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详细论述了跨文化口头交际的得体性问题。得体性是在言语交际中必须遵守的最高原则,违反了得体性原则,就会导致交际失败。交际受文化的影响和制约。中英文化不尽相同,因此,交际双方必须具备一定的跨文化能力,在交际中因境而言,切合题旨,合乎礼俗,适应对象,切合语体,才能使言语既正确又得体。  相似文献   

2.
李咏梅 《科技信息》2008,(32):179-179
言语得体是成功进行跨文化交际的关键,违反了得体性原则,就会导致交际失败。本文对影响跨文化交际得体性的因素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提出了实现跨文化交际言语得体性的策略,以达到最佳的交际效果。  相似文献   

3.
隐喻是人类认知和体验世界的基础,是人类的一种思维方式。隐喻表达的往往不是其字面含义,理解时需要进行认知推理,在推导过程中,文化因素影响隐喻喻义的理解。文化具有共性和异性,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的共性使交际双方往往能推导出相对正确的言外之意。但同时,每种文化对一定事物都有其特定的隐喻内涵,如来自不同的文化的个体不熟悉这种文化内涵,跨文化交际就难以顺利进行。因此,了解隐喻概念的异同将直接影响跨文化交际的成功。  相似文献   

4.
语用能力可以解释为运用语言进行得体交际的能力;有效的交际指听话人在任何情节内都能够理解说话人意图的交际。文化移情能力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系统中最为重要的因素。有意识的在实践中培养和提高文化移情能力,对于跨文化交际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外语教学的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跨文化交际的复合型人才.文化移情是进行沟通及跨文化交际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文化移情能力直接影响到跨文化交际的质量、效果和进程.因此,在外语教学中,教师应将语言教学与文化认知教学统一起来,在教学实践中利用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引导学生进行文化移情,获得跨文化交际的成功.  相似文献   

6.
体态语真实、直观、丰富,但有时又很含糊和朦胧,正是由于体态语的这些特点使得它比语言更耐人寻味,是语言无法取代的。体态语有共性的东西,也有许多个性的东西,有其地区、民族、文化等特点。大量的实例都能说明认知体态语在跨文化交际中所起到的正、负面效应,从而使人们对体态语的认知更加具体和真实,更加重视体态语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王国辉 《科技信息》2007,(16):34-34,100
在中西跨文化交际中,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交际手段、思维模式、价值观念、认知行为等方面存在差异,常常造成相互沟通受阻,合作受挫,交际失败。因此,有必要去找寻失败的根源并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培养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从而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8.
汉英文化中礼貌在内涵上存在差异,这些差异主要表现在礼貌观、“面子”观、礼貌侧重点及礼貌准则等方面,而这些差异是两种文化价值观差异的体现。外语教学中应培养学生得体的礼貌言语行为语用能力,使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9.
跨文化言语交际中的语用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文化交际系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进行的言语或非言语交际行为,它在国际和民族间的交流、交往和合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鉴于文化上的差异,在交际行为中产生语用失误并造成交际障碍和失败的情况时有发生,语用策略的选择势在必行.本文从言语交际的礼貌得体本质、语用策略选择的"面子"理据和语用策略选择的文化属性特征三个方面对跨文化言语交际中的语用策略做出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陈丽 《科技信息》2012,(21):212-213
非言语行为在跨文化交际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能反应出日本文化的特点,和日语有效结合,才能取得和日本人交际的成功。因此,在外语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学生跨文化非言语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当代中国、亚洲乃至世界,正处于政治、经济、文化和环境巨大变化的崭新时期;各国人民面临着相近相通的社会问题、思想困惑和精神挑战。为了超前和卓有成效地应对现实与未来,我们需要从历经数千年深厚积淀的历史文化宝藏之中汲取思想智慧和正负面经验,以此作为创造中华民族未来新文化的本土精神根基,进而借此深入推进中国社会的精神文明和现代化事业。为此,我们需要对国学的核心内容——儒学、特别是以朱熹为代表的宋代理学进行批判性认知和建设性阐发,以便深刻体认朱熹博大精深的思想脉络,完整辨析他的学术品格与良知美德,全面认识其核心话题的价值,切实领会其伦理道德的意义,觉解其经学哲学的精华,理解并批判借鉴其有关改善政治经济的思想之道,把握并光大其为人为学的闪光特征,进而取得自下、自迩、累土、足下的社会体用功效。  相似文献   

12.
从饮食、母语、服饰、节日习俗、文化等视角能够观察和分析跨文化交际活动中的民族情结,发现人们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需要有很强的包容性和适应性的同时,仍然可以保持自己个性的、民族的特点与品质。二者不但不矛盾,还可以互相依存。  相似文献   

13.
浅析面子系统及其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琳 《科技信息》2008,(30):160-160
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面子问题在跨文化交际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面子的介绍引出了面子系统,在讨论了影响面子系统的因素之后着重介绍了三种面子系统。最后探讨了这些系统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跨文化交际学研究的目的是帮助人们增强跨文化意识,从而将交际中人们之间可能出现的问题减到最少。传授跨文化交际知识,既可帮助学生站在文化交际的高度去学习外语,又可教会学生正确使用外语进行跨文化交际。它是外语教学实现最终目标的最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5.
非语言交际的跨文化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晓 《科技信息》2008,(4):276-276
非语言交际是人际交往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它有很深的文化内涵,表达的含义因文化而异。本文通过对非语言交际的手势语、目光语、沉默、体距行为的跨文化对比,揭示中西文化背景下非语言交际之间的差异,突出跨文化非语言交际的重要性,促进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6.
何立艳 《科技信息》2013,(25):47-47,98
在廊坊高校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是跨文化交际的需要。正视当前英语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缺失的现实,必须调整英语教材内容,增加母语文化;提高英语教师素质,担负中国文化传播重任;引导学生阅读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的英文作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17.
在跨文化交际中,语用失误主要表现为语用语言失误和社交语用失误。虽然跨文化交际中产生语用失误的原因很多,但主要是受思维方式、文化背景、价值观念三方面因素的影响。减少和防范语用失误对于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对于二语习得者来说,要想有效规避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主要应提升语用能力,并运用正确的语用策略。  相似文献   

18.
王曾是北宋名相,石介是北宋著名理学家,两人互相敬服对方的人格,彼此之间建立了相当亲密、融洽的私人关系。他们的交往对当时朝廷的政治文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政治方面,他们都把国家安危放在首位,能够冒死上谏,有效阻止统治者的错误做法,安定人心;文化方面,两人均关注教育,兴办儒学并促进朝廷对地方教育的重视,改变了所辖地区颓废奢靡之风。两人的交往体现了他们忠心为国的高尚情操,充分展现了两位当世名臣的风范。  相似文献   

19.
李贺是一位富于创造性的诗人,他在短促的生命中,为诗歌创作开辟了一个新的天地。他蜗居到自己所建构的阴冷的鬼蜮世界,描鬼说怪,谈坟说墓,同时又幻想着神仙世界的圣洁与美好;他以“皇孙”身份自夸,并积极谋取功名利禄却在仕途上很不得意;同时被压抑的性爱无处宣泄,只有通过香词艳语来表达。其变态心理的根源是:恋母情结、仕途多舛、楚陶文化的熏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