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围填海作为解决土地资源短缺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带来巨大社会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影响。该文以湄洲湾港东吴港区东吴作业区西6#、西7#泊位填海工程为例,对其建设可能造成的海洋生物量损失进行估算,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生态补偿方案,以期为其它类似的围填海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迅猛发展以及人口的快速增加,广西城镇化、工业化的迅速推进,土地需求量急剧增加。围填海是缓解沿海省市土地资源紧缺的重要方式;围填海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对海洋环境、生态也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为此,本文在分析广西沿海1949年至今大规模围填海进程和特征的基础上,从海洋生态环境、自然海岸线、滨海湿地和海洋生物资源等方面,分析和探讨大规模围填海对广西近海生态环境和资源的影响,并对如何合理地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提出初步的管理方法和对策,为广西沿海经济快速发展和围填海开发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围填海综合效益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规模围填海给土地紧缺的沿海地区带来社会、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给海洋生态环境带来负面效应.综合考虑围海造地对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三方面的影响,运用比率分析法、市场价值法、成果参照法等,对江苏省4个典型的围填海工程进行了综合效益评价.江苏省围填海工程现有效益在1.03×105~3.00×106万元,约121.3~2 072.0万元/hm2(不考虑生态服务价值损失费用).如考虑围填海造成的海洋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损失,则江苏省围填海工程综合效益在3.33×104~2.86×106万元,约26.3~1 978.3万元/hm2.其中城镇建设项目的围填海效益明显高于工业建设项目.鉴于目前围填海活动存在盲目围填海造城、围而不建等现象,建议通过征收生态服务价值损失费和提高城镇建设类填海项目的海域使用金征收标准来调控围填海建设,在保障沿海围填海建设需求的同时,减少和避免盲目圈海.  相似文献   

4.
围填海是人类在沿海城市土地紧张的情况下拓展生存和生活空间的重要方式。围填海给人们带来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同时,也给海岸带生态系统及海洋资源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本文系统总结围填海的发展历程及其对底栖生物群落的影响、围填海生态效应研究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以及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旨在为我国更好地开展相关方面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围填海解决了沿海地区土地不足的问题,刺激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但过度的围填海活动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为有效管控围填海活动,2018年7月25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滨海湿地保护严格管控围填海的通知》.卫星遥感具有瞬时、广域的特点,是围填海监测的主要手段.因此,本文在查阅文献资料和调研的基础上,综述我国围填海卫星遥感监测...  相似文献   

6.
舟山围填海现状调查与保护措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2006-2011年舟山围填海的开发现状,深入探讨围填海工程对舟山海域环境、滩涂资源、岸段的占用和渔业的影响。通过分析填海活动产生的负面影响,提出相应的措施和建议,使舟山的填海活动有序进行,降低对环境的影响,保障舟山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国海洋学会和韩国海洋学会将于2011年11月6—7日在厦门召开中韩围填海环境影响与管理政策国际研讨会。会议主题为围填海的环境影响与管理政策。征文范围:围填海的历史、现状及需求;典  相似文献   

8.
从纳潮量、潮流场、余流和波浪4个因素分析防城港钢铁项目的围填海工程对附近海域水动力环境的影响。认为围填海工程所引起的海流、波浪、纳潮量等因素的变化均较小,纳潮量最大减小8%,海流的流速流向只在工程附近发生变化,波浪在SE向有所减弱。这些变化对当地的海洋生态环境、船舶航行和生产活动等还不会构成威胁。  相似文献   

9.
中国海洋学会和韩国海洋学会将于2011年11月6—7日在厦门召开中韩围填海环境影响与管理政策国际研讨会,暨第二届中韩海洋科学技术学术会议。  相似文献   

10.
随着近些年来我国沿海地区社会经济建设相关工作的深入发展,沿海地区的社会经济水平在迎来不断增长的同时对于滨海地区的生态环境却造成了十分严重的破坏。究其根本,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便在于沿海地区为了进一步扩大经济用地而不断地进行围填海活动实现有效经济用地面积的提升,这一方式在沿海地区发展经济的过程中被广泛地应用以及推广。然而随着近几年来我国政府有关部门生态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围填海造地所引发的各种生态环境问题也逐渐的暴露出来。该文就我国围填海的监管工作的开展策略进行探究,以及为我国沿海地区生态环境的治理工作提供必要的借鉴以及参考。  相似文献   

11.
泥沙数学模型在围填海工程促淤效果预报中的适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长江口为例,通过与已建典型围填海工程实际促淤效果的对比分析,以及对长江口近期围填海工程促淤效果预报的合理性分析,研究泥沙数学模型在围填海工程促淤效果预报中的适用性。分析结果表明,所建泥沙数学模型计算的平面淤积形态、断面淤积形态、促淤区淤积量均与实际情况吻合较好,在近期围填海工程中的促淤效果预报较合理,表明该泥沙数学模型适用于长江口围填海工程促淤效果预报。  相似文献   

12.
薄文杰 《科技资讯》2014,12(23):245-246
近年来在沿海地区普遍进行了大规模的填海造陆工程,工程施工必然对近岸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本文从海水、海洋沉积物、海洋生物等方面对填海工程施工期间天津近岸海域海洋生态环境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3.
以Landsat TM遥感影像为数据源,用本文提出的方法对渤海区域进行了检测。首先根据初始时刻影像(例如2001年影像)检测出海水区域,即感兴趣区域,然后以终止时刻影像(例如2007年影像)的同一感兴趣区域为研究对象,检测其中的陆地区域,即围填海区域。为了能够检测出围填海区域,采用数据挖掘中的关联规则算法,挖掘了围填海检测规则。为了验证本文提出的围填海区域检测方法的有效性,以整个渤海为研究区域,采用挖掘出的检测规则对待检测影像进行围填海区域检测,检测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检测方法能较高精度的检测出围填海区域。  相似文献   

14.
归纳总结了滨海湿地的主要生态服务功能,据此建立围填海湿地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损失的评估方法,并以江苏海门市滨海新区围填海工程为例,利用市场价值法、影子工程法、成本替代法、成果参照法等计算方法,计算出海门滨海新区围填海造成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损失值为2 878.3万元/年,单位面积损失为1.87万元/hm~2·年.本研究为计算同类海域围填海生态损失提供参考,计算出的围填海生态服务价值损失可为分析围填海工程综合损益提供依据,为围填海形成后的生态恢复与补偿经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许文彬 《广东科技》2014,(16):133-134
具有实时定位服务功能的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系统(CORS)是当代GPS发展的热点之一。从系统组成、技术指标等方面详细介绍了福建省连续运行卫星定位综合系统(FJCORS),结合实例论述其在海岸工程填海动态监视中的应用。 FJCORS能提高作业区域的精度一致性,降低系统误差、提高外业数据质量,为填海项目开展动态监视建立精细化的验收成果提供了快速精确的外业保障,而且能满足填海项目动态监视或其他海洋测绘的需求,为海峡西岸海洋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生态足迹方法是上世纪90年代初提出并发展迅速的一种度量可持续发展程度的方法.本文基于1984~2005年厦门地区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的计算,对厦门西海域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围填海工程造成的生态承载力的累积性变化做了量化分析,尝试应用生态足迹分析法从宏观层面对围填海活动的累积性生态影响进行评价,以期为综合评估海湾围填海工程的生态效应提供一种全新的视角.结果表明,厦门的生态足迹在逐渐变大,生态承载力在逐渐变小,生态赤字由1984年的-0.825 4 hm2/人增长到2005年的-3.957 4 hm2/人;厦门西海域围填海工程导致厦门生态承载力累积性减少77 420.54 hm2,加大了厦门的生态赤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海洋工程对海湾港口的冲淤环境有一定的影响,而近20多年来钦州湾海洋工程建设较为频繁。了解该地区地形地貌的变化,可以给海洋开发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外业调查、资料分析与数值模拟等手段对钦州湾围填海与海洋开发建设引起的岸线变迁、地形改变、泥沙冲淤等问题进行研究。【结果】近20多年来,钦州湾大规模海洋开发活动导致海湾面积明显缩小,岸线变化呈现平顺化趋势,人工岸线逐渐替代自然岸线。钦州湾东部浅滩因填海使得0m等深线被阻断,而10m等深线因东航道扩建得以贯通至湾口。钦州湾的泥沙主要来源于陆相径流、海相输送以及近岸海洋工程建设等几个方面;含沙量分布随季节变化而不尽相同,但总体属低含沙量范畴。数值模拟结果显示,钦州湾总体呈现微冲微淤的稳定态势,但在龙门水道等急流水域,底床冲蚀较为明显。【结论】在钦州湾东部,因大规模围填海建设,导致局部海域的冲淤环境发生显著改变:三墩公路东侧中部的潮滩,由微弱淤积状态转变为明显冲蚀状态,年冲刷量可达0.07m。  相似文献   

18.
以2005-2019年秋季在日照岚山港附近海域6次浮游动物的调查资料为基础,结合该海域同期悬浮物监测结果,分析其浮游动物种类结构组成、种类数量、丰度、生物量以及香浓-威纳指数的变化,并初步探讨日照岚山港围填海工程对邻近海域浮游动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2005-2019年日照岚山港附近海域秋季浮游动物种类组成比例和其他各项指数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其中,种类数和丰度呈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的趋势,生物量和多样性指数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浮游动物优势类群比例、种类数量和丰度与围填海工程进展存在一定的响应关系,生物量和香浓-威纳指数与围填海工程进展关系不明显。日照岚山港围填海工程会造成附近海域浮游动物优势类群改变,种类数量和丰度减少,围填海停止后优势类群、种类数量和丰度均有所恢复。  相似文献   

19.
福清湾围填海规划方案的费用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环境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建立了效益和费用的评估模型,对福清湾3个围填海规划方案进行费用效益分析,获得如下结果:在8%贴现率下,方案1、2、3的费用效益比值分别为1.30、0.478、0.502,在4.5%贴现率下,分别为1.170、0.414、0.436,从环境经济学的角度看方案2和方案3是不可行的.结果还显示,围填海所带来的外部费用即生态环境损失相当显著,是填海工程成本的3至15倍.显然,审慎科学地进行围填海的规划与决策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0.
基于环境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建立了效益和费用的评估模型,对福清湾3个围填海规划方案进行费用效益分析,获得如下结果:在8%贴现率下,方案1、2、3的费用效益比值分别为1.30、0.478、0.502,在4.5%贴现率下,分别为1.170、0.414、0.436,从环境经济学的角度看方案2和方案3是不可行的.结果还显示,围填海所带来的外部费用即生态环境损失相当显著,是填海工程成本的3至15倍.显然,审慎科学地进行围填海的规划与决策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