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生物—臭氧氧化技术处理垃圾渗滤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生物—臭氧氧化技术对垃圾渗滤液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生物处理可以去除垃圾渗滤液的CODCr;随着氧化时间的延长,去除率随之增大;在碱性条件下进行臭氧氧化,pH值越高,CODCr去除效率越高.采用BOD5/CODCr来表征垃圾渗滤液的生物降解性,研究了臭氧氧化前后垃圾渗滤液生物处理出水的生物降解性变化规律,表明臭氧氧化可以提高垃圾渗滤液生物处理出水的生物降解性,但提高的幅度不大.采用色谱-质谱法对臭氧氧化前后垃圾渗滤液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臭氧氧化前后废水中的主要成分没有发生变化,这些物质多为长链烷烃;臭氧氧化使废水中的部分物质发生了结构上的变化,这些物质多为可降解物质.  相似文献   

2.
微生物在污水中能繁殖生长,并通过氧化还原发酵等途径分解氧化有机物,把有害有毒物质转化为无害无毒有机物,从而在污水治理中发挥作用。本文综述了目前污水处理中的常用微生物处理法,对应用于污水处理的部分现代生物工程处理方法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3.
本文探讨了纤维物质水解-氧化-水解法制草酸母液回用问题。试验结果表明,草酸母液的部分循环利用,不仅可提高草酸的收率,而且降低了硫酸,催化剂的单程消耗,减轻三废处理。  相似文献   

4.
从分析浓、稀硫酸与锌的反应中得到电子的物质不同区分了氧化性酸与酸的氧化性两个不同而且易混的概念。  相似文献   

5.
城市生活污水生化出水中有机物的臭氧氧化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了O3法对城市生活污水生化出水中溶解性有机物的去除效果以及二级出水中各类有机污染物的氧化特性.实验结果表明:O3法对于城市污水二级生化出水的UV254值具有较高的去除效率,20 min内即可达57.1%的去除率,COD去除速率较慢,150 min时去除率为62.5%,而DOC去除效果很差,150 min的去除率仅为36.1%.经氧化处理后,疏水性物质的浓度明显下降,其中非酸疏水物质则基本被氧化完全,而亲水性物质氧化效果很差.水中各类有机物的组成发生明显变化.对不同的有机物而言,其氧化去除速率为疏水性物质>弱疏水物质>亲水性物质.  相似文献   

6.
讨论了测定水中总硬度时影响测定结果的主要因素,分析了水样温度、pH值、反应时间、重金属和氧化性物质等干扰因素对结果的影响,并提出了适当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部分合作多目标博弈均衡点的存在性问题,引入部分合作弱Pareto-Nash均衡和部分合作多目标主从均衡的概念,利用Fan-Glicksberg不动点定理,证明了部分合作多目标博弈均衡点的存在性.研究结果表明:部分合作博弈相比合作博弈和非合作博弈具有更重要的应用价值,不动点定理是研究部分合作多目标博弈均衡点存在性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均衡接近度灰关联分析方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实践中经常会碰到的均衡接近性要求的问题,而传统的灰关联分析方法可能产生局部点关联倾向,在引入灰熵概念的基础上,定义了均衡度的概念,把原灰关联度与均衡度相结合给出了实现均衡接近性的灰关联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9.
微生物在污水中能繁殖生长,并通过氧化还原发酵等途径分解氧化有机物,把有害有毒物质转化为无害无毒有机物,从而在污水治理中发挥作用.本文综述了目前污水处理中的常用微生物处理法,对应用于污水处理的部分现代生物工程处理方法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0.
醌氧化还原酶的检测对提高癌症的诊断效果和预测药物的使用情况都十分重要,通过6步反应成功合成了一种用于醌氧化还原酶检测的荧光探针DBD-Q-1,探针由识别基团三甲基对苯醌和荧光团组成,使用核磁共振和高分辨质谱进行表征确定了其结构.随着醌氧化还原酶浓度的增大,荧光探针的荧光逐渐增强.在此过程中荧光探针DBD-Q-1结构中的三甲基对苯醌部分脱去形成内酯结构,从而导致探针荧光增强.当向其中加入其他生命相关物质时,荧光探针的荧光并没有明显改变,探针表现出对醌氧化还原酶良好的选择性.荧光探针DBD-Q-1在细胞中展现出了对醌氧化还原酶良好的成像效果.  相似文献   

11.
微生物在污水中能繁殖生长,并通过氧化还原发酵等途径分解氧化有机物,把有害有毒物质转化为无害无毒有机物,从而在污水治理中发挥作用。本文综述了目前污水处理中的常用微生物处理法,对应用于污水处理的部分现代生物工程处理方法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2.
界面起伏对模拟大地水准面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结合中国及邻区的数据,利用界面上下的平均密度差,计算了物质界面起伏对大地水准面的影响,发现莫霍界面的影响占地形质量影响的70%左右,验证了均衡补偿理论.同时也发现,即便加上结晶基底起伏和岩石圈底面起伏的影响,也仅仅是补偿了由地形质量引起的大地水准面起伏的中长波部分,而短波长的地形影响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13.
采用CuO为催化剂对臭氧氧化垃圾渗滤液水质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uO对臭氧氧化垃圾渗滤液反应具有明显的催化作用,最佳催化剂投加量为0.7g/L;BOD5/COD的研究表明臭氧氧化提高了垃圾渗滤液生物降解性;UV254研究显示催化剂存在条件下臭氧氧化可以使废水中不饱和有机物和芳香族化合物快速分解;三维荧光光谱(Excitation-Emission Matrix,EEM)分析结果表明垃圾渗滤液中含有较多类富里酸物质,臭氧氧化后类富里酸物质减少,并产生了新的有机物峰;臭氧氧化作为生物处理的预处理手段时,催化剂的加入能够加快反应速度,缩短反应时间,减少臭氧使用量.  相似文献   

14.
混合交通均衡分配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地讨论了混合交通均衡(UE,User’s Equilibrium)配流问题.对于阻抗边际贡献对称型混合交通,笔者建立了与相应的Wardrop均衡原则等价的极有小值模型,证明了极小值模型的等价性、解的唯一存在性,并讨论了具体求解算法;对于非对称型混合交通,直接给出了其均衡求解算法。最后,实现了一个简单网络的混合交通均衡分配。  相似文献   

15.
本文试图建立一个由行为人组成测度空间和商品无穷维空间的一般经济均衡模型,证明了该模型的均衡存在性.此外还讨论了纯交换经济模型的均衡存在性.  相似文献   

16.
刍议黔中隆起及其形成过程中的均衡沉陷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地史时期中黔中隆起在曾两次明显的上隆于海平面之上,本文着重论述了红花园期末的这次上隆以及相应的均衡沉陷作用。指出均衡沉陷作用在研究黔中隆起及古构造中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而且,均衡沉陷与构造上隆两者间的对立统一,也是控制沉积物质变化的制约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7.
张峰 《科技信息》2012,(34):I0229-I0229
硝酸是一种强氧化性酸,其强氧化性是高中化学知识中的重点及难点,也是高考中常见的热点。因其具有强氧化性,使得硝酸表现出了很多不同于其他酸的性质,本文介绍几点在高考中出现较多的关于考查硝酸强氧化性的知识要点及题型。  相似文献   

18.
主要是利用双人有限策略博弈的双矩阵来解决多人有限策略静态博弈的纳什均衡问题.研究了纯战略纳什均衡的存在性及判别法,并给出了判别纳什均衡存在性以及寻求所有纯策略纳什均衡解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9.
曾桂芬 《广东科技》2011,20(18):61-61
笔者在长期从事CODr测定的过程中,发现结果的准确度受到样品中氧化还原性物质如溶解氧、难溶解的悬浮颗粒物等因素影响较大。为了确保测定结果准确可靠,针对这些影响,本文总结CODcr测定中应请注意的几个问题,以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以固体电极示差脉冲伏安法对水溶性有机还原性物质的伏安行为及其演变特征作了探讨。结果表明:绿肥(紫云英)嫌气培养生成的水溶性有机还原性物质主要形成峰电位分别为384mV和943mV(vs.饱和Ag/AgCl电极)的两类氧化峰,前一类具强还原性,后一类具弱还原性,且二类氧化峰的伏安行为有随时间发生快速演变的特征。与紫云英相比,稻草嫌气培养生成的水溶性有机还原性物质氧化峰较丰富,峰电位相对较高,伏安行为随时间变化相对较为稳定,表明稻草水溶性有机还原性物质还原基团种类较为丰富,还原活性相对较低但活性保持较为稳定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