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我们看到苹果从树上掉下来,会去拾起苹果;牛顿看到苹果从树上掉下来,静静地坐在一边思考,最后他发现了地球万有引力定律……从这一事实中我们不难感受到学会思考、发展思维对一个人成才的重要性。要让孩子更聪明,我们就应从小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因为小学生的思维发展正处于皮亚杰描述的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度时期,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一般依据具体的形象及亲身的操作。  相似文献   

2.
所谓逻辑思维能力,就是运用形式逻辑及辩证逻辑的思维规律和方法来形成概念,进行判断、推理等思维活动的能力。思维是否正确、合理,是否迅速、敏捷,是逻辑思维能力高低的主要标志。今就个人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作法和体会简述如下,以供讨论。一、从具体到抽象地建立概念,从抽象到具体地深化概念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艾萨克·牛顿(ISaac Newton)发现万有引力的故事与苹果从树上掉落有关。据他本人叙述,他当时是在埃尔斯索普庄园的家里靠着窗台坐着,看见一个苹果从树上垂直掉下来,于是联想到引力的普适性。一个更为夸张的说法是,当时牛顿正端坐在一棵苹果树下苦思冥想,突然一个苹果落下,正好砸中了他的头,  相似文献   

4.
靳鸿范 《科技信息》2010,(25):236-236,344
思维是人类智力的核心,青少年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面的拓宽,思维也逐步地从具体的感性思维向抽象的理性思维过渡。本文阐述了在地理教学中,如何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必散思维、逻辑思维、创造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5.
儿童的思维发展是从直觉思维、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发展为抽象逻辑思维。由于小学生的感性经验少,抽象概括能力差,理解和掌握计算的概念、公式、法则等需要依靠实物、教具或具体事例,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组织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探究发现规律,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从感性到理性,从实践到认识,引导学生积极动脑、抽象、概括、分析、推理,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而且又可以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相似文献   

6.
如果眼前有个苹果,我们是通过颜色和形状来认识到这是个苹果。当苹果从树上掉下来时,眼睛还能够追踪到苹果落下的过程。能够看见东西似乎是我们理所当然应该具有的本领,然而,视觉其实并不简单。人类的视觉系统与摄像机不同,它需要由大脑进行一系列复杂的信息处理,包括产生错觉时进行的图像调整.感知不存在的颜色以及对观察实物时遗漏信息的补救等等。下面我们就借助一些日常的错觉现象来探索视觉与人脑的这些不可思议的信息处理过程。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理念下中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先碧 《科技信息》2011,(20):I0245-I0246
良好的教学效果取决于相应的教学方法。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结合典型例子,文章从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揭示同类问题的一般规律、用矛盾分析的方法、通过思维的自我评价四方面探析对中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发展、提高和深化,说明数学教学务必从学生的认识规律出发,善于启发和诱导,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是中学数学教学中的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8.
研究目的 近年来,我国开始重视对中学生思维心理的研究了,也发表了一些研究报告,一般认为:“在少年期的思维中,抽象逻辑思维虽然开始占优势,可是在很大程度上,还属于经验型,他们的逻辑思维需要感性经验的直接支持。”(1)少年期(主要是初中生)抽象逻辑思维的经验型什么时候转到理论型?这种抽象逻辑思维的经验型又有什么特点呢?因为过去没有对初中三个级作过全面研究,所以还没有一个明确而清晰的答案。但我们认为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9.
许玲娣 《奇闻怪事》2005,(10):13-13,22
理念:布鲁纳强调:数学知识不是一个简单的结果,而是一个过程。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也决定,在他们认识活动中的思维正经历着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只有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可感知的现实情景,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数概念。  相似文献   

10.
国际法律思维是各国法律人,从全球背景出发,运用其理性逻辑思维,对国际法律问题的一种观察、思考。当今世界全球化趋势日渐明显,这也要求我们的法律思维对此做出相应的变革以适应国际社会新形势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苏南科技开发》2001,(6):38-39
“发现-对自然的现象,特征或规律等所作的前所未有的解释。” 有如众所周知的牛顿定律就是用来说明苹果为什么会从树上掉下来的现象的解释,因此牛顿定律是一个发现。还有如法拉弟电磁定律,数学上的勾股定律,其他几乎所有的定律,定则,公理都属于发现。  相似文献   

12.
在小平同志社会主义本质论断形成过程中,他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创造性.地运用了从抽象上升到具体这一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确立了以生产力为抽象的出发点概念,在此基础上经过生产力标准—公有制—共同富裕等中介环节,并把批判性和辩证性贯穿在他的整个思维行程中,最终达到了对社会主义的深刻具体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分析与综合相统一的逻辑方法和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逻辑方法是辩证思维中2种重要的思维方法。但二者并不是截然分开的,分析与综合的渗透着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逻辑方法,而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逻辑行程中又体现着分析与综合。将这2种方法交融并举,才能更好地保证我们思维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从人的思维发展过程来看,小学生正处在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在这个阶段,小学生的思维特点仍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开辟趣味数学课是活跃思维的好渠道,也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和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圆周率π所拥有的丰富数学内涵,使它在数学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古代世界各主要文明古国,人们很早就把对圆由田亩测量得到的朴素感性认识上升到抽象的理性认识,从圆的精确定义到明确圆周率的概念再到对圆周率的计算,表明人类早期已经从对具体圆形物体的感知上升到对抽象圆进行思考,也标志着人类数学思维早在2100年前就已经达到了抽象思维的高度。正是这种思维方式促进了数学的发展,从而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相似文献   

16.
小学数学操作活动是在小学数学学习活动中,学生根据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和定向的指导,动手操作学具,探究数学问题,理解数学知识,促进智能发展的学习活动。数学抽象性、逻辑性强,小学生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利用学具操作。我们可以解决数学学科特点与儿童思维特点间的矛盾,在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引导学生学好数学。  相似文献   

17.
前言 目前,我国思维心理学的研究还是比较薄弱的。思维是具有最高功能的认识活动,对思维没有明确的认识,科学的心理学是难以建立的。思维发展作为思维的子领域同样还有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本研究就从初中生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一般趋势及发展特点这一角度来探讨思维的发展,为中学教育提供相应的心理学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18.
<正>数学以其高度的抽象性和广泛的应用性而著称.在数学抽象思维的发展过程中,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循环往复,不断深化.这样形成的数学抽象思维系统的每一次循环,都使数学抽象对象的抽象程度提高了一步,因之,也就更本质更广泛地反映着自然界.在对数学方法论的研究中,徐利治和张鸿庆两位数学家所阐明的《数学抽象  相似文献   

19.
<正> 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是相辅相成的。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应在求同思维基础上,重视求异思维的训练,开发和发展他们的创造思维。思维是我们对客观事物和现象的间接的认识过程。求同思维是以逻辑思维为基础,依据已有的知识体系,采用现成的解决问题方法,寻求问题唯一的答案。而求异思维则没有固定模式,可自由设想,从不同角度,沿不同途径去思考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20.
这里所说的逆向思维,是指“如果 AB,那么是否有 BA?”即反回来考虑问题,这种思维属于归纳方法与数学演绎的范畴,是中学生必须具备的抽象思维方法之一。这种抽象思维发展的关键期和成熟期是初中年级,随着年龄增长和一些新课程,尤其是几何课的开设,抽象逻辑思维会产生一次飞跃,随着对平面几何中命题、逆命题,定理、逆定理的学习,学生的逆向思维的能力开始逐步形成,教师对这种逆向思维的开发,有助于学生逻辑思维由以往逐步形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