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了提高移动环境中缓存数据的效率,在分析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自适应数据广播的缓存一致性维护.将数据的访问形式分为共享和独占两种,根据数据访问形式以及数据的更新频率,采用定时、计数以及数据状态等三种方法,动态地调整服务器广播更新数据的频率和内容.通过数据库中事务的可串行化操作,对该方法的正确性进行了理论证明,并通过具体的系统验证了其效率.该方法可以在各种无线网络环境中应用,为无线应用提供数据缓存.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常用运动估计算法的内存访问模式,揭示出他们在通用计算机和数字信号处理器上使用时存在的效率问题,以及造成此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一种新的内存访问效率高的视频数据存储方式即叠瓦式存储方式。研究结果表明:使用新的视频数据存储方法,解决了跨缓存线访问数据的问题,并显著降低了运动估计过程中的高速缓存跑靶率;对全搜索算法,在算法本身不做任何改动的情况下,其运动估计过程速度提高28%。因此,叠瓦式存储方式的使用,可以有效地加速运动估计过程。  相似文献   

3.
Web应用中的海量数据访问缓存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Web技术的不断发展,Web支持的业务访问量也与日俱增,如何安全可靠地处理海量数据是目前探讨的重要问题之一。通过分析现有数据访问缓存技术,针对存在的一些不足,提出了一个海量数据访问处理的框架模型,即通过综合运用各类数据缓存技术,使设计出的程序限制性地使用硬件资源,避免了过载宕机,提高数据的重用性,减轻数据库的访问负担。实验说明,这种模型可以提高数据存取的效率和并行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4.
研究并提出了一种基于二维访问机制的数据缓存结构(2D Cache)及其更新管理策略.该缓存结构可以在控制硬件存储开销的同时,有效提升可重构系统的数据访存效率.实验结果表明,仅需4 KB的数据缓存开销,可重构系统的访存性能提升了29.16%~35.65%,并且对于不同标准的媒体处理算法都能获得较好的优化效果,具有很好的适应性.芯片实测结果表明,采用所述数据缓存设计方案的可重构系统可以在200 MHz下满足1080p@30fps的实时解码需求,与国际同类架构相比,性能提高了1.8倍以上.  相似文献   

5.
基于Internet的高速缓存技术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Internet的迅速发展 ,使网上的数据量惊人地增加 ,造成网络带宽严重不足。高速缓存是一种对频繁访问 Web信息的请求在本地实现的技术 ,它能降低 Internet的信息流量、提高用户的访问速率。文章在研究了高速缓存工作原理的基础上 ,综合分析了基于 Internet的缓存技术的 3种实现方案 :基于浏览器的客户机缓存、代理服务器和网络缓存 ,分析了它们各自的工作特点和应用场合 ,并展望了缓存技术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客户机/服务器下的数据缓存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在客户机,服务器网络环境下的数据库检索系统中,引用数据缓存技术改善数据检索效率,通过对现有的数据缓存系统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并参照借鉴存储器缓存技术的一些理论,阐述了数据缓存技术在客户机,服务器网络环境下应用模式,系统的进行了理论归纳,给出缓存一致性问题的解决方法,实现了数据缓存技术的高效使用。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目前数据缓存技术的分析和研究,提出和设计了一种针对于高速局域网分布式数据缓存系统,即基于Cache网的数据缓存系统。旨在进一步提高数据缓存系统的性能,通过减少网络传输时间,均衡网络负载,实现提高客户机/服务器网络系统的检索效率。其主要思想是在网络的各个节点上建立数据缓存区,并实现对这些缓存区统一调配和管理。文中对其缓存性能进行了分析,并和其它缓存系统进行了比较,从而论证了该缓存系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Web应用程序中的数据缓存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据缓存技术是解决Web应用程序可扩展性、数据响应及时性以及减轻服务器负载、降低网络拥塞的主要手段之一.本文描述了数据缓存的体系结构,分析了几种常用数据缓存技术,并根据不同的数据缓存技术的特性给出它们的使用技巧.  相似文献   

9.
ASP.NET中对数据缓存的处理提供了一些新的方法,本文介绍了NET中数据缓存的类型,数据缓存的使用技术,最后通过实例介绍在图书馆网站的使用。  相似文献   

10.
数据库中间件语义缓存技术是提高数据访问性能的重要技术之一.缓存技术通过对用户访问数据信息的访问特征的分析,充分地利用数据的可复制性和可共享性,在适当的位置将数据复制并保存下来,尽量避免重复访问远程数据信息,进而提高了数据的使用效率.本文讨论了数据库中间件语义缓存的基本概念与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1.
Caching is an important technique to enhance the efficiency of query processing. Unfortunately, traditional caching mechanisms are not efficient for deep Web because of storage space and dynamic maintenance limitations.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on providing a cache mechanism based on Top-K data source (KDS-CM) instead of result records for deep Web query. By integrating techniques from IR and Top-K, a data reorganization strategy is presented to model KDS-CM. Also some measures about cache management and optimization are proposed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s of cache effectively.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e benefits of KDS-CM in execution cost and dynamic maintenance when compared with various alternate strategies.  相似文献   

12.
针对记录缓冲低功耗cache过滤大部分无效访问、降低功耗的同时无法降低静态功耗的问题,在记录缓冲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方案.设计了针对指令存储单元的状态控制电路,在相应的控制逻辑的驱动下自动将不常用的指令存储单元设置为休眠状态,从而有效节省cache的静态功耗.为验证方案的有效性,采用10个SPEC2000标准测试程序进行仿真,并与传统缓冲cache在功耗、性能及面积上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案在牺牲少量性能和面积的基础上可有效节省指令cache的静态和动态功耗.  相似文献   

13.
针对网络存储中I/O的瓶颈问题,设计了一个基于网络存储的分布式I/O缓存机制,通过本地缓存和远程缓存的两级缓存机制进行I/O性能的优化.其中本地缓存用来保存本地磁盘的读写信息,远程缓存用来协调远程机器的本地缓存.针对以上的缓存机制,设计了相应的数据块更新算法和缓存一致性策略,有效地保证了I/O缓存的性能.  相似文献   

14.
在以人为载体的普适网络中,大量各种不同类型数据随着节点移动而传播.节点实体面临如何缓存最新或最有价值的数据问题,设计相应的缓存数据替换算法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提出了一种利用协同信任关系来设计的缓存替换策略:CTRP.该策略基于特定数据项与特定节点的相关联系紧密度来判别确定缓存区内要替换的缓存数据,并通过节点信任度与目标地址匹配概率来对相关度进行判定;在此基础上结合数据项的有效性指标来设计缓存数据替换标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CTRP能够有效提高数据的缓存命中率,降低数据的远程访问延迟.  相似文献   

15.
面向网络GIS的最小价值空间数据缓存替换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量空间数据的网络传输是影响网络GIS服务质量的重要因素.数据缓存机制能有效提高数据响应速度,提升网络GIS服务质量.FIFO、LRU、LFU等常用的缓存替换算法侧重于数据的访问时间和频率,而未能兼顾空间数据特有的空间位置特性,在空间数据缓存的应用上存在着局限性.该文面向网络GIS提出了一种最小空间数据价值缓存替换算法GDLVF(Lowest-Value FirstCache Replacement for Geospatial Data),除考虑数据的访问时间和频率外,还兼顾数据空间位置与可视区域间的面积和位置关系,并利用加权数据大小来降低数据大小差异对价值计算的影响.实验表明,GDLVF较传统的缓存替换算法能够同时兼顾请求命中率和字节命中率,减少数据的网络传输,显著改善网络GIS的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proposed a novel multilevel data cache model by Web cache (MDWC) based on network cost in data grid. By constructing a communicating tree of grid sites based on network cost and using a single leader for each data segment within each region, the MDWC makes the most use of the Web cache of other sites whose bandwidth is as broad as covering the job executing site. The experiment result indicates that the MDWC reduces data response time and data update cost by avoiding network congestions while designing on the parameters concluded by the environment of applic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