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与先导性产业,我国集成电路产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迅速、成绩显著,产业化规模持续扩大,技术水平和整体实力不断提升。20世纪70年代,国内半导体领域的研究和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我出国考察,发现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等国的半导体产业均后来居上,强烈的责任感驱使我立志为中国微电子产业贡献一份力量。如今,我国集成电路产  相似文献   

2.
正"集成电路和软件是信息产业的粮食。"作为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工业互联网、第五代无线通信、AR/VR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底层产业,集成电路是集IC设计、制造、封装测试三业及其他支撑配套业为一体的半导体产业。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20世纪60年代兴起,其制造工艺也从最初的300毫米发展至今,即将迈入5纳米时代。未来智慧生活的实现,离不开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与支持。  相似文献   

3.
正第一代半导体材料:主要指硅(Si )、锗( Ge)元素半导体材料兴起时间:20世纪50年代性能特点:取代了笨重的电子管,促进了集成电路的产生。主要应用:低压、低频、中功率晶体管、光电探测器。第二代半导体材料:以砷化家(GaAs )、磷化钢(InSb )为代表兴起时间:20世纪70年代  相似文献   

4.
当今世界半导体集成电路的发展日新月异,成为整个新技术革命中发展最快,规模最大,渗透力最强的领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集成电路技术是各学科各种高技术的综合体现,集中反映了现代科技的最新成果和发展方向。它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有关专家预测,到本世纪末,21世纪初,以集成电路为代表的半导体产业规模将超过目前机电工业的第一大产业汽车工业,成为全球第一大产业。 集成电路这种高速发展的势头主要是依靠工艺技术的进步以及设计思想、设计方法、材料和设备等的巨大进展。目前它已经形成了一门新的综合性技术——大规模  相似文献   

5.
上个世纪30年代及50年代后期从事半导体和集成电路的研究者均不曾预料到他们的工作会改变后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当时极少有人能意识到它将是20世纪中最重要的发明。历史学家已把集成电路的发明归属于Jack Kilby和Robert Noyce.  相似文献   

6.
正由于我国商业银行对集成电路产业的融资服务仍处于发展过程中,因此大部分创新思路仍处于商业银行现有创新个案或者产品设计阶段。如何将这些创新方向"落地商用"是后续商业银行扩大融资服务的主要目标。2019年全球集成电路市场受多方面综合因素影响,规模同比有所下滑。然而国内集成电路公司收入仍然保持两位数的较快增长,成为全球唯一增长的区域。近年来,国际传统半导体大厂收入大多下滑,但中国本土企业增长强劲,国产替代和供应链本土化趋势加快、头部企业集中度增加。  相似文献   

7.
 第一代半导体材料:主要指硅(Si)、锗(Ge)元素半导体材料 兴起时间:20世纪50年代 性能特点:取代了笨重的电子管,促进了集成电路的产生。 主要应用:低压、低频、中功率晶体管、光电探测器。  相似文献   

8.
从80年代到90年代早期以来,台湾半导体工业不断走向繁荣。半导体工业已经发展成为制造的强大支柱,以及在IC设计、封装和测试方面相当繁荣的一个产业。随着半导体工业走向全球化,世界各地对台湾半导体工业方面的信息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同时我国最近公布了《关于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即国发18号文)以来,北京、上海、深圳等地投资建设集成电路生产线的热情一浪高于一浪。台湾的成功经验大有可借鉴之处,这份源自台湾ITIS(工业技术信息服务)的“台湾半导体工业概述2000版”的文章也正应对了目前该行业的信息需求。  相似文献   

9.
20世纪,大约每10年就有一次科技产业大潮涌起。最近的3次是70年代的半导体、80年代的个人电脑和90年代的因特网。这3次浪潮创造了一个全球年产值10000亿美元的信息产业。即将到来的21世纪将掀起的又一次科技  相似文献   

10.
正在4月11日举行的工业互联网促进集成电路和终端产业创新专题座谈会上,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杨旭东表示,2019年,在全球半导体市场整体下降12个百分点的情况下,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销售收入为7562.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8%。杨旭东说,中国多家集成电路骨干企业进入了全球前10位,这得益于中国拥有全球规模最大、增速最快的集成电路市场。  相似文献   

11.
陆飞 《华东科技》1996,(12):38-39
自1989年我国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关于集成电路知识产权条约》上签字后,国内有关部门组织专家学者开始研究我国半导体集成电路知识产权保护立法问题。根据《关于集成电路知识产权条约》的基本要求,结合我国集成电路技术和产业发展的状况,对我国集成电路知识产权保护立法提出如下思考。  相似文献   

12.
<正>半导体和集成电路,乍听起来离老百姓的现实生活很远,却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战略性产业。我国从1957年开始研究半导体,1965年第一代集成电路问世,但在此后的十几年中,我国集成电路技术和生产发展缓慢。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阶段。国务院做出决定,从引进先进的数字程控交换机着手,加快发展我国的通信产业。专用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国产化,是数字程控交换机  相似文献   

13.
发达国家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管理理念上发生很大变革,提倡环卫各部门和机构集中精力专营其主业,而其他附属性业务则转给其他专业化公司操作运营。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环卫产业还处于启动阶段。梅州市环卫产业刚处于萌芽状态,许多工作亟待开展。  相似文献   

14.
经过近年来的快速发展,上海集成电路产业已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产值、技术水平等均处于全国前列。今后在扩大集成电路产业生产规模的同时,如何推动产业链不同环节之间的互动,加强不同地区之间的合作,实现产业资源的有效整合;如何打通电子信息产业价值链,促成整机企业与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合作设计制造芯片,提高我国整机产品的竞争能力等是大家关心和迫待解决的问题。为了倾听来自行业的呼声,规划产业发展的蓝图,本刊特邀五位来自产、学、研领域的集成电路专家,深度剖析上海的集成电路企业现状并提出对今后发展的展望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图像传感器CMOS的性能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图像传感器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提高,发展势头也越来越强劲。主要介绍了CMOS图像传感器的工作过程,通过CMOS与电荷耦合器件(CCD)的性能参数对比,凸显出了CMOS的性能优势,并指出了CMOS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当代集成电路设计领域的产生性质基础,针对我国科技发展对集成电路设计产业的技术水平和规模进程的需求,提出了加快我国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王献青 《科技资讯》2008,(32):108-108
为了提高电子产品的集成化生产能力,在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半导体器件——集成电路,它是采用集成工艺把晶体管;场效应管;二级管;电阻;电容等元器件以及它们之间的连线集成在,一个芯片上,由于半导体基片上不可以制造大阻值电容,所以集成电路一般采用直接耦合的结构,这样就出现一个新问题即零点漂移,本篇分析了产生零点漂移主要原因,提出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8.
张忠鑫 《广东科技》2013,(11):52-55
21世纪以来,半导体照明行业在全球持续蓬勃发展,LED照明以其节能、环保、安全、长寿等特有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各领域,是最具革命性的照明光源。早在2003年6月,科技部就成立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协调领导小组,正式启动"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成立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大力推动LED产业在我国的发展。十年间,我国半导体照明产业规模从2003年的90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近2000亿元,年均增长超过35%,取得重大经济效益,已然成为全球LED  相似文献   

19.
中关村科技园区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中关村电子一条街",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我国第一家高科技园区。在过去的20年中,中关村为中国经济科技创新做出了显著的贡献,以软件、集成电路、计算机、网络、通信等为代表的重点产业集群初步形成。近年来,作为中关村三大创业主体之一海归企业,其创新的品质、发展的迅速与繁荣尤为引人注目。为此,在中关  相似文献   

20.
 集成电路发明至今60年来,半导体产业依循摩尔定律的发展,带动整个信息产业达到了今天的规模。分析了芯片技术的演进,得出在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微缩仍然可以继续推进的趋势下,通过有效整合新材料和新封装技术、异构设计和数据处理新功能,摩尔定律的经济效益将继续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