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管婴儿”,从字面上看,似乎与温室中用试管培养农作物一样,是从试管中培育出来的,其实并非如此。试管婴儿是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技术的俗称。它是将女性的卵子与男性的精子置于试管内使其受精,发育成为早期胚胎,再移植于女性的子宫内生长发育直到分娩。1978年7月,第一个试管婴儿诞生在英国,这一消息立刻惊动了全世界。从那时起,英国至今已有近3万名试管婴儿出生,全世界已诞生了20多万名试管婴儿。我国第一例试管婴儿自1988年在北京医科大学诞生以来,迄今总数已近2000人。 试管中的“蜜月” 当女子性成熟后,生…  相似文献   

2.
自1978年世界上第一个试管婴儿出生以来,目前全世界已有15万来自试管的孩子。这些孩子的身体发育怎样?与普通少年儿童相比,他们的智商是否高一些?对此一些科学家在进行研究并试图找出答案。 法国一个医学小组对大约370名成长中的试管婴儿进行了跟踪调查。这些孩子的年龄为6~13岁,  相似文献   

3.
还记得科幻影片《蜘蛛侠》里的那个“章鱼博士”吗?他依靠模仿章鱼的机械在各种表面快速前进。最近.美国一位大学生设计出了类似“章鱼博士”身上穿的机器,那是一种可以穿在身上的电动摩托车。该车的最大特色是具有模仿人体背部结构的车身.可让司机控制摩托车就像控制自己的身体一样,随心所欲地行驶  相似文献   

4.
世界上第一个在体外受精、体内成长的试管婴儿,于1978年7月25日晚在英国兰开夏奥德姆医院诞生后不久,印度加尔各答又诞生了世界上第二名婴儿。据外国报载,第三名试管婴儿将于1979年2月在英国问世。自从英国妇产科名医斯特普托(C.Steptoe)和剑桥大学生理学家爱德华(G.Edwardg)博士成功地为英国布朗夫妇解决了多年不育的问题之后,试管婴儿问题引起了全世界的注意。  相似文献   

5.
<正>如果你询问癌症研究人员,这十年的突破性治疗是什么,他们会告诉你CAR-T摘得桂冠。这种疗法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改造了人体自身的免疫细胞,将它们变成追捕肿瘤细胞的“超级士兵”。多种CAR-T疗法以惊人的速度被FDA批准用于治疗之前无法治愈的血液肿瘤。截至目前,已经有超过15 000名患者接受了这种治疗。对于CAR-T之父、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卡尔·朱恩(Carl June)博士来说,我们只是触及了CAR-T的冰山一角。朱恩团队规划了CAR-T治疗前行的方向,2023年7月26日发表在《自然》杂志“观点”栏目。  相似文献   

6.
何来“六不像”在我国,叫动物为“四不像”的常有所闻,而叫“六不像”的却从未听说过。我国的特产动物麋鹿,当然是货真价实的“四不像”。除此之外,我国民间还把另外几种动物也叫“四不像”,例如大兴安岭畜养的驯鹿、大兴安岭南部的驼鹿,湖南南部的水鹿,安徽黄山一带的苏六羚……那么,“六不像”这一名字又是从何而来的呢?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纽约动物学会国际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组织负责人乔治B·沙勒博士等动物学家与我国动物学家合作,在西藏、四川等地从事野生动物的研究和保护工作。1984年,沙勒博士在四川北部岷山地区考察大熊猫时,见…  相似文献   

7.
2002年3月2月,美国芝加哥一家私人诊所宣布诞生了一位做过基因检测的女性“试管婴儿”。婴儿的父母并没有患不孕症,但是33岁的母亲携带有一个致病的基因,使得她在几年之后将会患上阿兹海默症。阿兹海默症即老年痴呆症,一般在老年才出现,但是个别的人(大约占阿兹海默症患者的1%)  相似文献   

8.
1978年7月25日.世界上第一位“试管婴儿”路易丝·布朗在英国的诞生,罗伯特·爱德华兹(Robert Edwards)一下子成了全球尽知的新闻人物。这项技术被称为医学史上的一大奇迹.开创了生殖医学领域的新纪元。这位“试管婴儿之父”荣获了2010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  相似文献   

9.
“灵鸽”附体常被认为是特异功能。前些日子,我却亲眼看到了一位“灵鸽”表演。 今年春天,在京开“两会”的香港代表、香港中文大学教授曹宏威博士,受到在京的反伪科学的专家和学者们的热烈欢迎。大家互送材料、交流体会,同时许多家新闻单位的记者也前来采访报道。会议进行到下午2点钟,司马南请来了河北廊坊的一位中年妇女。她虽文化不高,但近些年却在当地名气不小,据称她是一位能透视看病的“灵鸽”。大家立即围上去,非常友好地同她交谈,并请她为大家表演。  相似文献   

10.
克隆真的那么容易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年前,坦亚·多明戈博士抱着热切的希望踏入了设在奥瑞根的实验室。她希望自己能够很快地克隆出猴子来。这个实验室有足够的猴子可供研究和实验。实验室许多科学家都认为,既然已经成功地克隆了绵羊多莉,那么克隆猴子也不会是遥远的事。但是令人惊讶的是,多明戈博士却在一年前离开了实验室,当时她已经是担任这项研究工作的负责人了。事后,她称这3年多的实验下作简直就是一段令人恐怖的往事。在这3年里,他们进行了将近300次实验,而得到最好的一次实验结果是一个没有胚胎的胎盘。多数时候得到的要么是一些没有染色体的细胞构成的…  相似文献   

11.
多动症是儿童时期一种常见的行为障碍,是指儿童表现与其实际年龄心理生理发育阶段明显不相称的活动过多、注意力不集中、容易激动、冲动、任性和情绪不稳定为主要特征的行为障碍。同时伴有学习困难,运动功能不协调或技巧能力的发展延迟。因此是儿童心理学家,儿科学,精神学家以及教育学共同关注和研究的问题。多动症的命名历史德国霍夫曼(Hoffman)在1845年首先把这种儿童‘多动”视为一种病态予以描述。20世纪20年代以后对这类问题的研究渐多,1931年威考夫(Wmcoff)观察这类儿童的症状,称为“儿童多动症”或“运动过度综  相似文献   

12.
救命的狗     
唐纳·雅各布斯是美国密西西比州的一个制图设计师,只有42岁,身体却日益衰弱。1994年的一天下午,她在卸货物时因突发癫痫而倒在地上。此后,她常常得忍受一天几次的病情发作,因此陷入精神悲伤境地。为使她振作起来,她的丈夫为她买了一只小狗──一种短毛的德国牧羊犬,起名为“巴佳”。奇妙的事情从此开始:当她在花园中辛勤劳作时,有时“巴佳”会在她的膝盖后用头示意;有时它会抓住她的手臂,让她躺在地上。 通过向犬科专家咨询,雅各布斯开始注意“巴佳”的行为。使她惊奇的是,每当“巴佳”向她示意时,她随后总要发作癫痫…  相似文献   

13.
美国加州大学 海洋生物学家凯 文·拉法特博士站 在海岸上,面对海 边生物生机勃勃的生活场景,他看见的却是另一幕更加扣人心弦的 “大戏”。对他来说,真正好看的生命“大戏”的主角是那些生物表面之下的被大多数人忽视的寄生生物。凯文博士看着一群蜗牛说;“大约有40%以上的蜗牛感染了伪装起来使我们不容易发现的寄生生物。”他又指着雪花般飞落在岸上的海鸟说: “当这些鸟从洞里抓出蛤来吃时,蛤身体里的某些寄生生物便转移到了鸟的肠道里,没准儿鸟的肠道就会变成寄生吸血虫的大本营。” 据最新的研究发现,每一种生物都至少有一…  相似文献   

14.
穿出美丽     
有位好友从外地出差回来,送给我一件天蓝色加白条纹的外衣式羊毛衫,她对我说:“这就是你。”我对着镜子细细品味她的话,觉得有道理。 服装反映了一个人对自己的看法与希望自己具有什么样的理想形象之间的协调关系。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士把自我分为“物质的我”、“精神的我”、“社会的我”3部分。‘物质的我”包括一个人的身体以及主要的物质财富;“精神的我”指一个人内在的精神状态,如气质、兴趣、抱负、理想和信念等;“社会的我”则是指“我”的身份、地位,对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的认识。服装将自我概念向他人传递,而他人的反应又会带来自我的强化,所以要得体地着装首先要学会分析自己。  相似文献   

15.
清洁鱼会给进化的运作带来一种诱人的视角.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生物科学院的莱科萨·格鲁特博士,已经率先研究了这种至关重要的珊瑚礁生态系统成分.她提供了一些有研究价值的惊人的图像. 清洁鱼占据了珊瑚礁上的特殊“位置”.在那里,当它们需要清理寄主身上的寄生虫时,其他鱼就会来此处.  相似文献   

16.
一份来自澳大利亚的报告指出:将近一半的妇女在接受“试管婴儿”的实验中是失败的,大约10%的妇女却分娩双胎或三胞眙。这份刊登在星期六出版的《英国医学杂志》的研究报告还指出,试管婴儿母亲的早产为普通孕妇的三倍。而另一家澳大利亚刊物也谈及由于早产和多胎比例高,试管婴儿平均出生重量比普通婴儿相对低。然而研究者认为,至今并无证据显示采用这项生育新技术会导致畸形胎儿的产生。他们说大部分妇女在怀孕期间流产是由于她们自身生殖系统的问题。自从1978年第一名试管婴儿L.J.Brown在英国Oldham问世以来,估计已有1000名试管婴儿相继产生。这项新技术特别适用于输卵管发育不全的妇女。培育试管婴儿,首先是用外科方法把母体里的卵取出,使它与实验盘里的父体精子结合,几天后,把这个已受精的胚胎放置于母体子宫内,这样就完成了整个手术。  相似文献   

17.
四十五 东线指挥部,丁玉洁办公室。丁玉洁拿着一张说明时报在看。她忽然神经紧张起来,一则新闻猛然牵动了她的心:“虹体被雷击垮,项目技术负责人王勃被撤职”。她突然感到气闷,那个不安生的王勃搅得她心神不宁。她恨王勃,但更多的是爱他,放不下他。思念之丝剪不断,理又乱。这则消息使她更是魂牵万里。 电话发出一阵悦耳的轻音乐声,她拿起耳机,小屏幕上出现田野那憨厚的大大咧咧的面容。 “玉洁,我得批评你了,”田野不客气地说,“王勃需要你,他爱你的心始终如初,你真伤了他的心。”  相似文献   

18.
<正>1978年7月25日,世界首例"试管婴儿"在英国奧德海姆总医院诞生。2010年,85岁高龄的"试管婴儿之父"——英国科学家罗伯特·爱德华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那么,这件在人类生殖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到底是怎样发生的?爱德华电话求助腹腔镜巧取"熟卵"1967年的一天,英国奥德海姆总医院妇产科专家斯特普托,接到了英国剑桥大学的爱德华博士的电话。爱德华,这位专门研究女性生殖系统的生理学家,对斯特普托发表在权威刊物《柳叶刀》上的论文《镜检查法和排卵》深感兴趣,并希望进一步请教。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在人类的自然生殖中,约有10%的夫妇不能正常生育。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女方  相似文献   

19.
奇云 《科学之友》2003,(11):7-9
25年前,路易丝·布朗的一声啼哭震撼了整个世界。首例试管婴儿的诞生,奠定了生殖医学发展中又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开创了人类“制造”人类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20.
美国东部时间2000年6月26日上午10:00,“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在白宫东屋举行庆功会,庆祝人类基因组计划第一期工程──“基因工作草图”的绘制完成。美国总统克林顿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英国首相布莱尔(通过卫星)对这一重大科研成果也表示了祝贺。“人类基因组计划”首席科学家、美国国家人类基因组研究所所长弗朗西斯·柯林斯博士和美国塞莱拉基因组公司董事长兼首席科学官克雷格·温特博士也在会上作了发言。以下摘登的是克林顿总统和柯林斯博士及温特博士的发言(根据录音整理编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