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忠民  谢霄 《应用科技》2011,38(3):50-54
针对CAN、RS-232接口的工业设备的远程监控问题,提出了以ARM为控制核心,采用μC/OS-Ⅱ实时操作系统,将来自CAN或RS-232接口的上传数据进行相应的协议解析,再添加TCP/IP、以太网协议封装,将数据转发到以太网上;将来自RJ45接口的以太网下发数据进行以太网、TCP/IP协议解析,再进行CAN或RS-232协议封装,将数据下发至相应的接口上.采用ARM芯片LPC2292、网卡芯片DM9000等设计和制作了协议转换系统的硬件电路,并开发了相关软件.其中RS-232、CAN的传输速率可调,USB支持常用的12 Mbps全速设备,以太网传输速率为10 Mbps/100 Mbps自适应,转换时间小于20 ms.基于ARM的协议转换系统实时性强,转换速度快,使用范围广,工作可靠,性能良好,具有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龚小琼 《科技信息》2008,(31):63-63
快速以太网是我们常说的百兆以太网,它在保持帧格式、MAC(介质存取控制)机制和MTU(最大传送单元)质量的前提下,其速率比10Base-T的以太网增加了10倍。千兆位以太网是一种新型高速局域网,它可以提供1Gbps的通信带宽,采用和传统10M、100M以太网同样的SMA/CD协议、帧格式和帧长,因此可以实现在原有低速以太网基础上平滑、连续性的网络升级。  相似文献   

3.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校园主干网技术已从以双环FDDI、100Mbps快速以太网技术为主导发展到以ATM、千兆位以太网技术为主导,为了满足高等院校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对信息网络建设日益高涨的需要,几年前所建成的校园主干网的更新换代、升级提速已是势在必行。文中以西安石油学院校园网为例,在全面分析、对比的基础上,从高速、可靠、实用、安全、易于管理等方面提出了用千兆位以太网技术改建、升级校园主干网的构想,并设计出了一种切实可行的校园主干网的方案。  相似文献   

4.
主要介绍利用微控制器MCU为核心的以太网 -CAN网关原理 ,将现场总线CAN总线系统直接连接在以太网上。它既可以将普通CAN接口测控设备变成以太网络测控设备 ,通过互联网进行数据的传送 ;也可以在一些大型分布式测控系统中采用以太网 -CAN接口模块 ,方便地将原来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升级为以太网络分布式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5.
将10/100Mbps以太网引入桌面、部署新的高带宽应用以及对语音、视频和数据基础网络设施的统一都要求在今天企业级局域网络的核心提高网络的能力.这种对网络能力的迫切要求加上企业对其局域网前所未有的依赖,都将对网络的建设过程产生影响.为了满足新一代局域网的核心对网络能力与可用性的严格要求,3Com公司开发了多点链路汇聚(WPLA)技术.MPLA是一种高带宽、高度容错的结构.它可以提高网络的可伸缩性降低网络的复杂性,而且较之其他技术具有无可比拟的价格优势.  相似文献   

6.
宽带路由器是近年来新兴的网络产品,它伴随着宽带的普及应运而生.多数宽带路由器采用高度集成设计,集成10/100Mbps宽带以太网WAN接口、并内置多口10/100Mbps自适应交换机,方便多台机器连接内部网络与Internet,可广泛应用于家庭、学校、办公室、网吧、小区、政府、企业等场合.宽带路由器有高、中、低档次之分,高档次企业级宽带路由器的价格可达数千,而目前的低价宽带路由器已降到百元内,其性能已基本能满足家庭、学校宿舍、办公室等应用环境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季林  金环  邢振民 《科技信息》2006,(1):114-115
从网络技术发展的角度入手分析,论述了 IPv6对工业以太网络的影响,指出现场总线技术正进入 E 网到底的以太网络时代。文中讨论并给出了基于以太网的工业控制网络体系结构模型和模块化 IP 智能仪表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8.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 ,校园主干网技术已从以双环 FDDI、1 0 0 Mbps快速以太网技术为主导发展到以 ATM、千兆位以太网技术为主导 .为了满足高等院校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对信息网络建设日益高涨的需要 ,几年前所建成的校园主干网的更新换代、升级提速已是势在必行 .文中以西安石油学院校园网为例 ,在全面分析、对比的基础上 ,从高速、可靠、实用、安全、易于管理等方面提出了用千兆位以太网技术改建、升级校园主干网的构想 ,并设计出了一种切实可行的校园主干网的方案  相似文献   

9.
工业控制网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海 《科技信息》2011,(27):I0079-I0079
本文通过对传统工业控制网络的深入分析,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控制网络体系结构———结构化的交换式工业以太网。分析了该系统的特点,探讨了交换式以太控制网络应用于工业现场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0.
在智能建筑中,以网络为依托的数字视频监控系统已经成为视频监控领域中的主流发展方向。本文介绍了智能建筑中基于以太网视频监控技术的发展现状,并对以太网通信确定性和实时能力进行分析,提出了对以太网通信实时性的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11.
基于μC/OS-Ⅱ的多任务工业以太网测控节点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介绍了一种基于单片机ADμC834和以太网控制芯片RTL8019AS的测控节点的硬件架构,该节点包含模拟量输入、开关量输出和越限报警等功能模块.本节点以嵌入式μC/OS-Ⅱ为操作系统,以uIP为以太网协议栈,节点在多任务环境和以太网通信的支持下可顺利地执行模拟量采集、控制量输出、以太网通讯和越限报警等任务.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以太网控制器RTL8019AS的特性,给出了采用RTL8019AS实现以太网通讯的下位机硬件设计电路和软件设计方法,着重论述了实现以太网通讯的上位机软件的设计方法,所设计的硬件电路和通讯软件为贵重物品防盗监控系统的以太网通讯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陈旭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6,37(1):116-118,122
提出一种新的基于SNMP的拓扑自动发现算法,该算法能够实现以太网内部的交换机、主机互联的拓扑自动发现。从而降低基于以太网变换技术的园区网的网络管理难度。以太网是当前园区网所使用的主要网络技术,利用以太网交换机划分网段并实现网内互联。以太网通信使用交换技术,数据交换双方依据MAC地址识别。在一个以太网内,每一台交换机都存储着网络内所有活动主机的MAC地址。利用SNMP协议能够获取交换机中MAC地址表数据,利用笔者所述算法处理这些数据能够实现以太网内部交换机、主机拓扑结构的自动发现。由于SNMP和MIB被各厂商所接受,因此笔者提出的算法具有通用性。  相似文献   

14.
基于交换式以太网的网络控制系统仿真平台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研究了传统以太网和交换式以太网的网络时延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交换式以太网的网络控制系统仿真平台.该仿真平台用两台计算机分别仿真实际控制系统中的控制器和被控对象,这两台计算机通过实际网络相连.其中控制器和被控对象通过Matlab仿真实现,两者的数据通信通过高级程序语言VB完成,VB与Matlab的数据交互通过ActiveX自动化技术解决.根据网络中央节点设备的不同,可以分别在真实的以太网和交换式以太网环境下,仿真不同网络负载时的网络控制系统.仿真实验证明了该平台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基于以太网技术的船舶气象仪通信功能的设计方案。将S3C2440A与DM9000AE两种芯片结合使用,设计了船舶气象仪通信板。测试结果表明,该设计实现了船舶气象仪和其他船载设备之间的以太网通信,完全满足船舶气象仪对以太网通信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给出了对WINDOWS2000平台中的数据链路层数据帧进行截取的原理与实现方法,即监听以太网络中客户的通信,提取获得的数据帧中有用的信息,对信息进行相应的处理,进而设计实现了一个网络监测系统。该系统可以对网络的流量情况进行实时的统计、查询,是在DDK(Device Driver Kit)环境下用VC 开发和编译的,支持NDIS5,适用于以太网。  相似文献   

17.
嵌入式单片机网络测控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一种基于以太网的嵌入式单片机网络测控系统,它采用具有8052内核的高速单片机,通过对专用以太网芯片的控制,在以太网上实现了TCP/IP协议的功能,可作为以太网的一个独立系统,网络上的任何一台计算机都可通过标准的TCP/IP协议对其进行控制,传输控制命令或数据。将该网络测控系统配上数字温度传感器后实际测量工业现场温度,然后通过网络传输给计算机,可获得温度曲线,其测温范围与控温范围均为-10~+125℃,测温精度为上±1℃,分辨力达0.1℃。该系统具有结构简单、通用性强、通过Internet进行通信、使用灵活、成本低等优点,适配多种智能传感器并具有较强的扩展能力,适用于远程数据采集、远程测控等领域。  相似文献   

18.
为了应对工业以太网在使用过程中频繁发生网络故障的现象,利用对网络节点重新规划分配、减小通讯量、减轻网络传输负担,选用高质量的网络传输介质、对网络外界杂波干扰进行屏蔽的方法,对原有的工业以太网络进行大幅改进,经过统计,月平均故障报警次数由改进前的28次变为改进后的2次,网络故障的发生频次得到明显降低.因此,以上改进方法可有效应对工业以太网使用过程中最为常见的网络故障问题,起到极大减少或根除以太网网络故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以太网交换机是当前采用星型拓扑结构的以太局域网的标准技术。交换机为所连接的两台联网设备提供了一条独享的点到点的虚电路,避免了冲突,从而为提高接入网络传输的速度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主要探讨以太网交换技术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决多种现场总线难以集成的难题,提出基于工业以太网的网络控制系统.研究同时具有网络诱导时延和数据包丢失的工业以太网络控制系统的建模问题.假设数据包丢失率一定,网络延时不大于一个采样周期,将工业以太网络控制系统建模为具有事件率约束的异步动态系统.针对对象状态不完全可测情况,研究采用动态输出作为反馈的网络控制系统指数稳定问题,给出确保系统稳定的动态输出反馈控制器的设计方法,并通过仿真算例证明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