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贾卓 《科技信息》2009,(35):318-318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我们教师往往追求的是学生对基础知识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情感。课堂成了教师的“一言堂”,学生则是聆听者。这种现象违背了数学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抑制了学生在数学领域的广度和深度。可喜的是新课程标准已明确指出“要关注学生的数学情感和情绪体验”。这预示着我们的数学课堂将会真正贴近自然、贴近经验、贴近生活、充满生命的活力,学生的情感将会在数学课堂上得到飞扬。  相似文献   

2.
小学数学新课标指出在数学课堂要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而运用学具,符合小学生的特点,小学生活泼好动,教师如果能在数学课堂,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学具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满足了学生乐学的心里,一举两得。运用学具,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人,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运用学具,改变了学生传统的木偶似学习,让数学课堂变得充满生机和活力,灵动而立体。运用学具,让每一个学生在数学课堂找到自己的位置,享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更让那些听数学而生畏的学生找到再学习的勇气和信心。学具的运用,完美的构建了高效数学课堂。  相似文献   

3.
在不少的课堂上,由于教师过分追求教学的“完美”、“圆满”,担心时间被耽搁而完不成教学任务,总是把学生的提问、思考、解答,当做“例行公事”,置学生于课堂以外,教学就成了演译、完成教案的过程。数学课堂是学生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学习数学的乐园,是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活动基地。课堂上,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这就要求教师学会耐心地等待。  相似文献   

4.
数学教师如何在课堂中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一门艺术。这就要求教师要能够分析、处理教材,在教学前理清基本脉络。同时在数学课堂中教师要转换自己的角色,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你的学生也在不断地转换自己的角色,感受到数学世界的奇妙,使数学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  相似文献   

5.
数学新课标明确指出,要重视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大多数教学任务都是在课堂上完成的。特别是小学数学的课堂,对学生的学习十分重要,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学习几乎来自课堂,但传统的数学课堂,往往呈现这样一种现象,教师讲的津津有味,学生却呆板沉默,不知所以。因此,提高小学数学的课堂效率成了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数学教师应该努力创设适于学生学习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乐学,爱学数学,让数学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努力打造自己品牌效应的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6.
数学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基础学科,是其他学科的基础,小学更是基础中的基础,小学生只有对数学入迷才能叩开思维的大门,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发展。教师要善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充分利用数学课堂,把它创设成充满活力、魅力无穷的空间,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地感受数学美,去追求数学美。  相似文献   

7.
打造初中数学教学高效课堂,不能让学生打疲劳战术,要真正的体现教师的转变,按照新的课程标准要求,转变教师的角色,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课堂的积极性,真正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8.
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数学是抽象、严谨的,而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是以形象、直观为主,从小学生的特点及数学本身的发展,要求我们重新认识小学数学教学,数学课堂中也应有真情的投入。教学的魅力往往来自教师的魅力,教师的成功往往始于学生的成功。教师要善于抓住机会,在课堂上制造焦点,让学生在欣赏和被欣赏的过程中,亲近教师,亲近数学,师生情感产生共鸣,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现结合我的长期教学实践,谈谈这方面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陈为华  尹德玉  代美丽 《科技信息》2012,(13):291-291,303
在高职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有助于改变教师观念,提高数学涵养,提升教师素质,提升课堂效率,有助于转变学生的学习观,提升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和认识,使学生的智力、数学能力、数学兴趣得到全方面的开发与提高,综合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的道理。  相似文献   

10.
课堂提问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手段,是开启学生智慧、促进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手段。如果教师的提问出现误区,教学效率就会降低,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所以,优化课堂提问行为,使提问更好的服务于课堂教学,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教师不断探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11.
刘杰 《科技咨询导报》2010,(13):166-166
数学课堂效率的提高需要全方位调动学生的参与,以学生为主体构建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良好师生关系是创设优质课堂的前提,教师对学生无私的爱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引导学生参与教学,培养兴趣,提高课堂的互动性、探究性。"学以致用",把数学引入生活,挖掘数学的学科潜力,贴近学生生活,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立足课堂,提高效率。  相似文献   

12.
张巧风 《科技信息》2013,(36):199-199
合理使用信息技术,改变了原有的课堂教学模式,可以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形成新的、平等的师生关系,使一向沉闷的数学课堂充满了绿色的生机。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上的运用,切实优化了数学课的教学效果,真正推动了新课程改革的进程。  相似文献   

13.
由于中等专业学校学生的数学基础水平参差不齐,给数学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从教材的选择、教师对学生的适应、课堂氛围的创造、寓思想教育于数学教学之中四个方面探索中专数学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4.
教育,应该具有灵性和美感,具有滋养人性的功能。数学课堂,也需要我们教师用诗去经营。营造绿色课堂氛围,创设具体生动的学习情境,设计开放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关注课堂的动态生成,去积极构建充满灵性的数学课堂。灵性的数学课堂是师生经验的共享、情感的融合与灵魂的感召;灵性的数学课堂是学生潜能的开发、精神的唤醒和个性的彰显;  相似文献   

15.
传统课堂学生不仅厌倦看似枯燥的数学也厌恶教数学的人,新课改下的合作学习和放手教学时学生兴趣盎然,从而使学生爱数学和教数学的教师,在此基础上,再接再厉,相信学生会更加喜爱学数学。  相似文献   

16.
在数学教学中,许多教师都有过这样的体验:教师满怀信心地上课,可从课后学生反馈的信息看,总是存在着大量的问题,学生总是说听不明白或不会做作业。为此,数学课堂要提高效率,必须优化数学课堂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7.
乔木 《科技信息》2013,(22):312-312
数学课堂教学既要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也不能缺少教师的示范作用;教师高效的示范既可以启发学生思维、拓展学生想象空间,又能使数学课堂显现出激情与活力,真正成为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也进行了不断改革,在小学教学课堂中也不断引入了新的授课形式,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引入对话式教学形式能够跟进时代的发展,教师在课堂中创设对话以及学生之间的互动形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要以班级为单位,将学生们分成几个小组,鼓励学生们进行小组探讨。对话式教学的引入使小学数学教学顺应了时代的发展需求,达到新课程标准改革的要求,这种授课模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使教师的教学模式得到创新,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因此对话式教学模式具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未来教育的发展。该文主要针对对话式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分析,得出相关结论,希望为小学教育部门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9.
要想使数学课堂迈入高效征途,开辟出一条教学高效、学法高效.学生高效,质量高效的新路。就必须做到:课前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解决问题的习惯;课堂中注重教师必须少讲,挤出时间让学生多讲、多说、多练、多评价,给学生充分展示解题才能的机会;验收时注重学困生掌握的情况,促成学困生学会会学的方法,才能把数学课堂变成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20.
马雪雁 《科技信息》2012,(21):321-321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讲究教学民主,倡导课堂讨论,诱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并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引导他们学会观察、勤于分析,善于思考,做到学生能独立思考。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小学数学如何进行教学,从而使学生热爱数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