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苯乙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为单体,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为乳化性单体,聚丙烯酸盐为稳定剂,过硫酸钾为引发剂,碳酸氢钠为电解质,采用无乳聚合法合成了苯丙四元共聚乳液,并对原料配比及合成条件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二元丁苯胶乳冻融、抗盐性差,苯丙胶乳分子链不稳定、耐热性能不好的问题,采用种子乳液接枝的方法引入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N,N-二甲基丙烯酰胺(DMAM)作为功能单体与苯乙烯在聚丁二烯胶乳上接枝共聚合成了四元油井水泥增韧剂FTL,并对其性能进行评价.红外测试表明合成的FTL为目标产物.冻融及抗盐实验表明,FTL具有优异的冻融及抗盐稳定性.热失重实验说明FTL具有好的热稳定性,热分解温度达到410,℃.抗压抗折强度及三轴实验表明,FTL可以显著改善油井水泥石的韧性.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显示,胶乳颗粒与水泥微缝隙交结面之间形成一桥接膜,而纯水泥则没有这种结构.胶乳水泥的高温配伍性实验说明,FTL与降失水剂、缓凝剂具有优异的配伍性.含FTL的油井水泥综合性能实验考察发现,其还具有控失水、流动度好及低游离液含量.  相似文献   

3.
针对传统聚丙烯酸酯乳液中含有大量的小分子乳化剂,乳液胶膜的耐水性、耐污性差,粘结力及强力下降.并且将该乳液用于涂料印花、涂料染色时,织物的湿摩擦牢度效果不理想等问题,采用极少量(即对单体0.4%)实验室自制的可聚合乳化剂,通过预乳化半连续滴加工艺进行无皂乳液聚合,制成具有柔软性、成膜性和摩擦牢度好的粘合剂,确定了最佳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自制涂料印花粘合剂在手感、耐水洗、干摩擦牢度等方面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4.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HFMA)等为主要原料,采用预乳化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了含氟丙烯酸酯无皂乳液,考察了可聚合乳化剂烯丙氧基壬基酚聚氧乙烯(10)醚硫酸铵(DNS-86)和HFMA的用量对无皂乳液的电解质稳定性和涂膜耐水性的影响。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差示量热扫描仪(DSC)及热重分析(TG)对氟丙乳液涂膜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与传统乳液聚合得到的乳液及相应的涂膜相比,无皂乳液的耐电解质性能和涂膜的耐水性都有一定的提高,含氟单体有效地参与了聚合,涂膜的疏水性大大增强,耐热性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丙烯酰胺(AM)和烯丙基磺酸钠(ASA)二元共聚物(AS-1)的合成方法及在油井水泥浆中的降失水作用。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引入磺酸基团(-SO3H)使AS-1具有好的抗盐、抗钙性能,是一种良好的降失水剂。  相似文献   

6.
FF-1型油井水泥降滤失剂的合成与性能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与丙烯酰胺(AM)为单体,采用水溶液自由基共聚法进行二元共聚,合成出了油井水泥降滤失剂FF—1。性能评价结果表明:当单体质量分数为8%,单体质量比为1:7,引发剂质量分数为0.3%,引发剂摩尔比为1:1,反应温度50℃左右,反应时间6h左右时,FF—1降滤失性能优异,与净浆滤失量相比降低了98.5%;40—100℃都能将滤失量控制在30mL以下。且对饱和盐水水泥浆同样有效。  相似文献   

7.
8.
针对北方地区冬季固井地层温度低,水泥石强度发展缓慢的问题,研制一种低温早强剂QZ-1,该早强剂可在低温环境大大加快水泥的水化速度,使水泥石形成较高的早期强度。 20℃时,早强剂加量2%,12h抗压强度即可达到3.6MPa,达到二次开钻对水泥石强度(3.5MPa)的要求,大大缩短候凝时间,提高钻井速度,节约钻井成本。  相似文献   

9.
油井水泥低温早强剂X-1由活性硅,固体醇胺和阴离子型聚合物复配而成.水灰比为0.42-0.52时,加入10.0%的X-1可使水泥浆15℃稠化时间比净水泥浆缩短40%-50%.在15℃下养护12 h,24 h的抗压强度分别大于3.5 MPa和6.5 MPa.水泥浆体系的综合性能满足低温井固井施工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0.
有机硅微乳液的合成及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毛燕红  沈卫 《江西科学》1998,16(3):197-200
介绍了通过预乳化再开环聚合制备有机硅微乳液的合成原理、合成工艺及工业化试生产结果,测试了该硅微乳液的成膜性、稳定性和配伍性。  相似文献   

11.
1Introduction Functional polymer microspheres are kinds of polymer particles with special structures, morphologies or functional groups[1] , and have been gained much attention because of their specific properties and their application since 1980s. Although some researches have investigated that the latex particle size and its distribution,as well as the stability of polymerization and the resultant latex were strongly influenced by introducing electrolyte into the emulsion polymerization system[2] , few of them focused on the systematic study of electrolytes on the soap-free emulsion polymerization, which is considered as a conventional approach to synthesize functional polymer microspheres with clean surfaces[2]. In this presentation, the influences of variety and dosage of electrolytes on soap-free emulsion polymerization of St, MMA and AA were studied, and a series of micron or submicron sized latex particles with narrow distribution were obtained.  相似文献   

12.
以乙烯基硅油与丙烯酸酯进行乳液聚合,合成稳定的有机硅改性聚丙烯酸酯乳液。研究加料方式、反应温度和单体的滴加速度等操作参数对改性乳液及胶膜性能的影响,采用IR谱图、粒径分析等手段对聚合物进行了表征,确定出乳液中最佳有机硅加入量在质量分数为4%~8%之间。  相似文献   

13.
将水泥石在含有不同离子成份的腐蚀液中浸泡,用能谱仪测定了腐蚀后水泥石中各元素的含量。发现,氯离子、硫酸根离子能渗入到水泥石内部深处;在水泥浆中加入硅灰,这种作用明显减弱;在上述两种水泥石内部,镁离子的含量均无明显变化。指出,硫酸根离子在水泥石内的扩散不完全是物理扩散,也有化学扩散;要防止硫酸根离子的侵蚀,改变水泥水化产物的组成是关键;要防止镁离子的侵蚀,水泥石不应有缺陷。  相似文献   

14.
针对页岩气水平井开发过程中油井水泥作为一种非均质多孔脆性复合材料,难以承受大型水力压裂带来的非均质载荷,导致水泥环的力学完整性失效破坏问题,开展了油井水泥原位增韧技术研究。研究中采用了固相烧结法和球形重淬技术,获得了微晶铁铝酸钙(MB)作为原位增韧材料。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原位增韧材料在提升力学性能的基础上降低了水泥石的弹性模量,养护7 d后的抗压强度可达24 MPa,抗拉强度提升50%,弹性模量降至5.55 GPa。微晶铁铝酸钙的增韧机制为:“裂纹偏转”、“裂纹终止”、“消耗断裂能”。该研究的开展对满足以页岩气开采条件下的油井水泥服役要求,延长页岩气井寿命,增加页岩气产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李永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9):2209-2213,2245
数字油田已经成为石油行业关注的热门话题,油田数字化已是石油行业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针对油田的实际需求,我们设计并实现了基于WebServices的分布式油田远程监控系统。该系统结合相关嵌入式技术和WebServices技术,实现客户端、应用端、服务端的通信以及相互之间的控制,并且可自动连续计量油田各类环境数据、实时监控油田状况。通过WebServices 技术,使用不同语言开发、运行在不同平台上的客户可以无缝的获取所需的应用,从而达到资源效率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6.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树脂涂料的乳液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有机硅和丙烯酸为原料,采用乳液聚合制备具有优异性能的有机硅改性丙烯酸乳液,研究了几种因素对乳液性能的影响,从而找出制备有机硅改性丙烯酸乳液的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7.
通过以对叔丁基酚醛树脂作为引发剂与环氧丙烷、环氧乙烷聚合得到二嵌段聚氧丙烯聚氧乙烯醚破乳剂。采用端基酯化法,在一定温度下利用浓硫酸对二嵌段聚氧丙烯聚氧乙烯醚破乳剂进行酯化,合成了一种高效原油破乳剂,并采用锦州9—3油矿的原油进行了实验室破乳脱水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经过酯化后的二嵌段聚醚破乳剂在70℃,加药质量浓度为50mg/L,脱水15min时脱水率为75%;脱水90min时脱水率达到了93.75%,实现了出水速度快,破乳效率高且油水界面整齐。  相似文献   

18.
聚醋酸乙烯水泥复合乳胶漆是将聚醋酸乙烯乳液与普通硅酸盐白水泥相混合,并用107胶和膨润土改性,形成聚醋酸乙烯水泥单罐装复合材料。在实验的基础上,给出了涂料配合比的选择、配方、配制工艺,并对水泥漆的成膜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最后对沉淀分层、变稠、胀性现象、助剂作用等问题进行了讨论。这种水泥复合乳胶漆无毒无味,耐擦洗性和粘结强度优良,生产工艺简单,贮存性好,施工方便,有较广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19.
井口含砂在线监测是国外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高精度实时监测油井出砂研究手段。在引进SandQTM 含砂监测系统基础上对其配套技术进行了优化,首先,利用FEPG 系统开发了三维声波传导有限元程序,对井口声波测试弯管壁厚进行了优化,建议壁厚为510 mm;其次,建立了近井渗流稳定时间分析有限元模型,优化井口测试程序,结果表明,对于高渗疏松砂岩油藏,生产制度调整后24 h 以内近井渗流即可达到稳定,结合现场实际,将油井工作制度调整频率设计为1 次/d;最后,进行了现场试验,研究表明,该技术对于抽油机及电潜泵井采油树均具有较好适应性,对于产出液黏度较小的油井适应性强、测试精度高,对于产出液黏度较大(动力黏度>1 824 mPas)油井,适应性较差。  相似文献   

20.
 乳化作用对化学驱提高采收率影响很大,但因实验手段限制,对乳状液类型、粒径大小等组构特征如何影响采收率的问题尚未解决。本研究利用激光共聚焦逐层扫描三维重建技术研究乳状液组构,在对乳状液无损的条件下,分析化学驱矿场试验采出液中所产生的乳状液类型、粒径大小和黏度等特性,定性分析乳状液界面膜物质组成。依据采出乳状液的跟踪检测结果,以乳状液中原油物性和油水比为条件,以平均粒径和黏度为指标,使用反演法在实验室内模拟矿场试验采出乳状液。激光共聚焦扫描分析表明,与现场采出乳状液微观组构特征类似的乳状液能够通过反演法由室内实验准确制备;W/O乳状液的液膜主要由饱和烃和沥青质构成,非烃和芳烃以不连续的形式填充于乳状液液滴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