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爱国主义是人们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列宁曾说:“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具体内涵。在历史教学中,要用唯物史观使学生了解和分析历史,把历史教学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2.
爱国主义是人们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列宁曾说:"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具体内涵.在历史教学中,要用唯物史观使学生了解和分析历史,把历史教学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3.
爱国主义是人们对祖国的热爱和忠诚,是“千百年来巩固起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爱国主义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大的凝聚力。古住今来,她魂系了千百万仁人志士的心。今天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就是使我们更加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把我国建设得更加美好。由浅入深,由情入理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历史课具有它特有的社会功能。根据中学生  相似文献   

4.
费丽莉 《科技信息》2010,(12):I0062-I0062
历史学科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学科。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就是要教育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并引导学生把这种爱国主义热情付诸行动。  相似文献   

5.
赵紫阳总理在“当前的经济形势和今后经济建设的方针”中指出“……要加强中国地理教学,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我们从事中国地理教学的同志,都应为此而努力。大家知道,爱国主义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巨大精神力量。而要热爱我们的祖国,首先就得了解祖国。中国地理就是帮助我们了解祖国的课程之一。  相似文献   

6.
在语文教学中融进爱国主义教育,而不是刻意的表现是我们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之一,本文结合历史、英雄人物、课外活动等对爱国主义教育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7.
一 什么是爱国主义? 爱国主义是热爱祖国、忠于祖国的思想、行为和感情。 在人类社会发展到建立国家的阶段后,出现了一种对养育自己那一方土地的依恋,人们将那一方土地当作自己的母亲,热爱她的山山水水,热爱她的人民,热爱她的文化,热爱她的历史,她就是祖国。“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列宁选集》第3卷608页)。在迄今为止的人类一切思想中,爱国主义是最崇高的思想之一;在一切行为中,爱国主义是最伟大的行为之一;在一切感情中,爱国主义是最美好的感情之一。  相似文献   

8.
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时代和阶级那里,有着不同的内容和要求。无产阶级的爱国主义在无产阶级为着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各个历史阶段,亦有着不同的特点和要求。在历史大潮把我国推向新时期的今天,爱国主义的基本特征和基本要求,又有其时代的规定性。在高师函授历史教学中要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必须正确把握爱国主义在当代的基本特征和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9.
我们的民族是具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民族,爱国主义历来也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团结各族人民同心同德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奋斗,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 爱国主义教育是全民教育,重点是广大的青少年。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重要园地,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他们热爱祖  相似文献   

10.
探索青年周恩来的成长道路,不能不涉及他的“为中华之崛起”,为“中华腾飞世界”的炽热而深沉的爱国主义思想。这种爱国主义思想,正是青年周恩来奋发向上的起点和动力。我们研究这个问题,对于当今的人们特别是青年一代,对于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对于四化建设的伟大事业,无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列宁说过:“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  相似文献   

11.
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深厚的感情.”这种感情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历史有着爱国主义教育最丰富生动的素材,爱国主义是历史教育的永恒主题.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在历史学科中进行潜移默化的爱国主义教育是实现这个目标的切实可行的措施,也是历史教学的中心环节.  相似文献   

12.
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目前,在我院师专历史班、政史班已开设了世界史课程,在世界史教学中,如何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这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当代大学生的思维特点表明,他们喜欢横着和世界各国比较,不习惯纵着向后看。他们学习世界史不仅仅是为了了解过去,而是更迫切地希望剖析现实,展望未来。如果我们的爱国主义教育还是停留在说教式的水平上,学生往往会产生逆  相似文献   

13.
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学校历史教学三大任务之一,也是历史教学所具有的重要的社会教育功能.实现这一功能的途径,依笔者之见,除了我们以前在教学中曾经十分重视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之外,还应结合教材对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传统教育.  相似文献   

14.
<正>爱国主义是一种把关心和维护祖国利益,推动祖国社会进步作为自己最高职责的思想观点和行为准则.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是人生的重要道德规范.爱国主义教育是一项最基本的国民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永恒主题.作为一种历史范畴,爱国主义在各个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我们今天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是要教育人们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为我们民族的振兴.为把伟大祖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这是由我们所处的时代和环境决定的.一方面随着国内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社会上还存在着资本主义的腐朽价值观念和颓废的生活方式,极容易腐蚀爱国主义意识薄弱者,甚而影响到全国  相似文献   

15.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崇高品德,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推动力量。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之中,贯穿爱国主义教育,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做到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结合,教书与育人相结合的有效途径之一。它能促进学生的知、行统一和思想素质的提高,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树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同时,爱国主义既是重要的政治原则,又是重要的道德规范,是对学生反复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因为,人们总是生活在历史上长期以来形成的国家范围内,对自己祖国的热爱、忠诚,对自己祖国前途命运的关心,是爱国主义思…  相似文献   

16.
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人们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情感,是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动力,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生动体现。让爱国的种子在少年儿童心中生根开花、结果,是每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只有采取切实可行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达到目的。 历史与现实结合法 历史与现实结合法,就是在教学中通过史实结合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方法。这种方法,通过古今对比、能使学生铭记过去,珍视现实、承前启后,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 历史就是通过讲授伟大祖国的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我们面以“礼义之邦”和“文明古国”著称、中国人民在科学、技术、文化等领域对世界文明的贡献举世公认;推进世界文明发展的杰出人物不胜枚举;由多民族日益融合而形成的中华民族及其精神,被世人椎崇;在诸多外强欺凌下,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为保家卫国表现出惊天动地,视死如归的骨气;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中国人民,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关系,等等。必然会使学生对祖国和人民产生无比热爱之情,民族自豪感将油然而竺k 通过系统地介绍我们伟大祖国今天的壮丽山河和各条战线所取得的辉...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理论不仅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的灿烂光辉,而且洋溢着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在当前的形势下,深刻认识和领会邓小平同志的爱国主义思想,对于我们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是邓小平同志爱国主义思想的基本前提 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这种对祖国的“最深厚的感情”,我们可以理解为对祖国河山的眷恋,对祖国人民的热爱,对祖国文化的认同等一系列思想感情的升华,是一种坚定崇高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相似文献   

18.
在历史教学中,应通过讲述祖国悠久历史,讲述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卓越贡献,讲述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革命斗争精神,讲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讲述我国各民族的贡献,讲述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的关系,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相似文献   

19.
司岩梅 《科技信息》2010,(25):I0151-I0151,I0118
爱国主义是每一个国家和民族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支柱。在爱国主义教育实施中,历史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形式。高校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主课堂、主渠道,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是新形势下对历史教育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对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具有独特的作用和意义。教师充分利用课程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使大学生通过对国情、历史的全面深入了解,培养大学生们爱国主义的思想和认识。  相似文献   

20.
为进一步重温党的光辉历程,激发青年一代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在高校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至关重要。党的百年历史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丰富而生动的素材,通过党史教育来引领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是新时代培育爱国主义精神的必然选择,也是滋养新时代青年爱国情怀的现实需要。通过调查发现,高校仅依靠传统的授课模式效果并不理想,学生对于学校开展的党史学习活动欠缺积极性,一些青年学生有时还会受到来自西方“反华”思想的渗透。对此,我们可以创新课堂模式,通过党史学习筑牢爱国主义教育理论基础,同时拓宽学生进行党史学习的途径,开展多样化的校园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后,通过党史教育进行情感传导,使学生养成爱国自觉,将爱国主义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