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杨军  张明祥  雷光春 《科学通报》2012,(15):1367-1371
对《中国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初步评估》一文中使用的方法、数据和结论进行了分析,发现作者建立的湿地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评估方法存在多方面的缺陷,主要包括没有区分人为因素的影响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变化,评价因子缺乏与湿地的核心功能和保护目标的相关性.同时,在数据的来源和可靠性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文章的重要结论没有任何的验证,结果自相矛盾.基于以上种种不足,作者在文中所做出的占总面积79%的中国国家级湿地保护区保护成效为差的结论不具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中国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初步评估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国内外实践证明,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典型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拯救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的有效措施.中国政府圈地式抢救了大批湿地,目前基本形成了以湿地自然保护区为主体,国际重要湿地、湿地公园等相结合的湿地保护网络体系.但是至今还没有在国家水平上评估中国湿地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以及保护区布局的合理性.本文利用最新完成的中国湿地自然保护区保护价值评价数据库和按照同一分类体系提取的4期(1978~2008年)中国湿地遥感制图数据,辅以相关保护区、环境等数据,对30年来91个中国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成效进行初步评估.主要结果如下:(ⅰ)30年来,湿地自然保护区内湿地面积总体呈现下降趋势,总净减少面积8152.47km2,占全国湿地总净减少量的9%;(ⅱ)虽然在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中湿地大幅减少的势头得到有效控制,但仍然有79%(面积)的保护区保护效果较差,主要分布在长江湿地区、滨海湿地区、三江源湿地区和西南诸河湿地区;保护效果优良的面积只占15%,主要分布在松花江湿地区;(ⅲ)在全部湿地自然保护区中,52个是自然原始的,面积占88%,远高于个数所占的比例(57%),但有相当比例的保护区达到预警等级,亟待引起重视;(ⅳ)根据保护成效和生态压力的评估结果,列出中国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的"优先关注排行榜",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链接     
《知识就是力量》2004,(5):78-78
碘盐与健康○杨学明黑龙江省三江平原是一个广阔的冲积平原,其面积约为500万公顷,位于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顶端。在以前的自然状态下,泛洪平原生态系统由苔草、芦苇沼泽、湿草草甸、牛轭湖、河边灌柳及杨桦林组成。两个保护区(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三江省级自然保护区,东面和西面)坐落于三江平原内。若尔盖湿地自然保护区四川若尔盖湿地自然保护区保护区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若尔盖县境内,地处青藏高原东缘,位于若尔盖沼泽的腹心地带,是青藏高原高寒湿地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区内为平坦状高原,最高海拔3697米,最低海拔3422米,气候寒冷…  相似文献   

4.
陈家宽 《科学通报》2012,(4):205-206
1956年,我国在广东鼎湖山建立第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从而开启了中国自然保护的先河.1994年9月,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明确了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管理规范与法律责任,中国的自然保护区特别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事业的发展才正式进入  相似文献   

5.
湿地生态系统研究及防治退化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杨亚妮 《自然杂志》2002,24(2):95-99
介绍了湿地的定义、分布、效益及我国湿地的开发 ,分析了湿地生态特征的变化和我国湿地生态系统的退化 ,指出保护我国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进而讨论了我国退化湿地生态系统评价、监督、防治与恢复重建目标 .  相似文献   

6.
华南滨海湿地的退化趋势、原因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华南地区滨海湿地丰富,以滩涂、红树林和珊瑚礁为主要特征.根据现有文献资料介绍了华南滨海湿地的现状,分析了华南滨海湿地近几十年来的退化趋势,主要表现为滨海湿地面积减少,海水环境污染,生态环境退化,以及生物多样性锐减等4个方面.同时探讨了造成华南滨海湿地退化的原因,包括法制体系和管理体系不完善,滨海湿地产权机制和评价体系不健全,保护滨海湿地意识薄弱,基础研究不足,以及保护和管理水平落后等方面.最后提出了华南滨海湿地可持续利用对策,主要包括建立健全滨海湿地管理体系和法制体系,开展滨海湿地评价研究,增强公众参与意识,加强科学研究,以及完善滨海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等.  相似文献   

7.
正危机1受挤压大面积围垦改造在湿地保护区,我们也许会为大片的野生景象而欣然,却不知很多湿地瑟缩在密布的农田中央,早已失去了从前的辽阔。中国拥有大面积的湿地,但是只有少部分被幸运地划为湿地保护区或湿地公园,其他湿地有很多作为农业或工业用地被开垦和改造,或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国湿地开垦面积达1000万公顷,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以及江淮  相似文献   

8.
自然保护区的作用、建设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是世界上丰富多彩的生物多样性,自然保护区是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的重要基地,是物种多样性的基因库,是留给野生动植物的宝贵栖息地,应把保护区的建设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持续利用密切结合起来,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促进生物多样性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对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有效管理,使生物多样性得到切实有效的人为保护  相似文献   

9.
索加地区是2003年经国务院批准的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保护区之一,是以保护藏羚羊、藏野驴、雪豹和黑颈鹤等珍稀野生动物以及高寒草地和长江源区域生态系统为主要目的。索加地区地处长江源的中心地带,其西北为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长江北源楚玛尔河,南面为长江南源当曲源头和长江正源沱沱河,北面为长江干流通天河,东面为高寒草甸区。  相似文献   

10.
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秦岭中段南坡,是我国野生大熊猫重要研究基地之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大熊猫研究工作者在保护区内先后开展了一系列大熊猫研究工作,取得丰硕成果。对区内大熊猫的长期跟踪观测,更使他们获得了许多有关大熊猫的鲜为人知的生存和繁衍的秘密……  相似文献   

11.
湿地碳计量方法及中国湿地有机碳库初步估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湿地碳计量是湿地资源保护和增汇技术实施的前提条件. 在全面整理碳计量方法和探讨湿地碳计量的困难性后, 认为清单法是在国家尺度上估算中国湿地有机碳库的一种现实可行的方法. 为了弄清楚我国湿地到底固了多少有机碳? 在先前的研究基础之上, 利用改进后的清单法进行了研究. 主要结果如下: (1) 中国湿地有机碳库总计达5.39~7.25 Pg, 约占全球湿地碳储量(154~550 Pg)的1.3%~3.5%. (2) 中国湿地土壤有机碳库(5.04~6.19 Pg)>中国水体有机碳库(0.22~0.56 Pg)>中国湿地植被碳库(0.13~0.50 Pg), 分别占中国湿地有机碳库的85.4%~93.5%, 4.1%~7.7%和2.4%~6.9%. 本文估算的中国湿地土壤有机碳库要高于先前的研究结果3.67 Pg, 但低于前人的研究结果12.20和8~10 Pg. 在讨论和不确定性分析的基础上, 对今后深入研究的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每年2月2日是世界湿地日,世界湿地逐年减少,由此带来的地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地影响着人类的生存状态。在2006年世界湿地日到来之际,我们作了这一湿地专辑,希望能让读者在观念上对湿地保护产生一些小小的改变。  相似文献   

13.
1978~2008年中国湿地类型变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分别基于美国陆地卫星(Landsat MSS/TM/ETM+)和中巴资源卫星(CBERS-02B)影像数据,以人工目视解译为主,完成了中国1978~2008年4期(基准年分别为1978,1990,2000和2008年)湿地遥感制图,并进行了大量的室内外验证.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湿地现状及近30年来湿地变化进行了初步分析,得到以下主要结论:(ⅰ)截止2008年,中国湿地面积约为324097km2,其中以内陆沼泽(35%)和湖泊湿地(26%)为主.(ⅱ)1978~2008年,中国湿地面积减少了约33%,而人工湿地增加了约122%.过去30年里湿地减少的速度大幅降低,由最初5523km2/a(1978~1990年)降为831km2/a(2000~2008年).(ⅲ)减少的自然湿地(包括滨海湿地和内陆湿地),其类型变化由湿地向非湿地转化的比例逐渐降低.初期(1978~1990年)几乎全部(98%)转换为非湿地;在1990~2000年间减少的自然湿地约有86%转化为非湿地,而在2000~2008年,这一比例下降为77%.(ⅳ)气候变化和农业活动是中国湿地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湿地变化在中国分为三大不同特征区域,即西部三省/自治区(西藏、新疆和青海)、北部两省/自治区(黑龙江和内蒙古)和其他省市区.其中西部区域尤其是青藏高原,湿地变化的驱动因子以气候增温为主;新疆湿地由于气候增温和农业活动共同作用造成变化不大.北部省/自治区的湿地变化则主要由农业活动引起;而其他省市区的湿地变化几乎完全受控于人类的农业经济活动.  相似文献   

14.
扎龙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西部松嫩平原,是我国最大的以鹤类等大型水禽为主体的珍稀鸟类和湿地生态类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2年随着我国加入《国际重要湿地公约》,扎龙自然保护区被列入了国际重要湿地  相似文献   

15.
吕梁 《科学之友》2007,(10B):173-174
文章在分析了现有电子商务模式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描述了Allan Afuah和Christopher L.Tucci基于收入的电手商务模式有效性评价的方法,并列出如何对客户价值、范围、定价、收入来源、关联活动、实现、能力、持久性等方面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6.
<正>湿地在单位面积上具有最高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1],但其存在日益受到威胁.确定湿地的时空分布,了解变化的驱动力,可为制定合理的保护政策、采取相应的恢复或适应措施提供依据.在大空间尺度上,遥感是唯一有效的环境变化监测手段[2].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湿地遥感制图组以中国湿地变化遥感应用为起点取得了一系列进展.牛振国等人[3]收集1999~2002年的597幅美国陆地卫星影像,采用人工目视解译的方式,完成了2000基准年中国湿地分布的初步遥感制图.宫鹏等人[4]通过时间一致性检验,增加了1990基准年的全国湿地分布图,并修正了2000基准年的  相似文献   

17.
吕梁 《科学之友》2007,(20):173-174
文章在分析了现有电子商务模式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描述了Allan Afuah和Chnstopher L.Tucci基于收入的电子商务模式有效性评价的方法,并列出如何对客户价值、范围、定价、收入来源、关联活动、实现、能力、持久性等方面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8.
文章在分析了现有电子商务模式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描述了Allan Afuah和Christopher L.Tucci基于收入的电子商务模式有效性评价的方法,并列出如何对客户价值、范围、定价、收入来源、关联活动、实现、能力、持久性等方面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9.
中国目前有各类自然保护区1146个。与全球的保护区一样,其功能区域分为实验区、缓冲区和核心区。核心区是保护的核心地带。是各种原生性生态系统保存最完好的地方,是动植物最后的庇护所。因此,这个区域严禁任何采伐、狩猎和游监活动,以保持其生物的多样性尽量不受人为干扰。  相似文献   

20.
向左甫  禹洋  杨鹛  杨敬元  廖明尧  李明 《科学通报》2011,56(22):1784-1789
旅游能给保护区周边社区及保护区管理部门带来直接经济收益, 因此它常常作为促进自然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策略之一. 旗舰物种能吸引公众注意力并获得保护基金的青睐, 因此有旗舰物种栖息的保护区和公园在旅游活动中往往能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 本文报道了神农架保护区利用旗舰物种川金丝猴进行的旅游活动, 开展旅游活动后神农架保护区游客数和旅游收入都显著增加, 重要的是旅游收入增加后, 保护区投入了更多资金建设旅游及保护基础设施. 从神农架旅游实践来看, 旗舰物种旅游不仅可以增加保护与管理的资金, 而且还有可能改变某些政府部门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态度. 但是, 尽管获得了丰厚的经济利益, 长远来看, 金丝猴观赏活动应该遵循科学规律, 以确保这样的活动长久与可持续性, 应该特别注意减少人猴共患疾病传播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