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蜡烛游戏     
蜡是用来制作蜡烛的原料,它是从石油中提取的石蜡。蜡烛的白颜色是石蜡的原色。让我们用蜡烛做些游戏,在游戏中探索一下蜡的性质。 漂亮的蜡烛 石蜡有一种特性:加热后会溶化,所以把蜡烛加热后,蜡烛就会溶化成液体。工厂在制作蜡烛时,先把溶化了的石蜡倒入模型中,待其冷却凝固后,即成为所期望形状的蜡烛。如果在制作时把染料加入白色的石蜡中,就能制成彩色的蜡烛。  相似文献   

2.
宇宙的气味     
2002年年底,在国际空间站度过了近6个月忙碌生活、正忙于准备接待下一拨入驻人员的几位宇航员,在整理、包装试验设备、打点行装准备重返地球之际,与美国有线新闻网负责采访航天活动的记者迈尔·奥布莱恩,忙里偷闲地进行了一次轻松有趣的聊天。他们侃谈的中心话题是,宇宙空间有没有味道?是什么气味?好不好闻?以下就是奥布莱恩与宇航员佩吉·惠特森、瓦莱里·科尊间进行天地间访谈的部分内容:奥布莱恩:关于太空探险,我从未听人描述过的事情之一就是宇宙空间的气味。惠特森你在太空行走时说过,宇航服上有一种非常独特的气味。太空是近乎真空的,…  相似文献   

3.
<正>未来能否实现太空作战,天基武器技术是关键。当今世界军事强国围绕太空主导权的争夺日趋激烈,推动了太空技术的快速发展。近年来,太空技术在现代战争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军事与太空技术的捆绑也越来越紧密。太空军事技术包括太空投送、太空态势感知等。这些技术不仅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支撑,而且也是国家综合实力的显著标志,其发展决定着未来太空作战的形态、作战理论的创新以及  相似文献   

4.
大国钟情于太空,很大程度上因为太空蕴涵着巨大的经济利益。太空的零重力、近乎理想的真空、无限吸热能力以及无菌环境为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开辟了广阔天地。太空的潜在收益不可估量首先,太空中的太阳能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美国能源部曾提出在地球同步轨道上设置大型的太阳能发  相似文献   

5.
太空惊奇     
很多人都向往太空,可是太空中的万物遥远得让人根本无法用肉眼看见。这里选编的一组图片,也许能帮助你领略太空的神奇。————太空惊奇@齐宇  相似文献   

6.
地球上有天气,太空中也有天气吗? 答案是当然有了!太空天气是指在太阳系内地球周围的太空环境发生的变化.太空天气包括太阳、太阳风、近地空间以及高层大气中的任何条件和事件.太阳会发生太阳风、太阳耀斑、太阳射电爆发、太阳辐射风暴、太阳高能粒子喷发、日冕物质抛射和太阳黑子爆发等,引起太空天气的变化.银河系中拥有3000 多亿颗恒星,也会发射大量宇宙射线,穿越太阳系和地球,引起太空天气扰动.这时,太阳系、地球周围太空中的磁场、辐射、等离子体和其他物质就会变化,引发太空天气、气候和环境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太空环境危机四伏,那里的超高真空,强辐射、极端温度和微流星体,个个都如凶神恶煞一般杀人不见血。如何保障人在太空中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是载人航天技术的一大难关,为此,从20世纪40年代起,科学家们就对太空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并多次将动物和其他各种生物送进太空,进行了大量的科学实验。目前,保障航天员在太空中生命安全的生命保障系统虽还有待完善,但已能确保生命安然无恙。  相似文献   

8.
在中学家庭小实验中有一个项目叫“水中蜡烛”。文字是这样解释的:将蜡烛粘在杯子的底部,然后缓慢地往杯里倒入冷水,直到靠近蜡烛上端边缘,点燃蜡烛,过一会,发现火焰把蜡烛烧成漏斗形,然后火渐渐地钻到水面以下燃烧。出现这种现象的原理是,蜡烛燃烧产生的热量被水吸收后,  相似文献   

9.
<正>我国唐代诗人王之涣曾在诗中写道:“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而如今,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为了拓宽自己的视野,不仅要“更上一层楼”,还要从地球飞入太空,以便更好地认识自身的生存环境,探索隐藏在茫茫宇宙中的无限奥秘。在探索太空的漫长历史中,并非只有人类离开了地球,还有一些动物也进入了太空,默默地为太空探索事业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0.
2011年5月19日,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宇航员完成了升空以来的首要任务——将名为"阿尔法磁谱仪2"的太空粒子探测器安装在国际空间站上。今后,该磁谱仪将伴随国际空间站的有生之年,持续观测太空中的反物质和暗物质。  相似文献   

11.
现在想邀游太空的人越来越多,据美国一家国际旅游公司调查显示,有60%的美国人想到太空去生活,70%的日本人想到太空去旅游,43%的德国人想到太空去体验一番另一个星球的滋味,大多数科学家断言,在宇宙中的某个星球上存在外星  相似文献   

12.
据《梦溪笔谈》记载,很早以前,我们祖先就知道在石油中提取石蜡,用它来制造蜡烛和墨。直到现在,我国仍然是蜡烛制造和出口大国,蜡烛远销欧美许多国家。  相似文献   

13.
在茫茫的太空中,几年之后很可能将盛开一朵朵"太空之花".它们就像是太空中的向日葵,始终迎着灼热的太阳,收集着来自太阳的光和热.这些"太空之花"并非奇异的外星生物,而是美国研究人员正在研制的新型卫星,它们将收集来的太阳能输送到地球上为人们照明.  相似文献   

14.
为什么     
蜡烛为什么会被吹灭? 大家可能吹灭过蜡烛,也看到过蜡烛被风突然吹灭的情景吧?可是,就是这样一种似乎司空见惯的现象,深究一下也会发现一些令人不可思议的问题。例如,为什么在空气(包括助燃的氧气)充足的情况下,蜡烛反而会熄灭呢? 根据牛顿的冷却定律,热的物体与周围的温差越大,冷得越快。冬天,热茶水凉得快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而且,为了使热茶快点变凉,人们常用嘴吹气,这样就可以把茶水上部的热空气吹走,换成冷空气。根据牛顿的另一个定律,热的物质表面积越大,冷得越快。把茶倒入茶碟里凉得更快,就是因为如此。 这两个定律都适用于蜡烛。就是说,通过吹气可把燃烧着的蜡烛的蒸气冷却到燃点(这个温度以下,蜡烛的蒸气不会燃烧)以下。如果往蜡烛的火焰上吹气,①可把火焰周围的热空气换成冷空气;②可破坏燃烧着  相似文献   

15.
侦测星系团中的暗物质 借助"哈勃"太空望远镜,根据"引力透镜"原理,科学家们绘制了一幅暗物质分布图,从而标示出了一个巨型星系团中的暗物质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16.
在当今“发现就意味着摧毁”的现代战争中,侦察监视对抗在作战行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愈显突出。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的发展,军事侦察监视装备有了长足的发展,侦察监视装备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家族。游荡太空的“幽灵”太空“幽灵”是指安装在航天器上用以获取侦察情况的光电遥感器和无线电接收机等侦察设备。1957年10月4日,当苏联率先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入太空时,人类便跨入了航天时代,从此,太空便成为各国竞相开发的新领域。40多年来,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太空已与世界各国的经济、科技、文化和军事产生了越来越密切的关…  相似文献   

17.
地面上一样,在太空工作和生活的宇航员也要做清洁卫生,也要洗头、刷牙、刮脸和洗澡。不过,由于身处太空中的微重力环境,宇航员需要使用不同的方法来做这些事情。  相似文献   

18.
美国从1990年代初起,在十余年时间内先后发射了4台工作波段不同的大型太空望远镜,这就哈勃太空望远镜(HST)、康普顿太空望远镜(CGRO)、钱德拉太空望远镜(CXO)和斯皮策太空望远镜(SST),有国人昵称之为"四大天王"。  相似文献   

19.
到太空去旅行,是件美妙无比的事儿。2001年4月28日,61岁的美国富翁蒂托,乘坐俄罗斯的联盟号飞船到太空度假旅行,在茫茫太空潇洒了整整7天,成了世界上第一个自费去太空旅游的人。到太空旅行,已经成为新世纪许多人的梦想。要具备什么样的身体才能去太空旅行呢?美国的科学家专门做过这方面的研究。他们认为,到太空旅行是短时间的,体力达到良好状态就可以了。尽管如此,对于去太空旅行的游客的身体要求,与在地球上旅行的游客还是有所  相似文献   

20.
林凤生 《自然杂志》2006,28(2):74-74
当你凑近一朵玫瑰花用鼻吸气时,闻到了一阵丁香花香,混和后的气味很象是康乃馨的芳香。在我们的大脑里缘何会产生这种仿佛来自稀薄空气中的奇异香气呢?一项关于老鼠大脑对不同气味怎样反应的研究也许能回答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