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武夷科学》2019,(2):86-90
以油茶为试验材料,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分析不同浓度稀土微肥与N、P、K肥配合施用对油茶株高、冠幅、单株产量和单果重的影响。结果表明,当N肥用量较低、P肥与稀土微肥施用量均较高时,不利于油茶生长和产量的提高;处理4(N肥120 g·株~(-1)、P肥45 g·株~(-1)、K肥85 g·株~(-1)、稀土微肥300 mg·L~(-1))和处理7(N肥170 g·株~(-1)、P肥45 g·株~(-1)、K肥120 g·株~(-1)、稀土微肥200 mg·L~(-1))的油茶长势及产量均较高,且优于对照处理,反映了稀土微肥与适量的N、P、K肥配合施用对油茶生长和产量提高具有促进作用,但单独施用稀土微肥不能达到良好肥效。以此确定,以处理4和处理7为较佳的稀土微肥与N、P、K肥配合使用量。  相似文献   

2.
采用“3414”施肥试验方案,在重庆产区进行了玄参氮(N),磷(P),钾(K)肥施用量及配比试验,探讨不同N, P, K配比组合对玄参水热浸出物、哈巴苷和哈巴俄苷总量的影响,以期筛选出最佳施用配比,为本地区玄参高产优质的规范化栽培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水热浸出物、哈巴苷和哈巴俄苷总量在各施肥处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二者质量分数均以N2P2K1最高;N,P,K肥对玄参水热浸出物、哈巴苷和哈巴俄苷总量的影响由大到小分别表现为P>K>N, N>P>K; 3因素两两交互对水热浸出物为负交互作用,N和K对哈巴苷和哈巴俄苷总量为负交互作用,其余为正交互作用;平均隶属函数值由大到小依次为N2P2K1=N2P1K1>N2P1K2>N0P2K2  相似文献   

3.
通过选用大量元素氮(N)、磷(P)、钾(K)和中量元素钙(Ca)肥相结合的肥料组合方式,采用4因素3水平正交施肥试验,探索了不同N,P,K,Ca水平对脐橙产量、品质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在每667m2施N肥20kg,同时配施适量的P,K,Ca肥的情况下,既能提高产量,也能使果实风味和品质得到提高.其中产量以处理4(N2P1K2Ca3)水平为最高,两年累积每667m2达3 478.0kg以上,果实品质以处理5(N2P2K3Ca1)水平最好,风味浓郁,香甜,化渣,其TSS和WSS都最高,分别高达13.98和14.84,其糖酸比和固酸比分别达18.06和17.01.在一定范围内,不同肥料对产量的相关性从大到小依次为N,K,Ca,P,且都呈正相关,其中N肥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K肥与TSS和固酸比也表现为显著正相关关系.综合各种因素,以处理5施肥方案为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4.
通过玉米3414肥料效应试验结果表明,在镇巴县长岭镇土壤中有效养分含量表现为低N、OP、高K、14个处理中以每667m2,施N48.9、P2O4 8.2、K2O2 4.2处理(N3P2K2)的玉米产量最高,为588.5kg,根据肥料效应方案求得最佳效益产量为521.5kg/667m2,每667m2的最佳效益施肥量为N32.1kg、P2O5 46.8kg、K2O11.6kg。  相似文献   

5.
河南玉米氮磷钾肥料应用效果及推荐用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易玉林 《河南科学》2012,30(5):580-583
利用国家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从2006—2009年在河南省68个县(市)安排的781个玉米"3414"试验分析表明,全省玉米无肥区(N0P0K0)、无氮区(N0P2K2)、无磷区(N2P0K2)、无钾区(N2P2K0)、全肥区(N2P2K2)产量平均为分别为5447,5994,6840,7094,7661 kg/hm2.在优化施肥条件下,N、P、K、NPK增产率平均分别为32.05%,13.53%,9.70%,53.83%;N、P、K、NPK贡献率平均分别为21.07%,10.29%,6.53%,29.10%;N、P、K农学效率平均分别为8.59,10.85,7.81 kg/hm2;N、P、K偏生产力平均分别为38.46,100.73,101.93 kg/hm2.通过一元二次函数拟合表明,全省玉米最高产量施氮量和经济最佳施氮量平均分别为263和211 kg/hm2,最高产量施磷量和经济最佳施磷量(P2O5)平均分别为77和68 kg/hm2,最高产量施钾量和经济最佳施钾量(K2O)平均分别为78和66 kg/hm2.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干旱区春油菜水肥高效利用的新途径,在青海省海西州进行滴灌条件下不同施肥处理对春油菜产量、水分利用率、肥料利用率和经济效益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N2P2K1处理下,株高、单株角果数和单株籽粒重明显提高;在N2P2K1处理下春油菜产量达到最高,为5 215kg/hm2;N,P,K肥在春油菜上的增产效果为NPK;施N量186.3 kg/hm2(N2P2K2),N肥利用率最高为36.58%;施P量158.7 kg/hm2(N2P2K2),P肥利用率最高为15.32%;施K量18.75 kg/hm2(N2P2K1),K肥利用率最高为55.97%。N2P2K1处理下水分利用率明显提高,达到了8.75 kg/(hm2·mm);最佳施肥(N2P2K1)较推荐施肥(N2P2K2)处理下的土地生产率、水分生产率、净收益和单方水效益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滴灌条件下马铃薯的最佳N,K配比,在大通县开展了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马铃薯产量和水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N2P2K3处理下,株高、大(中)薯数、单株薯重明显提高,小薯数明显降低,块茎产量达到42 000 kg/hm~2。施N量120.00 kg/hm~2(N2P2K2)处理下,N肥农学利用率最高为108.33 kg/kg;施K量67.50 kg/hm2(N2P2K3)处理下,K肥农学利用率最高为111.11 kg/kg。N2P2K3处理下水分生产率明显提高,为5.59 kg/m~3;单产耗水量明显降低,为0.18 m~3/kg。滴灌条件下马铃薯增产和水肥利用最佳的N,K肥用量分别为N120.00 kg/hm2和K2O 67.50 kg/hm~2。  相似文献   

8.
施肥对玉米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07年以津北288玉米品种为供试材料,以氮、磷、钾为主要探讨因子在内蒙古民族大学农学院农场进行田间试验,研究了氮、磷、钾肥料的不同施肥处理对玉米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能够显著提高玉米的总产量,磷肥对穗长影响不大,钾肥对百粒重影响不大,最佳水平为N2P2K2;氮、钾交互效应对穗粗作用显著,增产最佳处理为N1P2K1;三因素配施以处理N2P2K2最佳.  相似文献   

9.
宁夏平罗春小麦氮、磷、钾肥肥效及适宜用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3414”实验方案研究宁夏平罗县春小麦施用氮、磷、钾肥料的效果和最佳用量.结果表明,与未施肥处理相比.不同施肥处理均显著提高了春小麦籽粒产量;氮、磷、钾肥对春小麦的增产率,氮肥显著高于磷、钾肥,而磷肥又高于钾肥.根据肥料效应方程,确定春小麦最高产量(5231.5kg/hm。)时的氮、磷、钾肥的最佳施肥量分别是258kg/hm^2(N),173kg/hm^2(P2O3),22kg/hm^2(K2O);经济最佳产量(5220.7kg/hm。)时的施肥量是257·9kg/hm^2(N),173.0kg/hm^2(P205),21.6kg/hm^2(K20),氮、磷、钾肥的施肥质量比为1:0.67:0.08.对于指导该地区农业的合理施肥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铜梁县玉米测土配方施肥试验及模型拟合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3414"试验方案,以玉米"海禾1号"为材料,在铜梁县钙质石骨土上进行了氮、磷、钾肥料效应及模型拟合研究.结果表明:供试土壤中有效养分含量丰缺程度为N中等级、P高等级、K极高等级,14个处理中以N_2P_2K_2处理的产量最高,产量为5 583.0 kg/hm~2;用二次回归分析,得出氮磷钾的肥料效应函数方程为:y=3 103.31+8.32N+23.64P+16.90K-0.013N~2-0.10P~2-0.09K~2-0.011NP+0.01NK-0.16PK,玉米最高产量5 584.2 kg/hm~2时,N,P_2O_5,K_2O施用量分别为301.4,76.0,39.1 kg/hm~2,肥料施用比例为7.7:2:1.  相似文献   

11.
忻州旱地玉米“3414”试验肥料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旱地玉米的氮磷钾肥施用量和贡献率以及三者之间的相互效应,以玉米为实验材料,对其进行"3414"田间肥效试验.结果表明:(1)单位面积玉米产量与氮磷钾施用量之间具有显著的回归关系,所获得的肥料效应方程与实际情况拟合较好.(2)氮磷钾单因素肥料效应均表现为随着施肥量的增加玉米产量增加,但增加到一定量后,产量反而开始下降.(3)氮磷钾肥对旱地玉米产量贡献最大的是氮肥,其次是磷肥,钾肥贡献最小.(4)忻州市旱地玉米的最佳推荐施肥量为每666.7 m2施用N 12.45kg、P2O5 5.53 kg、K2O 6.98 kg。  相似文献   

12.
 观察维吾尔药小茴香对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影响,探讨其抗肝纤维化作用及其机制。选取健康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肝纤维化模型组、维吾尔药小茴香组、秋水仙碱组,共4组,每组12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各组均腹腔注射40%的四氯化碳油造模剂2mL/kg,药物干预组造模,同时分别给予维吾尔药小茴香100mg/kg和秋水仙碱0.2mg/kg,持续6周。各组大鼠留取肝组织进行病理学观察和TGF-β1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小茴香可显著降低给药组大鼠TGF-β1表达水平(P<0.01),小茴香组大鼠肝纤维化程度较模型组明显改善,表明维吾尔药小茴香具有明显的抗肝纤维化作用,并可降低实验性大鼠TGF-β1水平。  相似文献   

13.
施锌对青花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青花菜施锌研究表明.在施用氮、磷、钾肥的基础上,施用锌肥能显著提高青花菜的产量,并使其品质得到明显改善,表现为NO_3—N含量明显降低而叶绿素、V_c及体内锌含量显著增加.在本试验条件下,以每667m~2施用硫酸锌4kg处理青花菜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4.
采用三元二次正交回归设计进行4 a生甘草施肥试验,探讨不同施肥配比与施肥量对甘草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的单因子效应和互作效应对甘草的净光合速率均有很大影响,在相同栽培管理条件下,合理施用氮肥、磷肥、钾肥均可提高甘草净光合速率;施用氮肥对提高甘草光合作用的影响大.氮×磷、氮×钾均表现为正效应,其交叉项分别为0.810 0和0.275 7;磷×钾表现为负效应,其交叉项为-0.550 8.由此说明,氮和磷、氮和钾的有效配比均可促进甘草的光合作用.通过高光合施肥措施中的xi取值频率分布分析频率标准差,得出甘草最佳的施肥配方:N 96.85~104.35 kg/hm2、P2O579.91~88.62 kg/hm2、K2O 73.77~81.56 kg/hm2.  相似文献   

15.
小茴香等7种植物蒸馏提取物的抑霉菌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存在于水果的常见霉菌中的灰霉、黑根霉、交链孢、青霉和黑曲霉为研究对象,采用滤纸片扩散法和时倍稀释法,对小茴香、柠檬草、孜然、广藿香、肉桂叶、桉树叶和鼠尾草这7种植物的蒸馏提取物有效抑菌成分(精油)进行抑菌筛选研究.结果表明:小茴香抑菌效果最好且得率高,为1.90%,对青霉、黑根霉最低抑菌浓度(MIC)均为3.2μL/...  相似文献   

16.
施肥对无患子叶片养分动态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在揭示不同施肥处理下无患子(Sapindus mukorossi Gaertn.)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叶片养分变化及其对施肥响应的基础上,探究不同氮、磷、钾施肥水平对产量的影响及最优施肥配方,旨在为优化无患子合理施肥技术提供支撑。【方法】采用“3414”随机区组设计进行配方施肥试验,分析14个施肥处理对无患子叶片养分含量动态变化和产量的影响。【结果】无患子叶片N含量在花序抽生期(4月15至5月10日)和果实膨大期(6月25至9月1日)显著降低; P含量在花期(5月10日至6月10日)和果实膨大期(6月25至9月1日)显著降低; K含量从花絮抽生(4月15日)直到果实膨大期末(9月1日)均呈持续下降的趋势。无患子叶片N、P、K含量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且氮肥和磷肥具有协同作用。无患子产量均随着氮、磷、钾施肥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再减少的变化趋势,无患子生长效果最佳的为N2P2K2(氮、磷、钾肥分别为600、300、500 kg/hm2)处理,单株产量可达2.71 kg,产量达2 254.28 kg/hm2,较CK显著提高了49.5%。【结论】无患子在施肥管理中采果期要注重氮和钾肥施用,花期肥要关注磷和钾肥的施用量,壮果肥要注重氮、磷、钾3种肥料的施用; 建议无患子最佳施肥量为氮肥773 kg/hm2、磷肥273 kg/hm2、钾肥557 kg/hm2。  相似文献   

17.
以云麻1号为材料,采用“3414”设计部分实施田间试验,研究氮磷钾配施对生理指标、农艺性状及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为工业大麻高产高效栽培的合理施肥提供参考.试验结果显示,养分利用效率随施肥量增加而降低,以中氮-低磷-中钾处理的养分利用效率较为理想;中氮-低磷-中钾配施使氮素的代谢与同化水平加强,干物质分配更合理,麻皮增厚,麻皮干物比重增加,麻皮产量较高.据此认为,氮磷钾肥料对工业大麻生长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用量及配比应综合考虑农艺指标和养分利用效率来确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