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技术的价值负荷过程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远航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19(12):31-33,76
用技术形态论的观点,打开技术黑箱,具体分析技术的不同形态及其价值的负荷过程,有可能消解由来已久的技术中性论与技术价值论之争。技术是人的目的的展现方式,目的的设定就负荷了人的价值。技术在其形态转化过程中由于技术活动主体的不同,便设定了不同的目的,负荷了不同的价值,并使技术的潜在价值现实化,乃至出现发明目的与创新目的的相悖,这就是技术价值的异化。研究技术异化应该特别关注技术的商业化过程。  相似文献   

2.
论技术的三种形态及其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技术的历时性演化过程中,存在着三种不同形态的技术,即技术发明、生产技术和产业技术;从形态构成上看,在共时性层面,每一种形态的技术都包含着三种构成要素,即实体性技术、规范性技术和过程性技术。把技术的历时性演化与技术的共时性构成统一起来看,由技术发明到生产技术的演化,包含着实体性技术由原型转变为产品,规范性技术走向成熟、完善和体系化,过程性技术的作用“场景”转变;产业技术作为技术的终极形态,由生产技术演化而来,必须经过系统整合、经济核算和制度规约。  相似文献   

3.
技术的价值伴随着它的设计、发明而诞生,伴随着它的开发、生产而增长,伴随着它的应用、普及而实现。作为其“自然编码”,技术从设计到发明形成它的“内在价值”;作为其“社会编码”,技术从开发到生产形成它的“潜在价值”;作为其“社会表达”,技术从应用到普及形成它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4.
技术评估的方法与价值冲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最基本的技术评估方法包括四种,即归纳法、演绎法、模拟法和情境描述法。无论是采取怎样的方法,都离不开价值判断,都表现出价值冲突,都包含了价值取舍。因此,技术中的价值和价值冲突的存在是客观必然的。技术伦理的任务就是揭示技术中的价值多元性,为技术的价值取向提供辩护和指南。  相似文献   

5.
论科学研究中的利益冲突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美国1980年颁的“Bayh-Dole法案”,极大地激发了其企业赞助大学和研究机构科研经费的积极性,从而使学术研究日趋商业化。与此同时,因企业主、科学家过度追求商利益而侵蚀科学研究的客观性,败坏科学院形象,损害公众利益的负面事件也日益增多。本文对此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考察,以期为完善我国的科研体制,转化政策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美国学者H.罗尔斯顿的自然价值论思想做了简要介绍和分析,认为该理论在西方环境伦理学阵营中独树一帜,从价值论角度出发,论证了自然界内在的客观价值。我们认为,他所提出的自然“内在价值”概念是对价值概念的泛化,错误地把价值的客观性等同于价值本身,把存在命题与价值命题混为一谈。本文指出,对价值概念的准确定义是正确认识自然价值,即真正实现自然价值概念提升的前提和关键,马克思主义关于价值的理论能够担负起这一任务。据此,本文将“自然价值”定义为自然对于整体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由于网络技术能够满足属于变革性技术的两项标准,所以网络技术属于变革性技术。应用网络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构建电子政府以服务于经济建设,解决数字鸿沟问题,缩小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缩小城乡与地区间差距,是实现网络技术正向价值的重要意义所在。要实现网络技术的正向价值,就要针对阻碍网络技术正向价值实现的主客体性因素采取相应的主客体性对策。  相似文献   

8.
技术价值观构成了马克思技术哲学思想的核心。马克思并非抽象、孤立地理解技术价值,而是将技术价值问题的思维向度从封闭的技术本身扩展到广阔的文化空间。在他看来,文化的内在生命和终极价值正在于其中所蕴涵的人的自由,技术作为人类最基本的感性活动形式、历史的存在方式或文化形式,其终极价值亦在于人类自由。在文化哲学的视阈中,马克思从人的价值出发追问技术的价值,将技术价值与人的价值、文化价值统一起来,赋予其求真、求善、求美的文化使命,并最终指向人的自由。  相似文献   

9.
技术活动是以“利害人己”为目的的伦理行为。道德目的与道德价值之间不是一种线性关系,而是一种非线性关系。伦理行为的道德价值是动机、意志、道德实践能力、环境影响力诸因素非线性互动的结果,其互动模式为E=M.V.(A+C)。该模型既能说明技术活动道德价值实现的多种典型情态,也能为实现技术活动道德价值的最大化提供指南。  相似文献   

10.
技术价值问题是技术哲学的核心问题。本文提出了技术价值系统概念,探讨了技术价值系统的内部结构及其系统特征。文章分析了技术价值系统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及其社会运行机制,探讨了对技术价值系统的可能控制。  相似文献   

11.
简论技术价值合理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技术过程论观点出发,结合合理性理论研究成果,提出技术价值合理性概念.通过对技术价值活动过程的考察,揭示技术价值合理性的本质规定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合价值性与合工具性的统一、合需要性与合效应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卡西尔是当代哲学中德高望重的人物,现今思想界具有百科全书知识的一位学者,在技术哲学方面被认为是从文化哲学的视角考察技术的代表人物。在《形式与技术》一文中,他把技术置于文化哲学的大框架下,分析科学、艺术、语言、巫术等各种文化形式与技术的关系,探讨技术的本质。他对技术本质的分析,不是停留在工程学的层面上,即探讨技术发明的原理、技术构思的来源;而是要深入挖掘使技术得以形成发展的根本力量:技术在本质上乃是人的愿望与意志的集合体。用卡西尔的话说,考察不能停留在技术产品的范围内,停留在功能和产品的范围内,而是要从形成的东西追溯到形成的法则。  相似文献   

13.
与传统目的论相比,当代目的论的出场形态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当代目的论在对传统目的论进行扬弃的基础上廓清了内涵,去除了其中的观念性成分,保留了其合理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当代目的论者对目的的属性、特点给出了唯物论的解释,并从多个角度对目的事件的运行机制做了全新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工业社会主导性技术实践价值观模式及其批判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结合著名技术哲学家A.佩斯关于技术实践价值观的思想,对工业社会主导性技术实践价值观模式给予辩证的分析,试图确立正确的技术实践价值观。  相似文献   

15.
在技术哲学内部,技术与价值问题曾成为一个主题被凸现出来,这是技术自主论批判在技术领域内的表现,但是技术价值论所蕴涵的意义并没有得到太多的关注。技术认识论的兴起,使技术价值论已经显示出某种衰落的迹象。但随着社会建构论研究的深入,技术价值论又显示出其技术自主论批判的新的生长点。对技术价值论兴衰过程的反思涉及到技术哲学的范式问题。  相似文献   

16.
《营造法式》是我国古代重要科技典籍,由制度、功限、料例和图样4部分组成。考察《营造法式》功限、料例条文的形式构成,发现分解法、增减法是形式构成的两个主要方面;并对其中的"增减法"作了较为详尽的研究,总结出增减法的两个类型及其数量表达式。其后,讨论形式构成与诸作等第的关系,澄清诸作等第的真正含义。最后,考察功限料例的形式构成自唐至清的发展轨迹,以求进一步认识《营造法式》功限、料例形式构成的特征和成就。  相似文献   

17.
技术的价值负载与伦理反思   总被引:30,自引:3,他引:27  
从技术决定论和技术的社会建构论的角度来看,技术并非价值中立。由此,应该对负载价值的技术加以深刻的伦理反思。通过对技术实践的透视,我们发现现代技术是一种伴随着风险的不确定性的活动。  相似文献   

18.
论科技的人文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技的本性决定了科技的人文价值属性.科技的人文价值属性从科技的研究对象和科技的客观内容两方面体现出来.科技的人文价值还体现在科技与社会的互动中,这是科技的应用价值,体现为科技发展的人文价值目标.高科技的人文忧患是科技发展中的人文价值危机或迷失.我们应以科学的态度对待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9.
科学技术的环境价值探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技术以其特有的生态功能而蕴涵着巨大的环境价值,其广泛的应用却出现了对环境价值追采的背离。需要探析其深刻的认识论原因和社会原因,通过转变科学范式,确立科技创新的生态导向,为人与自然的积极平衡提供技术支撑,以实现科学技术社会环境价值的回归。处于人与自然矛盾之中和市场经济压力之下,推进科技创新,改变科技落后状态是硬道理,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相似文献   

20.
茅以升积数十年对科学、技术、工程的本质和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的探索,提出:科学为工程之母,工程泽被科学,两者相辅相成;科学是知,技术是行,知行在实践中合一;生产中来,生产中去,科学为生产服务,学科中来,学科中去,生产为科学服务等思想。茅以升上述工程科技思想时至今日仍不乏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是工程哲学和中国近现代工程史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