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琳琳  叶浩  唐凯临  曹志伟 《科学通报》2012,(19):1755-1767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virus,HBV)感染是当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病毒性疾病之一.近年来许多研究证实microRNA(miRNA)可以介导宿主与病毒之间的相互作用,阐明miRNA在HBV感染中的作用有助于新型治疗策略的提出.然而,miRNA的多靶点特性限制了其功能研究.为了研究miRNA对HBV的调节机制,本文在靶基因水平上比较了HBV相关miRNA和HBV蛋白的功能谱、采用半定量手段进行分析并从网络层面挖掘其潜在作用模式.结果表明,在靶基因上,miRNA功能较为集中,HBV蛋白的作用效应可能更为广泛;在网络拓扑结构上,miRNA主要通过直接作用于HBV蛋白的靶基因及其邻居节点达到其调节作用;在生理效应上,miRNA在凋亡、细胞周期以及体液免疫的调节上呈现出拮抗HBV蛋白效应的趋势.本研究不仅为miRNA的功能研究提供了一种良好的方法,而且miRNA在HBV感染中的作用模式有助于今后基于miRNA的乙肝治疗方案的提出.  相似文献   

2.
陈晓莉  汪玲 《世界科学》1997,(1):33-33,38
肥胖是一个很棘手的医学问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肥胖的发生率有增加趋势。肥胖不仅增加了患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疾病的潜在危险性,而且难以治疗,并带来一系列的社会心理问题。近几年来,一些研究者对肥胖成因进行了大胆探索,从基因水平研究肥胖的病因及发生、发展,并且已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肥胖的基因表型是复杂的多基因系统,且伴有基因一基因和基因一环境的相互作用。来自动物模型的资料已经表明,单基因突变在肥胖发生中具有重要地位。有学者在过食的猿和小鼠等动物身上进行脂肪细胞基因的扩增表达…  相似文献   

3.
转“全鱼”生长激素基因鲤鱼及其F1遗传分析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采用显微注射方法,研制出转“全鱼”生长激素基因鲤鱼,比较分析了转基因鲤鱼(P0)获得性状多样性,筛选获得具有显著快速生长效应的转基因鱼个体;繁殖力参数比较发现,快速生长转基因鱼的繁能力无实质改变,对F1转基因鱼转植基因分离和性状分布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证实转值基因在2,3条染色体上整合,转植基因不同整合位点的生物学效应存在差异,这为快速生长转基因鱼育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采用显微注射方法, 研制出转"全鱼"生长激素基因鲤鱼. 比较分析了转基因鲤鱼(P0)获得性状多样性, 筛选获得具有显著快速生长效应的转基因鱼个体; 繁殖力参数比较发现, 快速生长转基因鱼的繁殖能力无实质改变. 对F1转基因鱼转植基因分离和性状分布进行了遗传分析, 结果证实转植基因在2, 3条染色体上整合, 转植基因不同整合位点的生物学效应存在差异, 这为快速生长转基因鱼育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基因真能决定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在几乎人人都相信,我们的一切行为习惯、性格特征都是由先天的基因遗传和后天的环境因素交互作用所决定的,并认为基因在其中起了主要的作用,它决定了个体的智力水平、人格特质;有的基因甚至是构成犯罪倾向的基础。似乎只要我们破解了基因的奥秘,就等于掌握了打开生命之门的钥匙,就可以为所欲为、无所不能。然而,基因是否真如人们想象中那样奇妙,是否真有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的魔力?  相似文献   

6.
科学家最近在小鼠身上进行的初步研究显示,母体基因在后代大脑智力发展方面起主要作用。而父体基因则主要影响大脑中负责情绪的功能。这项实验目前还仅仅局限于老鼠,假如这项惊人的发现同时也适用于人类.那么恐怕所有遗传方面的教科书都得重新改写.而且在广泛流行多年的郎才女貌的说法后面屯得画上一个问号了。科学家早就知道基因是成双成对的,每对基因~个来自母体.一个来自父体.在大多数情况下,每对当中的两个基因看起来都一模一样,都是活跃的,但是有一种基因的情况特殊,这种基因称为印记基因。印记基因携带一个生物化学标记,…  相似文献   

7.
人类基因组测序完成之后,各个国家的研究人员把主要精力和研究方向放在了功能基因上,即确定和找到某一种基因对于人和生物有什么样的功能和作用,无论是生理的还是病理的。现在基因研究的结果证明,基因的作用更为精彩和细致。  相似文献   

8.
张悦文  王振宏 《科学通报》2022,(31):3695-3707
工作记忆是执行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因与家庭环境因素如何交互影响学前儿童工作记忆,目前尚缺少研究.本研究以632名学前儿童(平均年龄=5.14岁, SD=0.94)为被试,考察了BDNF基因rs6265多态性与父母严厉管教对学前儿童工作记忆的交互影响.研究结果显示, BDNF基因rs6265多态性与父母严厉管教对学前儿童工作记忆成绩的交互作用显著.具体而言,携带Val/Val基因型学前儿童的工作记忆成绩在高父母严厉管教条件下显著降低;对于携带Met等位基因的学前儿童,其工作记忆成绩在不同父母严厉管教条件下没有显著差异.研究结果支持了素质-压力模型,表明对工作记忆发展关键期的学前儿童而言, Val/Val基因型是消极环境的脆弱性因子,携带Val/Val基因型学前儿童的工作记忆容易受到消极环境的负面影响,这为理解学前儿童工作记忆发展的基因与环境交互作用机制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9.
在小鼠进行基因打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杨晓  黄培堂  黄翠芬 《科学通报》2000,45(15):1584-1592
基因打靶是在生物活体研究基因功能的有效手段,通过基因打靶可以对小鼠染色体组进行特异性的遗传修饰,包括简单的基因剔除、点突变的引入、染色体组大片段的删除和重排以及外源基因的定位整合等。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对基因打靶进行时间和空间上的调控已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0.
章扬培 《科学通报》1989,34(10):789-789
DNA损伤修复是生命科学的前沿课题。我们把哺乳动物细胞基因转移技术应用于射线和烷化剂所致的DNA损伤修复的研究,通过人细胞DNA介导,把有关基因导入修复基因有缺陷的哺乳动物细胞,以纠正受体细胞的基因缺陷。  相似文献   

11.
喻丹  张培军 《科学通报》2005,50(4):402-404
头索动物文昌鱼是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在进化上的过渡类型, 是进化发育生物学研究的模式生物[1]. 研究和比较文昌鱼和脊椎动物发育过程的基因调控, 对于了解脊椎动物的起源和进化, 尤其是了解在原始脊索动物向脊椎动物进化的转折点, 基因调控变化如何影响了身体图式(body plan)进化有着重大意义. ......  相似文献   

12.
许卫东 《科学通报》1991,36(22):1741-1741
近年来光合作用基因工程的研究进展十分迅速,许多重要的编码光合作用反应中心的蛋白质及酶的基因,已在多种植物叶绿体基因组及核基因组上定位并测定了其碱基序列,杉浦昌弘等先后完成了烟草、水稻等高等植物叶绿体基因组全序列分析,但是C_4植物除玉米外,叶绿体基因的研究较少,高粱是主要的C_4植物,其叶绿体光系统基因的研究国内外均  相似文献   

13.
极低频磁场(ELFMF)生物学效应的机理研究是当前生物电磁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探索ELFMF的特异反应基因及这些基因的结构与功能,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对受ELFMF辐照与假辐照的Daudi细胞内的mRNA进行了检测,筛选到一个受ELFMF诱牵DD片段,反向Northern及Northern鉴定进一步证实系磁场导所致,经克隆测序及与GeneBank同源性比较表明该基因片段(MF-CA)是人细  相似文献   

14.
水稻强再生力种质创制及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直接选育的再生稻专用品种较少,其制约的关键要素在于强再生力种质的缺乏.选用8个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恢复系,按4×4不完全双列杂交方式,通过系谱法进行定向选择和种质创新,以再生芽出鞘率为指标,采用加性-显性遗传模型,对恢复系再生力的遗传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再生力性状受控于加性效应基因和显性效应基因的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15.
多个抗病抗虫基因在水稻中的遗传和表达   总被引:39,自引:1,他引:38  
冯道荣  许新萍  邱国华  李宝健 《科学通报》2000,45(15):1593-1599
将2 ̄3个抗真菌病基因与潮霉素磷酸转移酶基因串联在一载体上,两个抗虫基因与PPT乙酰转移酶基因串联在另一载体上,利用基因枪法将它们按照1:1的摩尔比共同导入到水稻胚性愈伤组织中。通过潮霉素抗性筛选共得到55个独立的再生植株系,其中,有70%的转基因植株含有6 ̄7个外源基因,且位于同一载体上的几个外源基因总是共同导入到水稻植株中,Northern blot分析证明多个外源基因均能稳定表达。在分析的含  相似文献   

16.
极低频磁场(ELF MF)生物学效应的机理研究是当前生物电磁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探索 ELF MF的特异反应基因及这些基因的结构与功能,用 mRNA差异显示技术(differentialdisplay, DD)对受ELF MF辐照与假辐照的Daudi细胞内的mRNA进行了检测,筛选到一个受ELF MF诱导表达的DD片段(>1kb),反向Northern及Northern鉴定进一步证实系磁场诱导所致.经克隆测序及与GeneBank同源性比较表明该基因片段(MF-CA)是人细胞中新发现的受磁场诱导的反应基因。  相似文献   

17.
创造与落差  当初是先有了RNA ,后来才出现DNA以及导致癌症之类疾病的瑕疵……不过如今又有了基因疗法的希望。无知便是福一种搜索致病基因的新方法使研究人员抓住了肿瘤转移 (有可能致命的肿瘤细胞在体内扩散 )的遗传把柄。麻省理工学院的埃里克·兰德 (EricLander)在此次研讨会上说 ,他们小组的研究人员已发现一种似乎会使黑素瘤 (皮肤癌 )侵袭其他组织的基因。兰德将其首创方法称为“无前提”基因搜索 ,因为事先并不需要知道基因对该病变起何作用。其实 ,研究人员可以利用强有力的分子生物学工具来查认此病患者与那些…  相似文献   

18.
华学军 《科学通报》1993,38(17):1601-1601
水稻prolamin基因的表达具有发育(开花后种子成熟过程中)和组织(胚乳)的特异性,是研究基因表达调控的理想材料。目前,关于水稻prolamin cDNA和13,10kD prolamin的基因已经定序,而对其表达特异性在分子水平上的机理,尚未见报道. 周先锦、范云六报道了prolamin 4a基因启动子的序列并在转基因烟草植株中证实了该启动子的发育和组织特异性表达功能。该启动子属于13kD prolamin基因启动子,具有与  相似文献   

19.
“矮败”小麦的选育及利用前景   总被引:34,自引:1,他引:33  
刘秉华 《科学通报》1991,36(4):306-306
我国发现的太谷核不育小麦是受显性单基因控制的雄性不育材料,它的显性雄性不育基因Ms2(原基因符号为Ta1)位于4D染色体短臂上.太谷核不育小麦作为一个遗传改良工具已广泛用于我国的小麦育种实践.矮变一号是陕西省西安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从小麦品种矮秆早中选出的矮秆天然突变体,是小麦的重要矮源之一.遗传研究表明,矮变一号的矮秆性受显性单基因Rht10控制,该基因也位于4D染色体短臂上.为了拓宽太谷核不育小麦的应用范围和提高它的应用效能,我们以矮秆为标记性状,开展了太谷核不育小麦附加标记性状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葛伟文 《科学通报》1997,42(23):2549-2554
核酸测序技术的发展,为进化研究提供了丰富、精细的素材。同源分析的结果,使进化的概念更加直观。但是,现有的研究方法往往只利用核酸的一维信息,未能穷尽序列资料所包含的广博内涵。对核酸序列资料的充分利用呼唤引入更多更有效的方法。 按照构效学基本原理,编码蛋白质的基因必然具有其独特的结构特征,本文正是希望找到能够反映这种特征的指标,并以此观察基因结构在进化过程中的变化事件及其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