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45年2月13日出版的英国《经济学家》杂志,将当时的保守党政府财政大臣巴特勒(Butler,R.A.)及其前任工党政府财政大臣盖茨克尔(Gaitskell,Hugh)的姓氏缩写合并,创造了巴茨克尔主义(Butskellism)这个词。它着重说明保守党和工党在国内基本政策上都推行一种大体一致的、建立在艾德礼工党政府“社会主义”政策和凯恩斯主义需求管理政策基础之上的福利资本主义。振华  相似文献   

2.
微弱的多数,不稳的地位英国大选已于10月15日举行。工党以四个议席的微弱多数上台。10月16日,英女王任命工党领袖威尔逊为新政府首相。这是英国战后的第六届大选。在竞选运动期间和选举日里,工党和保守党的一千七百多名候选人进行了一场势均力敌的混战。最后选举的结果是:在下议院六百三十个议席中,工党获得三百一十七席,保守党三百零四席,自由党九席。工党所获得的多数,甚至于比上届工党政府在1950年大选中所获得的五个议席的多数还要少,是英国历史上一个执政党所获得的最微弱的多数。本届英国大选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的:英国国际地位迅速衰落,英国经济严重恶化,英国统治阶级与人民群众的矛盾愈来愈尖锐。由于在外交政策方面唯美国是从以及国内无力摆脱经济上通货膨胀和衰退之间根深蒂固的恶性循环,保守党十三年  相似文献   

3.
『撤切尔主义』振兴了经济,留下了社会问题;梅杰政府为自身政策失误也为前任的问题付出代价。英国保守党连续执政18年的局面,终于在5月1日的大选中结束。在历史即将翻开新的一页的时候,回顾一下保守党从上台到下台的历程,是很有意思的。从“巴茨克尔主义”到“撒切尔主义”二战后的头30余年中,英国两大党不管哪个上台执政,奉行的都是由艾德礼工党政府首先推行的所谓“巴茨克尔主义”的福利资本主义政策。那时的保守党政府尽管对工党的价值观念及其政策方针存有根深蒂固的反感和疑虑,但也不得不面对既成事实,把工党政府搞的这一套接过来,略加修饰变成自己的东西。然  相似文献   

4.
进入了决斗阶段英国女王于9月25日宣布解散议会,于10月15日举行大选。随着选举命合的发布,保守党和工党的竞选运动进入了高潮。这是战后以来英国的第六次选举,也是十多年来保守党和工党之间最激烈的一次斗争。保守党和工党都是英国垄断资本集团的代理人,多年来它们在议会内外进行着无休止的争吵,作为英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点辍,这是英国选民们早已司空见惯了的。这次两党之间的激烈斗争,主要反映了英国国内政治经济情况的恶化和英国国际地位的下降,而不是因为两党的方针政策有什么重大的差异。自1951年以来英国举行的三次大选中,保守党都处于优势。这是由于工党右翼领导集团在外交和  相似文献   

5.
在英国本身,保守主义在选举中遭遇了大失败而趋于没落。英国人民已不能忍受保守主义及其反动的内外政策,因此选举了工党政府。虽然工党政府底中庸领袖们在国际事件中实际还是奉行着一个和保守党政策并无多大区别的帝国主义政策,但它也不能不赞成印度自由。事实很明显,工党政府不能将对印政策加以变动。  相似文献   

6.
撒切尔夫人有效的经济政策和对外政策,使保守党在大选中获胜,她成了英国150多年来头一位赢得三连任的内阁首相。  相似文献   

7.
持续了两个多月的英阿马岛之战,以武器装备占优势并得到美国支持的英国重占马岛而告一段落。这场战争使双方损失惨重,并对两国政局产生了深远影响。英国军事上的得手,加强了因执行货币主义经济政策而声望下降的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和执政的保守党的地位;反对党工党则因在马岛问题上曾与政府持异议,一时失去了与保守党分庭抗礼的声势和力量。阿根廷的失利,引起阿国内政局的动荡不安。马岛失陷  相似文献   

8.
财政赤字就是政府的预算支出超过了预算收入,使预算不能维持平衡,出现逆差。由于簿记的惯例,入不敷出的差额往往用红色字表示,因此称为赤字。赤字财政是现代资产阶级的财政学说,它认为国家预算收支不必平衡,应扩大国家支出来刺激国内投资增长、扩大消费以支持经济发展。它实际上是为帝国主义的扩军备战政策服务,企图通过预算赤字来扩大军事定货,保证垄断资本利润。  相似文献   

9.
<正>2016年的脱欧公投滑出了当时的卡梅伦政府预期的政治轨道,也把英国提前推到了历史命运的十字路口。基于历史传统与自身政治文化的优越感,主导英国的政治家们从来都没有在心灵深处认可欧盟的未来。在他们眼里,海峡对岸的欧洲大陆仅仅意味着广阔的市场。但是,养尊处优的保守党公子哥们毕竟没有中下层人民生活的体验,他们低估了民生问题的严峻局势。在时任财政大臣奥斯本雄心  相似文献   

10.
国内公债对近代中国历届政府的财政、金融和社会经济影响至深,是近代中国经济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根据有关档案材料和其他资料,对晚清政府、北洋政府和国民政府时期所发国内公债总额进行重新考证,对内债给予当时社会所产生的作用进行了重新评价。  相似文献   

11.
一英国艾德礼工党政府渡过了一个难关。工党议员七十三名对英国政府现行外交政策和征兵制度的修正案,终于十九日遭下院否决了。这次修正案的否决,是由于保守党和工党一部份反动议员的联合支持,以及多数工党议员的缺席(约一百多名工党议员拒绝投票)。实际上,工党本身的议员反对外交政策者达一百六十一名之多,赞成者仅二百三十人,二者相差无几,而且这些反对英工党政府现行外交政策者,仍表示保持其原来的意见,坚决反对到底。英国外交政策所包含的危机并未过去,所以这次工党议员的「反叛」事件,显然不能说是问题的解决,而只是问题的开始。波涛原是由无数浪花激成的。英国这次政潮的发生,决非偶然。原来自工党执政一年以来,它的政策,特别是外交方面,简直和保守党没有什么两样。在  相似文献   

12.
殷翔  赵纪周 《世界知识》2010,(15):40-41
"大社会"计划既是保守党"小政府,大社会"理念的具体体现,也是应对英国财政困难与社会转型的良方。该计划还成就了英国华裔青年纳特·魏,让他一夜成名。  相似文献   

13.
按照英国宪法每五年举行一次大选的规定,今年应当举行大选。4月9日,英国首相道格拉斯-霍姆宣布今年秋季、大概是10月举行大选。其实,从去年秋天开始,竞选斗争就已经加紧进行了。英国保守党执政十三年来,英国国内情况和国际地位都是江河日下。保守党内部矛盾重重,英国人民对保守党政府的厌恶情绪日益增长(参阅本期《英国霍姆内阁的穷途末路》一文)。因此,工党方面认为这次大选是他们的大好机会,该论到他们来做庄了。但是,工党提出的政策,究竟同保守党有多少不同呢? 今年4月出版的美国《外交季刊》上刊登了戈登-沃克的一篇文章,全面说明工党的国防和外交政策。戈登-沃克是工党“影子内阁”的外交大臣,1950—51年曾任工党内阁的外交大臣。他在这篇文章里表明,工党如果执政,在外交上将更加追随美国的政策,力求发展美英之间的“特殊关系”,同时企图继续充当美苏关系中的掮客,从中渔利;在国防上将托庇于美国的“核保护伞”,而致力于发展维护英国殖民利益的常规武装。当然,文章的内容在有些问题上也反映了美英之间的矛盾。此外,这篇文章述及工党的对华政策时,一方面表示“工党政府将更加密切它同中国的关系”,另一方面又对中国进行了歪曲和诬蔑,说什么要使中国“受到联合国内世界舆论的压力”。下面是这篇文章的节译。  相似文献   

14.
工党政策向保守党靠拢促生新的『共识政治』,反映了英国社会的变化和选民的求变心理。 5月1日是全世界劳动者的节日。同时,今年的5月1日对英国劳动者来说又别有一番意味,因为这天打着民主社会主义旗号的、属于左翼政治力量的英国工党在大选中以绝对优势获胜,执掌了英国政权;它的领袖、年仅44岁的托尼·布莱尔入主唐宁街10号,成了英国185年来最年轻的首相。而立志要使保守党实现“五连冠”的前任首相约翰·梅杰则在大选后辞去了保守党领袖职务。  相似文献   

15.
9月4日,加拿大在野近21年的进步保守党在大选中以压倒优势击败了执政的自由党。该党领袖45岁的马尔罗尼出任总理。此次大选,进步保守党大胜.自由党败北,并非偶然,有着多方面原因。首先是广大群众对自由党长期不能解决经济难题深惑不满,希望换个党执政,或可使经济有所改观。自由党1963年4月上台以来,除1979年6月至1980年2月外,迄今执政了20余年。特鲁多担任总理近16年。尽管他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在国内建树不少,如从英国收回制订宪法的权力;妥善处理了魁北克法裔要求独立的问题,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七十年代经济发展较快,使加拿大跻身于西方七强之林。但十几年来推行加强政府干预、扩大财政支出的政策所积累的  相似文献   

16.
豪以辞职表明与撒切尔夫人的界线。英国在欧洲新格局和经济问题上陷入了困惑。11月初、英国副首相兼下院领袖杰弗里·豪爵士挂冠而去,触发了一场严重的政府危机。它不仅暴露了保守党  相似文献   

17.
这一事件在英国政界和新闻界引起轩然大波。人们认为,政府的做法是保守党企图在大选前加强舆论控制。1月底2月初,环绕着"间谍卫星"泄密事件,英国着实热闹了一阵子。几天内,英国广播公司的系列纪录片《秘密社会》被禁映,主管编辑与行政事务的总经理  相似文献   

18.
梅杰在外交、内政、经济方面的建树,确立了保守党在大选中的优势。优势能变成胜势吗? 梅杰出任英国首相已经半年。在此期间,他由于在海湾战争中的突出表现赢得了“战后英国最受欢迎的首相”之美称。一时间,英国上下普遍认为,梅杰很可能趁此良机提前举行大选,实现保守党的四连冠。然而,政坛风云变幻无常。海湾战后在英国举行  相似文献   

19.
在1955年的头三个季度,英国经济情况继续沿着从去年下半年已经开始呈现的趨势,向恶化的方向发展。保守党在英国大选以前保证将出现的所谓长久的“繁荣时代”,已被事实证明只不过是骗取选票的空头诺言而已。英国经济情况恶化的最明显的徵象,就是国际收支逆差和物价上涨。一年多以来国际收支逆差的不断增长,使英国的黄金美元储备大大地减少,达到了1953年以来的最低点,以致在国际货币交易市场上对英镑普遍看跌,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学者又在纷纷讨论英镑再度贬值的可能性。英国财政大臣巴特勒所不断重复的他的一句话的声明“英镑绝不贬值”,只是说明英镑目前的不稳固地位,反映了英国当前严重的国际收支危机。在英国国际收支的平衡上,它的对外贸易佔据着主要的地位,甚至被称为“英国的生命线”英国国内所需要的粮食和工业原料,绝大部分依靠自其它国家的进口,而  相似文献   

20.
工党志在问鼎,保守党力图坪联。鹿死谁手取决于经济能否迅速回升。英国两大党工党和保守党先后于9月29日和10月8日举行年会。这是在英国大选临近(一般估计在明年春天举行)的背景下召开的年会,因此既反映了两党竞选趋向,又反映出今后一段时间的英国政局动向。工党背水一战,政策右转。工党已经历三次大选失败,饱尝长达12年之久在野的清苦。近一个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