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用物体与气体分子碰撞模型来分析物体的收尾速度以及所受空气阻力.假设在未达到收尾速度前物体加速度是均匀递减的,根据这一假设,建立物体在达到收尾速度之前的运动方程.  相似文献   

2.
竞技体育中的变加速运动及其概念规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短跑的“收尾速度”模型.在收尾速度模型中,收尾速度vm与过程特征参量k成反比,而过程特征参量k不是个人参量.在讨论变加速运动问题时,我们建议使用科学的规范用语,比如:急动度,力变率.  相似文献   

3.
针对高架环境中OTT-Parsivel雨滴谱仪测量结果受环境气流影响易出现误差的问题, 开展不稳定平台的OTT-Parsivel激光雨滴谱仪探测试验, 提出在不同水平风速环境下的质量控制方法, 给出测量速度订正模型, 并对其进行仿真实验和误差分析。基于 2020年北京夏季降水过程, 利用280 m高处OTT-Parsivel激光雨滴谱仪、三维超声风温仪和动态倾角传感器的测量数据, 对多次降水个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提出的模型对雨滴的垂直下落速度有良好的订正效果, 各尺度通道速度分布更趋于正态分布, 有效粒子数可提高6%。在缺少倾角测量的情形下, 利用超声风温仪风速数据估计缺失的倾角数据, 估算的倾角值与实测值的一致率可达96.43%。在水平风速超过8 m/s的大风情况下, OTT-Parsivel雨滴谱仪测量数据的可用性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落球法测液体粘滞系数实验中小球运动过程的分析,讨论了初始条件对小球运动的影响,给出了确定小球达到收尾速度时距液面的距离公式,提出了增加匀速下落有效距离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综放工作面锚网支护收尾技术的现场应用,讨论了综放工作面锚网收尾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与施工工序,通过与传统收尾工艺的比较,简述了锚网支护收尾工艺的优点,指出锚网支护收尾技术的应用在一定程度降低了收尾维护费用,为矿井工作面收尾探明了新途径、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2006年夏季祁连山北坡雨滴谱特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利用2006年夏季在祁连山北坡进行人工影响天气综合科学试验期间的激光雨滴谱仪观测资料,对该地区夏季不同云系降水的雨滴谱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按照降水云系的结构,分别对对流云系、层状云系和混合云系降水情况下降水雨滴的直径分布进行比较,雨滴各种平均粒径由大到小排序依次是对流云系、混合云系和层状云系.降雨强度和雨滴粒子数密度变化趋势一致.雨滴粒径和降落速度之间有很好的对数关系.3类云系的降水强度和雷达回波强度之间也满足对数关系.通过这些分析为祁连山实施人工增雨(雪)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根据牛顿粘性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导出了落针到达收尾速度前,落针的运动距离与速度之间的函数关系,从理论上对计时起点(霍尔传感器的位置)的确定给予了证明,并讨论了落针的半径和密度的合理取值。  相似文献   

8.
百科探秘     
《奇闻怪事》2012,(5):64
朝天鸣枪,射出的子弹大致能射多高才会下落?掉到地面时的速度是多少?子弹的型号不同,答案就会不同。口径0.22英寸的弹头能够向上达到的最高高度是1179米。下落的收尾速度,在弹头底部朝下下落时是60米每秒,在弹头翻滚着下落时是43米每  相似文献   

9.
为分析风雨环境下城市轨道交通高架线路区段列车的横风载荷特性,采用双方程湍流模型和离散相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降雨强度、横风风速和运行车速条件下列车横向风载荷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列车的横风载荷随着环境横风速度和列车运行速度的增大而增大,而降雨强度对列车横风载荷的影响不明显;解耦分析降雨因子影响可知,当雨滴直径小于1.6 mm时,横风载荷系数随雨量的增大而增大,随雨滴直径的增大而减小;当雨滴直径大于1.6 mm时,横风载荷系数随雨量的增大而减小,随雨滴直径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环境风影响下激光雨滴谱仪探测数据的应用, 基于北京2018年6—8月的多次降水过程, 对比架设于不同高度的OTT-Parsivel激光雨滴谱仪和超声风温仪的探测结果, 分析环境中不同强度的水平和垂直风对雨滴谱仪观测的影响。结果表明, 水平风速小于10 m/s且垂直风速大于0.4 m/s时, 利用OTT-Parsivel观测的速度谱估计垂直风速, 80%以上的估计值与超声风温仪观测值一致; 对雨滴垂直速度的修正会使计算得出的直径1 mm左右的雨滴数浓度发生显著变化, 进而影响雨滴谱衍生物理量; 借助定义的样本速度谱平均标准差和异常雨滴比例两个特征参数, 可以识别80%水平风速大于10 m/s的样本。  相似文献   

11.
Som SM  Catling DC  Harnmeijer JP  Polivka PM  Buick R 《Nature》2012,484(7394):359-362
According to the 'Faint Young Sun' paradox, during the late Archaean eon a Sun approximately 20% dimmer warmed the early Earth such that it had liquid water and a clement climate. Explanations for this phenomenon have invoked a denser atmosphere that provided warmth by nitrogen pressure broadening or enhanced greenhouse gas concentrations. Such solutions are allowed by geochemical studies and numerical investigations that place approximate concentration limits on Archaean atmospheric gases, including methane, carbon dioxide and oxygen. But no field data constraining ground-level air density and barometric pressure have been reported, leaving the plausibility of these various hypotheses in doubt. Here we show that raindrop imprints in tuffs of the Ventersdorp Supergroup, South Africa, constrain surface air density 2.7 billion years ago to less than twice modern levels. We interpret the raindrop fossils using experiments in which water droplets of known size fall at terminal velocity into fresh and weathered volcanic ash, thus defining a relationship between imprint size and raindrop impact momentum. Fragmentation following raindrop flattening limits raindrop size to a maximum value independent of air density, whereas raindrop terminal velocity varies as the inverse of the square root of air density. If the Archaean raindrops reached the modern maximum measured size, air density must have been less than 2.3?kg?m(-3), compared to today's 1.2?kg?m(-3), but because such drops rarely occur, air density was more probably below 1.3?kg?m(-3). The upper estimate for air density renders the pressure broadening explanation possible, but it is improbable under the likely lower estimates. Our results also disallow the extreme CO(2) levels required for hot Archaean climates.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给出了函数单侧极值点的定义,并证明了连续函数的单侧极值点所成之集与实数集等势,且利用此完善了函数满足Lipschitz 条件的题设。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金属壳雷管径向破片速度理论最大值的计算方法,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和金属壳雷管的基本数据及一些基本假设推导了金属壳雷管径向破片速度变化的计算公式。设计了一套简单易行的测试系统,对金属壳雷管径向破片速度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和理论计算值比较吻合,对误差进行了分析,得出了金属壳雷管径向破片速度随飞行距离变化的规律,这对研究雷管的安全生产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4.
根据Mie理论,利用4种常用雨滴谱分布,分析了激光信号在雨中的传输,得到了激光衰减随降雨率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单位体积内雨滴数量和雨滴尺寸分布对雨的衰减有很大的影响;M-P和广州雨滴尺寸分布适用于小雨范围;Joss的广布雨分布和广州雨滴尺寸分布适用于广延雨范围;由于雷暴雨发生的离散性较大,衰减偏差很大,M-P和广州雨滴尺寸分布适用于雨滴粒子数量较多的雷暴雨情况,Joss的雷暴雨分布和weibull分布适用于小粒子数相对较少的雷暴雨情况.  相似文献   

15.
卢梭在其政治理论中虽和近代的其他思想家一样提出了自然状态的理论假设,但是和他们不同的是,在卢梭的描述中自然状态是人类的黄金时代,这招致了广泛的批评。这些批评大多都是对卢梭的误读,从卢梭的理论来看,自然状态只是一种理论假设,是照出现实社会罪恶的一面镜子,而不是历史存在。自然状态与未来社会本质上是相通的,拥有共同的精神原则和道德内容。  相似文献   

16.
海陆界面是人类海洋开发活动最为集中的区域,流速在线监测对于其物质通量和生态系统演变极其重要.本文研究了小尺度海陆界面的高频声学流量层析,基于声互易传输原理构建河流平均流速和流量的声学反演算法,并在漳州九龙江海陆界面开展验证实验.应用高频换能器(中心频率为60 kHz,带宽为40–80 kHz)进行互易收发.根据声速剖面和水下地形测量,开展射线声学数值模拟,揭示高频声传播规律.实验测量表明,声信号具有较高的信号幅度和互相关峰值,能够反演河流的平均流速和流量,并对台风“海贝思”期间河流平均流速和流量实现动态监测.研究表明,高频声层析可应用于海陆界面水动力研究、水文测量、洪峰和强降雨等极端事件的监测与预报等.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利用虚拟样机技术控制铣削速度的方法,针对某自动铣削设备对铣削速度的要求进行了仿真设计,得到了理想的缓冲参数曲线,从而制作合适的缓冲器,达到了精确控制铣削速度的目的,并在实践中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研制了一种便携式电网过电压记录系统,满足在信号记录、存储和数据处理上的自动化,并能在电网中长时间连续稳定的工作。根据电网电压的波动而自动设置为快采与慢采,采用500ksps的采样转换速率实现对电网信息的高速采集。利用CPLD技术简化了装置的硬件电路,提高了其可靠性。使该装置能够满足在电力系统中测量过电压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