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谢联辉 《科学通报》1980,25(11):519-519
1973年以来,作者在福建从南到北的20个县、市,发现了一种新的水稻病毒病——水稻簇矮病。这种病害一般多是零星发生,但也有发病成灾、毁种绝收的。近查此病,在湖南的新化、安乡、株州和江西的(应鸟)潭等地也有发生。由于此病症状与矮缩病(Dwarf)有其相似之处,过去常被误诊为矮缩病。经过近几年的研究表明,此病无论在症状反应、寄主范围,还是传播  相似文献   

2.
雄鱼的惩罚     
<正>科学家近日首次证实,假如雌性清洁鱼(也叫濑鱼)干扰了雄性清洁鱼用餐,就会遭到后者的惩罚。对于清洁鱼来说,咬食"主顾鱼"体表的黏液层是一种坏习惯。  相似文献   

3.
最近几年,为了挽救中国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中央和地方实施了一系列果断措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即是其中重要的两项。中国有天然草原面积4亿公顷,占国土面积的40%,相当于耕地面积的3倍多。由于气候环境不佳和人工放牧(包括采矿、采草药、截留水源、鼠害等)造成草原面积迅速萎缩,草地沙漠化、荒漠化严重。“退牧还草”之意就是把牛、羊、畜群改天然放牧为舍饲。这样,一来能提高牲畜产量和质量,另一方面又能保护大片草原,使其生态得以恢复,重现草茂水清、鸟语花香的良性局面。然而,“疯牛病”和其他家畜家禽大规模流行病的出现,又迫…  相似文献   

4.
孟凡丽 《世界科学》1997,(12):16-17
20世纪70年代末,当发育遗传学家克里斯蒂那·纽斯莱.福尔哈特(ChriaianeNusslein-Volhard)和恩里克·维肖思(EricWieschaus)使上千只果蝇的DNA随机突变,然后筛选出它们子代的胚胎缺陷型时,发育生物学中最令人感兴趣的实验之一便开始进行了。他们为研究一系列曾经是神秘的发育过程中的遗传因素开辟了道路,并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如今,纽斯莱福尔哈特和他的同事们又做了一次类似实验,这次主要是针对动物界中的脊椎动物。他们以斑马鱼为材料,应用其已有的技术生产出了一种稀奇的新型变异动物——这为未来发育生物学的进展打下…  相似文献   

5.
鲩、青、鲢、鳙的人工繁殖在我国的进展和成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伍献文  钟麟 《科学通报》1964,9(10):900-900
我国池塘养鱼在纪元前1,100多年就开始了。大约在纪元前460年代,最早的一部淡水养鱼书籍——陶朱公养鱼经出版了。这部书总结了当时我国的池塘养鲤方法,所以我国池塘养鱼最早是养鲤鱼的,至于池塘混养现在最普通的鲩、青、鲢、鳙,是在唐朝(纪元618~904)才开始的。因这些鱼有许多优点,所以我国池塘养鱼的单位面积产量特别高。一般在池饲养最多不超过三年,且因密养的缘故,性腺得不到充分发育,  相似文献   

6.
灌丛化草原:一种新的植被景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灌丛化草原指灌木植物在草原基质上形成的团块状散布的斑块植被景观,它是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出现的一种新的植被类型。作为灌草连续体,灌丛化草原中的灌木斑块与间隙处的草本斑块共同决定着该植被类型的群落学和生态学特征。笔者评述了灌丛化草原的分布、可能的形成原因、植被结构、物种组成及碳收支等结构特征及生态功能。  相似文献   

7.
为了拯救美国的森林免于酸雨之害而作出的需耗资千百亿元的立法,可能指错了目标.从烧煤的发电站和工厂的烟囱中排出的含硫氧化物("SOX"),长期以来被认为是酸雨中最具伤害作用的成分,但最近对阿帕拉契亚山脉中的树木和德国的树木研究表明,从发电站、机动车辆、肥沃的田野和料场中散发出来的含  相似文献   

8.
聚四氟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工程塑料.它既能耐二、三百度的高温,又能耐低温,在接近绝对零度时仍有韧性.它在酸、碱、有机溶剂、强氧化剂及几乎一切化学试剂中都不起变化,不沾水、不沾油,又有优良  相似文献   

9.
1974年,英国化学家Elliott及其小组用氰基苯氧苯和顺式二溴菊酸合成一种有八个异构体的合成酯。这种合成酯是一种不感光的(即在光照下不会降解的)初级除虫菊酯。根据此研究,法国Roussel-Uclaf实验室的Roussel-Uclaf先生又提出用这几个异构体中的一种比较活泼的异构体来工业合成一种高效杀虫剂。此杀虫剂的商业名称叫Decis。  相似文献   

10.
日本鸟取大学的栗村声称已研究出一种便宜和可靠的爱滋病(AIDS,后天免疫性缺乏综合症)诊断方法。用该法鉴别存在爱滋病病毒的抗体的血样是100%正确的,检验员每天可检查200份样品(比目前所用的方法快十倍)。该法是利用荧光显微镜瞄准爱滋病病毒的抗体。它比Blot法便宜、快,而比另一种ELISA法可靠。该法将受爱滋病病毒感染的细胞固定在玻片上并用待检验的血样覆益。如果血液含有爱滋病病毒  相似文献   

11.
一种新的洋壳类型及其动力学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张旗    周德进  陈雨 《科学通报》1996,41(11):1025-1027
大洋岩石圈是由洋壳和上地幔组成的,洋壳剖面通常认为是相当于特罗多斯蛇绿岩所建立的剖面。其底部为超镁铁质的堆晶岩,向上依次出现堆晶辉长岩、均质辉长岩、席状岩墙群和枕状熔岩,上覆深海沉积物。海洋地球物理调查表明,洋壳分为三层:第一层主要是很薄的沉积物;第二层推测由玄武岩和席状岩墙群组成(深海钻探已经在哥斯达黎加裂谷之下打到了席状岩墙群);第三层推测由辉长岩杂岩组成。由于洋壳与蛇绿岩剖面惊人地相似,故使人们相信它们是可以类比的。迄今为止,在世界上发现的大多数蛇绿岩尽管不具有特罗多斯蛇绿岩那样完整的剖面,但由于可以在一个不大的范围内找到上述岩石组合,故通常均把它恢复为类似特罗多斯的剖面。并认为这就是洋壳剖面。然而,蛇绿岩中并非只有上述一种类型的剖面。笔者认为,还有一种新的洋壳类型,如:阿尔卑斯和双沟蛇绿岩的例子。  相似文献   

12.
奚正德  马宝骊 《自然杂志》1997,19(5):255-260
1997年度的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已由瑞典卡罗林医学研究院向全世界宣布,授予美国生物学家斯坦利·普鲁辛纳(S.B.Prusiner)教授,以表彰他在退行性脑病的蛋白颗粒(毒朊)研究方面的贡献.普鲁辛纳开创性地发现了一种全新的致病因子类型,并阐明了其作用模型的原理.他发现克罗伊茨费尔特-雅各布病和羊瘙痒病均可通过一种感染因子传染,但感染因子中没有找到像细菌、病毒等其他类型病原体具有的遗传物质(DNA或RNA),随后提出了单一蛋白质可能是感染因子,并将这一蛋白质命名为毒朊(prion),意为蛋白源性感染颗粒.为了解释包括人在内的所有哺乳动物正常细胞都存在其编码基因,研究者假设毒朊存在有两种构型,空间变构是其致病的机制.分析总结人类家族性疾病,认为致病性毒朊可以通过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且具有感染性特征.蛋白质变构致病假说的提出并不断得到实验的验证,使经典认为相对独立的遗传性和传染性得到了有机的统一.这一开拓性工作使人们首次意识到除了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外,变异蛋白质亦可传播疾病;同时为现代医学了解和掌握与痴呆有关的其他疾病(例如阿尔茨海默氏病)的生物学机制提供了基础,并为今后的药物开发和新的治疗方法的研究奠定了基石.本文将介绍蛋白质致病因子—毒朊的发现研究过程.值得提到的是  相似文献   

13.
斯华龄  张立明 《科学》2004,56(1):20-23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探索一种能模仿脑功能的电子或机械系统.1940年代计算机的出现解决了人脑的逻辑思维问题,它的功能已经大大地超越了人类的逻辑思维.人脑还具有独特的形象思维和智能,当前的计算机不论发展得多先进,都很难代替人脑,尤其是在目标、物体和人的识别方面.  相似文献   

14.
一种新的植物细胞凋亡原位检测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一种由动物细胞凋亡ISEL技术衍生的,并与原生质体染色体制片技术相结合的植物细胞凋亡原位检测方法,此方法简单,直观,灵敏度高,避免了假阳性和非特异性信号的出现;可同时从染色体,核以及DNA不同层次对植物细胞凋亡的的特征进行原位检测,并可观察它们在凋亡过程中各个时期的特征及动态变化。用此方法检测了盐胁迫诱导的玉米根尖细胞凋良,结果表明盐胁迫下的植物细胞确实具有动物细胞凋亡的典型特征。  相似文献   

15.
陈昭宜 《科学通报》1988,33(21):1653-1653
大气质量指数是评价大气质量的尺度,因此如何确定一种简单而又准确的大气质量指数的计算方法,对评价大气质量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它的计算方法比较多,比较常用的有算术平均法,加权平均法、内梅罗统计法和几何均值法,其中内梅罗统计法和几何均值法又较算术平均法更全面、准确些,其计算模式为  相似文献   

16.
赵东升 《科学通报》1983,28(20):1277-1277
本文针对Fuzzy拓扑空间提出了一种新的连通性——r连通性。这种连通性是用远域给出正面刻划的,它不同于巳有的用否定某种隔离性而定义的那些连通性。与已有的连通性比较,我们的连通性具有更多的优点,比如我们的连通性是有限可乘的。另外本文还讨论了已有的连通性的一些进一步的性  相似文献   

17.
一种新的交通流动力学模型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姜锐  吴清松  朱祚金 《科学通报》2000,45(17):1895-1899
从跟驰理论的思想出发,按照效能流研究中通常采用的微观-宏观参量间联系方法,得到一种动力学模型,能克服现有动力学模型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数值模拟表明,新模型能较好地计算堵塞、疏导、幽灵塞车、时走时停现象等车流情况。  相似文献   

18.
马三梅  王永飞 《自然杂志》2004,26(6):342-342
花粉成熟后 ,从雄蕊花药或小孢子囊中散出后 ,传到雌蕊柱头或胚珠上的过程叫传粉 (pollination) .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着自花传粉与异花传粉 2种方式 .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柱头上的过程称自花传粉 (self pollination) .一朵花的花粉落在另一朵花的柱头上的过程称异花传粉 (cross pollination) .有些植物是严格自花传粉的 ,有些植物是严格异花传粉的 ,大部分植物既可自花传粉又可异花传粉 .植物一般以风或者动物作为媒介进行传粉 .以风作为授粉媒介的花称为风媒花 (anemophilousflower) ,例如小麦、水稻等 .风媒花的花粉散放后随风飘散 ,随机地落…  相似文献   

19.
为减少船舶航行阻力,人们想了许多办法,如减小船壁的粗糙度,船身设计成流线型……我的设想是用柔性涂层减少阻力。鱼身上都分泌一种黏稠液体,这层黏液符合流体力学中减小阻力的要求。所以,鱼游得很快。如果在船体的触水面刷上一层这种黏稠胶体,岂不是可以航行得更快。我们可以分析各种鱼的分泌物的成分、结构方式,用人工合成的方法做出类似的胶体,再加入粘合剂、软化剂,防止其变硬。要分别研究淡水鱼和海鱼,对应内陆水运和海运。再用实验的方法,分析比较不同厚度涂层下的阻力系数,选取最佳方案。减小阻力则可减少发动机功率,节省能耗。(设想…  相似文献   

20.
姚国正 《科学通报》1983,28(4):248-248
一般认为,双眼立体深度知觉是由两眼图像轮廓(Contour)之间的水平视差决定的,而图像的细节则是无关紧要的。Julesz在1959年创制了没有单眼图形线索的随机点立体图对(Random-dot stereograms,简称RDS),并对其体视现象做了一系列的研究。结果表明:深度知觉不必依赖于单眼的图形识别,体视的必要信息仅仅是两眼视网膜上对应点之间的视差。他还提出了一种称之为协调模型(Cooperative Model)的体视机理,用来解释RDS的体视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