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大学中文系的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课分别开设。这样开设课程的不合理表现为缺乏宏阔视野,缺乏对文学自身本质规律的认识,缺乏整体性。如果社会史的分期正好与文学史的某个转折时期偶合当无可厚非(如“五四”时期的社会革命、思想革命与文学形式革命基本上是同步的),否则这种分期就不合理、不可取。用文学史不合理的分期来确定课程的设置就更不合理.另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是,20世纪将要结束,已成为历史的无限的“当代”应予以相对的限制,否则“当代文学”就要无限制地拉人21世纪而没有一个合理的划句号的时间。当文学的…  相似文献   

2.
王蒲州 《甘肃科技纵横》2004,33(4):145-145,187
中专不包分配后,特别是大学扩招以来,中专的生源质量比以前下降了许多;又由于力学学时的大幅度削减,要使中专学生系统地学习建筑力学已显得很困难。所以,建筑力学教学应着重于必须的实用内容和直观教学,削减不实用的理论知识。  相似文献   

3.
在近百年中华文坛上,活跃着百余位三峡籍作家。他们不仅把已有两千年历史的三峡文学推向了新的高潮,而且对各领域与各时段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皆有突出贡献。全面考察现当代三峡作家与中华文学的关系,对推动三峡文学和三峡文化的建设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葛泽溥副教授1936年出生于河南太康。1960年河南大学中文系毕业。1977年以来在平顶山师范大专班和师专中文系执教期间,先后担任中国文学史、现代文学史、当代文学史、秘书公文写作和文学理论课。也曾开设文学鉴赏和学术论文撰写等专题课。其间,1985年至1989年任《(平顶山师专)学报》副主任,社科版主编,为学报的建设作出了贡献。早在大学读书期间葛先生就潜心于文学创作。1956年曾主编学校的《春荀》诗刊,1957年上半年同友人编辑出版《青青》文学月刊,并任编委。从1956年至1980年(其间文化大革命…  相似文献   

5.
贵州省中国现当代文学学会于10月17日在贵州师大学术厅召开成立大会,老作家蹇先艾致开幕词。师大副教授郑亚宇在会上代表学会筹备组作了筹备工作的报告。有关领导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杨业瑞副教授到会讲话,表示祝贺。大会讨论并通过了学会章程,选举了蹇先艾等三十一名理事,十五名常务理事,成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为师范类本科院校中文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长期背负着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它的课程改革构想也注定要从教学模式的转型和观念的变革入手,即教学模式由知识传授型课程向素质培养型课程转型;改变教学观念和课程结构;以学生第二课堂为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综合平台,同时配合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现当代文学中红旗意象的象征意义、政治意义和审美价值,认为红旗作为20世纪中国现当代文学,尤其是红色革命文学中独特的意象,在大量的诗词、小说等文学创作中反复呈现,有其特殊的时代内涵和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教学中,进行比较教学有着广阔的空间和丰富的内涵,首先可从受外国文学的影响作“影响比较”教学;其次可以现当代文学的各项内容要素进行“平行比较”教学,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直观、深刻、深入浅出、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新时期以来,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学科命名和分期受到了研究者们的普遍质疑,以新的学术视角,对这一学科的建构的科学性和严谨性进行了广泛的探讨。笔者也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对这一学科的发展进行了自我的思索和反思,以期正确定位20世纪以来的中国文学发展的多元局面。  相似文献   

10.
当前,高等艺术院校中国现当代文学授课规律是什么?本文从授课内容选择的多面性、授课方式的独特性、功利化的学生主体、多样化的教学目标指向等四个方面出发,结合广西艺术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具体授课事例,对其作了详细而全面的分析,进而对当前高等艺术院校中国现当代文学授课规律进行全面总结,对高等艺术院校中国现当代文学授课具有一定的借...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与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现当代文学是充满了历史意蕴与人性关怀的一种文学形态,“人文精神”是其内在灵魂,因此,人文精神的渗透与高扬是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的重中之重,而一支高素养的教师队伍是做好人文精神教育工作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2.
新时期以来,文学阅读的群体不断收缩,大陆电视剧则逐渐俘获了绝大多数普通中国百姓的眼球,成为大众精神生活中的重要一极。但文学创作与电视剧生产之间却绝不是你死我活、取而代之的二元对立关系,相反,当代文学作为电视剧生产的伟大传统,既给后者提供了内容母本,又规定了后者的叙事范型。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把电视剧看做是文学文本的一种通俗化转译和大众化表达,是中国当代社会的一种新通俗叙事。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当代文学理论中的文学反映论经历了宽泛的社会联系的现象反映论、先在的认识论的本质反映论、现象与本质相统一的文学反映论几个阶段。文学上的社会认识性的本质反映论,将文学引向了社会性认识的道路,悖离了文学作为艺术性、审美性精神产物的本性,产生了许多理论认识上的偏误和问题。艺术性、审美性才是文学最核心的本质,社会性认识的东西必须在其统摄之下,才能获得有限制的一定程度的表现。  相似文献   

14.
“现代性”是20世纪后期西方哲学所广泛关注的概念,对于“现代性”的界定,学术界至今未能达成统一的认识。中国的有识之士在引入“现代性”这一概念时,即是为了实现启蒙国民,救亡图存的目的;然而,由于中国的实际情况与西方相差甚远,以至于“现代性”在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严重的断裂;在“文革”之后,人们开始了一系列的反思,以求在中国实现理想的现代性。  相似文献   

15.
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的适时传入对于新时期以来内地学界研究格局的转变与审美评判观念的更新,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夏志清强调文学评判的文学性标准,在挑战了彼时内地惯常的思维方式的同时,也挑战了彼时内地关于“经典”的定义,而且现代性的一些核心思想始终贯穿在夏著之中。夏著作为一种潜在的影响,一次次地释放着我们对于文学史的理解与想象。  相似文献   

16.
关于中国当代文学审美现代性的一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论界有学者把西方现代派文学反现代性、反理性、反意识形态性的审美现代性视为普适性的标准,用以规范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本文对这一现点提出异议。认为应当根据文学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所形成的特有的审美关系,赋予中国当代文学以审美现代性的新内涵。就批判性的审美精神而言,中国当代文学与西方现代派文学虽有共通性,但也存在基明显的异质性。无视这种异质性,势必导致对中国当代文学发展方向的误导。  相似文献   

17.
任桂娟 《科技信息》2011,(22):I0176-I0176
本文简要分析了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侧重介绍了实施教学过程中所作的教改探索——注意授之以法、把握学科动态、完善教学手段、加强课外阅读,以期为高校中国现当代文学课及相关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结合我校办学指导思想,以迎接本科教学评估为契机,对我校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进行有效的剖析,并对这门课程的改革提出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西方马克思主义作为西方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理论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是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西方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重要的理论被学者们引入中国。由于西方马克思主义产生的背景与当时中国社会环境的契合,从而在中国现当代文坛上引发了一系列的争论,开拓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理论上的创新。  相似文献   

20.
比喻的主要功能是审美功能。现当代文学创作中比喻的运用,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呈现出一些新的审美诉求,即在选用喻体时,突出喻体的时代生活特征、遵循喻体与喻旨的远距异质原则、注重喻体的主观感觉色彩、追求喻体的风趣幽默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