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清代袁枚、朱庭珍对诗趣予以了集中论评与阐说。袁枚评诗推尚偏于由才性而催生出的“趣”的审美形态,他以“趣”为审美标的,以性灵为根本,以天才、真、自然为支点,建构出一个有别于他人的诗趣论系统。朱庭珍评诗反对“恶趣”、“魔趣”,推尚意趣充蕴之作;他强调作诗要“培之以理趣之府”,提出了“意趣活泼”的审美要求,在诗趣的生成创造上,则论及到由“情”而“趣”、由“思”而“趣”,对诗中之趣语的运用也予以了界划。他们为古典诗趣论的最终深化和完善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提到田园诗,陶渊明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冉渊明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坛有着崇高的声望, 这不仅因为他开创了田园诗,亦是由于他具有强烈的回归意识和光明峻洁的人格。陶渊明对精神家园的寻找和歌颂感染了一代代文人骚客。  相似文献   

3.
苏轼“和陶诗”问世以来,诗评家对其艺术成就褒贬不一。其实,苏轼“和陶诗”的创作,并未脱离现实生活,是作者在特殊境遇下,借陶渊明之酒杯,浇自我之块垒,是借鉴古人成功的艺术形式来抒发自我对现实的强烈感受,并在学习陶诗的艺术风格中,融入自我独特的风格。“和陶诗”体现了苏轼晚年的艺术追求倾向,与早年那些生机勃然的诗歌相比,“和陶诗”呈现一种跳动的闲淡、一种朴茂之美,诗风平淡自然,感情真笃充沛;超然淡泊,意与境合;托物言志,意在言外;写景传神,时见佳句。苏轼的“和陶诗”没有等同陶诗,而是自具本色。  相似文献   

4.
出于对陶渊明的倾慕,李纲应其意、和其韵,创作了大量的"和陶诗"。李诗与陶诗的内容与艺术存在许多相似之处,但是李纲"和陶诗"并非被动的模拟蹈袭,而是审美主体的再创造,因此较之于陶诗存有许多新变之处:虽言"隐逸之志",但"出世"为虚,"入世"为实;不同于渊明反佛,而是以佛入诗,宣传佛家思想;艺术审美上少了渊明的自然,多了宋代诗歌时代特性与个人艺术追求自觉性影响下的人为,因此诗歌风格平淡自然与雄浑沉郁并举。  相似文献   

5.
苏轼的“和陶诗”,可以说是他30年来倾倒于陶渊明其人其诗的一个总结。以和韵的形式表示出来,存在着视陶诗为诗之极致的认识,和视自己为陶诗真正传人的意识。苏于穷极僚倒时所作为“和陶诗”。作为冷静地追求人类个性的生活方式的文学,又是宋代古典主义文学的一个典型。  相似文献   

6.
从生命意识的角度,对东坡“和陶诗”进行了探讨。在点明何为生命意识并分析了促进东坡生命意识觉醒的契机后,本文指出在生命哲学发生转变之后,东坡生命意识的具体体现:其一,从物质层面上解决岭海人民缺衣少食的现状是东坡实现其生命价值的一种新方式。其二,精神层面上,为岭海地区文化传播做贡献,是东坡实现其生命价值的另一方式。另外,在当地长时间的反思中,东坡还意识到了实现其生命价值的最终方式———创作。  相似文献   

7.
教学是一门艺术,而情感则是“艺术”的核心。作为文秘专业的基础课程,秘书教学应力求迎合市场需要,贴近学生心理,授之以趣,以达到以情激情,以情促知,以情施教的“艺术”功效。  相似文献   

8.
清代袁枚、朱庭珍对诗趣予以了集中论评与阐说。袁枚评诗推尚偏于由才性而催生出的"趣"的审美形态,他以"趣"为审美标的,以性灵为根本,以天才、真、自然为支点,建构出一个有别于他人的诗趣论系统。朱庭珍评诗反对"恶趣"、"魔趣",推尚意趣充蕴之作;他强调作诗要"培之以理趣之府",提出了"意趣活泼"的审美要求,在诗趣的生成创造上,则论及到由"情"而"趣"、由"思"而"趣",对诗中之趣语的运用也予以了界划。他们为古典诗趣论的最终深化和完善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雅俗之辨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种重要的文化价值标准,而在魏晋南朝时代,雅俗对举更是成为品评人物整个人格乃至一切精神产物的尺度。《世说新语》在对魏晋名士风度的描绘中,不仅刻画了魏晋士人高蹈脱俗的“雅”的一面,同时也充分表现了魏晋士人“俗”的一面,主要体现为俗情、俗趣、俗语。  相似文献   

10.
平淡美的风格自古有之。到了苏轼,则进一步揭示了其美学内涵,提出了“寄至味于淡泊”的审美理想,并自觉地把这一审美理想引入词中,创造了不少清远恬淡的词章。苏轼这一审美理想的产生和实现,离不开其曲折独特的生活经历和佛老思想的影响,也与陶渊明这一人物密切相关。前人在论及苏轼的平淡美风格时,主要论述他晚年创作的大量“和陶诗”,并仅限于此。本文试图从东坡词入手,说明平淡美在词中的实现及这一风格在整个苏词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说“情趣”     
我国古代文论对“情趣”的标树较晚 ,明清时期出现将“情”与“趣”纳入到诗歌审美质性要素系统或创作主体要素系统中的立论。但实际上 ,早从唐代开始 ,不少文论家就已经将“情趣”视为了“趣”的审美表现形态之一 ,对“情”与“趣”相互间的关系予以了多方面的考察。我国古代曾出现过很多“趣”的称名 ,其中 ,不少都可归入“情趣”这一审美形态中。  相似文献   

12.
叶圣陶先生说:“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情感是文学作品的内在动因,要“写我的自得之见;抒我的自然之情;用我的自由之笔;显我的自在之趣”,这就要求学生首先有自己的思想,有个人的情感。人的头脑是丰富的,学生的情感也是丰富的,可是却有许多“空洞无物”“无病呻吟”的作品。我们该怎样培养学生的写作情感呢?我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做到了以下几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在陶渊明的接受史上,苏轼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苏轼先后共追和陶诗124首。在这124首和陶诗中《和陶饮洒》20首的写作背景及写作心态与其他和陶诗迥异,这也造成了它与其他和陶诗的内容及风格上的显著差异。因此,它在苏轼诗歌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即:它是苏轼岭南诗的前奏,是此前苏诗与此后苏诗的转折点。  相似文献   

14.
本文作者摒除对陶渊明诗的传统分类法,不从内容题材上划分,而从作品的情感、意绪角度划分陶诗为亲情、友情、怀古之情、人生感慨、生命与自然体验等类。从对种类情感体验的诗作的统计看,陶诗在总体意绪上体现出一种孤独寂寞的情感基调。这一基调的成因主要是魏晋时代人生哲学上人的觉醒主题的高涨,及陶公为卫护安全生存和人格独立完整而选择的孤独寂寞的人生之旅的影响。人的渺小,卫护人格的独立、自由、完整的艰难,人类对自然法则的无法超越,使陶公深刻地感受到孤独寂寞的悲慨。对人格的独立、自由、完整的追求,对自然法则超越的欲求,都是“历史的必然要求”,而这些在陶公时代均无法实现。因而陶诗的孤寂情调是一种悲剧意义上的人生体验,这也正是其诗深刻的审美意义之所在。  相似文献   

15.
白居易和苏轼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典范意义。由于“东坡”之名来自白居易以及东坡对自己“似乐天”的一再标榜,后人在论及二者关系时多从“似”处着眼。白苏二人固有许多相似之处,然而东坡在慕乐天、学乐天的同时,更鲜明地表现出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等方面的差异。东坡对乐天的接受与继承明显地表现出“取貌遗神”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历史上,苏东坡是受人崇敬和喜爱的人物之一。这一文化现象的出现,既取决了东坡多方面的卓越的文化才能,更取决于东坡丰富的思想情感和文化性格.这自然又与东坡一生之所为学和经历有关.东坡一生涉猎广泛,儒道佛三家思想对他都有着程度不同的影响,中国传统义化的历史积淀在他身上都有着程度不同的反映.这一复杂和思想渊源与东坡生平理想抱负和现实经历境遇的巨大反差相结合,就形成了东坡人生道路的多元价值取向,从而也就决定了他情感性格的多重层次.但是,正如在一首宏伟的交响曲中必然有其高亢的主旋律回响一样,在东坡人生…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文学史上,文人和酒似乎结下了不解之缘。特别在魏晋时代,饮酒可说是一种时代病,曹氏父子、“建安七子”和“竹林七贤”中以饮酒而出名者不乏其人。其流风遗韵影响到陶渊明,使他的生活和酒不能分离。他为彭泽今时,“公田悉令种秫”,为的是不乏酒;颜延之留给他二万钱,他却“悉送酒家,稍就取酒”;他平时饮酒的情态也是够别致、够直率的:“酿熟,取头上葛巾漉酒,漉华,还复著之”,“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渊明若先醉,便语客:“我  相似文献   

18.
张桂秀 《奇闻怪事》2007,(2):93-93,95
韩愈的《祭十二郎文》,深刻地表达出他对失去侄儿的悲痛之情,凄恻哀伤,真挚感人,催人泪下。作者在祭文中,将情思融入对日常生活的回忆之中,自然,质朴,亲切。这是真情的流露,它最淳美,最深厚,最浓重。全文围绕一爪“情”字展开,饱含了亲友之情、思念之情、痛惜之情和悲悼之情,泪透纸背,泣贯字行,真是千载一祭,情动天地。  相似文献   

19.
“时间”是理解纳博科夫小说世界的关键词.作家在早年的流亡生活中对时间、死亡、记忆的思索集中体现在《斩首之邀》中.他发展了柏格森“绵延”的心理时间,形成了“纯粹时间”的观念,并提出“时间之狱”的理论.移居美国后中年的纳博科夫在相对自由的学术氛围内对时空与叙事进行了深入的哲学思考和大胆的技巧创新,《洛丽塔》是时间空间化的实验典范.晚年作家移居瑞士,对艺术与人生的形而上思考浓缩在《梦锁危情》的超验永恒的“彼岸世界”中.流离一生的纳博科夫终其一生都在不停地寻求心灵的家园、精神的自由.“时间”最终摆脱了尘世的束缚成为艺术的永恒.  相似文献   

20.
被后人尊为“诗佛”和南宗山水画宗师的王维,由于他精熟佛家教义,以禅人诗,又精通画理,融诗画于一炉,致使他的诗富有画意和禅趣,尤其是山水诗,穷山水之佳趣,参造化之神韵,以其卓尔不凡的风格在历代山水诗中独树一帜。本文就王维山水诗的画意和惮趣这一问题,提出王维是用宗教的审美理想审视自然,又用画家的眼光、手法进行剪裁、布局、塑造意境,这是诗人的宗教体验和审美体验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