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红三角作为毗邻珠江三角洲、闽江三角洲并且具有宝贵绿色资源等特点的特殊区域,其经济社会发展必须紧紧围绕区域特点大打“绿色牌”、“生态牌”。为此,红三角各级政府首先应成为生态政府,并在实践中努力实行之。  相似文献   

2.
蔡岚 《韶关学院学报》2006,27(10):115-118
构建有效的地方政府合作机制是建设“红三角经济圈”的理性选择。但现实社会中在观念、体制及制度方面存在阻碍“红三角”地方政府合作机制有效构建的因素,应借鉴国内外地方政府合作机制建构的经验,从合作理念、合作机构、协调机制、合作制度和合作方式五个方面构建“红三角”地方政府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3.
红三角区域政府间经济合作协议是红三角区域地方政府经济合作的基础,但从我国的立法上来看,该类协议的法律性质并不明确,在实践中也存在着认识上的混乱,不利于保障合作协议的顺利履行。从法理上分析,该类协议在性质上属于广义上的行政合同,政府间订立经济合作协议的行为属于抽象行政行为,协议所形成的法律关系是特殊的公务协助关系。  相似文献   

4.
科普化制度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高民族精神明素质的大众化制度。创新红三角的科普化制度,是推动红三角经济化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红三角经济圈各级地方政府的职责。  相似文献   

5.
“红三角”地区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资源丰富,有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巨大潜力。“泛珠三角”是面对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以及新一轮国际产业结构的调整而提出的包括香港、澳门以及广东、湖南、江西在内的九省、区的区域经济发展的“9 2”模式。“红三角”一方面有着经济发展的巨大优势,另一方面对“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郧建国 《韶关学院学报》2003,24(12):120-123
通过对“红三角”地理、资源的论述,结合我院办学宗旨,提出“红三角”地区信息化服务平台和人才培训基地建设模型的构想,服务于“红三角经济圈”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7.
“西三角”是一个跨成、陕、渝三地的复合型经济区域,是中国西部最大的经济核心区,简称“西三角”。“西三角”的提出和建立是西部大开发和西部地区城镇化推进的必然过程,建立起这种连片的区域城市经济合作的开发模式,对于我国西部全面性的资源开发、经济建设、民族团结、生态重建、东西一体和国家安全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和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8.
“红三角”区域三地市产业发展比较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合作的实践与理论,一直以发达地区间的居多,欠发达地区间的较少。而“红三角”就是以地处发达地区“珠三角”核心的南沙作为窗口,与共处丹霞地貌及红色革命根据地的赣州、韶关、郴州三个欠发达地市组成的经济合作区。本文在梳理了“红三角”区域三地市近年来产业发展相关数据之后,得出了三地市各自的产业比较优势,进而提出了加快三地市产业发展与合作的相关对策,认为三地市只有建立相互信任、打破地区封锁、发挥比较优势、推动区域合作、做强区域品牌,才能促进整个区域更好、更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9.
实现区域内部的协调发展对红三角地区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其内部经济的同构、经济水平低下和区域公共品的缺位则妨碍了其协调发展。要实现协调发展,红三角地区必须对未来的发展进行合理定位,整合资源,发展优势产业,并通过制度创新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根据韶关、郴州、赣州地理特点及交通现状,提出“红三角经济圈”交通系统的发展策略、交通网络体系的构建、实施交通系统发展的先行措施和与之相应的物流准备。  相似文献   

11.
在红三角经济圈1998-2008年人口和GDP数据支持下,应用区域重心和地理集中指数等方法,分析了红三角经济圈人口与经济的耦合特征,并结合耦合指数对经济区发展类型进行了划分。结果表明:红三角经济圈人口重心位于几何重心的北北西方向,经济重心位于几何重心的正西方向;人口和经济地理集中度均呈现西高东低格局;人口地理集中度和经济地理集中度高度相关;根据耦合指数,红三角经济圈可划分为经济超前型、协调发展型和经济滞后型三类区域。  相似文献   

12.
红三角地区是广东、江西和湖南三省交界的一个区域。这里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这里有过革命的光辉岁月;这里更留下了大片的森林,是华南地区生态保护的示范区。从旅游资源的角度贵,它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陈黎娟 《科技信息》2009,(22):37-37
长三角区域物流的发展离不开三地政府的群策群力,正是由于三地政府的通力合作使得长三角区域物流的发展能够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虽然就目前而言,长三角区域物流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面对着各省正逐步迎头而上的趋势,三地政府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笔者认为长三角政府仍然需要发展区域物流的目标和方向。  相似文献   

14.
世界上的“百慕大三角”是一个危险而又神秘的区域,有不少飞机、船只在这里莫名其妙地失踪,连残骸也不知去向。人体上也有一个危险的“百慕大三角”, 就是从两眉中间至双侧口角形成的三角区域。在这人体“百慕大三角”,有时也会发生神秘而又激烈的战斗。长得圆溜溜的像葡萄一榉的病菌  相似文献   

15.
红三角地区旅游资源的整合与构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红三角地区的旅游资源丰富,类型多样,根据三市旅游资源特点与关系、客源条件、区位条件的分析,应对红三角的旅游资源进行分阶段、多层次的整合,以构建红三角精品旅游,满足各种旅游需求。  相似文献   

16.
基于生态位的长三角区域旅游城市竞合态势及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区域旅游城市生态位的测量体系由旅游资源维、市场维、社会经济维和环境维4大维度32项变量构成.以长江三角洲旅游城市生态位的测评为基础,结合聚类分析,将长三角区域旅游城市划分为四种类型,指出各类城市的功能、优势和劣势及发展潜力.为实现“多赢”的区域旅游发展格局,各城市应积极采取生态位分离、扩充等策略来优化竞争关系,以形成互动合作、层次有序的具有一定“生态位”差异的系统结构,并推动区域旅游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分析和阐述了红三角地区旅游及体育旅游资源现状,指出红三角地区旅游业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包括:旅游资源和产业开发不足;缺乏区域间的协作和区域旅游的主题及品牌;游客的数量及客源构成有待于提高和优化.提出建立红三角无障碍旅游区、实施体育旅游品牌策略、建设体育旅游核心地带和线路及进一步开发国内外市场,完善客源组成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8.
“红三角经济圈”地处山区,固然有某些劣势,但也有一些沿海和平原大都市所不具备的优势。韶关在“红三角经济圈”中具有相对的区位优势和发展潜力,其崛起的契机正逐步成熟。  相似文献   

19.
刘行 《青年科学》2010,(2):22-22
我们知道,百慕大三角神秘莫测,在这里航行的舰船或飞机常常离奇失踪;但不为人知的是,在美国内华达州也有一片可怕的神秘区域,迄今已经有2000多架飞机在那里离奇失踪或者坠毁,以至于人们将那里称作“内华达三角”!“内华达三角”频频发生的坠机之谜引发了种种猜测。  相似文献   

20.
城市化是人口集聚、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播的综合过程,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红三角”地区经济建设和城市发展具体表现为综合经济实力低下、中心城市凝聚力低、城市发展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地形地貌的约束等。“红三角”地区应确定城市发展的规模和特色,确定产业发展战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有利于城市化的制度创新,以促进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