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厦门科技》2004,(2):60-62
人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五天不睡眠人就会死去.可见睡眠是人的生理需要。睡眠作为生命所必须的过程,是机体复原、整合和巩固记忆的重要环节,是健康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27%的人有睡眠问题。国际精神卫生组织主办的全球睡眠和健康计划于2001年发起了一项全球性的活动——将每年的3月21日,即春季的第一天定为“世界睡眠日”。  相似文献   

2.
“做梦娶媳妇”是怎么回事?每个人都要睡眠,也都会有各自多彩的梦境。有关专家运用现代科学的研究手段——脑动电流描记器、肌动电流描记器、眼动电流描记器对睡眠进行连续观察表明:人的睡眠可以分为“做梦的睡眠”和“不做梦的睡眠”两种。“做梦的睡眠”人人都有,每天晚上都要经历4~5次,加起来的时间总共有90-100分钟。也就是说,所有的人每天晚上都必须做4~5次梦,至少有一个半小时的时间是在梦中度过的。有意思的是,如果你前一天晚上因为开夜车熬夜而缺觉的话,第二天睡眠时会首先把前一天所缺的“做梦的睡眠”补足,然后再进行“不做梦的睡眠”。  相似文献   

3.
《今日科技》2008,(2):50-53
人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5天左右不睡眠人就会死亡,可见睡眠是人的生理需要。睡眠作为生命所必须的过程,是机体复原、整合和巩固记忆的重要环节,是健康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27%的人有睡眠问题。国际精神卫生组织主办的全球睡眠和健康计划于2001年发起了一项全球性的活动——将每年的3月21日,定为“世界睡眠日”。之所以定在每年初春第一天,是因为季节变换的周期性和睡眠的昼夜交替规律都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压力大,以及夜生活、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都会引发睡眠障碍。患者平时会表现出紧张焦虑,甚至偏执的倾向。另外,不健康的睡眠还会产生不少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4.
睡眠术综论     
良好的睡眠是确保身体健康的重要条件.实践证明,在日常生活中,采取一定的对策措施,可以在实现良好的睡眠方面取得显著的效果.本文想就与睡眠有关的种种良方妙策作一概要的介绍.一、作短时间的白天睡眠,可以弥补睡眠不足,消除脑子疲劳一天的睡眠时间虽然在个体之间存在着差异,但普通人的睡眠时间最好为6h~8h.睡眠不足在短期内尚无大碍,但长此以往,就会发生大问题,例如导致过度疲劳,诱发突然死亡.为了补充睡眠时间,使身体得到休整,脑子恢复疲劳,作短时间的白天睡眠,是一种良策.对老龄者而言,白天睡眠尤为重要.它也是一种维持身体健康的重要方法.人的睡眠从生到死是有变化的.婴儿除了吃奶以外,几乎大部分时间都处于睡眠状态.幼儿一天也要睡眠几次.这种睡眠称为“多相性睡眠”.到了学生时代,睡眠仅局限于晚上,而变成“单相性睡眠”.成人同样为“单相性睡眠”.到了老龄,则又回复到“多相性睡眠”.因此,老人作白天睡眠是理所当然的.睡眠有身体休息和脑子休息两种类型.身体休息的睡眠称为眼快动睡眠;脑子休息的睡眠称为非眼快动睡眠.眼快动睡眠可使身体的  相似文献   

5.
《青年科学》2013,(4):46-46
美国国家健康研究中心的最新研究成果表明:熬夜是人们向自己健康赊债的一种“赌博”行为,筹码就是“睡眠”。英国心理学专家也认为,睡眠是仅次于健康饮食和体育锻炼的一项直接影响人健康和长寿的因素。多睡一小时,你得到的不只是工作时更加充沛的精力,还有可能挽救了自己的生命。  相似文献   

6.
做梦与智力     
“我睡觉总做梦,会不会影响智力?”“我常做梦,还记得很清楚,脑子是不是得不到休息?”  对于睡梦,一直是许多科学家研究的热点,虽然还有许多未解之谜,但不会影响智力是肯定的。  人的睡眠可分为两期,一期是慢相睡眠,另一期是快相睡眠。人在快相睡眠时,眼球出现快速运动,所以又叫快速眼动睡眠。如此时被叫醒,大约80%的人都说正在做梦,而且梦境非常清晰。  科学家认为,快相睡眠对大脑特别重要,正是靠快相睡眠,我们第二天才能头脑清醒地学习和工作。那么,快相睡眠时不做梦是不是对大脑更有帮助呢?其实不然。  对此,科学家做过实验…  相似文献   

7.
零热量陷阱     
曹曼 《科学世界》2010,(3):76-80
为什么过量摄入热量会长胖?高热量食品和低热量食品的区别在哪里? 如今,市场上出现了许多标榜“低热量”、“零热量”的食品,这类食品越来越引人关注,在意“热量”这个词的人也越来越多。据说,即使不运动,成年人一天也需要消耗4600-6300千焦的热量。话说回来,“热量”到底是什么?下面就来了解一下平日里我们毫无觉察却一直在消耗的“热量”。  相似文献   

8.
睡眠产业     
白丁 《世界博览》2008,(5):50-53
睡眠已经成为继饮食和运动之后,关系健康的第三大要素,并催生了利润丰厚的睡眠产业,但还是千金难买好睡眠。一个人不进食据说可以活42天,可连续10天不睡觉就撑不下去了。在这一直不合眼的240小时里,人的免疫力下降,性格发生剧变,应激激素分泌加速,头发一缕一缕脱落,而且不管吃多  相似文献   

9.
思想政治工作学的科学性在某些人那里存在疑问的原因,在于其衡量标准是一种以决定论和还原论为基础的狭义科学现,这种科学有较多工具价值而较少人文关怀。马克思在对旧唯物主义和黑格尔哲学的批判中已经提出了一种融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于一体的新的科学观,它是“包含人在内的自然科学”,也是“包含自然科学的人的科学”,是科学作为人学的真正实现。思想政治工作学的科学性应该从这种新的科学观中去理解,由此也给我们构建一种新的人本政工学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2006年到了,地球拖着我们大家,在茫茫宇宙中开始了新的一轮航行。年复一年,地球航行的轨道也许是重复的,然而航行中经历的风景,却是一年一年有不同的,就象西方哲人赫拉克利特所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也象中国的两句古诗:“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新余高专学报,在过去的一年里,与以前相比,有过一些什么经历和作为,在新的一年里又有什么新的设想和打算呢?  相似文献   

11.
在宇宙中肯定并非只有我们人类,至少那些喜欢科学幻想的人是这么认为的。同时,在有些科学家看来,这也是一个非常可能的假设。但是,如果有那么一天我们捕捉到智能生命信号,能够证明地外确实有“人”的声音时又当如何?人们在2004年9月就“险些”发现了它。  相似文献   

12.
人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5天左右不睡眠人就会死亡,可见睡眠是人的生理需要。睡眠作为生命所必须的过程,是机体复原、整合和巩固记忆的重要环节,是健康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27%的人有睡眠问题。国际精神卫生组织主办的全球睡眠和健康计划于2001年发起了一项全球性的活动——将每年的3月21日,定为"世界睡眠日"。之所以定在每年初春第一天,是因为季节变换的周期性和睡眠的昼夜交替规律都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压力大,以及夜生活、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都会引发睡眠障碍。患者平时会表现出紧张焦虑,甚至偏执的倾向。另外,不健康的睡眠还会产生不少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3.
“你是从事什么直销公司。”在直销人俱乐部上万的会员中,有95%的人都是直销人。记者这样问朱军生,也合情合理。“我不是一个直销人,只是一个传统行业里的技术工作者。”他的声音里夹杂着一种对个人能力的强烈自信,而这种自信在瞬间也感化了记者。  相似文献   

14.
在崇山峻岭之间的重庆市奉节县荆竹乡,有一个几乎被世人遗忘的小村庄,世世代代居住于此的百姓都不知道村子的名字该叫什么,就叫它“小寨”,。然而,村子里有一个巨大的天坑,如同一口直通地心的深井,让人望而却步。  相似文献   

15.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组织者、教育者、指导者。有人说:“一所学校如果选好用好了班主任,就等于完成了学校工作的大半。”这虽然是极而言之,但也足以说明班主任工作在学校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由于其工作的对象是人,是有思想、有情感、有个性的活生生的人,  相似文献   

16.
常“开夜车”的人应该都能体会熬夜的痛苦,很多重大事故往往都是发生在夜间,而最新的研究则已向我们提出了两种能控制睡眠的可能:在不远的未来,人类可能吃一颗药丸就能不需睡眠,或者在特殊光照的工作环境中就会精力十足,充满  相似文献   

17.
信任无价     
在我担任班主任第一天。班里就发生了一件不愉快的事情。班长金刚价值500多元的MP3在桌子的抽屉里不见了。一切迹象表明,“拿”走东西的人就是本班的学生。当时,我感觉到很难受,这个mp3相对于学生来说,已经是够“昂贵”的了。况且,金刚是为了音乐课学习特别要求家长给买的。更让我心理难受的是。为什么这件事就会发生在我们班里;而且是我担任班主任的第一天。  相似文献   

18.
小时候曾经记得台湾地区一位歌手姜育恒在《驿动的心》里唱道:“这样漂泊多少年,这样漂泊多少天,从终点回到起点,到了现在才发觉!”就像现在的顺口溜一样:“投一单上一当,当当上得不一样!”在当今业内有些人上一当,有些人上了几次当!试看一下当今直销界,有多少人在经历这样的一个过程。最后的结果就是造就了一大批直销难民![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陈丽娴 《科技资讯》2006,(27):239-240
新员工培训的名称来看,有的称之为新员工人职培训,有的称为职前培训,还有的称为岗前培训。这些叫法都有一个明显的“前”的倾向。事实上,新员工的培训应该是一个长期的项目,包含上岗前的集中培训(以下简称“岗前”)和上岗后的现场培训(以下简称“岗后”)两个阶段,而且这两个阶段是存在着递进和持续关系的。新员工培训绝不是在某一个时间段划一道线就可以结束的,可以说,新员工只要一天不达到岗位的上岗要求(在很多企业里,可以理解为转正),新员工的培训就应当持续下去,是一场“持久战”。  相似文献   

20.
“天”是中国人的一个重要哲学及神学概念,在传世典籍里屡见不鲜,但此概念的渊源至少可追溯到甲骨文、金文时代。本文结合甲骨文、金文和传世典籍的相关材料,对我国古人对“天”这一观念的演变作一些初步的梳理,从而探讨一下古人的神学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