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沪宁线追踪间隔“8改7”对通过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大量实例计算,研究沪宁线列车追踪部隔时间由8min改为7min后对客车扣除系数和区段通过能力的影响,分析了客货列车速度、追踪间隔、旅客列车对数等因素对通过能力的影响关系,得到了一系列结论。  相似文献   

2.
不应误导京沪高速铁路的方案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2002年底上海磁悬浮示范线单线试运成功后 ,有些人即在媒体上予以不实宣传 ,客观上易于误导决策。现主要就2003年4月24日《经济日报》所载“专访”中谈到的误导予以澄清 ,以利于决策。一、误导之一———京沪铁路运量长期处于饱和状态京沪线确是我国客货运量最大 ,但并非世界上最繁忙的铁路线。日本东海道新干线每天开行客车285列 ,意大利米兰 -佛罗伦萨每天开行客货列车255列 ,均大于京沪线能力控制区段蚌埠 -南京间客货行车量的120对、240列 ,以及客运最繁忙的上海 -常州段(客车68对、货车36对、行包4对)的110对、220列。而所谓“京沪铁…  相似文献   

3.
列车间隔控制是保证列车运行安全和提高列车行车密度的关键.基于车-车通信的新型列控系统能够感知更多的列车运行环境信息,缩小列车行车间隔,提升列车运行效率.本文将列车速度控制视为一个决策过程,采用强化学习算法来实现新型列控系统中列车区间速度的实时控制.首先,结合车-车通信获得所处环境的列车状态信息,采用蒙特卡洛树搜索算法实时生成列车动态速度调整序列;然后,通过动态规划算法对序列进行分析处理,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列车当前时刻所应采取的速度控制策略;最后,仿真模拟了多车在不同初始条件下的列车间隔控制运行场景.仿真结果表明,在相同场景下强化学习算法对比模糊控制算法在行车间隔控制的响应速度、调节时间、总体波动以及超调量上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在通过仿真方法分析货车速度对服务水平影响规律的基础上,以货车速度对客车速度边际影响等于1为判定条件,确定货车影响的关键速度.确定60 km.h-1作为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货车建议速度下限值.仿真验证表明,实施60 km.h-1速度下限后,客车运行车速可提高10 km.h-1,且能保证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在当前流量下服务水平不低于二级;未来流量增长至每小时3 000辆后,服务水平仍不低于三级.  相似文献   

5.
针对200 km/h客货共线铁路桥上曲线线形平面动力设计问题,运用多刚体动力学理论及模态综合法建立列车-曲线桥耦合振动模型,研究曲线半径、缓和曲线长度及曲线外轨超高对客货共线铁路车桥耦合动力相互作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曲线半径对车桥耦合系统的横向动力响应影响显著,车体横向加速度及桥梁跨中横向位移均随曲线半径的增大而减小,从行车安全性及旅客舒适度考虑,建议一般情况下桥上最小曲线半径不应小于5.5 km,困难条件下不应小于5.0 km;桥梁跨中横向位移随缓和曲线长度的增加略微减小,桥上曲线段缓和曲线长度可按现有规范标准进行取值;当客车或货车通过时,桥梁跨中横向位移随欠超高或过超高的增大呈线性增加,曲线外轨超高主要受货车通过时桥梁横向位移最大值控制。  相似文献   

6.
根据我国铁路运输现状,对新建重载铁路运输专线开行单元列车的列车重量、行车密度及合理运量范围等问题进行了多方案的比较与技术经济分析,提出了一些具有价值的结论意见。  相似文献   

7.
孙国祥 《科技信息》2012,(21):377-378
为了适应铁路跨越式发展战略的不断深化,大秦、朔黄等铁路干线开行了长大重载列车。随着列车重量大幅度增加,行车密度也在进一步提高,因此,快速扩充运输能力,大大降低成本的同时,也相应地加剧了对铁路线路的破坏。较传统运输条件下的轨道,其基本的工作特征和破坏形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王玉龙 《甘肃科技》2010,26(5):77-79
结合西康、襄渝、阳安等线的规划、建设,着重介绍了安康枢纽西端客货疏解方案。通过修建阳安上下行货车联络线、襄渝上下行货车疏解线,使枢纽内达到货车不经过安康站,客车绕开安康东站,实现了客货车完全疏解,彻底解决了安康站客货作业相互干扰的问题,使运输更加合理、安全。  相似文献   

9.
中国重载线路列车重量与速度和密度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载运输是中国铁路货运未来的发展方向,列车重量、速度和密度的合理匹配是解决铁路重载运输的关键问题之一,应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的需求及线路基本情况等确定三者间的匹配关系.本文从运输管理理论的角度,论述了我国重载线路列车重量、速度、密度合理匹配的基本准则应是"技术可行,经济有利,社会有益".这一准则对于推进我国铁路重载运输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据1949年至1985年的统计测算,35年来依靠增加列车重量和行车密度承担了新增货运量的75%,而其中的60%靠的是增加行车密度.在加大行车密度的诸多措施中,自动闭塞设备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从自动闭塞可提高通过能力、增加运输收入,保证行车安全、减少事故损失以及可改善运营指标、减少运营支出3个方面论述其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基于现有的提速理论和四大干线的提速效果,从多角度论述了改革现有的客货混运的运输组织模式的必要性.着重从运能角度,采用计算扣除系数的方法,说明了繁忙干线不适于进一步提速,而应修建客运专线,实行客货分运  相似文献   

12.
在对列车提速的必要性、原则和有限目标进行论述的基础上,就列车提速对运输技术设备的要求和运输组织方面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分析了多速度客货列车混跑时,不同速度配比的组合方案对线路通过能力的影响,为干线提速的方案选定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遵循成组阶段均衡铺画的思路,对高速列车和中速列车的扣除系数进行了详尽的分析研究,给出了扣除系数和通过能力的计算公式,并相应计算了京沪和沪宁高速铁路各客流区段在近远期、不同越行次数、不同中速车比例、不同停车高速列车比例、不同停站时间方案下的扣除系数及通过能力.  相似文献   

14.
山地城市长上坡路段小客车行驶速度的模式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与平原城市相比,山地城市道路具有弯道多、坡度陡、曲率变化大、交叉口间距长、路侧干扰少等特点,车辆的运行状态存在特殊性。关于小客车在上坡路段的速度变化特征此前一直存在不同推测。为明确山地城市长上坡路段小客车的行驶速度特性,在重庆市主城区内选择多条具有代表性的上坡路段为对象,采集多个测试断面的行驶速度,得到了小客车在夜间和日间的速度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以及大型车与小客车之间的速度差异、以及路段环境和昼夜因素对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小客车在山地城市上坡路段的速度变化趋势呈典型的多样性特征,比如持续递减、维持不变、持续升高、以及不同类型的波动,共确定了6种变化模式;2面包车在上坡路段的速度均值最低、三厢/两厢轿车居中,SUV速度最高,SUV与面包车的平均速度相差约5 km/h;3在日间,道路坡度对小客车速度无明显影响,受路侧、交通量和信号灯影响更大;夜间小客车在上坡路段的行驶速度会出现衰减;4在直坡路段,小客车的夜间行驶速度高于日间,并且速度在各观测断面的分布比较离散;而对于弯坡组合路段,速度在各断面的分布比较集中,且速度幅值低于日间。  相似文献   

15.
车辆折算系数是道路通行能力计算和服务水平评价等方面最重要的基础参数之一。通过对基于密度相等的方法、时距法和超车法进行了介绍和分析,提出了以车辆速度变化量为基础的车辆当量折算系数,分析了影响车辆折算系数的因素;并分别选取了不同车道数、不同坡度、不同服务水平以及不同大车比例。通过微观仿真平台验证了不同组合交通情况下的车辆当量折算系数及折算系数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从1车道到2车道,折算系数增加,从2车道到3车道,折算系数出现了减小的趋势;在下坡路段折算系数比上坡路段大;随着流量的增加,折算系数先增加后减小;随着大车比例增加,折算系数出现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我国铁路货物运输的现状 ,指出了影响铁路货物运输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在我国进行铁路货物运输组织方式的改革 ,建立城际间快捷货物运输体系的建议 ,切实提高货物送达速度 ,提高铁路货物运输的市场竞争力 ,为铁路带来经济效益 .  相似文献   

17.
依据山东-辽东两半岛间客货滚装运输的实际,并结合日本滚装运输的情况,分析了两半岛间滚装运输系统中,在船舶船龄,航速、营运效率、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运用时间序列和指数平滑法对两半岛间的车,客运量进行了预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常规道路减速带在降低车速保证交通安全的同时,也存在设置不规范、易造成车辆损害、乘客舒适性差等缺点,为减少减速带设置带来的负面影响,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理论的可升降减速带。该减速带可根据车速信息及对驾驶员行车意向的识别,反馈调节减速带的升降状态。采用双翼型液压升降结构,可将软态减速带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实现能源存储利用。该减速带奖"慢"罚"快"的工作原则,可在保障通行安全的前提下,将车辆损害、噪声污染降至最低,提高交通稳静化水平,体现了智慧交通的公平性。结果表明,该减速带在提高交通安全、改善驾驶行为、改善交通环境等方面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铁路货物周转量同营业里程、列车牵引净重和货物列车密度间的数学表达式,利用由此建立的货物周转量指数体系,研究了营业里程、列车牵引净重和货物列车密度变动引起的货物周转量的变化量;分析说明,40多年来货物列车密度的快速增长是货物周转量大幅度增加的主要原因;通过本文所建立的一组回归方程,得出了营业里程、列车牵引净重、货物列车密度和货物周转量的2000年预测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