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论Pocahontas对"东方主义"的反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爱德华·萨义德的"东方主义"理论对迪斯尼动画片《风中奇缘》进行分析,认为片中女主人公Pocahontas的言语和行为体现了她对"东方主义"的反抗和对欧洲中心主义的挑战.作为印第安人的典型代表,Pocahontas的这种反抗和挑战代表了印第安种族乃至全体美国边缘群体的心声,具有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2.
运用爱德华.萨义德的“东方主义”理论对迪斯尼动画片《风中奇缘》进行分析,认为片中女主人公Pocahontas的言语和行为体现了她对“东方主义”的反抗和对欧洲中心主义的挑战。作为印第安人的典型代表,Pocahontas的这种反抗和挑战代表了印第安种族乃至全体美国边缘群体的心声,具有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3.
幻境奇缘     
《幻境奇缘》——又一款Q版网络游戏即将在大陆展开全面测试。提到Q版,不少人会想到RO。不错,当你第一次进入幻境奇缘的时候你会发觉这款游戏与RO有惊人的类似。笔者很幸运的拿到了《幻境奇缘》第一次封闭式内测,第一时间感受到了幻境奇缘的魅力,于是有了此文……幻境奇缘综述《幻境奇缘》是国人自主开发的一款Q版MMORPG。由于国人缺乏游戏的制作经验,对于国人自主开发的网络游戏,我们也不应该过多的去要求什么……  相似文献   

4.
迪斯尼推出的《仙履奇缘》三部曲是对佩罗版《灰姑娘》的改写、续写和重写。三部影片在对原文本故事进行改编的同时,影片所塑造的灰姑娘这一人物形象也在不断由传统向现代转化。《仙履奇缘》三部曲中明显地植入了现代价值观念,是对传统《灰姑娘》故事的现代演绎。  相似文献   

5.
夏花 《科技信息》2009,(30):137-137
《骨》中莱拉突破族裔文化中的二元对立,成功地构建了具有族裔文化双重性特征的混杂性文化身份。这种混杂性文化身份的出现为华裔美国人的文化身份认同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以家庭中各成员间的关系为切入点,解析《骨》中莱拉的混杂性文化身份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6.
《甲寅》创刊于1925年7月18日,每周一期,共出了39期,由于办刊者的显赫身份,因而在某种程度上其政治主张具有准政府色彩,与之相对应的是其文化观念上的全面保守倾向,系当时新文化阵营有代表性的反对者,《甲寅》并不象《新青年》、《学衡》、《语丝》一样是文化刊物,其文化内蕴相当薄弱严格地说是属于社会时政刊物,  相似文献   

7.
唐晓雪 《科技信息》2012,(30):216-216
亚裔美国文学以其鲜明的个性与特色,在当代美国主流文学中占据特殊地位。许多亚裔作家在追寻自我身份的过程中发现了文化之间的冲突和交错,表达了他们对文化身份的困惑和东西方文化融合的渴望。卡洛斯.布洛桑是早期亚裔作家的核心人物,他的代表作《美国在心中》以自传体的形式再现了菲律宾人在追求美国梦的过程中经历的种族歧视和种族同化以及文化身份建构过程。本文主要研究《美国在心中》的文化身份建构,通过分析主人公移民美国后经历的身份焦虑和文化融合,探讨了亚裔族群在多元文化主义语境下的身份定位与重构问题。  相似文献   

8.
艾云天生是一个思者,为了语言和思想,她竭尽心力,真诚地表达。至今,她已经写出了《女人自述:艾云随笔》《此岸到彼岸的泅渡》《细节的四季》《退出历史》《理智之年》《欲望之年》《南方与北方》《赴历史之约》《艺术与与生存的一致性》《哈拉在叙述的风中回顾》和《用身体思想》等十多部著作,还在各种文学刊物发表了难以统计的作品。比较容易统计的是:  相似文献   

9.
随着美国犹太移民文化的发展。美国犹太移民身份演变遵从的“固守-背弃”的文化模式有了新发展;“第三代利益原则”的代言人马库斯·L·汉森提出了第三代回归模式理论,指出第三代犹太作家呈现出重又回归民族身份及文化传统的趋向①。而事实上,许多第三代犹太作家的确开始高度关注其犹太身份。菲利普·罗斯虽是第二代犹太作家。但是其创作紧跟时代变化,其晚期创作的主题十分契合汉森的回归理论,呈现出对民族身份和文化传统的回归趋向。《遗产》②作为其晚期作品之一,通过比较主人公罗斯对一系列象征物的态度变化,揭示了他从物质到精神逐渐深入地回归犹太身份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以关籍华裔女作家谭恩关的《灶神之妻》为分析文本,探讨了作品中母女关系所体现的文化内涵,进而分析作者作为少数族裔女作家面临着美国的强势文化,如何构建自身的文化身份。作者在小说中以个人的经历为素材,不仅在母女关系的基础上建构了一个颠覆父权制的女性世界,还把母女关系提升到两种异质文化的冲突与融合的层面上来。谭恩关在母女关系的主题中表现了性别的不平等以及文化的冲突,积极寻求自身的文化身份。  相似文献   

11.
对外汉语教学不仅是语言教学,也是文化教学,民俗文化是其中一重要组成部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零起点儿童班的汉语教学既是基础又是难点。面对这一独特的汉语学习群体,应遵循一条不同于成人汉语教学的既能为学生打下良好汉语基础又能让其正确认识中国民俗文化的有效途径。本文以在泰国曼谷的教学实践为例,通过对零基础儿童班的汉语教学中民俗文化传播的意义和现状作简要分析,探寻零基础儿童班的民俗文化输入的教学技巧。  相似文献   

12.
面向中文问答系统的问句句法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文句法分析是汉语研究和信息处理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同时也是难点之一.探 讨了中文问句的结构特征,在面向中文问答系统的问句句法分析算法中,运用语料库句法处理技术,并对问句长度短、含疑问词、有疑问结构句式等特点加以利用,初步实验结果达到了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3.
汉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元素,对外汉语教学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与融入。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是让外国学生能熟练掌握、准确应用汉语言,且能实现跨文化交际。所以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对外汉语教学的内容中,对于学习者的学习效果与学习水平,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系列梦想的追逐,而这些中国化的元素必然根植在中国深厚的传统文化之上。无论是“中国梦”的实现,还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构建,都需要我们在新的时代下深度体认中国的传统文化。在追逐“中国梦”的大环境下,必须加强高校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与传承。  相似文献   

15.
武术不仅是一种体育运动,也是一种文化形态.中国武术承载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内容,折射了深厚的民族精神光彩.然而由于中西方体育在源流上的差异,至今中国武术也未完全融入世界体育的殿堂.笔者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视角入手阐释了中国武术的内涵,以期向着打破封闭、促进交流、最终求得和世界体育和谐共处的目标迈进.  相似文献   

16.
作为现代学科的中国哲学是“以西释中”诠释模式的产物。长期以来中国哲学研究的根本问题并不在于“以西释中”本身,而在于诠释模式的单一化。“以西释中”这一诠释模式本身具有揭示中国传统思想原貌的可能性,那种试图用“以中释中”完全取代“以西释中”的做法既不现实也无益处。通过“以西释中”在更高层次上回归中国哲学本身,才是中国哲学研究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从"字中心"看对外汉字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外汉字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难点之一。"字中心"教学论的提出体现了汉语的综合性和模糊性特色。它以字为起点,进而为中心,来展开对外汉语教学。在"字中心"的指导下从汉语自身的特点出发,同时借鉴国内小学生识字教学的经验来提高对外汉字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8.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和国家部署民族工作的主旋律和最强音。凝聚着中华各族人民智慧与力量的中国武术,是与中华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共同体,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具有先天优势和积极作用。基于此,通过文献资料、历史考察、逻辑分析、归纳演绎等方法,本研究在阐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概说及其中意蕴基础上,论述了中国武术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支撑价值,并进一步指出中国武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内容,即中国武术与中华文化互融共生的意识,铸牢文化认同;中国武术与中华民族互动共存的意识,铸牢民族认同;中国武术与国家命运互联共荣的意识,铸牢国家认同。最后,研究提出中国武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方略,即同心同德:阐释好中国武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蕴含;同心同向:把握好中国武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目标站位;同心同行:设计好中国武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行动路径。  相似文献   

19.
汉语国际推广,作为我国的一项文化战略,旨在通过汉语的国际传播,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树立我国良好国际形象。汉语的国际传播对当前汉语的规范化、标准化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汉语要走向世界,就必须有科学、统一的规范。汉语规范所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就是汉字的规范化问题。由于历史和政治的原因,汉字系统内存在严重的汉字异形现象,破坏了汉语的国际形象和国际地位。在当前全球化的文化语境下,制定统一的汉字规范,实现汉字“书同文”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