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为优选黄芩配方颗粒制备过程中的水提取工艺,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了加水量、提取次数和提取时间3个因素在不同水平对配方颗粒中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和汉黄芩素总含量和出膏率的影响,并进行了含量测定的方法学验证。结果显示,在本实验条件下,影响成分总含量和出膏率的因素按程度大小依次为煎煮时间、煎煮次数、加水量,且不同煎煮时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经过验证实验,确定黄芩配方颗粒最佳水提工艺为加水10倍量,煎煮1 h,煎煮3次。本研究优选的水提取工艺稳定可行,所得产品的有效成分含量和出膏率较高且较为稳定,可用于黄芩配方颗粒的制备。  相似文献   

2.
采用正交试验,以黄芩苷和总黄酮为指标,筛选水煎煮提取工艺,通过提取工艺研究,寻求黄芩总黄酮的最佳提取方法,提取方法的正交试验表明,水煎煮法中A 3B 2C 3D1为最佳提取工艺.获得最佳提取条件:药材粉碎成粗粉,煎煮三次,每次加12倍量水,提取1小时,趁热滤过,合并滤液.优选的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3.
为了找出黄芩饮片水煎煮最佳粒径,通过正交实验设计优化黄芩水煎煮工艺,以黄芩苷溶出量为检测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并比较不同粒径范围黄芩饮片的黄芩苷溶出量.结果发现黄芩饮片优化的水煎煮工艺为煎煮60min,12倍加水量,煎煮3次.粒径范围为(2,3]mm的黄芩饮片在优化煎煮工艺条件下,黄芩苷溶出量最大.  相似文献   

4.
为优选厚朴七物汤水提取工艺,采用正交试验法设计水提取工艺,以出膏率、含浸出物百分量和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及含大黄总蒽醌量为测定指标,考察加水量,提取次数和回流时间三个因素参数,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厚朴七物汤最佳提取工艺为回流提取3次,第一次加水10倍量提取1.5 h,第二次加水8倍量提取1.0 h,第三次加水6倍量提取0.5 h.厚朴七物汤的水提取工艺简便易行,效率高,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5.
用正交实验法优选头痛灵胶囊的制备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葛根素含量为指标,利用L8(27)正交试验法考察加水量,煎煮时间,煎煮次数对提取效果的影响。以挥发油体积为指标,考察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优选头痛灵胶囊最佳制备工艺。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加水10倍量,煎煮提取2次,每次1.5小时。挥发油提取工艺为:川芎,白芷,细辛,藁本,石菖蒲五味粉碎成粗粉,加水12倍量,水蒸气蒸馏5小时为佳。  相似文献   

6.
补肾活血煎有效成分提取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正交试验法,以淫羊藿苷含量、总黄酮含量、醇浸出物量(φ乙醇=0.8)为考核指标进行综合评价,比较水提和醇提工艺,优选补肾活血煎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φ=0.5乙醇提取效果较水提好。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用8倍量φ=0.5乙醇回流提取3次,第一次1.5h,第二、三次各1h。利用最佳工艺条件能充分有效地提取药材中的有效成分。  相似文献   

7.
为确定复方中药榆芩颗粒的最佳提取工艺,采用L_9(3~4)正交实验进行优选,以干浸膏收率、没食子酸、鞣花酸和黄芩苷含量作为指标,考察了药材粒度、乙醇浓度、加醇量以及提取时间的影响,以此确定最佳提取工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样品中没食子酸、鞣花酸和黄芩苷含量,采用C_(18)为色谱柱(柱温保持30℃),乙腈-0.2%磷酸缓冲盐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70 nm,这3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优选的最佳提取工艺为:石榴皮单提,药材粉碎为粗粉,乙醇浓度60%;第一次6倍量提取15 min,第二次4倍量提取10 min;其他药材粉碎为粗粉,乙醇浓度60%,第一次6倍量提取1 h,第二次4倍量提取0.5 h.  相似文献   

8.
为了优选黄连解毒汤最佳提取工艺.以盐酸小檗碱、黄芩苷、栀子苷及固含物含量作为指标成分,利用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对提取、精制工艺进行研究,优选黄连解毒汤最佳提取工艺参数.黄连、黄柏组,最佳提取工艺为6倍量70%乙醇,提取3次,每次1.5 h;黄芩、栀子组,最佳提取工艺为12倍量水,提取3次,提取时间0.5 h,黄芩、栀子的精制工艺为加95%乙醇使其醇沉浓度为65%.结果表明,优选得到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可为黄连解毒汤的提取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优选丹参中水溶性活性成分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优化丹参水提液的提取工艺;以紫外法和HPLC法检测不同工艺前后有效成分的含量变化,考察不同浓度的醇沉除杂工艺。结果与结论:丹参水溶性成分提取的最佳工艺为:药材粉碎过20目筛,混匀后用8倍量水浸泡1.5h,煎煮1.5h,第2次加6倍量水,煎煮1.0h,采用50%醇沉。此方案的酚酸得率、得膏率均较高。为大生产提取纯化丹参水溶性活性成分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黄芩苷含量进行测定,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醇浓度、提取次数、提取时间进行考察,优选黄芩苷的最佳提取工艺;以静置时间、酸沉p H值、保温时间为考察因素,优选黄芩苷的最佳纯化条件.结果表明,黄芩苷最佳提取工艺为用70%的乙醇提取3次,2h/次;最佳纯化工艺为将提取液用酸调整p H值为2. 0,保温30min,静置12h,由此提取工艺和纯化工艺可以获得含量较高的黄芩苷,工艺稳定可行.确定黄芩苷的最佳提取工艺和纯化工艺,为黄芩苷的工业生产提供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11.
以苹果渣为原料,用乙醇溶液提取根皮苷,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根皮苷含量.利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原理,应用响应面实验优化方法确定最优提取条件,同时应用自由基清除实验考察根皮苷提取物抗氧化性.实验结果显示,最优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60%,料液比1∶10,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5h.在此条件下根皮苷的提取量可达到2.79mg/kg,各因素对吸附率影响顺序为: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乙醇浓度;根皮苷粗提物的抗氧化性明显高于苹果渣,表现了较好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2.
均匀设计法优选八珍汤总苷类部位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均匀设计方法优选八珍汤总苷类部位的提取工艺,以提取物中芍药苷、人参皂苷和总苷、总皂苷的提取率为指标,考察乙醇浓度、液固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等因素对目标成分的影响.最佳的工艺条件为:乙醇质量分数72%,溶剂用量14倍量,提取2次,每次60 min.在该工艺条件下,得膏率为38.22%;芍药苷和人参皂苷的含量为2.250 0、0.788 4 mg/g;总苷(以芍药苷计)的含量为51.178 2 mg/g;总皂苷(以人参皂苷Re计)的含量为145.910 8 mg/g.说明均匀设计法是优化多因素与多水平实验的有利工具.  相似文献   

13.
石榴花红色素是一种优质的天然红色索,在医药、食品、轻工业等行业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本文以石榴花作为原料,对石榴花红色素的提取条件进行了系统研究,采用了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了浸提溶剂浓度、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及提取次数对石榴花红色素提取的影响。结果表明:石榴花红色素的最大吸收波长λmax=500nm,从石榴花中提取色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以pH(2~3)的50%的乙醇为浸提剂、浸提温度为40℃、提取时间3h、料液比为1:10、提取次数4次。  相似文献   

14.
黄芩苷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正交实验从黄芩中提取黄芩苷,利用液相色谱仪测浸膏中黄芩苷的含量。分析得到最佳提取的工艺条为40%的乙醇,乙醇用量为黄芩根的10倍,提取时间为1.5h,在此条件下对黄芩苷进行4次提取得干浸膏得率为72%,黄芩苷含量为26.5%。  相似文献   

15.
矿井外部漏风率大小是衡量主要通风机运行状况和通风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其测定方法的选择是现场技术人员进行漏风测定时面临的首要问题。依据矿井通风原理,分析了各种外部漏风测试方法的原理、步骤、适用条件。以五沟煤矿外部漏风测定为实例,论述其方法选择的依据和过程。现场测试结果表明:在1#风机和2#风机运行状态下矿井外部漏风率分别为8.4%和7.85%,其中备用风机的装置漏风是主要的漏风源,必须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予以治理。测试结果对消除矿井漏风隐患、优化矿井通风系统提供科学的现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通过采用乙醇溶剂提取蛋黄粉中的卵黄油 研究了工艺参数对卵黄油及磷脂提取率的影响 试验表明 :温度和乙醇浓度对卵黄油的提取率影响较大 ;温度、作用时间和乙醇添加量是影响磷脂提取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采用粘尘剂、多面空心球、二氯甲烷实现一次多点采样,用 Masyersizer X分散度仅直接测定粒度分布的新方法,并用它测定了矿井巷道粉尘浓度和粒度情况.对漳村矿某一回风巷道断面的粉尘分布情况分析证明此方法可靠.  相似文献   

18.
生姜提取物的防污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翡翠贻贝(Perna viridisLinnaeus)足部收缩实验和白脊藤壶(Balanus albicostatasPilsbry)金星幼体附着抑制实验检测了生姜(Zingiber officinaleRoscoe)不同组分的防污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在翡翠贻贝足部收缩实验中,生姜的六种提取物防污活性高低及其与硫酸铜的防污活性比较结果如下:乙醇冷提组分=乙醇热提组分>乙酸乙酯热提组分>乙酸乙酯冷提组分>硫酸铜>水冷提组分>水热提组分;在白脊藤壶金星幼体附着抑制实验中,生姜的六种提取物的防污活性高低排序如下:乙醇热提组分>乙醇冷提组分>乙酸乙酯冷提组分>乙酸乙酯热提组分>水冷提组分>水热提组分.本研究结果表明生姜的乙醇冷提组分、乙醇热提组分、乙酸乙酯冷提组分和乙酸乙酯热提组分均具有较高的防污活性,揭示了生姜在海洋防污中有很大的应用和发展潜力,为寻找新型的环保型海洋防污材料以及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