同这一观点。作为数学工作者,应当经常注意数学  相似文献   

11.
近来,随着新一届人大和政协会议的召开,关于中国不能永远充当世界打工崽的呼声高了起来,从著名学者到政府官员,都不约而同地关注这一问题。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田力普年初就如何发挥知识产权作用、促进自主创新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田力普认为,中国只应该叫“世界加工厂”。也就是说我们缺乏自主研发、自主创新,只有充当一个打工者、加工者的地位。“这是一个客观现实,也是一个必然阶段。”田力普说,“但我们不能永远停留在‘世界加工厂’的位置上。”“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按照中央的精神,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点…  相似文献   

12.
卷首语     
卷首语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哲学思想,而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则更是有一部丰富多彩的哲学史。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书写了一部世界上内容十分丰富多彩的中国哲学史。但是,对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套用顾准先生所言“中国的历史学家闭着眼睛跟斯大林走”(《顾准文集》第286页...  相似文献   

13.
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文学一个很重要的发展期,先秦诸子确立了中国文化最重要的价值观,一些最富有现代意义的美好词汇,如:仁义、诚信、人道、爱、超越、求索、自强不息等等,都是他们留给后代的宝贵遗产。本文将先秦诸子的研究纳入比较文学的视野,借用“先知”这一概念来给老子、孔子、孟子、墨子、庄子以及屈原等文化伟人作价值定位,认为他们具有类似于宗教文化意义上的先知品格,即:诚实、洞察力、使命感和善意,而这些,恰恰是未来的中国文化建设所需要的品质。  相似文献   

14.
无论作为一个术语还是一门学科,“文学批评史”都是舶来品,这导致了西方文学观念、批评方法和书写体例对中国文学批评史编撰的决定性影响。已有的批评史著作和教材,无论是通史、断代史,还是分体史,大体上是以西释中,在西方文论的理论框架内排比中国文论的材料。这就潜伏着危机:中西文化观念的异质性使得阐释深入不下去,众多论著在同一层次上作重复研究。有学者说,“如果我们还承认批评(本身)是文学经验的触角,并将之看作是一种与探索文学经验有关的、既表现思想又体现乐趣的活动,那么批评史就不应仅仅是一种枯燥无味的编年史或者罗列批评家及其经典著作与言论的‘光荣榜’。”  相似文献   

15.
《古诗评选》是对何逊诗歌作出重要评价的批评文本,是研究何诗的重要资料。王夫之认为“古雅”是何逊诗最重要的特征,具体表现体为:雅正和缓、从容温厚、优游不迫的气度;委婉曲折,劲密,含蕴不尽,不蔓不枝、内敛贯通的气势;情景相入的情景关系。  相似文献   

16.
晚清长篇小说的艺术结构问题一直是学术界争议颇多的问题。有的认为“无结构;”有的认为结构精美;而创作者梁启超在《新中国未来记.序》中又谦逊地说“结构之必凌乱”。同样的小说,在结构的评价上分歧如此之大在小说批评史上还是罕见的。如果我们把晚清长篇小说与报刊媒体联系起来,把其放在报刊这个桌面上,学者们的分歧也许会小的多。残缺不全的晚清长篇小说在结构上采取“穿株式”、“游记体”、“组合式”有其独特的时代特征,但很难说已到了匠心独运、妙不可言的程度。  相似文献   

17.
说”不”的权利几年前,曾有几位中国青年合著了一本批评美日霸权的书,名日《中国可以说不》。此书问世后,一时争论纷纭,毁誉交加。笔者对此书,亦是一半赞扬,一半批评。窃以为,几位青年的爱国主义精神与热情不容否定。在国际强权政治面前,展示一代中国青年不畏强暴自尊自强的精神风貌,不仅应该,而且十分必要。这不是什么“天朝上邦”心态,更谈不上“沙文主义”。要搞清楚是人家步步进逼欺辱我们,而不是这几位青年吃饱了撑的,无事生非。改革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上,周作人是一位毁誉参半的批评家。左翼批评家阿英曾肯定他的批评活动“确立了中国新文艺批评的础石”①。周作人的文艺批评旗帜上的两行大字:“自由——宽容”,“个性—表现自己”使他成为五四时期最有影响的批评家之一。他的文学批评大多以散文的笔法,平和冲淡,充溢着个性主义的人道主义思想,表现着一种尊重“个性”的宽容开放的气度和诚朴谦逊的文风。其涵意深厚、个性色彩鲜明的文学批评,在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上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19.
在我们这个以整体和谐为价值取向的文化中 ,性别问题是否存在着权力的复杂关系 ?特雷莎·德·Lauretis说仅仅将男女之间性的差异强调为妇女身份基础的做法是需要商榷的 ,因为“它把女权主义批评置于普遍存在的性对立的概念框架中 ,而这又使揭示妇女与妇女之间、或者说妇女内部的差异 ,变得相当困难 ,如果不是不可能的话。”[1] 事实上 ,考虑到当代中国幅员辽阔、异常复杂的社会现实与女性现实 ,我们有理由质问 :当代中国女性是不是一个可以一而概之的概念 ?有没有一般意义上的“女性经验”、“女性生存状态”抑或“女性形象气质” ?当代文…  相似文献   

20.
今天已经不是第一次为了称呼的事争吵了!为什么你总是那么固执,认为“您”这个字才是我应该称呼你的,“你”则是不敬!每当我说“你”的时候,你总是骂我没大没小,说我不孝顺。那么,是不是我说了“您”就孝顺了呢?!我一直认为“孝”是靠行动来证明的,而不是凭嘴上功夫,要是语言能代替行动的话,这世界上就没有不孝之人了!!小学时做过一篇阅读课文,里面有一句话形容父子,叫“多年父子成兄弟”。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多年母女成姐妹”呢?!唉呦,妈妈,请不要因为一个字,而否定了我对你的爱,因为我的爱不会因为一个字而改变,更不能用一个字来衡量!现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