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拒绝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尤其在言语交际中时常发生。像其他言语行为一样,拒绝言语行为受情景和文化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由于拒绝通常被认为是一种令人不愉快有损别人面子的行为,因此使用得体的拒绝策略是取得有效和成功交际的关键。本文通过探讨中国交际者的拒绝策略使用情况,揭示中国文化的部分内涵,并为人们进行顺利交际提出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2.
言语情境意义的生成途径王占馥言语行为是一定语境中的行为,任何一次言语交际都离不开行为主体、交际的时间、地点、原因、目的、过程、反馈等;言语行为是能动地运用语言的行为,交际双方都自觉不自觉地接受语境的制约和影响,调整和选择适应语境的语言表达手段、表达方...  相似文献   

3.
利用认知语用学和心智哲学的相关理论,对间接拒绝言语行为形成过程中认知主体的心智活动进行剖析,指出间接拒绝言语行为的选用反映了交际者的利己意向、利他意向和社会归属感。期望通过解析言语使用者使用间接拒绝时的心理意向,进而为间接拒绝言语行为的认知和理解提供心智层面的解释依据。  相似文献   

4.
描述并分析了藏语的"拒绝"行为,并从社会地位的角度对比了英、汉、藏语"拒绝"言语行为的差异。认为英、汉、藏语社会地位观念的不同直接影响了说话者对"拒绝"策略的选择,指出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只有深入了解各语言集团的社会文化规约才能保证交际的成功进行。  相似文献   

5.
董丹玲 《科技信息》2011,(17):227-227
间接言语行为是人类语言交际中的一个现象。间接言语行为是通过实施一种言语行为来间接地实施另一种言语行为。人们常常不直接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意图,而要"转弯抹角"地间接表达。听话人该如何理解说话人的言外之意呢?了解间接言语行为理论有助于正确推导说话人的言外之意,本文从礼貌的角度来解释间接言语行为及其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言语行为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受到交际双方地位、距离、年龄、性别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言语行为被看成是一种社会行为,集中反映了交际双方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关系,尤其是“权势”和“一致性”关系。请求作为一种具体的言语行为,其实现方式也必然会受到“权势”和“一致性”关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言语交际的最终目标是建立交际双方的相互理解。在实际话语交际中,人们为了特定的交际效果,说话时往往不直接表达想说的话,因此听话人就需要寻找最佳关联,结合具体语境,通过认知推理达到正确理解话语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鄢璐 《科技信息》2007,(15):107-108
言语行为是语言交际的基本单位。言语行为又分为直接言语行为和间接言语行为。间接言语行为是语言使用过程中的一种极为普遍的现象,其主要动机是礼貌的表达所要说的话,尤其是命令,拒绝,批评和暗示之类的话语。日语是间接言语行为高度发达的语言,研究间接言语行为主要是探讨婉转的表达方式,研究言外之意。本文紧密结合语境,考察了有“万能语”之称的“どうも”一词背后省略的言外之意,以及利用接续助词实现的省略句所间接表达的言外之意。本文从句式角度,紧密结合具体的语境,探讨了日语的间接言语行为与省略句的关系及其间接表达的言外之意。  相似文献   

9.
交际的成功依赖于话语双方正确领会对方的交际意图,并据此作出积极反应。通过探讨关联理论中的最佳关联对非公开性请求言语行为策略的解释力,分析听话人要正确理解说话人的交际意图必须经过的认知推理以寻求最佳关联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跨文化言语交际中的语用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文化交际系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进行的言语或非言语交际行为,它在国际和民族间的交流、交往和合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鉴于文化上的差异,在交际行为中产生语用失误并造成交际障碍和失败的情况时有发生,语用策略的选择势在必行.本文从言语交际的礼貌得体本质、语用策略选择的"面子"理据和语用策略选择的文化属性特征三个方面对跨文化言语交际中的语用策略做出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从语用学的角度阐述了日语中拒绝言语行为因语境的不同,或说话人亲疏关系,熟悉程度以及说话人对对方的印象,当时的心情,所采取的方式各不相同。分析了日本人经常采用“道歉+理由”, “感谢+理由”,中途停止句,模糊型,搪塞型等策略来进行拒绝。并对中国的日语学习者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Challenges in translation can be approach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translation also plays a major role in 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 The translators of news should be culture conscious and adopt flexible strategies in dealing with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news translation, the readability of the target language text counts the most.  相似文献   

13.
唐卫华 《长春大学学报》2012,(10):1285-1287
经济的全球化使广告的跨文化传播成为必然。做为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广告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也受到文化因素的重要影响。透析两种广告跨文化战略的实质,结合文化论视阙下的翻译理论,才能够真正成功地进行广告的跨文化传播。  相似文献   

14.
面子可解释语言使用中的礼貌现象,而不同文化的差异导致面子维护在跨文化交际中难以实现。文章通过分析面子在中西方文化中不同的文化根源,总结面子维护理论并提出可行的拉近面子距离的策略,从而更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分析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论述了中西方两种语言因文化的不同而在语言习惯上的种神差异。提出了文化教学策略。强调了只有在了解和掌握两个民族各自不同的文化基础上才能灵活运用这些知识进行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中国翻译界悄然兴起了文化研究热。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符号的转换,也是两种不同文化的交流与碰撞。本文拟结合汉英翻译中的一些例子,探讨文化缺省现象以及其相关补偿策略。  相似文献   

17.
道歉作为一种作为言语行为是人们交际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它在不同文化中有不同的规律。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中国人和英语国家人们在道歉策略使用上的差异。研究表明,中英在道歉策略的使用上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道歉策略的选择因社会文化现实及文化因素的影响而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8.
礼貌原则是商务英语信函写作的基本要求。拒绝类信函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务信函,在“礼貌、得体”之外还有着特殊的要求。如何补偿这类本质上威胁收信人面子的行为,能否达到照顾双方积极与消极面子的目的,将决定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个人之间是否有继续合作的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