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陈宁 《科技咨询导报》2009,(29):136-138
航天器产品在组装过程会发生各种问题,导致航天器不能在预定时间出厂,满足客户的需要。本文在国内第一次提出了采用灰理论(greytheory)对航天器产品出厂延迟原因进行分析。由于采用了灰局势(greypotency)理论决策思路,较好地解决了航天器产品在组装过程所遇到的问题,可以对具体原因进行预测,通过对问原因模型的仿真,能够得到具体的数值,对决策方案的预测选择符合实际需求,因此具有一定的实际使用意义。  相似文献   

2.
研究基于Linux网络服务器的软件老化过程建模、预测及软件再生策略问题.通过引入动量项及模拟退火算法的人工神经网络(BP)改进算法,对软件老化过程进行建模和预测.克服了BP算法收敛速度慢,易陷入局部极小值的缺陷,并提出将基于阈值的软件再生策略用于软件老化现象的主动性容错,提高软件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用性.仿真结果表明,该策略既降低了软件失效率,又减少了系统由于软件恢复而暂停服务的时间.  相似文献   

3.
实现服务器虚拟化的虚拟机系统在长期的运行过程中会出现性能衰退、服务质量下降等"老化"现象。为了避免虚拟机系统软件老化造成的不必要的损失,本文使用软件再生方法来解决这一老化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虚拟机再生框架,分析了三种对虚拟机监视器进行再生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采用Cold-VM方法和Migrate-VM方法对虚拟机监视器进行了再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Cold-VM方法对当前系统服务的中断时间较长,而Migrate-VM方法可以有效的降低当前系统服务的中断时间,提高系统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4.
用陷阱参数作为聚合物电老化特性参数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本文以高分子聚丙烯薄膜材料为试样,在真空与均匀电场中进行加速电老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试样的老化场强与老化时间呈指数关系。在电老化过程中,用红外光谱分析了试样的内在化学结构变化,用电子顺磁共振测量了老化生成的自由基,用光电导谱和表面电位的测量技术测量了陷阱深度与陷阱密度的变化。试样在电老化过程中,短分子链随时间而增加,陷阱的深度与密度也随时间而增长,都与电老化寿命的经验公式有类似的形式。通过讨论电老化的化学过程,提出陷阱参数可以作为表征材料电老化特性的新参数。本文的结论将为建立新的电老化理论提供了试验依据,并为非损伤性电老化试验创造了前景。  相似文献   

5.
针对服务器软件老化的现象,提出了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和马尔科夫模型结合的方法对服务器关键资源进行预测.实验表明,该算法有一定的预测精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服务器老化预测的要求,为服务器抗老化策略的制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沥青热氧老化过程中的动态变化规律,对3种沥青在不同时间和温度条件下进行热氧老化,采用动态流变剪切仪对各老化后的沥青试样进行动态频率扫描试验,得到沥青的复数剪切模量、相位角主曲线,进而获得各试样的交叉模量,分析交叉模量在沥青老化过程中随老化时间和老化温度的动态变化规律,建立预测交叉模量的氧化动态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石油沥青还是改性沥青,交叉模量对数的倒数在老化开始一段时间增长速度较快,后期逐渐缓慢趋于线性增长;氧化动态模型可预测沥青经任意温度和任意时间老化后的交叉模量;每种沥青都有其各自的老化路径.  相似文献   

7.
中小学生视力不良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兰州市 7~ 18岁汉族学生视力进行调查研究 ,视力不良率为 5 3.87% :其中轻度视力不良率为 8.4 1% ;中度视力不良率为 19.5 2 % ;重度视力不良率为 2 5 .94 % 中度特别是重度视力不良率有明显上升趋势 ,而学习时间长、强度大、视力负荷过重 ,眼外肌得不到充分休息 ,是造成视力不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找出了在注塑成型过程中对产品银丝缺陷的产生起关键作有物输入参数:射速,螺杆转速,背压,确定了三个参数对此缺陷形成影响的强弱顺序,确定出三个参数在生产过程中的最佳输入值,将银丝引起的产品不良率降低了90%  相似文献   

9.
针对动态防御平台中的服务器最大可暴露时间难以确定的问题,利用模糊控制相关理论与技术,设计了可以确定虚拟服务器最大可暴露时间的模糊控制器,在保证系统安全的前提下,实现跳变引起的防御成本最小化。假设防御者清楚状态攻击面,且攻击者不能在某个时间段内完成攻破。首先从平台层移动目标防御原理入手,计量出系统攻击面的数学期望,再对各虚拟服务器的系统漏洞进行定量分析,并将此2个指标作为模糊控制器的输入,在保证系统安全的状况下,最后计算虚拟服务器的最大可暴露时间,为切换虚拟服务器过程中确定时间点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唐钢新建5机架冷连轧机组的自动化控制水平并保证产品控制精度,设计开发了过程控制系统.系统平台采用通用PC服务器和Windows 2000操作系统.过程控制系统设计为数据库、人机界面和核心控制系统三部分.数据库系统采用Oracle数据库,存储运行过程中需要保存和交换的大量数据.使用VB开发人机界面,实现人机交互功能.核心控制系统基于VAIronment软件开发环境,采用C++编程,实现系统管理、数据通讯、运行信息管理、标签信息管理、过程跟踪等辅助功能,并通过模型计算实现核心的设定计算功能.现场应用表明,该系统具有非常高的设定精度.  相似文献   

11.
竖炉焙烧过程生产质量监控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竖炉焙烧过程的质量指标磁选管回收率难以实时在线测量问题,基于RBF神经网络与专家系统提出了由磁选管回收率预报模型和生产质量诊断模型构成的竖炉焙烧质量监控系统.经过现场检验,该系统能够准确实时地预报磁选管回收率,并能够对生产质量进行诊断,提出合理的参数调整方法以避免不合格产品的出现.磁选管回收率提高2%,产品合格率提高了50%,有效地保证了竖炉焙烧过程的生产质量.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制造过程质量,预防和减少不合格产品的数量,必须选用高效的控制方法对制造过程进行质量控制.针对当前工序能力指数Cp和Cpk应用不足,难以指导质量问题原因查找和改进方向的缺点,提出了适于现场应用的三个过程能力测度指标Cps,Cpe和Cpc,用于反映和控制过程质量的分散和偏移.通过具体应用实例,证明了改进指标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我院不合格的检验标本进行分类,分析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至2013年的328份不合格检验标本,对导致不合格的原因进行分类统计.结果:328份不合格标本中,血液标本132份,所占比例为40.2%.分泌物标本196份,所占比例为59.8%,其中尿液标本和大便标本的不合格率偏高.结论:要取得准确可靠的检验结果,检验标本的采集、留取至关重要,针对标本不合格原因提出整改方案,有助于减少不合格标本的发生,进而提高检验结果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在高温条件下的水解作用被认为是HPAM化学降解的主要机理,是选用HPAM时必须要考虑的因素。使用淀粉—碘化镉方法测量了75℃条件下不同老化时间HPAM在清水和污水(油田产出水)中的水解度值,研究了2种不同水解度的HPAM在清水和污水中的水解规律,得出了HPAM的水解度和老化时间之间的关系式。根据这些关系式可以预测任一老化时间的HPAM的水解度值。在清水中,HPAM的水解速度为常数,水解机理介于自加速和自阻滞水解机理之间;在污水中,水解速度随老化时间的增加而下降,呈现出典型的自阻滞水解反应机理。HPAM在污水中的水解速度大于清水,除油藏温度外,配制水的PH值是决定HPAM水解速度和水解机理的关键因素。低水解度HPAM溶液的老化过程是一个粘度增加的过程,HPAM的水解度越低,粘度增加幅度越大,高水解度HPAM溶液的老化过程则是粘度下降过程。因此选用低水解度的HPAM可以提高HPAM溶液的长期热稳定性,把高温水解这一不利因素转化为有利因素。  相似文献   

15.
聚碳酸酯物理老化的二个热流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碳酸酯(PC)物理老化中的二个热流转变现象的研究发现:sub-Tg热流转变开始于较低温度,并随之移向高温,最终形成一个转变。玻璃化转变温度随此前的降温速率而变化,并存在一最低点,只有老化前的冷却速率高于该速率时,样品老化后才会出现sub-Tg热流转变。同时淬火的起始温度与这一热流转变也有着直接的联系。这一现象与环氧树脂相似,sub-Tg转变可以被归结为内应力已松弛的链段的热运动。  相似文献   

16.
利用菱镁矿制备氢氧化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菱镁矿为原料,研究常压下制备氢氧化镁的新方法.首先通过煅烧试验,得出保证菱镁矿达到充分分解且其分解产物氧化镁具有较高活性的煅烧条件是煅烧温度600℃,煅烧时间9 h;提高煅烧温度到700~750℃,煅烧时间为2~4 h时,菱镁矿的分解率也达到最高值,但其氧化镁活性有所降低;其次以氧化镁粉为原料,研究常温下化学合成氢氧化镁粉剂的制备方法.结果表明对快速合成的絮状氢氧化镁沉淀物进行80℃水热老化处理30 min,可得到过滤性能较好、纯度较高、均一规则六边形薄片状氢氧化镁粉体,从而得出水热老化反应是制备较规则形貌氢氧化镁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7.
在炼油厂的生产过程中,正常、平稳运行是至关重要的。用软件参与管理可提高管理水平,促进生产正常运行。过程控制平稳率统计软件是基于Visual Basic开发的可实现在线管理的应用程序,其运行结果可作为生产考核的主要依据,实践证明过程控制平稳率统计软件可大大提高考核效率,促进生产平稳运行。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紫外老化对沥青微观结构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四种沥青分别进行四组分、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等试验,研究了紫外老化下沥青的四组分、特征峰、官能团等化学组成指标和氢谱图、碳谱图、氢原子含量、分子结构参数等分子结构指标的变化,并通过分子结构指标对化学组成指标的表征,分析了分子结构变化对沥青化学组成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紫外老化后沥青更趋于形成沥青质分子,而沥青质的转化来源主要为芳香分,且含量越高老化后的损失率越高;同时羰基和亚砜基会随着老化的时间增加先快速增加之后趋于平缓,其中羰基指数可表征沥青老化的产生,而亚砜基指数可评价沥青抗老化的能力。紫外老化下沥青芳香环会发生缩合程度增大、环烷基取代基增加以及氢的取代、结构异化等反应;同时高紫外光子能量也会使脂肪碳发生断键,断键的脂肪碳连接到芳香环上提高了化学稳定性。由表征分析可见,沥青的化学组成主要受芳香结构、支化度和芳香环系缩合指数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9.
提出一种基于投票一致性的工作者严谨度动态评估策略,将众包任务集合划分为多个任务子集,每个任务子集看作一个工作阶段.在任意工作阶段结束后,通过记录工作者投票的数量,以及工作者与工作组投票值一致的投票数量,对工作者的严谨度进行评估,从而检测出不合格的工作者.然后对不合格的工作者进行动态替换,从而保证工作组的正确率满足任务的精度阈值.通过对三种真实数据集进行实验测试,证明本文提出的工作者质量动态评估方法和替换策略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针对当前道路沥青的抗老化性能评价方法的不足,研究了5种道路沥青老化过程中的粘度和延度的变化规律,提出了基于135℃粘度和15℃延度的沥青抗老化性能评价方法,并建立了评价沥青抗老化性能的老化度和抗老化系数指标。研究结果表明:该评价方法及指标可以区分不同沥青在整个老化过程中的抗老化性能,评价指标中老化度可以评价不同老化时间的老化程度,有助于预测沥青路面在老化作用下出现开裂病害的时间;抗老化系数体现了沥青本身的抗老化性能,为沥青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