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正> 我县于一九七九年四月十七至十九日,在竖岗公社进行了飞机喷洒磷酸二氢钾防御小麦干热风试验,共喷洒麦田一万五千亩(实际二万二千亩)。通过12个点的调查结果表明,亩产300斤至700斤生产水平上,每亩增产20至66斤,增产率2.7~12%。12个点平均亩产572.5斤。每亩增产48.6斤,增产率为8.46%。(见表1) 飞机喷洒磷酸二氢钾防御干热风,增产效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深层施肥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一项追肥技术.近十多年来,国内外都有新的发展,已成为很多国家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技术措施之一. 广东省南海县平洲公社已在三万二千亩晚稻田推广应用,取得大面积增产百分之十至十五的效果.北京市大兴县红星公社东芦大队和上海市郊区两个点,小面积试验分别取得增产百分之十九点四和百分之二十  相似文献   

3.
<正> “7841”,化学名为3—(2—吡啶基)丙醇,由南开大学元素所于1978年合成,又名“PGR—1”,是一种新型高效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经七个省、市的有关单位四年来的药效试验表明,“7841对大豆、花生等作物增产效果显著。据统计,以每亩用1克“7841”调节剂的稀释药液浸种1.5—2小时,大豆可增产22%,花生可增产16—26%。如天津市蓟县,在2,000亩花生田作示范试验,平均每亩增产15.9%,共增加收入36,000元,药剂费只化了80元。再如黑龙江省牲丹江地区,在110亩大豆田上作试验,经喷洒药剂的办法处理后,增产大豆5,000余斤,扣除药费,净增加收入1,500元左右。“7841”对人畜  相似文献   

4.
<正> 小麦、花生是兰考县传统的优势作物,搞好小麦、花生双高产研究及开发,是本县科技兴农的突破口。1990年以来,我们在十万亩开发区,引入“四个三结合”(即农科院、农业院校农季相结合;领导、科技人员、农民相结合;技术、物资,资金相结合;责、权,奖惩相结合)的管理机制,采用“上(县)、中(乡)、下(村)相结合:“点、片、面相结合”;“试验、示范、推广、培训相结合”的实施路线,深化研究了小麦,花生双高产的新技术领域和增产潜力,着重一系列先进技术、科技成果的组装配套、应用,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5.
<正> 在党的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央关于发展农业的两个文件指引下,我县各级党组织带领全县人民,认真贯彻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经济政策、建立健全生产责任制,战胜了严重自然灾害,获得了一九八○年的小麦丰收,单产和总产都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全县小麦面积一百○三万八千亩,平均单产二百五十七斤,总产两亿六千六百多万斤。单产比去年增长百分之十,总产增长百分之七点六。1980年小麦丰收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大面积丰收。全县二十二个社镇,二十个社镇都程度不同的比去年增产,其中增产二成左右的七个公社。全县六百○五个大  相似文献   

6.
<正> 红薯根腐病又叫烂根病、开花病,是近年来我省新发生的一种毁灭性病害。一九七五年开封地区对9县138个公社普查,其中7个县63个公社18万亩红薯发生根腐病。尉氏县30万亩红薯就有11万亩发生根腐病,7万亩绝收。目前全省各地普遍发生与蔓延。夏薯的根腐病重于春薯。据嵩县九店公社农技站观察,春薯五月七日栽秧,发病始期五月下旬,七月中旬以后危害减轻,危害盛期是六月中旬至七月上旬。红薯根腐病的病源为茄病镰刀菌侵入而引起的病害,其症状苗床期,病薯出苗比健  相似文献   

7.
<正> 花生采用地膜覆盖栽培具有增温保墒,改善土壤理化性状,防御春寒低温危害,促进早苗、全苗、早花、多花、多果和增产的作用。据试验,在相同栽培条件下,地膜覆盖花生比露地栽培花生增产25%左右,高者达40%以上。其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 芝麻地膜覆盖技术是八十年代初由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等单位开始研究的。近十年来.经过大量的试验、示范和生产实践证明,芝麻地膜覆盖有提高地温、防旱防溃、改善土壤结构、促进土壤有机质分解、抑制杂草、减轻病害、促进生长和提早播期、扩大种植区域等作用,一般可使芝麻每亩增产25-40公斤,增产30-60%,旱涝年份增产幅度更大,可达一倍以上。如河南省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1985-1987年3年48个点次试验,地膜覆盖栽培的平均亩产90.8公斤,比对照亩增29.9公斤,增产49.1%;项城县城郊乡解庄行政村1985年30亩地膜覆盖栽培  相似文献   

9.
花生增产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俗话说:"庄稼要增产,三分种,七分管".笔者根据近年在花生高产栽培试验示范中积累的经验,摸索出花生增产效果较明显的田间管理新措施,一般可使花生增产30%以上.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安薯一号(即安1—19):1972年用农大红作母本,济南红作父本,通过重复法诱导开花进行杂交选育而成。四年来在我区试验26处次,平均鲜薯比百号增产43.2%,比宁薯一号(推广种)增产31.4%;薯干比百号增产36.7%,比宁薯增产18.1%。南乐县后平邑大队高产田四年平均亩产9854.1斤,面积10.1亩。淇县刘河、介屯大队,南乐后五楼,大面积种植亩产7000—8000斤。在78年特大干旱的情况下,长垣满村公社小吕村大队第  相似文献   

11.
<正> 城西湖农场,自一九六六年建场以来,累计生产粮食四亿二千万斤,交售给国家近三亿斤,生产盈余六百三十八万元。为了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我们自七一年开始进行飞机水稻直播试验。在安徽省民航局、飞行十四大队的配合下,连续四年飞机播种水稻四千五百二十八亩。为进一步积累经验,一九七五年五月三至六日,对飞机  相似文献   

12.
<正> 项城县永丰乡冯滩村属于人多地少地区,多年来这个行政村为解决粮、棉争地矛盾,曾采用麦棉套种一年两熟制,但亩经济效益一般为250元左右。一九八四年开始试验小麦、花生、棉花间作套种一年三熟制,400亩试范田,每亩实收小麦650斤、花生530斤、棉花85厅,折合亩总收入584元,净收入528元,比麦棉套种亩增收250元,比小麦、大豆轮作亩增收一倍以上。实践证明,  相似文献   

13.
<正> 我市郊区共种植小麦十万零五千亩,其中轻沙地两万亩,沙地三万余亩,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干热风发生,对小麦危害严重。一般减产1—2成,重者可达三成以上,因此积极采取措施,予防干热风危害,是获得小麦稳产,高产的重要问题。通过20个点调查,其增产幅度为0.9—25%。亩平均增产42.5斤,平均增产率为7.6%,千粒重平均增加2.1克,亩投资为0.83元,亩净收入3.68元,为投资的4.4倍。防御干热风效果分析: 1、喷磷酸二氢钾的小麦有五分之一的试点比对照发绿、蜡质层较厚、生长健壮、落黄  相似文献   

14.
覆膜花生的栽培技术要点王国勇杨传英地膜覆盖是花生增产增收的一项新技术。其特点是提早了播期,充分利用了生长季;地温变幅小,水分散失少,对水、肥、光、热利用率高,发挥了花生的增产潜力。据试验,覆膜花生比露地栽培花生增产20%左右,高者达40%以上。其栽培...  相似文献   

15.
<正> 根据省化肥试验网的要求,结合我区近几年来存在重氮肥,忽视磷肥,使土壤缺磷程度越来越严重,面积越来越大,磷肥比例严重失调等问题,我所1980~1983年在新乡地区东、中、西部的高、中、低肥力土壤上对氮磷钾不同用量和配合比例进行了26个点次试验、示范、推广。其结果如下: 一、在正常施用农家肥的基础上,小麦施钾肥没有显著增产效果,如亩施N、P_2O_5、K_2O各16斤的处理较亩施N、P_2O_5  相似文献   

16.
<正> 小麦是需氮较多的作物,增施氮肥对提高小麦产量起着重要作用。但在生产实践中,往往因施用不当而未能增产,甚至造成减产。近几年来,为了提高氮肥经济效益,在淮北平原的汝南县等地,对氮肥的增产效和经应济用量进行了试验研究。材料和方法试验在亩施P_2O_5(以下简称p)8.16斤/亩基础上,设氮素用量为CK、N_4、N_8、  相似文献   

17.
<正> 芝麻是我县传统的油料作物之一。夏芝麻常年种植在15—20万亩,最高年份可达30万亩。但由于播种较晚,加之其它原因,产量一直低而不稳。1950—1970年20年间平均单产仅为39斤。为了探索芝麻的增产途径,我们从1976年开始搞芝麻麦垄点种,经几年的试验、示范、推广,证明麦垄点种是夏芝麻增产的有效措施,一般比麦后播种增产25—50%。我县1981年种植芝麻20万亩,麦垄点种10万亩,占芝麻播种面积的50%,单产102斤,达历史最高水平。一、芝麻麦垄点种增产因素的分析 1.芝麻原产于热带,是喜温好光作  相似文献   

18.
<正> 为了探讨飞机在秋田管理上的应用,加速农业现代化的建设,河南省农业厅、民航河南省管理局、河南农药厂和西华县共同进行了飞机喷洒钼酸铵、磷酸二氢钾和尿素对大豆、玉米等秋作物进行根外追肥的试验,取得了初步效果,被试作物平均增产百分之十左右。一、基本情况 1979年8月8—10日,使用运五型飞机,在西华县奉母、址坊、逍遥、叶埠口、大  相似文献   

19.
<正> 我县位于黄河故道,土质沙碱瘠薄,历年粮食产量低而不稳,是历史上有名的老灾县。 1980年在罕见的旱灾、低温、风霜、病虫、日照不足等各种自然灾害频繁袭击下,全县人民艰苦奋斗,克服种种困难,减轻了灾害,夺得了夏粮生产较好收成。全县二十二个公社一个农场、五百三十个大队,三千二百九十八个生产队,播种小麦四十二万亩,予计总产一亿八千万斤,单产四百二十八斤,较去年一亿七千三百多万斤增产百分之四,总产和单产都超过了水历史最高水平。同时,全县二万三千亩油菜总产达到一百五十二万斤,1980年夏季向国家贡献粮食二千六百七十三万斤,油菜子一百○五万斤。  相似文献   

20.
<正> 长葛县小麦、玉米优质、高产、高效益综合技术开发,选择在坡胡等8个乡镇,小麦面积30.5万亩,玉米18.5万亩。开发区1990-1992年小麦平均亩产363公斤,比开发区前3年平均增产14.5%,比全县同期小麦亩增产10%,3年累计增产小麦4323.1万公斤,增加收入为3026.17万元。玉米3年平均亩产467公斤,比同区前3年平均增产21.8%,年平均递增为6.6%,比同期全县平均增产12%,累汁增产玉米4856.9万公斤,增加产值2719、86万元。其做法是: 一、狠抓小麦、玉米“一优双高”的关键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