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氧杂杯[3]芳烃为母体,通过"点击化学"技术,以1,2,3-三氮唑为连接基,将香豆素引入氧杂杯[3]芳烃的下沿,得到2种香豆素-氧杂杯[3]芳烃衍生物(探针1、2),结构经1H NMR、IR和ESI-MS表征。在DMSO/H2O中性混合溶剂中,Fe3+均能与探针形成1∶1配合物,使其荧光降低,紫外吸收增强,高选择性识别微量Fe3+。  相似文献   

2.
以硫代亚甲桥对叔丁基杯[4]芳烃为配体,以三氯甲烷与乙腈为混合溶剂合成了过渡金属镍、铜、银的杯芳烃金属配合物。由元素分析确定配合物的组成为Ni(C40H48O4S4)2(NO3)2,Cu(C40H48O4S4)2(NO3)2,Ag2C40H46O4S4,利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3.
新型杯[4]芳烃衍生物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进一步研究杯[4]芳烃衍生物,并为后续衍生化反应制备中间体,用对叔丁基苯酚和甲醛为原料,利用一步法合成了对叔丁基杯[4]芳烃;再以对叔丁基杯[4]芳烃与碘乙醇的反应,得到了对叔丁基25,27-二羟基-26,28-二羟乙氧基杯[4]芳烃,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IR、MS和元素分析确证.  相似文献   

4.
以Schiff碱杯[4]芳烃衍生物H4L为配体,合成了两个新的铜(Ⅱ)和锌(Ⅱ)配合物,分别为H2LCu2SO4,H2LZn(OAC)2。用元素分析、紫外光谱、红外光谱等方法对配合物组成和结构进行表征,初步研究了它们的荧光性质。结果表明,与具有微弱荧光发射能力的H4L相比,锌(Ⅱ)配合物的荧光发射能力有了大幅度提高,铜(Ⅱ)配合物的荧光发射能力有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5.
以水杨醛和对甲氧基水杨醛分别与2,2’-(邻氨基苯胺基)丙烷缩合得到2个由柔性烷基链桥连的双Schiff碱配体C29H28N4O2[H2L1]和C31H34N4O4[H2L2]·Schiff碱配体H2L1与Ni(CH3COO)2·4H2O作用、H2L2与Co(NO3)2·6H2O作用,分别得到镍(Ⅱ)和钴(Ⅲ)的Schiff碱金属单核配合物[Ni(L1)](1)和[Co(L2)]+·NO3-(2).用FTIR、元素分析和UV-vis光谱对化合物进行了表征,并采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配合物晶体结构。结果表明2个配合物均具有稍微扭曲的八面体配位构型。  相似文献   

6.
在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RE(NO3)3·4dmso(RE=Sm,Gd)与对叔丁基杯[6]芳烃(H6L=C66H84O6)反应,合成了两种新的稀土固体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摩尔电导等实验进行了表征,确定了配合物组成为[RE(H4L)(DMF)4(OH)]·H6L.  相似文献   

7.
在普通杯芳烃中引入硫、氮原子可以改善普通杯芳烃的配合性能.在弱酸的催化下,使用硫杂杯[4]芳烃四酰肼衍生物3与芳醛衍生物4反应, 高产率地合成了新型的含酰胺和席夫碱单元的硫杂杯[4]芳烃冠醚衍生物5,所合成的新化合物的结构经1H NMR、元素分析、ESI-MS等证实.同时探讨了新型硫杂杯[4]芳烃衍生物5与系列α-氨基酸的配合性能,结果表明所合成的硫杂杯芳烃冠醚对氨基酸分子表现出有效的配合能力和选择性.  相似文献   

8.
杯[4]芳烃与1,2-二溴乙烷反应合成1,3-二溴乙氧基杯[4]芳烃衍生物(化合物1),化合物1分别与乙醇胺和S-(+)-4-甲基-2-氨基-1-戊醇反应,较高产率地合成了含氨基醇片段的杯[4]芳烃衍生物(化合物2)和含手性氨基醇片段杯[4]芳烃衍生物(化合物3).新化合物的结构经元素分析、1HNMR和ESI-MS等表征证实,其结构为1,3-二取代模式且为锥式构象.  相似文献   

9.
以对叔丁基杯[n]芳烃1a-1c(n=4,6,8)和间苯二酚杯芳烃1d-1e(R=C6H5,p-HOC6H4)为原料,在碳酸钾存在下以丙酮为溶剂与1-溴-3-氯丙烷反应,得到下缘为氯丙基取代的杯芳烃衍生物2a-2e。进一步以2b-2d为原料,在碳酸钾存在下以丙酮为溶剂与咔唑反应,得到丙基桥连的杯芳烃咔唑衍生物3a-3c。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等确定了上述产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10.
新型主体β-CD-杯[4]芳烃衍生物的合成和结构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寻具有协同识别效应的超分子主体,设计合成了β-CD与杯[4]芳烃偶联物.通过叔丁基杯[4]芳烃与自制的3-甲氧基-4-(2-溴乙氧基)-苯甲醛反应,得到下沿含游离醛基的中间体1,3-双[4-甲酰基取代苯基]对叔丁基杯[4]芳烃衍生物2;2与N-(2-胺乙基)-氨基去氧-β-CD 4进行亲核反应,获得新型主体分子β-...  相似文献   

11.
杯[4]芳烃经醚化、氨解得到了含酰肼基团的中间体3,在PEG-400存在下,肉桂酰氯与3反应获得了含肉桂酰基的杯[4]芳烃衍生物4;4-经基肉桂酸与氯甲酸乙酯形成的混合酐与3反应,得到了相应的化合物5。用^1H NMR,^13C NMR及IR对4,5进行了结构表征,用MS对4进行了结构确证。DPPH·法测定4,5清除有机自由基活性的结果表明,4,5的自由基清除率约为19%,比杯[4]芳烃母体及肉桂酸都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2.
对叔丁基杯[4]芳烃与氯代烷发生亲核取代反应的活性较低,研究很少.通过微波辐射,以对叔丁基杯[4]芳烃和1,2-二氯乙烷为原料,高效率地合成了25-(2-氯乙氧基)-26,27,28-三羟基对叔丁基杯[4]芳烃,并对合成条件进行了优化,并通过IR和1H NMR对标题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3.
用25,27-二(2-溴乙氧基)-26,28-二羟基-5,11,17,23-四(1-甲基乙基)杯[4]芳烃l与苯酚衍生物反应合成了一系列杯[4]芳烃半冠醚化合物2,用这种方法合成杯芳烃冠醚不需要柱层析,只通过重结晶即可得到高产率(75%~90%)的化合物.反应产物的结构和性能都经FT-IR,^1HNMR,^13CNMR,MS等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所得杯芳烃半冠醚均处于锥形构象.  相似文献   

14.
以2,6-二氨基吡啶和吡嗪羧酸为原料,设计合成了双吡啶酰胺多功能桥联配体2,6-双吡嗪酰胺吡啶(L),它是通过把氨基官能团连接到芳香羧酸骨架上的、大骨架酰胺类桥联配体,用配体与过渡金属离子在溶剂热下反应合成了[Ni4(LO)4],[Cu4(LO)4]?H2O,{[Cu4(LO)4][Cu4(LO)4]}?2DMF 3个双吡啶酰胺-金属超分子配合物.通过IR、EA、MS、XRD对合成的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和性能研究.研究了配体由L转变成配体LO反应机理,提出了金属离子配位协助的氧化机理.  相似文献   

15.
以2-乙酰基吡啶和p-甲基苯甲醛为起始原料,经过三步反应,合成了一个含有N/O的配位原子的多齿配体2,2′:6′,2″-三联吡啶-4′-苯甲酸(HL).合成该配体的中间体4′-(4-溴-苯基)-[2,2′:6′,2″]三联吡啶(L′)直接和过渡金属反应(原位合成法),通过水热法,得到了两个配合物[Co(L)2]·5H2O(1)和[Ru(L)2]·5H2O(2).晶体结构研究表明,配合物1属于三斜晶系,P-1的空间群,配合物2属于四方晶系,I41/a空间群.在两个配合物中,配体L均采用端基配位模式以三个吡啶N与金属离子螯合成环,而金属离子采用的是六配位模式,与两个配体上六个吡啶N原子配位,形成了一个扭曲的八面体结构,此外还对配体HL的红外光谱、核磁、元素分析以及两个配合物的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等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6.
以3-氨甲基吡啶和2,6-二吡啶甲酸为原料合成了多功能桥联配体2,6-双(N-(3'-吡啶甲基)酰胺基)吡啶(L),配体L和硫酸钴反应得到了一个新的配位聚合物[Co2(L)2(CH3OH)4(SO4)2]n·4n CH3OH(配合物1),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测试、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对该配合物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配合物1具有20-元大环的双核结构亚单元,通过配体L和SO2-4双桥联成一维双链结构,再通过链间弱的C—H…O氢键作用组装成三维的超分子.此外,对配合物1的磁性和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7.
多吡啶配体2,3-二(2-吡啶基)-5,8-二甲氧基喹喔啉(L)与Co(NO3)2·6H2O反应生成配合物[Co(L)(NO3)2]·CH3CN,通过单晶衍射分析确证其结构.配合物的单晶结构中,Co(Ⅱ) 离子中心分别与配体L的2个吡啶环中的N原子和2个硝基的4个氧原子形成六配位的八面体配位结构,L以双齿配体形式参与配位.配合物通过π-π芳香体系堆积形成一维链状结构,芳香体系的面面叠加作用可能使配合物的结构更加稳定.  相似文献   

18.
以Keggin型杂多酸钾和杯[4]芳烃四乙酸乙酯(以下简称L)为原料,合成了2个新的主-客体超分子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IR、X-射线衍射等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晶体结构中杯[4]芳烃四乙酸乙酯钾配阳离子和多酸阴离子形成的主-客体配合物具有杯-簇-杯型结构,且两者均属三斜晶系,Pī空间群.[L-K2]2[SiW12O40].2CH2Cl2.CHCl3:a=16.0178(10),b=16.3172(10),c=18.1587(11)°A,β=81.7980(10),V=4160.9(4)°A3,Z=1,Dc=2.138 g/cm3,T=187(2)K,最后的R和Rw分别为0.0550和0.1151;[L-K1.5]2[PMo12O40].2CHCl3:a=15.8931(15)A°,b=16.2395(15)A°,c=18.1653(16)A°,β=82.376(2),V=4167.6(7)A°3,Z=1,Dc=1.659 g/cm3,T=187(2)K,最后的R和RW分别为0.1361和0.3014.电化学性质表明,化合物在2.0 mol/L H2SO4溶液中的氧化还原峰电流与扫速呈线性关系,为表面控制过程.  相似文献   

19.
分别以H2salpn(N,N'-bis(salicylidene)-1,3-diaminopropane)、H2ins(N-isonicotinamidosalicylaidimine)为配体与Fe(ClO4)3以及咪唑(Him)、4,4'-bpy等端基配体进行反应得到两个新的配合物[Fe(salpn)(Him)2]C...  相似文献   

20.
以水杨醛肟为原料,经钠汞齐还原得到2-氨甲基-苯酚,再与水杨醛反应合成了配体L(L=bis(2-hydroxybenzyl)-amine).使用L配体和Co(NO3)·6H2O在水-甲醇溶液中制备了钠桥联的1维链状Co(Ⅱ)配合物[Na(methoxide)CoL2]n,解析了其晶体结构,应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等技术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