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基于传统催化剂作用下L-丙交酯的合成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L-丙交酯是制备高的相对分子质量聚左旋乳酸PLIA的重要原料,其纯度和成本的高低决定了高的相对分子质量PLLA的质量和价格,以L-乳酸水溶液为原料,采用SnCl2或Zn为催化荆,经齐聚及解聚两步反应合成了L-丙交酯,光学纯度可达99%,研究了齐聚物相对分子质量、催化剂用量、齐聚反应温度、时间及解聚温度等因素与丙交酯收率及纯度的关系,选定合成的最佳条件为:采用SnCl2为催化荆,用量0.5%,脱水8h,齐聚温度和解聚温度分别低于170℃和220℃,所得丙交酯收率最高达93.2%。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催化剂的性能,结果表明,催化剂是高效的,比无催化剂时反应速率提高了10^3-10^4倍,产生二氧化氯的纯度为98%,选择性高,温度适宜,安全性好;加入催化剂后,其反应随温度而变化,关系式为WCIO2=W0EKT,反应适宜温度为75-90℃,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糖醛为原料通过Cannizzaro反应以74.4%的收率制取了糖酸,反应温度为12-25℃,再以糖酸糖产生为原料通过升华法制得高纯糖酸晶体,纯度可达99.96%;升华温度105-115℃。  相似文献   

4.
国外间位芳香族聚酰胺低温溶液聚合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综述了间位芳香族聚酰胺的低温溶液聚合方法,讨论了聚合温度、起始反应单体浓度、溶剂的种类和纯度及中和刑的使用对聚合反应过程及反应产物性能的影响,同时也探讨了反应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  相似文献   

5.
对-甲苯磺酸催化丙二酸和丙酮在乙酸酐中缩合反应制备了2,2-二甲基-1,3-二恶烷-4,6-二酮,反应温度28-30℃,操作简便、产品纯度高,产率高达75%。  相似文献   

6.
磷酸二氢钠催化合成阿司匹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磷酸二氢钠为催化荆合成阿司匹林,探讨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产品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水杨酸用量为1.0g,醋酸酐用量为6mL,磷酸二氢钠用量为反应物总量的10.5%,反应时间为30min,反应温度为75℃。纯化后阿司匹林收率迭76%,产品纯度好,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以柠檬酸和正丁醇为原料,钛酸四丁酯为催化剂合成柠檬酸三丁酯,用单因素分析法研究醇酸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及反应温度对酯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酯化反应的最佳条件为:n(醇):n(酸):3.6:1.0,催化剂用量为柠檬酸质量的0.40%,反应时间4h,反应温度130~140℃,酯化率达到94.51%,纯度大于99.1%。  相似文献   

8.
文中采用半合成法对10-羟基喜树碱的制备进行了研究,以喜树碱为原料,通过氧化和光化两步反应得到HPT初产品。通过对氧化反应的时间、温度、投料比以及光化反应的溶剂、催化剂的研究,得到了较佳的反应条件,HPT初产品总收率为47.06%,纯度92.07%。  相似文献   

9.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的正交设计合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季铵盐催化剂和对苯二酚阻聚剂存在下,由甲基丙烯酸甲酯和环氧氯丙烷合成了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通过正交实验设计得到了最优反应条件:反应温度110℃,反应时间4h,催化剂四丁基溴化铵(TBAB)的用量为0.8g,产率为84.3%,纯度为98%。  相似文献   

10.
采用光诱导法合成了人造血液的稳定剂全氟溴癸烷,考察了光源,温度,滴溴速度,反应时间等对反应转化率的影响,对粗产品进行低温精制,得到的产品符合药品的纯度要求。  相似文献   

11.
镍基催化剂上丙酮常压气相加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常压下丙酮的氢反应的镍基催化剂,确定了可以获得较高异丙醇选择性的催化剂较为适宜的活化时间、活化温度和反应温度等工艺条件,对于丙酮/异丙醇化学热泵的实际工业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通过改善物料浓度,反应温度,加热温度,降温梯度及搅拌速率来优化生产乙酸镍的工艺条件,研制出颗粒度达到80目以粗的粗颗粒乙酸镍.粗颗粒的乙酸镍由于晶核少,包裹的杂质少,提高了产品的品质;其在生产和使用时,与细颗粒乙酸镍产品相比,有效地减少了粉尘污染.此外粗颗粒的乙酸镍在干燥时也大大节省了甩干和干燥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3.
采用程序升温脱附(TP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方法,在柴油的裂化反应中,进行了镍沉积对分子筛催化剂的表面性质及催化裂化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与工业操作相对应的水蒸汽作用条件下,随着分子筛催化剂上金属镍量的增加,催化剂的结构和性质将发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导致催化剂的裂化活性下降,脱氢生焦量增多;水蒸汽处理温度的升高,金属镍分散度降低,将部分地抑制和消除镍的脱氢生焦倾向。  相似文献   

14.
5709萃取镍(Ⅱ)的宏观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改进的恒界面池进行了异己基磷酸(1-甲基-庚基)酯(国内代号5709)-正庚烷体系从硫酸介质中萃取镍(Ⅱ)的动力学研究,以实现钻、镍的萃取分离。研究了水相中镍浓度, pH值和有机相中 5709的浓度,两相内搅拌器的转速,两相界面积和操作温度对镍(Ⅱ)萃取传质的影响。采用热力学方法处理了实验数据,并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水相中镍离子的扩散和镍的1-2络合物生成的界面化学反应为主要控制步骤。  相似文献   

15.
硫酸镍生产工艺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硫酸镍工业生产中除钙、镁常用化学沉淀法,但同时带进氟离子.以硅酸凝胶法除钙、镁、氟,能达到电池用硫酸镍中钙、镁、氟含量的要求.本文通过正交试验,得出最佳除氟条件为pH值为1,反应时间为1.5h,反应温度为90-95℃.  相似文献   

16.
主要探讨了常压下盐酸对蛇纹石型红土镍矿进行浸出的工艺条件。考察了酸矿比、液固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对蛇纹石型红土镍矿浸出的影响。通过实验得出最佳工艺条件:酸矿比为2.5∶1、液固比为5∶1、反应时间为0.5 h、反应温度为100℃。在此条件下镍、钴、铁浸出率分别为100%、100%和90%。  相似文献   

17.
硫酸熟化-焙烧法从镍红土矿中回收镍和钴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X线荧光(XRF)、X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等手段对镍红土矿的化学组成、物相组织、显微结构以及镍钴赋存状态进行矿物学表征.通过硫酸熟化-焙烧-水浸法从镍红土矿中提取镍和钴,并研究镍和钴在硫酸熟化-焙烧过程中的动力学.结果表明:镍和钴的硫酸化过程符合Bagdasarym提出的多相液固区域反应模型,相应的动力学方程式可以用ln(-ln(1-α)=ln k+nln t(其中,α为反应进行程度,k为反应速率常数,t为反应时间,n为矿物中晶粒性质和几何形状的函数)来表示,镍和钴的硫酸化反应表观活化能分别为21.45 kO/mol和34.81kJ/mol,动力学控制过程为内扩散控制.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显色剂2-[2’-(5-硝基一吡啶)-偶氮]-1,8一二羟基萘-3,6-二磺酸(简称为5-NO2-PACA)光度法测定微量镍的方法。在pH=11.5的NH3-NH4C1的缓冲介质中Ni^2+与5-N02-PACA在室温下很快形成1:1的蓝色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635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1.00×10^5L·mol^-1·cm^-1,Ni^2+浓度在0—20μg/25mL范围内符合朗伯一比尔定律,该方法用于测定蔬菜(黄瓜、青椒)中微量镍,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9.
采用简单温和的溶剂热方法,以六水合硫酸镍、亚硒酸钠分别作为镍源和硒源,以乙二醇作为溶剂和还原剂,制备正八面体纳米硒化镍(NiSe);探讨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等合成条件对这种八面体NiSe形成的影响;所得产物用XRD、SEM、TEM等进行表征.研究发现,这种八面体NiSe在常温下对水合肼分解具有明显的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20.
分别采用镍氨络合-草酸盐沉淀法与草酸镍-氨络合沉淀法制备纤维状复杂草酸镍盐,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的结果表明,第二种方法制备的纤维状复杂草酸镍盐结晶更好,形状完整,粒度分布均匀.热重(TG)和化学分析的结果表明,纤维状镍盐为氨与草酸镍的配合物.探讨了这两种方法制备复杂镍盐的反应机理,比较得出草酸镍-氨络合沉淀法在工业化生产中的优势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